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关于艺术设计作品中的“味道”探索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艺术设计从业至今,因为职业原因笔者一直都很喜欢孩子们的作品。更多的时候,笔者是在向他们学习——这一点无法免俗。笔者看重的是作品里面那些油腻的年纪早已经忘却的,我们都曾有过的被认为是“幼稚”的一种新鲜“味道”。“这是什么?”的“什么”,提问者其实是想确认一个物质的量化的标准,是想要一种非常干脆直接的“菜市场”逻辑,简单而粗暴。从艺术审美功能角度看,这个问题与艺术设计作品的内涵根本无关,欣赏群体与艺术工作者没有实现审美语境上的对接。这是一个跑偏了路的问题,缺少了“味道”。没了味道的东西,就如同是蛋糕店里摆在橱窗里的模型,为的仅仅是对应下面的钱数,使消费行为带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性而已。这个“粗暴”的问题,所反映的更加深层的问题,是我们国民的整体审美水准与当前轰轰烈烈的改革发展大业的不同步,尤其是全社会对艺术设计作品解读方式根本核心的缺失。在我们身边只剩下了冷冰冰的评职架构体系,艺术品市场也只剩下了僵化的程式和“社会游戏规则”,越来越没有了“味道”……
“味道”是什么?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在开篇我们已经定位了词语含义的限定领域,是要被用来表述视觉艺术的审美原理。从词义的本身我们不难看出,它引申自厨艺。但它确实不是一个用眼睛这种器官“品尝”出来的东西。厨师所要表述的“味”,其综合信息所作用的位置是在大脑,形成的是一种远远高于器官运作原理以上的,意识层面非常“立态”的“觉”——一种印象的形态。这种让我们“以为”或者“认为”的“型态”,会让我们生成各种有关于味觉的情绪氛围——虽然有关于味觉,却不止于“味”,更像是拟化的“境”。而“视觉艺术”是设计师和艺术家们,通过“眼”这个官能,将能“见”的综合信息通过官能的自然“混合”和“搅拌”,力求实现…“感”之后的“觉”,同样是与“味”相似的某种特定“情境”。确立味道的基础,是物质的,是食材和调味料,是不同的量的叠加和反应,并且带有很强的个人意味特征。而视觉艺术的“味道”的基础,同样是物质的,显而易见的。正确的解读艺术设计作品方式,是要关注的是作品背后的东西,这个东西不是“什么”,也不是“像什么”,而是一种“意味”——一种通过“正确”的眼睛才能“品尝”出来的“味道”。
于是我们总说年纪越小的孩子,作品越具有艺术大师们的神韵——当然,是“像”并不“是”,更多的是我们称之为“无知者无畏”的“真”。这种真,不是后来伪装起来的做作,那是真正的“直接”但却不“粗暴”,这种“无畏”的“真”在我们小的时候也都有,为什么到了后来的现在,会有人凑上来问:“这是什么”的问题呢?“这是什么?”作为一名专业的艺术工作者,笔者真的是无法直接回答您,原因是大家还没有具足“正确”眼睛的基本条件。面对作品,任何一位受过良好的美学教育,并有着长期从事艺术创作、设计工作经验的人,都能够清晰把握那个无法诉诸口的感性标准——目前,在汉语言文化群体当中之,这种美学层面的语境沟通之所以会成为困难,深刻的历史成因是长久以来全社会普遍的对专业不尊重的习气,甚至于一部分还处于初级技法阶段的美术从业人员,自身就没有足够的专业态度——这,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艺术品的“味道”是个性的,带有着很强的独立性,而诠释味道的方式方法也是千变万化,又怎么可能硬性确立一套条条框框,来明确限定艺术设计的“味道”。“味道”那是艺术和设计的核心问题,想要“尝”出“味道”需要正规深厚的专业修养,而当前大量的速成的艺术设计专业训练,通过“流水线”操作培养出来的艺术设计从业者,更加重了目前的尴尬局面。众多非专业人士充斥艺术设计管理岗位,制定出长篇累牍的“条条框框”,我们的艺术设计活动“看”起来是“正规”了,但众多的非专业语言文字的加入,却导致“灵性”——创造性的缺失。我们把不同的语言、手法、工具组合在一起,就是要构建起一个寻找“味道”的方式方法。你,懂“味”了,才能让你的设计活动变得有指向性,在最基本的设计环节当中,设计的实施者本身,在审美层面对“味道”——视觉语言背后的文化语境所包含的“韵味”,没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就会让作品变得索然无味。
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案例,2017年,我们学院视传专业的学生接受委托,设计和制作丹东市黑帐篷青年旅社新区的墙绘。双方在谈妥了合作的基本意向以及施工的具体细节以后,开始进入实施阶段。设计之初,甲方的所提出的仅仅是一个“模糊”的“大方向”,如果用我在文中反复强调的东西,那就是“味道”。但是,却有着很多的不确定性。综合多次交流的结果分析,我们也得出了一个大致的“味道”,对应已经有的一些图案资料,并结合老板是一个特别喜欢自驾旅行,有着不俗的审美格调的中年成功人士,落脚到青旅的整体文创设计特征是要能够体现出青旅文化的特色,这些是我们需要设计的视觉图形,它们所承载的某种合目的性的文化情感语境依据。而双方委托和设计的重要焦点,便是“青旅文化”,这也就成为了,设计方案“隐性”标准,而后来的图形、色彩、形式都要围绕这个“味道”来展开。
我们在这个案例的沟通过程中,由于能够明确对方的“味道”,得以通过物化的视觉形式,达到双方均能满意的结果。所以我们设计过程中的显性环节是作品,而为的却是实现一种“味道”。在制作的阶段就必须要明确这种“隐性”的东西,才能够让“显性”的东西变得更加有所指,才能根据这个模糊的方向来选择实现的具体技术、材料、措施和步骤。
我们不是为了语言而语言,更不是为了作品而作品,设计的过程渐渐变得“话少”而“味多”仅仅是为了营建一种“品出味”的“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