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新工科建设下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培养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一、研究背景
随着教育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启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工科”这一概念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之一,它不只是对新经济的发展和传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挑战,更为综合型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观念、思路和建设路径,在此大环境下,借鉴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建设思路和模式,符合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大势。资产评估专业隶属于复合型学科,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该专业一直沿用其他管理类专业的培养方式,并没有突出资产评估专业复合型学科的特点,学生能力培养模块缺乏工程项目支持,因而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基于互联网+新经济发展的对资产评估专业人才提出的是“能利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和未来创新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这也正是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力图实现的,故借助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新工科”建设契机改革和提升资产评估专业人才是本专业自身特色建设的需要,势在必行。
二、研究现状
(一)新工科建设研究现状
工程教育的创新实践性是工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据“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在“Availabilityofscientistsanden⁃gineers”指标中,仅排名第44位,而印度排名第15位。究其原因是基于学科的知识体系限制了工程人才的培养;朱高峰院士指出工程教育的“产学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有利于改进工科人才培养方式,提高工程教育的内涵质量。
(二)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现状
随着全国各大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的逐步完善,促进了资产评估行业的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国开设资产评估本科专业的院校已近上百所,但由于该专业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我国虽然在该专业的高等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就目前来看,仍然缺乏完善的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专业人才缺口很大,尤其是高等教育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数量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于资产评估专业人才的需求。综上所述,本课题结合“新工科”理念进行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创新性和现实意义。
三、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阐释不到位,没有紧密结合新工科建设的背景,课程体系缺乏针对性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是在传统工科办学的基础上探索当代大学生的创业创新和实践能力,从而确定其教育的具体方向和方法,但是现有阶段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的逻辑思路是“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建设”,即首先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然后根据培养的目标制定培养的要求,再根据此要求制定课程体系,进行课程建设。但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一般是采用综合性的、比较宏观的,没有特色和针对性的语言去描述,因此,就不能够紧密结合新工科建设的要求,课程建设缺乏针对性。
(二)对于新工科建设理解不够,不能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合理定位
新工科建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但是在设置人才培养手段和方法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理解新工科建设的本质和内涵,而且缺乏紧跟时代潮流掌握先进技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教师,因此,对于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能进行合理定位。
(三)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变缺乏灵活性
要想建设新工科背景下资产评估专业人培养模式,必须要有灵活的教学辅助机制和政策支持,但是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这种机制极度缺乏灵活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工科背景下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四、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措施
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将专业学科建设与新工科建设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紧密结合,确定人才培养规格,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制定教学计划,进而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借鉴“新工科”科学、人文、工程交叉融合培养的模式,分析“新工科”工程教育模式和资产评估专业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异,“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是在总结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CDIO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和实践,由此,探索提出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培养的“人文、科学、行业交叉融合培养”的“高校+行业机构”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有积极改变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态度和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定期组织教师和学生与外界的交流,实施开放式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以便实现新工科背景下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