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创新视阈下的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探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洪堡指导创立“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柏林大学,开创科教融合大学模式的先河,将科研引入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使大学职能进一步扩大成为科研与教学两种职责,逐渐为各国效仿。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同时又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将品质的科研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实现科教融合,逐步成为高等院校的主流发展思路。对高校来说,教学与科学研究的融合是最重要的协同创新。随着国家对高校科研资助力度的越来越大,科学研究对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部分高等院校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不良现象。教师的工作重心从人才培养这项本职工作上转移到科学研究上,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急剧下降。同时,由于教学与科研两项工作的内容差异,教学与科研脱节,无法有效地进行科教融合。在很大程度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巨大优势和潜力仍没有进入人才培养的主渠道,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过程依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全国两批共38家部级协同创新中心在本科生人才培养方面的各项举措研究出发,探索协同创新视阈下的科教融合本科生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对科教融合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研究,发掘其中存在的弊端,为现阶段中国高校本科生教育发展做出一些有益尝试。
一、协同创新视阈下的科教融合为本科生人才培养探索出的新举措
20世纪90年代,科教融合这一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受到我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我国高校教学领域中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所谓“科教融合”,是指以高校完备的软硬件设施为依托,以科研活动和教学活动的相互渗透融合为载体,实现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水平的同步提升,最终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模式。一方面,教学能够促进科学研究实践。教学是科研的基础,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学习新的知识、讲授新的课程,加深学生对本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为确保教学质量,跟上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之余需要了解相关学科的前沿理论,学会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这就促使教师走向科研,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解决问题。高校内的竞争机制改革促使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逐渐参与科研活动,获得高效益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科学研究能够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种重要职能,科学研究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术声誉及社会影响、服务社会的重要保障。高校教育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能够及时掌握本学科近期发展动向和最前沿知识,以科研力量充实教学过程,将科研资源转化为品质的教学资源,做到科研反哺教学。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是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根本任务。该计划的实施旨在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推动高质量的教学研究,通过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融入产业需求及科技创新,对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推动高校学科的建设,培育一大批拔尖学术型创新人才与社会急需技术型创新人才,即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目前,全国二批共38家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国家教育部“2011计划”的认定,以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根本任务,在协同创新视阈下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做出各种新的尝试与探索,取得良好的效果。
1.以高水平的科研团队组成高质量的教学团队
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是支撑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基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抓手。在师资配备方面,各协同创新中心在相关的人才培养“试验田”上都选择了的教师团队,不乏具有雄厚科研实力的各位教授与专家,旨在将其拥有的品质科研资源、科技成果及前沿课题不断转化为品质的教学资源。这些教授与专家们进课堂、带实验,亲自指导学生学习、科研,将的科学意识与科研能力在教学中传承,起到科研反哺教学的作用,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又带给学生新的思想。
2.将高效率的科研过程转化为重能力的教学过程
传统的高等教育教学过程和考核往往重视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忽视对学生个人能力的评价。在科研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技能,更重视对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锻炼,将科研过程转化为教学过程,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注重以能力为导向的考核机制。科教融合的关键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科学研究,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中,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及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等多家协同创新中心均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走上讲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等多家协同中心实行“导师制”的教育方法,尽可能地将学生吸收到不同的科研团队中参与科学研究,以团队成员间的分工协作、探索交流为主要实践形式,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科研团队成员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开发和引导。
3.以创新型的科研平台搭建多维度的教学平台
“2011计划”的实施非常重视牵头高校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之间的人才协同培养。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等多家协同创新中心均协同多种创新型科研平台,如各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拥有较为丰富的科研平台资源。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中心在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后,以增加实验课或利用暑期学校等方式鼓励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参与简单的课题研究,让学生在研究中接触学术前沿问题,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让学生明确本专业的学术发展动向,使学生主动对科学研究产生兴趣,激发学生主动进行科学研究的欲望。
4.将各学科的科研资源变为丰富的教学资源
“2011计划”旨在协同发展,达到“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的提升。跨学科协同发展就是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将同一领域内的不同学科的科研成果进行再整合,研究交叉学科,开发出新的课程。在实际调研中,多家协同创新中心开展了相应的实践,如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开发出同一高校内文理交叉协同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又如,高性能计算机协同创新中心开发出以某一高校的专业课程为基础,融合其他协同高校的优势课程而形成的新型复合型课程体系。学生通过多学科的课堂教学与导师课题的参与在跨学科领域自由探索,掌握跨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激发自身的创造力潜质,实现多学科研究,成为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5.强化课外教学,注重校企联合培养
