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新闻采编与制作人才培养探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截至2018年上半年,全国有170多所高职院校开设有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培养的人才涵盖报刊、广播电视及新媒体的采编、制作、技术与传播等岗位。近年来,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与横向的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网络与新媒体、摄影摄像技术等专业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为适应社会需求,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在课程的教改和实践方面做了很多调整,一些做法和经验在职教界和行业企业间得到充分肯定。从全国范围看,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江西传媒职业学院等近十所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由于整合了有传媒专业基础的省级广播电视中专学校,经扩展提升,其专业水平、师资力量比较雄厚,在传媒职业院校中影响力也较大。而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等部分综合性高职院校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则因开办历史悠久、办学独具特色,在传媒职教领域也声名远播,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实用型传媒人才。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内涵建设逐步提高,但是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仍然存在学科建设缺乏时代性、教学特色不够明显、对接新媒体需求的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薄弱、传媒实训实践浮光掠影、学生适应全媒体竞争的综合能力提升乏力等问题。究其原因,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制只有三年,培养时间比本科短,又要突出技能优势,无法与本科院校的同一专业比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阔的业务视野。因而必须进行差异化培养,让学生既能学到基础的理论知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短、平、快”的业务技能,又能适度拓宽视野,接受多种能力培养,从而整体提升学生适应融媒体时代社会发展和需求的能力。笔者所在的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做了较大改革与调整,使其适应融媒体时代的人才需求,其中一些做法和经验值得分析和探讨。
一、以“新六艺”贯穿新时代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中国古代儒学家要求学生掌握六种基本技能:礼、乐、射、御、书、数。即所谓通五经贯六艺,具备达情、主事、记述、数算推理等能力,才符合当时的时代主流。而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在当今新时代,信息传播高度发达,媒体业态千变万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变革。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专业毕业生要适应快速变革的社会需求,必须练就敏锐的职业意识,集纳近期的业态理论知识,掌握最前沿的实践技能。笔者拟从思、采、摄、制、写、说等六个方面探析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通过“新六艺”途径来提升整体素养和业务技能的必要性与实践经验。
二、“新六艺”人才培养的内涵及实践路径
作为新时代高职新闻采编人才培养的核心,“新六艺”几乎涵盖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职教育理论强调全员育人、多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新六艺”就是高职新闻采编专业人才培养的“三全”。它强化六个方面的学习实训,旨在提升专业技术能力。“思”即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有互联网和移动传播的思维;“采”即精准判断、抓住关键,有多渠道捕捉信息的能力;“写”即掌握多种文体的写作基本功,特别是融媒时代一专多能的写作技巧;“摄”即扎牢影像摄录基本功,学会融媒需要的各种摄录技能;“制”即掌握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兴数字媒体文字、图片、音视频和网页制作的能力;“说”即顺畅沟通、表达、能说会道,有较好的策划公关能力。
思是基础。新时代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育的核心不再是给学生满堂灌,而是重点培养学生适应融媒时代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学习习惯,应重在启发学生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其通过实践找到知识技能的乐趣和养成学习良好的思维习惯。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近年来在核心能力培养中,除了一以贯之地使学生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外,还通过各种模拟真实情境教学等有效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夯实学生新闻采编基础理论知识,通过观摩点评大量的经典实例和新近发生的新鲜实例,教会学生如何培养职业敏感,迅速抓住新闻事实的关键信息,做到导向正确把得准、核心信息不遗漏、报道方式选、传播手段接地气。而通过互联网线上线下教学,教师在课堂内外重点指导并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重要时政新闻、重大历史事件。把必读的重要书目列入考查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历史人文知识修养,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特别是培养互联网思维和移动新媒体思维,力争做到胸中藏全局、眼光放长远、传播讲规范。遇到重大问题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判断能力,观点鲜明却又不盲从随大流。
采是核心。采访能力在新闻采编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位置。无论学生今后从事什么工作,在校都要经过艰苦历练,培育良好的采访素养。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专业在人才的培养实践中,把采访能力放在业务技能的首位。新生一入学,首先进行行业认知,安排新生到广西日报、广西电台、广西电视台、广西新闻网或南宁市主流媒体及商业网站参观考察学习,直观了解媒体工作流程,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强化采访的基本功和多种采访技能。每年新闻教研室都组织学生举行模拟新闻采访大赛,既让学生模仿媒体记者采访新闻事实,又让学生模仿新闻当事人以及模拟事件过程,体验不同角色和社会环境、采访语境,从而让学生真正了解新闻事件采访和主题采访的程序、技巧和方法。每年新闻教研室还组织学生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壮族三月三等重大活动的外围采访,锻炼和积累学生的实战经验。同时利用校园电视台、南风报、学校新媒体中心和各系部、各社团的微信公众号作为实践基地,锻炼学生的新闻采访和两微一端制作能力。在大二的暑假,新闻教研室安排学生分别到传统媒体、新媒体和广告策划公司去进行全媒体实训,以实习生的身份参与采访或独立完成采访,体验和感悟课堂所学与社会需求的差异,练就过硬的采访基本功。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还与广西电视台等省台和部分市级、县级电视台,广西政法委《桂风网》、网易广西、新浪广西等单位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分期分批安排学生到频道栏目和报刊、网站、影视制作公司、策划机构、广告公司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微信公众号跟班实习,参与了大量栏目的拍摄与制作,参与活动策划、节目采制和两微一端的采编运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媒体工作的氛围。通过开设《融媒报道策划》《新闻评论》《报刊编辑与制作》等核心课程,开阔学生视野,夯实采访基础能力。
