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古汉语有效教学与综合性学习浅析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古汉语有效教学与综合性学习浅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古汉语有效教学与综合性学习浅析

在语文教学中,古诗文始终占有相当的比例。新高考政策实行后,对学生的古汉语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时光流逝,社会变迁,语言本身又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对于相当多的学生来说,古汉语学习无疑成为一大难题。其实,语言的发展是一个渐变过程,在变化的同时,也有稳定性、继承性。中西语言虽属不同的文字体系,但在某些方面有着相通之处。语文学科本具有开放性、主体性与实践性,语文教师应以开放的心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通过整合各种学习资源,拓宽学生视野,转变学习方式。通过提高兴趣,培养语感,培养学生踏实灵活、触类旁通、融会不同学科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以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为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古汉语,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力图贯通古今汉语,融会中文英文,实现古汉语知识的有效教学与综合性学习

一、踏实灵活,贯通古今,积累古汉语词汇。

在语言的各要素中,词汇的发展变化总是最快的,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最敏感直接。所以,现代汉语的词汇相比古代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古诗文学习中,作为语言建筑材料的词汇是必须掌握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做法:

1.指导学生勤查字典,掌握词语本义,梳理了解词语各义项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个“负”字,仅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就有多个义项: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②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依仗,凭借);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通过指导学生查阅字典,了解到“负”的本义为“背,用背驮东西”,例⑤即用的本义。由此引申为“背靠着”,又由“背靠”引申出例②的“依仗、凭借”之义。由本义还引申出“违背、背弃”之义,又由此引申出“辜负、对不起”,即例③、④句中之义。而例①句中是本义的使动用法,意义由具体实指专为抽象的虚指,是一种比喻用法。学生搞清了诸多义项间的关系,就能比较容易清楚地掌握这个古汉语常用词的意义和用法。

2.利用古老象形文字的特点,分析字形,把握字义。高中阶段的学生对有关汉字起源、形体构造等文字知识已经有所了解,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帮助他们具体形象地掌握一些字的本义。如:①“一箪食,一豆羹”(《孟子•鱼我所欲也》);②“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③“莫春者,春服既成”(《论语•侍坐章》)。板书“豆”、“及”、“莫”三字的甲骨文或金文、小篆的写法,豆,“一种木制的盛物器皿”;及,“赶上,追上”,引申为“到”;莫,“日落的时候”,此义后写作“暮”,“莫”假借为表否定的虚词。通过分析字形,引导学生很容易就猜到它们的本义,再请学生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加以验证。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唤起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感受古老汉字文化的独有魅力。不仅能激发兴趣,学得形象生动,而且能获得一定的成功感,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进一步探索、钻研的精神。

3.利用学生熟知的义项,一点即明。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变化,还有继承。古汉语词汇的意义虽然已经发生改变,有些词的本义与今天的常用义有所不同,但有些义项还是保留在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和成语的语素意义之中。教师若能揭示这种传承,帮助学生建立起古今汉语之间的有机联系,则不仅能使古汉语的学习方便清晰,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古老汉语的鲜活生命力,感受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如: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贾谊《过秦论》);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④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同②)。要理解“速、亡、戴、陈”这几个词的意义用法,引进成语“不速之客”、“亡羊补牢”、“不共戴天”,学生基本就能理解前三个词的意义;例④中“陈”的义项,依然保存在“陈列、陈设、陈放”等双音节词语中。

4.利用上下文中同义词的关系,理解词义,体会修辞。古人作文很注重修辞,较多运用对偶、排比等整句样式。为避免在结构相同的语句中重复使用同一个词,往往采用同义词替代,使表达灵活变化不呆滞,并强调语意,造成语势。另外,短语中的互文关系也有助于人们理解词义。如: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③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同上)。同义词出现在句中相对应位置,其中“用、灭、率”的意义古今相同,理解没有困难;而“以、族、将”则因有多个义项,学生可能难以明确。引导学生利用上下文认真体会,并指明这种古汉语常见语法修辞现象,那么困难就迎刃而解。

以上所举四种词汇教学方法,在古诗文课堂教学中是同存并举的。前两种较为踏实、严密,后两种则方便省时。根据实际综合灵活使用,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良好效果。

