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为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教育部于2009年下发《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决定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标志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经过近10年的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定增长,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不断优化。但是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定位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明确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定位是培养出高质量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前提和关键。

(一)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的区别

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是同一层次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生教育。前者偏重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学术能力,后者偏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2010年1月27日-2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界定:专业学位是随着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发展,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因此。专门学位类别不仅要具备相应的学科标准与水平,还要满足特定职业及职业发展的需求,只有获得这种学位才能进入某一行业从业,即获得专业学位时从事特定职业的必备和前提条件。因此较之学术学位,专业学位培养过程中应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等特点,并将这些能力培养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区别

与2009年之前招收的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不同,全日制专业学位主要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报考条件要求具备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这种“学校—工作单位—学校”的模式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带着实际问题寻求理论指导,目标导向更加明确。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从校园到校园,具有某一学科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能力。如何在2~3年时间内既达到硕士研究生的理论水平又具备某一行业的任职要求,需要在知识架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多个围度进行全方面的塑造和培养。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特征定位

专业学位是为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的学位类型,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产物。其定位应是以学术为基础,以专业为核心,以职业为导向。学术性是研究生层次教育的基础,没有学术和科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将沦为低层次的职业教育。只有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与科研成果,才能将知识与技术转化为能力,才能将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践。要实现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目标,专业能力的培养是核心和关键。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企业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硕士研究生毕业去向也由以往主要从事教学科研等学术性职业变得愈加多元化。掌握行业所需职业技能,顺利适应社会需求是专业学位培养的核心。此外,职业导向是专业素质培养的载体,是贯穿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线,应落实在培养目标、培养环节设置、质量评价标准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当中。

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过程中还应体现参与主体多元性的特点。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可以由高校独立完成,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由多元主体参与共同完成。实践基地、行业协会、用人单位都将成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体,影响和参与研究生培养目标设定,课程体系设置、培养方案执行、学位授予标准等诸多方面。行业协会、行业主管部门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成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把行业要求纳入培养过程,以专业认证为主要手段监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近10年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虽然已取得明显成效,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但是深入剖析,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招生方式需进一步改革

高质量生源是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基础,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目前实行的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招生考试的公平性,但是由于考试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单一性,也会把一些实践能力强、应试能力稍弱的人才拒之门外。虽然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社会认可度逐步提高,但是仍然存在“重学术学位,轻专业学位”的现象。在某些培养单位、导师、研究生心目中,学术学位的含金量更高。在招生考试过程中学术学位划定的分数线往往高于专业学位。学生在报考中倾向于优先选择学术学位,致使专业学位调剂比例远远高于学术型硕士,这无疑给全日制专业学位带来负面影响,降低了专业学位硕士生的招生质量。目前各培养单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基本采取传统的笔试加面试的方式,参与者以校内导师为主,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这种招生考试方式很难对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职业素养进行较为的评价。一些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后出现学习困难、实践能力较差,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果。

(二)培养方式与学术学位趋同

许多高校受本校传统学术型培养模式的影响,其专业学位培养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管理模式、指导方式、论文标准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与学术学位培养模式趋同的倾向,深深地打上了“学术型”烙印,造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既无专业学位特色,在学术上又不及学术型研究生的窘境。一些培养单位受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惯性影响,未能顺应社会发展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要求,仍然采取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培养方案设置上采取“两套方案,一样内容”的方式。或者受制于教学资源、教师资源和管理成本,采取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一同上课,同等要求培养的方式。造成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除了学位证书略有差别外,别无二致。使得研究生走向社会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要求,违背了国家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初衷。

(三)“双导师”制度难以落实到位

《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随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的不断推进,大部分培养单位能够严格落实“双导师”制度,即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配备校内导师和来自行(企)业的校外导师。但是经过大量调查发现,“双导师”制度的落实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由于校外导师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外聘的兼职导师,其工资福利、绩效考核、职务晋升等对个人行为具有约束力的决定因素都在其本职工作单位,兼职单位报酬的单一性和职位的非固定性使其对校外导师既没有多少吸引力也没有任何约束力。来自行(企)业的校外导师虽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能力,但是缺乏对教育规律和教育政策的把握。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分工不明确,使得研究生培养过程出现空白地带,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沟通不畅,使得对研究生实际状态难以进行掌握。

