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浅谈现代学徒制与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的融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1.现代学徒制与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研究的同类工作研究现状
1.1国内研究现状
1.1.1一线专业教育工作者关于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基本问题的研究成果总量偏少,高水平的理论成果欠缺。以维普数据库搜索情况为例,以“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为核心关键词进行“匹配”搜索,共有相关论文27篇。作者大都为高职院校一线教师,他们从教育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对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建设等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但从文献上看,研究成果大多停留在现状描述、经验介绍等层面,操作性、实用性不强。关于现代学徒制基本问题的理论研究较少涉及,具有科学理论框架的研究成果就更少了。
1.1.2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成果近年来大量涌现,但对现代学徒制在其中的应用与创新还缺少较为深入的研究。近年来,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汗牛充栋,甚至不乏成果,但具体回归到职业教育最传统的学徒制模式,则相关研究较少。学校职业教育与工作世界的脱离以及职业教育课程“学问化”等一些根本性问题呼唤我们对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大胆的尝试与创新,现代学徒制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新范式,但如何走出来自产业及自身的局限,广泛建立现代学徒制教育体系,无疑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1.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职业教育专家对现代学徒制的知识属性进行了广泛研究,其理论成果可为我国借鉴,但不能照搬。“工作过程知识”由德国职业教育专家费舍尔(Fiseher,M.)提出,澳大利亚学者史蒂芬逊(Stevenson,J.)先后使用了“工作知识(WorkingKnowledge)”和“职业知识(VocationalKnowledge)”两个术语来概括他要阐述的对象。赫尔巴屈(Herschbach,D.R.)提出,工作知识在特定的人类活动中获得形式和目的,它的目标是效率而不是理解。等等这些论述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现代学徒制的知识属性,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不仅如此,二战后,以德国双元制为典型代表的现代学徒制在西方各国得到了重生,并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及发展趋势,比如,国家战略层面的制度管理,多元参与的利益相关者机制,以企业为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徒为主的双重身份,统一规范的教育培训标准和与国家职业资格体系的融通等。但由于各国文化、历史、现状不同,因此,关于国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理论和经验,但是不可照搬。
2.现代学徒制与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研究理论意义
2.1从认识论角度出发,“高深工作知识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是对我国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理论的有益补充。
工作知识是指根据工作所需并且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进行组织的、介于经验性知识与理论性知识之间的一种特殊知识,工作知识以工作工程知识为主体,但是其外延却大于工作知识的外延。工作知识的职业属性很好地符合了学徒制的外在价值。但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应是“应职教育”,办学实践中如果过多地强调职业岗位对人的需求,而忽视了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求;较多地关注教育的“外在价值”,忽视了教育的“内在价值”,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职业教育的畸形发展。所以,在实现高职旅游教育的“职业性”的同时,我们必须关注高职教育的“高等性”;重视高职知识内容的“工作性”的同时,必须兼顾其“高深性”,从而实现教育的内在价值。因此,我们必须赋予现代学徒制新的内涵,高深工作知识应是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逻辑起点。以高深工作知识为起点,探索我国高职旅游院校人才培养的实践问题,是对我国高职教育理论有益补充。
2.2现代学徒制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各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能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的高职旅游课程与教学理论。
我国现行的高职课程与教学理论,大致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及时,国外以能力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例如MES课程理论、CBE课程理论和学习领域课程理论等,第二,我国职业教育的本土理论,例如“宽基础、活模块”理论等,第三,普通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互成体系的学科课程理论。前两方面理论体现了职业教育和培训教育的特点,然而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后者强调了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却忽视了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因此,“适合”我国高职教育的课程与教学理论一直处于“找寻”的状态。任何一种类型的教育课程都是知识的载体,从知识的性质入手探讨课程与教育的基本问题,应是可行之路。基于此,本课题关于现代学徒制及其与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具体阐述,将能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的高职旅游课程与教学理论。
3.现代学徒制与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研究现实意义
3.1人才培养及其模式与体制创新是我国高职旅游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开展对人才培养基本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现实进程,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指导力度的加大,2006年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与《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两个文件,其核心目的是使“高职院校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特别是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职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创建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因此,无论是从政策层面,还是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自身建设层面来看,关于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现在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是其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3.2从“默会知识理论”视角,提出的现代学徒制与高职人才培养基本问题的辩证关系理论,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默会知识理论”的创始人波兰尼认为:“知识具有默会的成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言传的。”职业教育最早形态的学徒制在学习非语言传递的默会知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包含了职业教育与培训最本质、最朴素的“做中学”原则。现代学徒制的价值在于,它是解决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关键,其教育侧重于概念知识与技能技术在问题解决和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运用,强调经验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在教学组织和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教学场所的情景化、教学内容清晰化、教学过程显性化、教学组织社会性和教学方法渐进性等特点,是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新范式。
4.结语
本文从知识属性的视角出发,通过对美国学者布鲁贝克有关“高深知识”及澳大利亚学者史蒂芬逊有关“工作知识”“职业知识”的梳理,从教育心理学、环境学等多学科视角及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界定现代学徒制的性质、内涵、特征。指出现代学徒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类型之一,其本质特征是“跨界教育”,“高等性”赋予其新的内涵,“高深职业知识”是其教授的核心。现代学徒制的思想是回归教育本质,既重视职业教育的“外在价值”,也重视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本文通过对现代学徒制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相融合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将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与旅游专业建设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