二、触类旁通,融会中西,把握古汉语语法现象。

古汉语教学的难点不仅在词汇,而且在于一些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的语法现象。由于语法系统的差异性,加上学生阅读量较少、语感不足,因此一些古汉语中习以为常的语法现象———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为补语及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等,学生会感觉陌生、不习惯,课时有限,教师不可能在此花费太多时间精力。如何帮助学生简洁高效地解决这个难题?作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笔者发现古汉语和英语虽然分属于两大文字体系,但在一些语法现象、规律方面却有一定的相似相通之处,可以借鉴。

1.疑问代词宾语须前置。与现代汉语不同,古汉语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通常要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如:①大王来•何操?(《史记•项羽本纪》);②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③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把这些疑问代词放到动词或介词的后面:①大王(您)来时带着什么?②沛公在哪里?③我和城北徐公比,谁漂亮?为了帮助学生强化疑问代词宾语前置这种语法现象,我引入他们熟悉的英语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前置在句首的现象,试比较:①Whoareyou?(你是谁?)②Whatdidshewant?(她要什么?)③Therearemanypictureshere.Whichonedoyoulikebest?(这里有许多图片,你最喜欢哪一张?)学生都早已熟练掌握英语疑问代词前置在句首的语法现象,古汉语中则一般放在动词、介词前面,其共同目的主要是突出强调这个词及它所代表的疑问句式。

2.介宾结构后置为补语。如“于”字是古汉语中常用的介词,其作用主要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对象、主动者及比较对象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从”、“跟、对”、“被”、“比”等。由“于”字所构成的介宾结构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往往充当句中的状语,置于动词短语或形容词短语前面;而在古汉语中,一般却是充当补语,置于谓语中心语之后。如: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②故燕王欲结于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③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孟子•梁惠王上》)。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这些介宾结构都应放到动词、形容词的前面成为状语。学生翻译时因不熟练而容易出错,可引入一些典型的英语例句,加以比较:①Wearereadinginourclassroom.(我们正在教室里读书。)②Heistallerthanme.(他比我高。)③Thelettermustbepostedbyhim.(这封信必须由他寄出去。)比较以上画线部分在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英语中的位置,我们不难发现古汉语中介宾结构的位置基本与英语相同。学生对这些英文句式的表达是非常熟悉的,一经点拨,也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这一知识点的同化与迁移。

3.人称代词格的变化和区分。现代汉语人称代词没有主格、宾格、所有格的区分变化,古汉语中对某些词的用法却有着较为严格的区分和要求。引入英语人称代词,借此帮助学生区分古汉语人称代词的细微差别,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之”、“其”虽同为第三人称代词,有些课文的注释将它们一律翻译成“他(她、它)”或“他们(她们、它们)”,但这两个词的用法却有所不同。如:①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郑伯克段于鄢》);②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史记•鸿门宴》);③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同上);④公闻其期(同①);⑤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同②);⑥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上例句中的“之”可译为“他”或“它”,分别指代人、物、事;“其”可译为“他的”或“它的”,也可分别指代人、物、事。但是,“之”、“其”却不能互换,因为这里的“之”都在句中充当动词的宾语,属于宾格;而“其”则充当名词的定语,当属所有格。这样的解释学生当然也能理解,但有点费时费力,学生因为陌生而容易混淆。不如直接引入英语单词,告诉学生,此处“之”、“其”的用法分别相当于“him/her/it/them”和“his/her/its/their“,这样学生就能简单轻松地理解了这两个代词之间的区别。

其实,古汉语与英语之间的相通之处还有很多,又如以“之“字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同英语中的分词结构、不定式结构充当从句等现象,都有相似相通之处。限于篇幅,不再深入。必须强调的是,语文课堂上古今中外的引入比较,并不是高校专业教学的深入研究,所以不宜喧宾夺主,只需点到为止。

古汉语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有许多,值得教师不断探索、实践。语文教学从来就不是仅仅教会学生有限的几篇课文,而应该是养成阅读和探究的习惯,学习求知的方法与强化能力,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通过以上这些尝试,笔者还想努力与学生共同建立起的一种观念是;以联系、发展、开放的眼光看待这个历时与共时的世界,贯通古今,融会中西,开拓思路,将创新理念化为具体并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