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浅析小型滑坡的治理方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0前言
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是自然界四大地质灾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能够有效人为干预的是滑坡和泥石流,因而人们在这方面也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某市挂榜山是当地历史八景之一,山脚下的地方高校与山的文化符号相得益彰,然而在这和谐的背后出现了一个突兀的人类公敌“音符”:滑坡。学校围墙边坡处有一块面积约400m2的滑坡地质灾害。此处边坡平时比较稳定,但坡上沙土遇雨是“小下小流大下大流”,最严重的是,一次暴雨来临,整个坡土缓慢移动将坡脚边上的一段长30m、宽70cm、高1.1m的毛石挡土墙挤压偏移超过20cm。如没有有效的方法来治理,任其发展下去,会严重威胁到周边建筑物的安全,治理此处滑坡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
1.滑坡体概况
滑坡处的挂榜山整座山体是雄奇险峻著称的丹霞丘陵地貌景观,滑坡处周边地质情况比较稳定,区域地质资料显示,该场地地质构造属于玉林褶皱带,其主褶皱为牛运岭宽缓型复式向斜,场地下伏基岩为白垩系罗文组砂岩,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周边建筑场地的勘察,场地内没有发现大的断裂。现场察看滑坡处土质为填土:紫褐色、松散、稍湿的黏性土,含少量的植物根须。约400m2内有3处泉水涌点,从上至下呈三角形分布,低点有比较明显的泉水涌出地面。
2.滑坡成因
滑坡体为一较缓斜坡,高低落差约为5m,场地及周边地下水比较丰富,当暴雨来临时,此处的土壤急速达到饱和水状态,而且暴雨落到地面形成较大的地表水冲刷坡体,与涌泉水共同影响下,表面坡体与底下的坚固坡体分离,在重力的作用下,土体沿倾斜坡面整体下滑形成滑坡。
3.1滑坡处理措施
1)设置抗滑构筑物。如抗滑桩、预应力锚杆、锚索桩、挡土墙等。2)改善滑坡体土质。象治理盐碱地那样,将松软土质、淤泥土构成的边坡,通过一定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土质进行处理改性。3)疏水削土。疏水是疏引、消除造成滑坡土体的水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历史传说中大禹治水讲究的是疏导而不是堵,同样造成滑坡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也要采用疏导的方式来治理,通过设置引水沟、盲沟的方式将危害坡体的水有组织疏导;削土即“削方减载”,是将造成危害的坡体进行削除减少重力负载,当土体受到破坏造成滑坡时,要及时削减滑动的土体,减轻土体重力,从而减少破坏程度,也有利于开展下一步的治理工作。
3.2本项目滑坡处理方案
2013年11月,甘肃省舟曲发生的特大泥石流震惊中外,成因比较复杂,但主要是岩石土体受特大暴雨冲刷引起大面积岩土体崩塌、滑坡,然后形成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与舟曲特大地质灾害相比较,本项目约400m2的滑坡属于小型地质灾害。经反复现场勘察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治理方案,总的来说是“砍头压脚”。“砍头”即开挖浮土,“压脚”是利用现有挡土墙挡住坡脚,防止土体下滑的趋势。其次是通过回填石碴,利用石碴的重量压住土体、稳固土体,同时石碴也是滤水通道,让地下水(涌泉)通过石碴体疏导、汇集再由PVC管集中排出外面水沟里。1)初定治理方案。首先将滑动的约60cm厚表土开挖清运,再回填石碴,回填坡度与坡势一致,然后在回填的石碴面层用素混凝土拉毛处理,混凝土面上回填土及种植本地野草。2)施工措施。(1)挖土。根据预定的方案施工队开始进场施工,机械从高处逐步向下开挖表土60cm,当挖土机开挖至较大涌泉3附近表土60cm后,发现还没到实土,仍然是淤泥;人工钢钎探测淤泥厚度有1.2~1.5m,现场分析研究后决定继续开挖、清运淤泥直到实土为止。由于涌泉点位置呈三角形分布,在涌泉1到涌泉3之间开挖一条宽2m、深1.5m且沿坡势逐渐向下连接这2点间的土沟。当将浮土(淤泥)开挖完成后,在涌泉点3见有水柱高约7cm左右的泉水柱涌上地面,可见地下水对土体有比较大的作用力。(2)埋设透水管。修复偏移的挡土墙段,并在挡土墙上按照不同高度钻几个孔,孔内穿过、预埋直径100mmPVC塑料管,挡土墙边伸入坡内约1m,在端头用土工布包裹5mm石碴做成滤水包塞在管内,通过PVC管将地下水排出到挡土墙外边旁的水沟。(3)回填石碴。在开挖的土沟和清掉的淤泥处,用粒径5~40mm石碴回填,回填厚度随坡势平缓向下,与挡土墙面齐平。(4)盖面。回填石碴面原方案用素混凝土拉毛处理,但经研究,从实际情况出发,将素混凝土拉毛盖面改为用1∶2水泥砂浆厚4cm即能达到稳固石碴面的效果,且施工简单、造价也相应会降低。(5)分格回填土。在水泥砂浆面原考虑用六角空心砖铺设,中空种植土植草;但这种砖中空小,成型后与周边环境不相一致,研究决定采用砌砖方式分格,即竖向垂直分格4m×4m砌二匹单砖高,横向上拱形分格2m×2m砌二匹单砖高,然后回填土并与砖面平齐。(6)植草。完成填土后种植马尼拉草,由于这种草极适应本地气候,所以更改原种植本地野草的计划。在石碴覆土面周边坡地,统一清除杂草后进行了植马尼拉草。
4.治理效果
项目大约在当年的4月初施工完成,5月当地进入雨季,从实际情况看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原来滑坡造成的周边道路泥泞不堪的现象消失,被破坏的部分挡土墙经修复继续发挥作用。穿过挡土墙按照高度不同埋设的引导地下泉水的PVC管仅在低处的管有水流出,与治理前估计的地下水会按照高低不同水位流出有些出入。另外,泉2处土质原来是比较软的,施工完成后仅见润湿状,踩上去感觉不到软塌了,这说明,在泉1与泉2之间的渗水通道被滤水石碴沟有效阻断、引流到泉3处了。到了7月份马尼拉草长起来后,400m2滑坡区域范围与周边浑然一体,看不出区别。
5.结语
滑坡作为自然界的地质灾害,原则上是重在预防,要保护好绿水青山,防止水土流失。但当滑坡不可避免发生时,要利用已有的治理经验教训,反复研究、分析,制定方案,综合运用削土减载、疏导水源、稳固坡体、回土绿化的技术,进行有效治理。同时,从实际出发,本着因势利导、科学治水治土的理念,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滑坡治理方案,从而达到治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