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如何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路径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如何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路径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如何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路径

自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这一观点以来,深化改革,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各高校的主要关注点。市场营销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具有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基础优势。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

为了适应现代商业服务业的人才需求,定位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和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为核心,主动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围绕 “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创新精神”三个维度,培养“素质高、能力强、善创新”的高水平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

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涉及内容广泛,但是并不是把各种知识简单地组合在一起。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知识结构既要相互独立,又要相互融合,从整体上体现为一个循序渐进和层次性的过程。由于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特点和现实需求不同,同一年级的学生有相似的思想、生活和思维特点,因此,可以以年级为维度,从三阶段出发,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时阶段(大学一年级):侧重于培养创新创业基础知识、意识和观念。大一是学生思想意识、观念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开展创新创业基础类课程的学习,通过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等课程,让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观念。并通过分享往届学生创业实例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创新创业的理念。第二阶段(大学二年级):侧重于提升创新创业素质。在大二阶段不仅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还要提高其综合素质。因此,在这一阶段主要以复合知识模块为核心,开设包括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素质能力。第三阶段(大学三年级):侧重于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技能。一是通过模拟实操课程熟悉创业流程,培养创业能力;二是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并为学生配备专门的导师,指导撰写商业计划书,协助解决在实战中遇到的问题,从而锻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是通过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创业基地等实体,真实了解企业的运作和文化,参加岗位技能培训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一)实行分类导师制

通过建立分类导师制,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企业实践、创业实践的指导。

(1)学业导师制

学业导师制是实施和完善学分制的一种辅助制度,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教育过程和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个教育环节,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企业实践导师制

学生在进入企业实践环节,采取“1+N”的实践导师制,即每个企业安排 1 名经理作为企业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在整个实践期间的管理与培训;同时,设置 N 个岗位导师,针对不同岗位和工作内容都有相应的岗位导师。通过实行导师制管理,使学生更快地融入企业,适应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为创业打好扎实的实践基础。

(3)创业导师制

为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安排专业老师作为创业导师,紧紧围绕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案例式指导,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大赛,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掌握创业的技能。

(二)开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重要依托,具体规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

(1)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模块: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核心思想,通过把创新创业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内,以此在专业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的积极性。创新创业课程具体包括三门课程: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2)复合知识模块:创新创业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因此,为学生提供复合型知识,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创新创业人才能力要求,以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为核心知识,其他多个专业基本知识作补充,形成一种跨专业式的复合知识教学模块,课程涵盖面广,涉及经济、管理、法律等内容,如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基础、经济法等课程,以此形成知识交叉的复合知识结构,从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3)实践课程模块:实践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是学习创业知识的好途径。实践模块主要包括两大内容:模拟实操、创业实践。一方面,在课堂中,借助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模拟沙盘系统、SIYB 创业培训、KAB 培训等,开展模拟经营游戏活动,进行间接的创业实践学习;另一方面,通过搭建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学生大胆创业,并在创业实践过程中给予咨询和指导。同时,组织各种创新创业活动竞赛,引导学生加入具体的创业实践项目中,直接进行创业实践学习。

(4)创新创业选修课程模块:以“创新、创业”为主线,开设选修课和专题讲座,如创业案例分析、创业心理学、商业计划书撰写等课程。由于学生可自由选择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满足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需要。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实现从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化。采取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师生互动讨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调动课堂气氛,将创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 在教学手段上,要注重理论概念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做到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讲练结合,通过一些经典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分析案例到学会独立设计、评估、实施与管理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提升创新创业的核心能力,达到增强意识、掌握技能、拓展素质的效果。

(四)构建创新创业平台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企业、政府的支持,构建学校、企业以及政府三方紧密合作的创新创业平台体系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企双方可共同建设创新创业教学实训基地和创新创业孵化中心;企业设立创新创业专项基金;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项目和经费等方面的倾斜作保障,学校也应多渠道筹措经费,引入社会资金,设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专项经费,积极鼓励扶持学生创新创业。通过构建创新创业平台体系,将真实的项目带进课堂,学生参与项目运作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创业意识。

(五)优化师资队伍

师资是课程教学的关键,师资队伍的优化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对于学校而言,首先要制定一些激励措施,将教师送到创新创业一线去实践,积累他们的市场意识、市场运作和企业管理经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其次,通过聘请有成功经验的企业家、创业者和其他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以补充校内现有师资的不足,做到内外结合、深入校企产学研合作,在培养出本校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同时,组建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一支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为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师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