(四)质量评价体系单一

《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全日制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各培养单位也积极设置本单位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学位论文标准及规范。但是受学位申请制度、论文抽检制度、学科评估等方面限制,加之调研报告、规划设计、艺术作品等成果形式较为复杂,质量标准难以统一,绝大多数培养单位仍然采用学术论文为申请学位的主要方式。在论文评价体系中仍然以学位论文的学术性作为主要质量评判标准,论文主题偏重理论研究而脱离实际问题的现象并不少见。与学术学位研究生不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很大程度体现在研究生毕业后对于行业要求的适应性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上。而目前很多高校并没有建立毕业生的追踪反馈机制,没有进行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满意度调查,坚持采用科研成果和论文质量为主的单一评价体系,势必会造成培养目标的偏差。

(五)实践过程管理缺乏规范

文件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障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大多数研究生培养单位积极建立与相关行(企)业的联系,设立多种形式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设立本单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管理办法。在实际培养过程中,研究生专业实践多采取进驻联合培养基地的方式,培养单位很难对研究生在实践单位的参与情况、实际表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客观的掌握。由于缺乏系统的实践管理办法和规划,有些研究生在实践基地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基础性工作,很难参与实际项目,往往是时间浪费,收获甚微。有些高校和导师缺乏对专业实践的重视,以校内实验和科研替代专业实践,加之专业实践考核的松散性和随意性,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很难得到真正提高。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改进对策

(一)创新招生方式,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

在招生宣传方面,应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公众认知度,使考生明确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区别,消除考生专业学位“低人一等”的偏见,使考生真正能够从自身综合能力、职业规划等方面客观进行选择。各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初试自命题科目设置中应体现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知识结构的差异化和针对性。针对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分别制定不同的复试方案,坚持高标准择优录取原则,强化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综合考核,加大实践能力考核的权重。创新复试方法,比如可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现场情景模拟、上机操作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考察考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潜力。在复试过程中,由校内导师和校外行业导师共同参与,对应试者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以确定其是否适合接受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此保障根据研究生的特点和能力进行分类培养。

(二)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应针对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分别制定培养方案,突出培养重点和特色,并针对两种类型研究生分别授课。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目标。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调研行(企)业对于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对课程设计、培养环节、论文形式与要求等方面进行科学设定,并邀请相关行业专家进行充分论证。在课程设置中,除了设置本学科核心专业课程外,还应设置一定比例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训练课程,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沟通能力、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方面,应打破以往传统教学方式,采取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模拟训练、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BT)等方式,将课程教学与专业实践有机结合,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职业素养。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邀请行业知名专家进行近期行业动态讲座。针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由校内教师和外校专家共同完成,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导师指导能力

由于对研究生政策及改革目标缺乏足够关注,有些导师本身对于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区别和能力培养的要求理解不够深入,在指导过程中不注意对于两类研究生的分类指导。大多数教师从校门到校门,虽然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但是实践能力和经验稍显欠缺,加之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科研成果(特别是论文成果和纵向课题)作为职称评定的主要标准,使得导师指导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热情远远高于指导专业实践的热情,造成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趋同的现象。各高校应积极宣传和贯彻国家关于研究生教育的宏观政策和实施要求。政策的理解不能停留在研究生院层面,还应贯彻到二级学院、系所乃至每个导师。加强导师的政策及业务培训,提升导师指导能力。在有条件情况下,应鼓励和资助年轻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进行锻炼,使导师能够真正了解行(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项目紧密结合。同时,高校应聘请相关行(企)业专家担任校外导师,针对校外导师的特殊性,制定有效的遴选、管理、考核政策,使校外导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真正发挥作用。

(四)加强基地建设,抓好专业实践环节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生源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缺乏相关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因此必须利用在学期间抓好专业实践环节。一些高校热衷于设立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但是“挂牌子”之后却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和合作,使得基地建设形同虚设。高校应与实践基地密切联系,建立健全合作模式,为研究生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制定专业实践过程管理办法,对研究生专业实践进行全过程管理,使研究生在实践过程真正实现能力提升,最终实现高校、实践基地、研究生三方共赢。

(五)设置论文标准,构建质量保障体系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不能以学位论文的学术性作为其培养质量的标准。全日制专业学位论文应来源于实践,突出其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各高校应根据本校学科专业特点,制定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及评价标准。在论文开题、中期检查及答辩环节,要求有相关行(企)业专家参与把关。在论文(成果)评审及答辩过程中应制定不同于学术学位的评价指标,着重对研究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力的考查。同时做好毕业生质量调查与追踪,做好行业企业需求调研,深入分析调研结果,不断调整培养目标,改进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