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评价指标设计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1.引言
党的“”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及时动力”,而这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从1977年开始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校每年本科入学的人数持续增长,从最初的几十万人达到了目前的年均数百万人,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张,本科教育目前正在逐渐从精英教育走向普及,成为提高我国国民教育整体水平和质量的基石。但是,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入学人数的不断攀升对如何保障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带来更大挑战,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量化评价指标可以探明人才培养环节的不足,指出人才培养措施的改进方向,对完善人才培养的制度、环节起到指导作用,从特定的角度更好地为高等院校的培养方案以及培养目标实现提供参考。关于人才培养评价及其指标,目前已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案,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其一,高等教育的理念日新月异,改革发展的进程很快,传统的人才培养评价指标或多或少都体现出一定局限性,用发展的眼光看,需要针对相关评价指标进一步拓展其内涵;其二,现有的评价指标大多是站在院系级、校级乃至上级主管部门的角度,适用于教学过程的宏观管控,旨在加强学校管理的规范性,提高学校教学结构的合理性,缺乏适应于日常课程教学过程的、由任课教师主导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而这恰恰是改善培养质量针对性、时效性最强的环节。因此有必要根据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特点,为弥补缺乏任课教师主导的课程教学培养效果评价体系这一短板,建立一个时效性好、便于操作的评价指标系统,为实现有效的人才培养效果评价服务。
2.新常态下人才培养评价的特点
高等院校的定位不同于职业院校,职业院校是培养技能型高级人才,而高等院校是从知识体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方面塑造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学生既要掌握专业的理论体系,也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因此,现阶段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逐渐呈现按专业大类培养的发展趋势,对此,任课教师首先应有深刻的认识,转变原有的仅仅完成讲授一门课程的观念,要认识到各门课程已成为专业大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将课程放在专业大类的视野下开展教学活动,否则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特点。任课教师应根据专业大类的培养特点,研究其所任课程的作用和地位,规划教学内容、过程,通过系统且便于操作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评价,指导自身的教学活动。
2.1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方向
近几年,全国兴起了创新发展的浪潮,新知识、新概念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产业呈现新兴学科以及交叉、边缘学科理论和应用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例如“智能制造2025”,“互联网+”等高新技术规划和概念无一不体现了多学科在信息技术平台基础上的交叉融合,技术上取得的实际成果令人瞩目。与此同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向前迈进虽已达到了新的高度,高端人才需求的缺口依然巨大,严重制约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中国的本科教育虽然在基本理念上已普遍采用宽口径的专业教育体系,多年来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但总体成效距离发展创新型社会的期望尚有一定距离,毕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潜质培养依然不够。对此不同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观点,涉及教学方法改革,培养体系改革,文化体系培育等,笔者认为,课程教学是上述观点统一交汇的场所,处于教学实践的最前沿,实际上人才培养效果的优劣取决于各门课程的具体效果和课程之间的效果能否形成互补、融合以及有机统一的综合效应。人才培养效果评价指标设置应紧跟人才培养改革的大趋势,从服务于最基本的课程教学出发,以动态的人才培养效果评价指导具体的教学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过程中对教学方法、内容、广度、深度等要素进行调整和改进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2新常态下对本科人才需求的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步入以人为本、以创新促发展的新常态,社会各地区各行业对本科人才的需求突出体现为对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偏好。创新型企业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力量,同时,创新型社会也给企业发展施加了更大压力,企业若想在市场上具有更强竞争力,就必须紧紧跟上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步伐,通过学科交叉和融合创造独具特色的产品,对此获得相应的人才是核心问题。因此企业的发展期望所需的人才是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和适应市场发展的专业技能,并在其它一个或多个领域掌握一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当前人才市场发展的趋势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复合型人才更容易得到重视,升职快,平均薪资水平更高。这一趋势使得在传统教学效果评价模式下,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期望之间的差距更明显,对此高等教育应该在人才培养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积极探索通过改进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促进对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3复合型本科人才的素质特点
