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民办本科高校在地方发展战略中的建设发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古代“私塾”是旧时私人所办的民间教育机构,供青年人读书受教育。自春秋时期产生的两千余年来漫长发展、延绵不衰,与公办官学共同为传递中华文化、培养国家栋梁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现代民办高校教育延承我国重视教育的悠久历史,独立自主、开拓创新,在不依赖国家财政和组织机构的情况下,面向社会实施专科及以上学历教育的全日制高等教育。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民办高校主要是实用型高校,从1984年及时所民办高校创立,短短30多年的时间,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民办高校的定位主要是依据学校所处地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立足于办学条件和现状,来确定学校基本办学特色、专业课程开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发展目标,以创新高效地实现自身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举办应用型本科试点高校的主要目的:一是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方向和途径符合地方产业结构特点的优势,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二是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科研内容地域性、科研项目实用性的优势,依靠科学研究,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为此,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在学科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社会服务定位上应该更贴近于地方发展实际,提高定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发展目标定位方面,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不应将国内甚至是国际有影响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更不应该效仿国内重点建设大学发展的路子。应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地寻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将办学特色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并以此提升办学实力和竞争力。在学科发展定位方面,鉴于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可以用于学科建设的资源相对于重点建设大学来说要少得多这一现实,以及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对学科交叉与融合的需求不是很强烈这一状况,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在学科发展上应坚持错位发展的理念,坚持走非均衡发展的道路。本院紧邻太原市教育园区,在学科建设上立足山西、面向全国,将核心竞争目标投向提升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这类学科,以实现学科的不同程度发展,重点发展某个或某几个特色学科和学科群。由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其科类定位为多科性或单科性都是科学合理的,否则,在学科综合化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特色与竞争力的丧失。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地方本科高校应确立属于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多元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综合考虑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与地方经济发展动态平衡的需要,谨防出现部分专业人才培养过剩的突出问题;要科学分析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合理预测未来发展所需人才的结构、特征;要对本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同类高校或区域高校的位置进行正确的估计;要深刻洞察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社会发展所蕴含的历史机遇,看其是否能为学校发展所利用,促进学校在某一领域的快速发展。同时,一般地方本科高校要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确定人才培养的层次。发达地区的发展需要大批本科及其以上高层人才,因而有实力的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可以适当培养一部分研究型人才;而次发达地区处于社会产业进程的较低级阶段,为适应这一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地方本科高校应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在社会服务定位方面,一般为地方投资的高校,应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主动扮演好地方发展“生力军”的角色。2018年是应用型民办高校深入贯彻精神的开局之年,各院校积极落实“十三五”发展规划,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实践育人力度,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目标的实现都需地方本科高校认清与国有公办高校间的科研定位差异,努力寻求学科结构与区域职业需求的结合点,集中发展优势专业学科,立足地缘特色这一学科发展的源泉,积极开展院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对手衔接,开展多领域、多方位、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形成事业共同体,从而为学科特色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特色资源,并使学科以区域的特色研究走向社会。
二、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发展特色的形成
(一)在理念凝练中明确定位
学校的具体发展方向是由该校办学教育理念决定的,学院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就,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学校的创办者。民办高校创办者作为师生楷模在办学之初确立的兴学志向,关于学校整体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理性认识,以及希望把学校办成什么样子的构想等无不决定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指导学校的整体办学方向,最终形成学院的社会公众形象。教育理念对办学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的选择、激励与调控作用。要想办成一所享有广泛社会公众认可的特色民办本科高校,离不开教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规范指导。科学而的定位是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突出办学特色的根本出发点。教育部《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即民办高校应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办学指导思想,将办学思路定位为“教学型”,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服务方向定位于“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民办高校区别于大众认知的一般科研综合型本科高校办学模式,努力开拓出属于民办高校自己的新道路,要求以充分调研地方市场经济需求为基础,认真解读相应国家和省里提出的高等教育振兴政策,积极提交申报方案,大胆变革创新办学方式,设置学院内部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强化民办教育与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落实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服务特色上,无疑对培养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有重大促进作用。事实上,一个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办学特色主要是学校领导作为先行者对学校发展的科学定位与理性认知,而院校的师生员工较少有机会直接参入决策,即便有也大多是影响力较小的次要部分。鉴于民办高校自主独立性原则的客观存在,地方政府与社会各界一般也较难及时关注到民办院校的政策理念与改革方向。因此,决心办出特色的民办高校离不开一个善于规划的好领导。作为院校的先行者和服务者,校长的治学理念、立校方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此外,培养与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实力,更应该是一个教育家与实业奋斗者应有核心素质。
(二)在办学实践中体现特色
