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经管专业“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探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一、前言
伴随高等教育的日渐普及化,人才竞争的日渐激烈,以及信息化及网络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教育、教学与社会的联系越发紧密和重要,因此,如何更好的发挥高等教育的枢纽,如何提升经管专业的办学特色,避免趋同化,以使其更适合社会需求,就变得尤为重要,而且经管专业自身是一门兼容性很强的专业,可以与各个行业结合,具有很强的社会实用性,所以结合区域发展需要及社会实际,突显经管专业本身的特色,也是提升高等教育经管专业办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以赛促教”的教育理念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大途径。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出炉,特别指出“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活动;支持高校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开创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教育理念,这也成为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可持续的教育新常态提供了思路和方向[2]。
二、以赛促学对于提升经管专业教学水平的可行性分析
(一)常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经管专业的需求
“教师教,学生学”的常规教学方式,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局面,是知识的接受者,填鸭式教育,他们又没有太多机会去接触实务,因此,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努力学的是他们比较陌生的理论和知识,就好像驾校科一考试,对于没有上过路,没有开过车的新手而言,让他们去学习道路交通法规,总是显得难以理解,而如果有过驾驶经验的司机,再去学习,就会显得得心应手。而技能大赛,就好像在学生踏出社会前,事先进行的模拟驾驶,帮助学生认知专业,加大对专业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技能大赛是基于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指向标
技能大赛一般是基于企业和社会某种对人才的需求而设置,尤其是全国性大赛,一般都有涉及部级别教育机构、大型企业的支持,能够更好体现宏观教育战略和社会需求,因此,可以缩小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距离,尤其是对于地方性普通高校而言,可以通过大赛,起到直接的引导作用。
(三)以赛促学是践行实践教学理念的一种途径
以赛促学的指的是通过各种专业大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以推动学生综合技能的提升与专业演练水平,而且通过大赛,赛前准备、赛后总结,为提升实践教学提供途径和思路。
(四)技能大赛是检验理论教学的一把标尺
管理被认为是抽象的艺术,经济更往往被视为宏观的范畴,而其理论教学部分,对于学生来说,往往都是抽象的、难懂的,但是技能大赛则往往检验的是一个学生、指导教师以及专业对学校的综合水平,不仅涉及学生学习和掌握技能的水平,还涉及教师和专业自身的理论祭奠和综合实力,换言之,技能大赛可以作为检验理论教学的标尺,能够驾驭技能大赛的学生,必然是理论基础扎实的。
三、经管专业“以赛促学”的教学现状
(一)各种技能大赛良莠不齐
时下,各种技能大赛目不暇接,大赛的规模层次也良莠不齐,甚至有些比赛主要商业盈利性强,收费过高,获奖比例大,获奖者水平低下,评判不公等现象。很多学校为了快速提升知名度,或者获取相应奖励,出现带领学生盲目参赛的现象,疲于奔命,效果不佳,更无法体现“以赛促学”的效果,更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得不偿失。
(二)仅将大赛结果作为衡量业绩的标准
很多高校建立了奖励机制,根据技能大赛的级别和获奖程度,对相关师生进行奖励,这原本是一种激励机制,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仅关注比赛结果的现象,或仅将大赛结果作为衡量业绩的标准。如果参赛没有取得名次,就被认定为参赛没有价值,甚至成为以后不参赛的原因。有些比赛举办方为了提高参赛率,就降低参赛标准,扩大参赛获奖范围,致使技能大赛水平降低。
(三)指导教师缺乏相应的胜任能力
目前,高等教育学府选聘考核教师的主要指标是“学历”、“科研水平”、“项目”等,因此高等教育学府的很多教师多半致力于科研研究,所谓高学历、强科研,对于企业实践缺乏的足够的经验和历练。所以在指导学生大赛方面显得力不从心,缺乏实践胜任能力,更有甚者出现指导教师都无法解答的现象,致使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四)突击参赛,临时抱佛脚
很多院校并未真正领会“以赛促学”的含义,对于各种技能大赛的筹备,临时抱佛脚,短期突击,根基不牢,甚至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出现刷题的现象。这就使得借助技能大赛促进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不能达到。而通过短期突击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高估自身教学能力和存在的缺陷,而这些误差,在学生就业时才能得以体现,毕业生与社会脱节,不能很好的胜任社会和企业的需求,眼高手低等现象层出不穷,降低了专业质量和含金量。
四、完善“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的构想
(一)选择恰当且规范的技能大赛
仅能大赛虽然可以促进经管专业学生提升实践水平,提高教学效率,但“以赛促学”并不是意味着,参加大赛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有选择性,而且也只有公平、公正、专业且不具有太多的商业性的技能大赛才能起到促进作用。所以建立经管专业“以赛促学”教学模式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适合学生的专业大赛。而一般情况下,评判的标准一般包括:主办方级别,大赛的参赛率,是否具有很好的专业符合度,是否太具有商业性质,是否公平公正,专业性水平如何。
(二)正确运用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效果
提升弱化输赢,重在参与。参加一项有水平的技能大赛,并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是好的,既可以衡量和检测教学水平,历练学生,更能得到一定成果。但很多学校有时过于重视参加技能大赛所取得的名次,甚至因为害怕成绩过低而不去参赛,而“以赛促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比赛的结果是取得怎样的成绩,而是通过比赛,来检验自身专业的综合水平,就算成绩不佳,也应该及时做好大赛总结,通过大赛与其他院校进行交流学习,与参赛学生进行赛后交流,分析原因,以找到差距和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据此调整教学方向,改革教学手段,以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
(三)建立健全稳定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由于各项技能大赛的举办,体现的是企业和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要求,因此,建立健全一只稳定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不但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还应该技艺精湛,乐于奉献,这将是实现“以赛促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双师型教师指的是同时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教师,比如律师、审计师、会计师、税务师、资产评估师等。因为他们具有一定的行业经验,所以在指导学生参加大赛的过程中,更能游刃有余,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步,以较大限度发挥“以赛促学”的效果。
(四)完善专业实验室建设,建立可持续的长效机制
相应的专业实验室建设和软硬件配套设施,是保障“以赛促学”顺利实现的必要保障。此外,还需要专人负责,将“以赛促学”融入到日常教学环节中,不因参赛而参赛,而是将参赛作为检验日常演练的一种检测方式。将兴趣作为引导学生的较大动力,让学生在大赛的指引下,更好的理解专业的价值和未来的工作内容,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临时应对”变为“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以赛促学”的真正价值。
五、结束语
以赛促学促教,不是说一味以参赛率和获奖多少来衡量与评判的标准,而应该是一种途径,一种思路,一种方式,通过大赛检验和衡量经管专业的教学水平,查找薄弱环节,增强高校间的交流,互补优缺,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让毕业生更加适应就业需求,成为被需要的人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人才,让经管专业能够凸显特色,避免同化,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升高等教育的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