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浅析职业技术学院如何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浅析职业技术学院如何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浅析职业技术学院如何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

一、互联网背景下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重要性

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正逐渐改变着社会形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的思维已渗透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VR技术、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扩大了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培养适应互联网发展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是职业类高校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其次,学生毕业后的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今后的职业发展,专业的技能才是学生能够赢得职场胜利的重要因素,学校必须重视专业技术的培养。学生在工作上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在学校接受的专业化、创新化的教育,因此,教授专业的计算机技术至关重要。,专业的计算机培教育不仅能够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助力同时也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专业创新型人才做出巨大的贡献。

二、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教育模式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局限性

(1)传统教育模式不利于专业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创新型、专业型人才的要求,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社会的发展要求。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实践型人才而非“理论型”人才。但是传统教育模式依然流行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着老师的知识无法在及时时间通过实践自己来探索知识的要点,同时,师生间缺少互动,教师无法很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致使教学效率得不到提升。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对理论知识烂熟于心但是实际操作却不如人意,而社会发展的需求却恰好是实践能力更强的学生。

(2)硬件设施欠缺。经费短缺是很多高校的普遍困难,各类硬件设施普遍存在着老化、故障等问题,硬件设施的欠缺会导致计算机教育不能得到更好的开展。技术类高校对教学硬件设施的要求本身就高于普通高校,因此在技术类高校中教学硬件设施的欠缺对技术类高校的影响更为重大,硬件设施的欠缺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给计算机教育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3)老师的专业程度不够。名言说“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老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没有专业老师就没有具备专业素养的学生,因此,老师的专业素养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教育也不例外。计算机教育是随着社会发展产生的新兴学科,由于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历史不长,社会中的专业人才并不能达到现下技术类高校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现在技术类高校中的计算机老师有近半数并未真正系统学习过计算机专业,这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存在很大的弊端。老师的专业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素养,因此招聘专业的计算机教师是技术类高校迫在眉睫的需求。

三、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建议

(1)更新教育模式。传统教育模式在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方面存在局限性,急切的需要更新教育模式,将“老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转变为“学生主导,老师引导”的培养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动手操作,在实践中自主消化课程内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通过实践不仅能够让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学生进入社会之后的工作都是“真枪实弹”的动手操作而不是“纸上谈兵”的理论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多动手操作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今社会中缺乏的就是具有专业技能的创新型人才,学生的创新能力决定了未来的发展前景。因此,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行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2)学校应当加大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技术类高校能够在各类高校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主要原因在于传授学生“一技之长”,为社会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而学生获得“一技之长”的重要基础依托就在于学校的教学设备,没有好的设备就没有好的教学。因此,学校应当重视教学设备的建设,学校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时应当首先满足教学设备的建设,避免将学校资金花费在一些收效甚微的地方造成学校资金的浪费。学校在内部资金分配上重视学校教学设备投入的同时,国家教育部门也需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各类高校的设备建设,根据不同学校的专业性质发放设备建设资金做到专款专用。通过国家和学校的双重重视,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一定能到达要求。

(3)重视老师的专业素养。老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水平,专业的老师不一定能够教出专业的学生但是不专业的老师一定教不出专业的学生,技术类高校中老师的专业能力至关重要。所以,在学校招聘计算机专业老师时必须将专业水平的考察放在及时位,尽量招收专业技术过硬的老师。针对学校已有的早期非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学校应当充分发挥这两类老师的长处,时常组织教师交流会“老教师”分享经验,“新教师”分享专业,相互学习提高老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学校还应当组织定期的专业培训和专业考核,提升学校老师的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