写是关键。写作能力是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指标。在信息碎片化的当今,长篇大论的文稿很难吸引人,但是有内容有文采的精短文章也不好写。高职院校的学生底子相对比较薄弱,只能多渠道强化学生的写作基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新闻教研室针对职教学生基础薄弱的实际,没有急于求成、贪大求深,而是采取渐进式教学方法,从最基础的《消息与微写作》学起,让学生通过多种文体的简短写作训练,打牢基础后逐步增加难度,把《软文与创意写作》《两微一端采写实务》《广告文案写作》作为主攻方向,适度增加《新闻专稿写作》《通讯写作》等业务课,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亦步亦趋地学会新闻写作和多种类别的文稿写作。专业教师结合当前的热点,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练就各种体裁的新闻写作,特别是微信公众号等微写作和软文的写作。由于指导有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增强了自信,普遍在大一的第二个学期就成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新媒体中心、校园电视台和各系部各社团微信公众号的报道主力、写作骨干甚至是主编,学校举行重大活动时按照主流媒体的报道规范,写稿、修改、把关。从采访文案的撰写到新闻稿件的采编,一条龙指导服务,部分学生的新闻作品被省市媒体采用。
摄是根本。进入全媒体时代,文字、视频和图片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传媒人才要求一专多能,摄影摄像是基本功。不论是传统的新闻采编专业还是策划与传播等新兴专业都离不开摄影摄像的能力。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开设《摄影基础》《专题摄影》《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摄像技术》《视听语言》等课程,教学过程中规范拍摄的方法、强化镜头意识、创新拍摄手段。每年针对大一和大二学生举行摄影摄像技能抽测,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举办的摄影摄像技术大赛、短视频微电影大赛,寻找差距,提升本领。校内成立由专业教师指导的影视制作团队,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活动的实战拍摄。两年来,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曾参与“中国—东盟龙狮争霸赛”“中国—东盟边境职教论坛”“网易广西成立启动仪式”“宜州市山谷高中新春文艺展演”等二十多场重大活动的直播活动,在活动和服务社会中学生的摄影摄像技能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
制是方向。节目制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成才与否的标准。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强化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开设《非线性编辑》《网络动新闻制作》《移动网络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两微一端运营》《编导基础》《视频直播》《视频特效》等课程,并以《专题片策划与制作》的核心课程来提升和检验学生的题材发现能力、主题提炼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编导公关能力、拍摄制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大三毕业作品设计的核心能力教学过程中,每个班按四到五个人一组分工合作完成主题选择、题材汇报、编导阐述、外摄实战、文稿撰写修改、后期制作包装等一系列工作。在专业教师的精心指导下,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近年来拍摄制作的专题片、纪录片有近一半作品质量优良,有部分作品被自治区级、市级和县级电视台播放,多篇作品在全国、全区的影视作品大赛或视频大赛中获奖。与此同时,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会服务活动,承接视频包装、广告短片和各类专题片、纪录片、汇报片的拍摄制作。以项目为导向,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得到了专业知识技能和适应社会能力的锻炼,学会了微动漫、电子书、有声书、小程序、H5等多种融媒产品的制作方法技巧,适应了融媒体新平台和新的传播方式。说是目标。在全媒体的背景下,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能采会写、能拍会摄,还需能说会道,有较好的策划公关能力。特别是有突发事件时要能够赶赴现场及时发稿,必要时还要出镜。
为适应融媒报道需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联动播音主持专业老师有意识地安排《活动策划与组织》《现场新闻报道》《记者出镜艺术》等课程,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镜头出镜意识,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与各类辩论赛、演讲比赛,观摩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朗读课、诗词诵读大赛,并在《专业综合采风》课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新闻现场和非事件现场迅速组织语言现场导播,或在节目现场出镜、现场采访播报、现场解说,以锻炼学生不怯场,尽可能表达,出镜自然。
三、“新六艺”教学艺术的发展展望
2018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同时强调,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要旗帜鲜明坚持真理,立场坚定批驳谬误。
近两年,中央级、省级和市(州、盟)级媒体融合越来越深入,升级也越来越快,而今县级媒体融合也进入国家层面,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
在媒体大融合传播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传媒人才的培养必须顺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调整教学规划,对接行业产业趋势,多措并举,创新手段,立体培养,注重质量,积极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学生适应社会需求和全媒体操作能力。整合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摄影摄像、编辑制作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环节进行讲授和实训,把学生培养成为集策划、写作、摄影、摄像、录音、编辑、网络技能运用和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多面手就是主要目标。在提高教学能力的前提下,要建立与传媒行业需求相呼应的课程体系、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也许在校学生很难理解和达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角度精准、表达精当”的较高要求,但作为追求目标,必须在校就灌输理念。
传媒行业充满挑战和激情,它要求从业人员全心全意地热爱新闻职业,对新闻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开放、好奇的心态和广阔的视野。而新闻教育的任务,就是点燃他们心中的火苗,给他们一个正确的方向和扎实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