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现代学徒制在城市交通运输教育中的运用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前言
2014年2月国务院出台文件要求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2016年6月国务院又出台文件要求职业院校要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深化产教融合,明确了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新思路。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师徒教育与现代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城市交通运输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在深化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以就业能力为主要培养内容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是我们必须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一、现代学徒制的概述
现代学徒制是较传统学徒制而言的,1919年,在德国推行了“基础课程”与“作坊训练”相结合的双元制教学模式,每个作坊的运作,都采取一个形式大师和一个作坊大师双重合作负责的方式,既重职业技能,又强调职业素质。现代学徒制是企业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现代学徒制和传统学徒制有所区别,具体表现在经济社会背景、生产组织形式等方面具有本质区别,德国“双元制”是现代学徒制的典型代表,“双元制”教育是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当然现代学徒制与我国的校企合作也存在差异,现代学徒制重视知识在工作场景中的应用,校企合作则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总之部分职业院校已经将现代学徒制模式融入教学计划,弥补现有教育模式的不足。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学习培训的真实情境性,学徒制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活的实践认识,根据情境学习理论,学徒是实践共同体的合法的“边缘”参与者,通过对城市交通运输公司熟练员工或专门师傅的观察,在知识产生的情境中建构知识。二是培养对象身份角色的复杂性,企业现代学徒制的培养对象可以是新进员工和注册在籍的学生,学徒作为职业院校学生身份,可以是在职的学生,学徒通过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完成职业院校课程教学要求,通过具体岗位的工作过程学习与实践,获得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三是参与主体地位关系的明确性,有别于传统学徒制,现代学徒制中企业是主体地位,主体地位表现在企业根据工作岗位标准,制定职业能力标准,企业是开展现代学徒制培训活动的主要场所。
三、现价段高职院校城市交通运输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探索
2004年3月,建设部下发《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意见中规定,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目标是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在国家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的大背景下,江苏常州公交公司与笔者所在学校经过充分洽商,本着“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于2005年1月28日正式签订了城市交通运输专业人才“订单培养”协议,开设“常州公交班”,为常州公交公司培养高素质的城市公交运营管理专业人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社会和交通运输行业对人才的使用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人才培养的观念落后,尽管大部分职业院校的领导者和管理层己经认识到产教融合的优势,但是对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还不充分,管理观念还比较落后。二是师资不足,随着社会经济转型,社会对部分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考生报考人数逐渐增多,职业院校纷纷扩招,扩招的结果使的人才培养的教师数量相对不足。三是忽视人文教育,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实用型人才”,尽管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但是交通运输行业的需求过分的影响了学校办学的方向和导向,学校片面放低了对“高素质”的要求,不顾师资力量,盲目扩招,在与城市交通运输公司合作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标准的设计上,大量地删减了基础理论课程和人文社类课程,使的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的知识不牢固。四是综合能力弱,知识面狭窄,由于学校以就业作为主要的导向,使的学生的理论基础不够扎实,综合能力不强,一些院校按照交通运输公司的要求尽量压缩基础理论课程,导致学生的基础理论功底薄弱。
四、现代学徒制融入城市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路径
通过以上的分析,将现代学徒制应用于城市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如下:
(一)完善顶层设计,建立保障体系
完善顶层设计,打造政府、学校与交通运输行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和发展平台,即协同育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协同创新,培育特色,确立优势,最终形成集“人才培养、行业培训、科技研发”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平台。现代学徒制要充分考虑企业(公司)的需求,为培养学生(学徒/准员工)而各司其职,最终要将现代学徒制规范化和制度化。另外要建立标准保障和过程保障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学业标准”与“学徒标准”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真正做到理论测评和实践考核的有机统一。
(二)学科与课程体系建设
建立新型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初步建立各专业职业岗位任务与能力标准,形成学习训练内容与工作过程相一致的课程结构体系,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效果。以项目为引导、任务驱动的工作过程方式进行教学。另外重构课程体系,重建学习载体,以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重新划定课程的课时比例,建立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还有就是推行“理实结合,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渗透与职业素质的养成,利用城市交通运输公司资源、制作微课视频等手段,模拟实的交通运输现场,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三)明确双重身份,建设双师队伍
要以学校为主的“订单式”转变为“校企双主体,全过程”的校企合作,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理事会由双方派员协商组成,从而构建真正的开放式的“订单式”人才培养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明确学生与学徒的“双身份”,解决学生的“双身份”难题。其次是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提高待遇和考核等措施引进相关人才,保障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对教师队伍的培养,既要做到外向的“输血”,也要做到内向的“活血”。还要注意对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遴选教师深入交通运输行业,了解行业的文化和需求。对现代学徒制而言,还应加强职业院校教师和交通运输公司师傅的沟通与交流。
五、结语
传统的校企合作无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现代学徒制既是一种制度化的职业教育形式,结合现代学校职业教育,已经被证明能更加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参与度和热情,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我国现代学徒制本土化的发展过程仍然比较缓慢,如何实现现代学徒制的本土化转换与适应,需要在日后研究中应该重点关注和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