复合型人才不应简单理解为多面手,复合型人才应该包括知识、技能、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的融合,重点在于具有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能够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在专业技能方面具备紧跟专业前沿的技能,具有多方面知识广博、特定领域基础知识积淀扎实的特点,体现为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在范围较宽的相关领域中发挥作用,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价值。
3.复合型人才培养动态评价指标构建
根据上述讨论可见,相对于新时期人才培养评价需求,当前的高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在任课教师课程教学环节还存在短板和不足。长期以来任课教师主要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虽然操作简单,但是手段比较单调、具有片面性,不利于更加地评价人才培养的效果,而且属于事后评价,不能动态调整教学措施,及时改善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只能用于指导下一届学生,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此外不同课程、不同教师之间由于课程特点不同,相应的评价之间相互独立,不具有明显可比性,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评价系统,没有促成信息的有效融合。针对以上问题,为了动态地、更加及时地评价复合型人才培养效果,有效利用评价指标指导教学活动的进行,优化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提出一套高等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量化评价指标。
(1)生源质量变化程度。高等教育生源的质量对后续学习可能间接产生较大影响,生源质量可以作为评价的影响参量,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进入高校后对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效果的比较基点,利用变化幅度便于考查不同基础的学生对高校培养模式的适应程度,可以根据与所学专业联系的紧密度,将不同科目入学成绩按权重进行计算、结合心理测试的分析加以综合考虑。
(2)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基础知识体现了能否更好地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提供基础和理论工具。每门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不同章节内容都会设计相应典型的基础知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该门课程的特点,选择代表性的基础知识点作为考查点,并设计适当的权重,可随着课程的进展,根据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动态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可指导或提示教师在教学中对相应知识点动态采用强化、复习、引导等不同策略。
(3)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体现知识钻研的深刻性,可体现学生在相关课程与专业领域联系更密切的知识点和技能方面,能否深入了解专业知识,评价其钻研探索、积极思考、勇于尝试的能力。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体现在相关技能的应用、设计水平、实践及科研能力等方面,在课外实践、专业竞赛等活动中能够得到发挥。该指标与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相结合,使学生做到“博专兼顾”,最终达到对专业知识的灵活、创新应用的目的。
(4)学科交叉知识能力。体现对于其他领域知识的涉猎,激发对未知事物的兴趣,如此,学生的思维才得以拓宽,对于事物的见解才能更。
(5)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核心在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创新思维将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创新才能进入可行阶段。具有创新技能实际上是指将创新思维实体化,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实现创新构想的能力,思维是创新的前提,技能是创新的保障。
(6)课程教育现代化。课程理念和教育方法处于不断发展与变革的过程,理念和方法的现代化,能为传统课程教学体系实现改进、继承和创新提供手段。课程知识体系的不断革新对学习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学习手段紧跟时代技术发展是促进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为学生掌握传统课程知识增添了时代性。该指标有利于考查评价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创新性人才途径中,如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7)职业对口程度。这一指标目前很少用于评价教学效果,实际上其与教学效果存在内在联系。高等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在一定意义上是具有相当专业知识的人才,但由于就业市场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当前社会就业竞争的压力也很突出,专业学习与就业对口的矛盾时常发生冲突。使得学生有时在工作岗位能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就业后是否“专业对口”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
(8)毕业三年就业状况。一般有不少学生毕业后前几年更换工作比较频繁,还有的重新回学校深造,之后的工作状态会渐渐趋于稳定,考虑以三年后就业状态为考查对象具有一定合理性,这一指标能够体现学生在职业深度、稳定度方面的受教育培养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生源质量、高等教育培养期间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学科交叉知识等的掌握,相关技能的培养,课程教育以及就业情况几方面因素与教学效果的关系,针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评价要求,结合自身对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认识,侧重于适合对高等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效果的动态评价,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可以为下一步建立有效的评价方法和模型提供基础,以期建立起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