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课外创新实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暑期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等形式大力探索校校、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例如,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探索形成的“校内基础实训+校外工程实践”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设立的“校企工作站”、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创立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开展的“3+1校企联合培养计划”以及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开展的“校企协同培养高端人才行动计划”等。实现企业与学生的零距离互动,增加学生了解企业、了解需求、实地开展创新实践的机会。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将很好地推动面向行业、面向区域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育。
二、科教融合在本科生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
1.高校教育工作者对科研与教学相融合的教育理念理解
不到位,科教融合意识薄弱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影响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对教学与科研在认识上存在明显偏颇,认为科研就是“成果化”的科学研究,把教学活动局限在教材与课堂上。这种认识是狭隘的科研观与教育观,割裂了大学科研和教学天然一体的关系,严重影响了科教融合的实现,导致出现我们常说的“教学、科研两张皮”现象。高等学校要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突破传统对教学和科研的狭隘认识,真正做到科教融合,调动和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更加自然的学术环境中探求真理。2.高等学校本科生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未从科研角度出发,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我国已经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院校不再只是实现精英教育的地方,人才培养目标不应仅局限于专业型人才;应当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主动性、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创造性。高校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依然比较传统,特别重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共同提高,但大部分仅是以对学生课堂上的专业知识的教授及实验课程中的专业技能的培养为主,忽视对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高校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开发不够,重视不足。本科生教学过于偏重课内讲授教育而忽略课外实践教学,学生虽然拥有比较完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缺乏创新能力。
3.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资源更新不及时,科研资源转化率低
科学研究对教育的改革应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当今高校本科生教学资源屡现不足,这不仅体现在部分高校为学生配备的师资团队水平低下、硬件设施配套不足等方面,还体现在部分高校本科生教学中课程体系的更新不足。在本科生教学中,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往往较为死板与陈旧,高校没有数量充足的新课程,跟不上科学前沿发展的脚步。教师虽然通过科学研究能接触到本学科领域近期的发展动向和最前沿的知识,但如果不及时根据科研的逻辑思维将丰富的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对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等进行相应的更新,本科生的教学质量就得不到相应提高,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锻炼,科学实践能力与精神得不到培养,无法有效地实现科教融合。
4.高等学校对教育工作者教育成效的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学校制定的对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评价机制影响着学校老师的行为和发展方向。教学与科研是两种不可相互替代的发展类型,二者共享一套评价体系过于陈旧,没有侧重,不能很好地反映每位教育者真实的教学或科研水平,应当分别建立衡量标准与评价体系。对于教学的评价应主要以教学成果的多少来判定,如教学成果奖或教学名师称号等;对于科研的评价应主要以科研成果的多少来判定,如重大科研项目、高水平论文或科研奖励等。高校对教育者工作者获得的教学与科研成果的评价应当以不同的标准来衡量,尽量做到不分高低与层次。
三、对协同创新视阈下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及完善
教学与科学研究因其开展方式、达成目的和实施渠道不尽相同,科教融合的难度是客观存在的,但因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尽可能完善融合模式、拓展融合广度、深化融合程度,推进人才培养。将“协同”的理念引入人才培养中,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下跨学科、跨学校、跨组织的资源共享优势更充分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展现出来,实现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共赢,这其中仍有几点有待完善。
1.高校教学工作者科教融合理念树立的牢固程度仍待提高,需要从思想上保障教学与科研的融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关系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任何片面的培养都不足以满足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兼顾课堂知识传授和科研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与践行。从另一个层面而言,这些人才的培养将极大地促进各项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广泛地对高校教育工作者开展科教融合人才培养理念的宣传,从教师的责任感、育人的思想观上确保这一理念深入人心,从根本上促进科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实现。
2.高校对于科研资源与教学资源相互转化的制度保障有待提高
高校需要从制度上保障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教学资源与科研资源的协同互通是科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关键。从人力角度看,教师和科研人员的身份互通、角色互通是首要方面。教师必须从事一定的科学研究,确保专业和基础知识的讲授始终贴近前沿和实际;科研人员必须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确保学生能从前沿和应用研究中不断获取近期知识。从物力角度看,教学实验条件一般不及科研实验条件,只有两者协同互通,才能有效补充教学资源相对短缺,提高先进科研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使更多学生受益。从财力角度看,教学的部门相对是清水衙门,投入少,受益少;科研部门则相对有更为灵活的使用途径和较为宽裕的工作经费。两者协同互通,可以让科研经费中的人才团队及培养经费发挥更大效益,缓解教学培养中捉襟见肘的困境。各种科研资源转化为品质的教学资源,将极大地促进科教融合人才培养的成效。
3.高校对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持续创新
高校需要从人才培养的方式改革上保障教学与科研的融合,让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进入不同类型单位进行科教协同培养的模式可实质性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例如,大二暑假进入协同高校进行互补型或交叉型理论知识强化储备,大三暑假进入企业及科研院所进行见习式实践学习,大四毕业进入国外协同高校进行深造学习。这种校外学习不应是蜻蜓点水式的走马观花,可以纳入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唯有多方协同参与下的培养才可能造就素质、本领过硬的各类人才,大力提升科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
4.对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评价与激励机制仍有待完善与健全,需要从制度上保障教学与科研的融合
高校之所以存在“轻教学、重科研”的现象,是高校发展受外部环境影响所致,成果绩效的利益驱动无形之中导致人才培养两个重要途径中的一方缺失。除了在意识层面引导、运行制度保障外,还需要完善激励机制,让重视教学、重视科教融合人才培养的举措得以彰显,受到倾斜式奖励。奖励结合重大项目的实施和成果展示更新现有教材包括视频教材,以鼓励学生参与重大工程、成果转化为目标的专项奖励,鼓励教学型老师加入科研团队等多种激励机制,这都是促进科教融合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