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办学特色包含在诸如办学理念的特色、办学模式的特色、专业设置的特色、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学生管理的特色等众多层面。办学不是纸上谈兵,是日日月月、寒来暑往的践行。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办学特色不懈形成于联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社会技术进步,顺应传统产业变革、促进新兴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不断求索中。专业设置是架接应用型民办高校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建设需求这座桥梁的出发点和归宿,其中,特色专业的设置和建设尤其是民办高校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学生健康成才、顺利就业的纽带,作为高等教育院校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主要依据的学科专业建设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逻辑起点,它制约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和结果,并最终影响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因此,专业的科学设置与有效实施,是实现民办教育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形成的重中之重。民办高校要在专业上形成特色,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在专业设置上,敏锐跟进地方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变化的信息。选择与设置申报专业,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要有对市场需要导向的前瞻性,而不是跟在其他学校后面一哄而上。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应用型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为此,应及时调整更新所设专业,将已经不适应市场变革的过时专业完善更新,对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要下决心办好,对于新设置加入的专业要能确保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对应的合格人才。对于部分有市场需求的偏门专业,也可以与市场同步,战略性地放宽对规模效益的短期要求,按市场运行势态做出组织小班化定向专业培养的革新。其次,要善于从自己的办学历史中寻找区别于其他院校的特色比较优势。这种优势更多的是院校历史形成与发展中的行业背景的优势。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大都有深远的行业拓展烙印,现有的特色学科专业大多数都基于历史办学优势。因此,要改造适应地方发展,依托历史传统扎实的特色比较优势,围绕多年来已经形成突出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主干专业为依托,建设师资雄厚、设备优越、基础扎实的重点示范专业,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以重点专业的提高和发展逐步带动科系新专业的设置和提高。,应用型民办高校的发展要与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相结合。具体来说,办学特色落实到学科专业建设上,就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和有利条件为学校服务,将专业发展置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情态下制定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标准,以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科技为突破口,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强化实验实训练环节的设置与实施,推进项目模块化教学。在开放自身资源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自主创业发展空间,从而获得自身发展的资源和动力。
(一)抓住机遇,探索试点示范新模式
2016年6月,在本院积极响应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下,成为获批的民办山西省应用型本科试点高校。2017年2月,经山西省教育厅批准,成为山西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荣誉当前,为形成院校与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格局,本院与时俱进,定位于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的人才供应链和蓄水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坚持公益办学方向,坚持遵循教育科学发展规律,加紧制定办学模式实施方案。为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推进校本教材编写步伐,建立“课程超市”,加强实验实训环节启发合作式参与措施,投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中心,为学生提供“双创”平台,开展有特色、有规模、有声势的自主创业应用众创空间,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不断求索。
(二)面向未来,布局区域服务新蓝图
本院办学26年来不断提升办学实力,开阔办学渠道,为民办教育闯关带路、为地方经济输送人才、为科研实践添砖加瓦、为周边区域解决就业,提升了地方社会的文化教育水平和城镇化消费建设进程。在贯彻“”精神,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关键时期,我院将继续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路线,以潇河产业园的开发为契机与平台,坚持非营利性的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深化关爱学生健康成长的管理模式,以提升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以科技研发应用为引领,坚持应用型办学方向,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师生实践学习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校风优良、师资雄厚的应用型民办大学。
(三)深化合作,拉开应用联盟新帷幕
2017年9月,本院作为发起单位,与其他七所应用型试点高校经充分协调讨论,召开山西省应用型高等学校联盟专题研讨会,积极落实省政府《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1331工程”统筹推进“双”建设的意见》和省教育厅《山西省教育厅关于确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的通知》文件精神,建成山西省应用型高等学校联盟。联盟成员集结共同智慧、分享经验、相互支持、发展合作,积极拓展山西省高等教育外延,促进高等教育发展。2017年12月,作为联盟及时届理事长的本院宋兴航校长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一主题,同意举行2018年春季“应用型高等学校高峰论坛”。立足本院应用型民办本科定位,把握此次联盟机会,以战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院发展,鼓励应用型高校同心协力,加强联系与交流,积极作为,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四)转型改革,融合校企产教新内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区域经济改革对应用型民办高等教育提出新的时代要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反映在高等教育上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品质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山西省高等教育如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与山西省经济发展重大需求是应用型民办本科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本院在研析国家支持山西省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意见和现代高等教育职能的基础上针对教育供给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以社会人才需求市场为导向,灵活制定适合本校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确定实践性教学内容,开展校企合作,与用人单位合作培养人才,建立交流平台,把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五)创新管理,推进人才培养新方略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课程,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调查,本院分析学科知识技能要求,在保障知识基础性和先进性的基础上积极适应社会市场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构建课程体系框架,系统安排课程体系,重点面向建筑、物流、汽车、旅游酒店、IT、文化艺术这六大产业,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满足产能需求,打造应用型人才重点培养学科,实现各专业协调发展。对接产业,为国家培养更多建筑工程师、设计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汽修工程师、工商经济师、物流工程师、播音主持人、歌舞演艺人才等一专多能、广受市场欢迎的技能型应用人才,增强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增强实践教学,使人才培养从学校和课堂走向社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素质,将本院真正打造成“应用工程师的摇篮”。
总体来说,新时期召唤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领导教育者不忘使命,解放思想,夯实能力,服务社会,在实践中提升工作效能,为应用型民办本科高等教育在地方发展战略中寻找新的契机、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