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服务国家小微企业双创基地的人才培养方式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服务国家小微企业双创基地的人才培养方式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服务国家小微企业双创基地的人才培养方式

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是国家双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活个人和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微企业发展迅速,在经济占比中不断提高。小微企业虽多,但很少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和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高校作为研发高地、人才培养高地,不仅应为大中型企业服务,而且要为众多的小微企业服务。而高校如何与小微企业合作,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本文探讨高职院校与小微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在现有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以江门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为例,探讨适合小微企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用得上、留得住、创新能力符合小微企业需求的人才,从而促进小微企业双创基地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现状分析

1.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企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但高职教育不是关起门来培养人才的教育,它必须获得企业的支持与合作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比研究型大学显得更为重要。目前,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主要形式有订单培养、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工学交替模式、现代学徒制模式等。这些模式各有特点,订单培养模式是由学生的出口确定招生入口的模式。存在的问题有:及时,企业从提出人才需求开始到毕业生入驻,要等待2—3年的时间,需时长。第二,参与这种培养模式的企业一般都是大型企业,人才需求旺盛,经济效益好,但无论多大的企业,经过2—3届的培养,基本都会达到了饱和。据统计,一个企业的订单培养学生约为2.5届,所以此模式很难长期开展。第三,结果有时与设计矛盾,学生在入学时觉得企业很好,愿意参加订单培养,但时间过了3年,企业环境可能发生了变化或者同行中出现了更好的企业,这样导致学生拒绝到开展订单培养的单位就业而出现毁约的问题。

2.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包括校企共建校外合作基地和校企共建校内合作基地。这种模式的优点有:一是学生在实训基地学习的技能就是生产操作技能,能够做到学用一致;二是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相对简单;三是可以实施教学做一体的模式。缺点有:其一,通用性问题,培训的学生掌握一个企业的生产工艺,而不一定符合其他企业的要求;其二,校企共建校外合作基地一般与学校距离较远,学生去合作实训基地要舟车劳顿;其三,校内共建校外合作基地要企业配备较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而校内专任教师不是所有都能直接操控生产设备而影响教学效果;其四,目前我国人口红利即将结束,企业缺少操作工人,容易出现把学生变成廉价工人的危险。

3.工学交替模式让学生按某一个时段规律交替在学校和企业车间上课学习。该模式的优点有:首先,学生的理论学习能立即在企业中实操应用,达到理论与技能相互转化而融会贯通;其次,学生毕业后能立即到工学交替合作企业工作,达到学生与企业工作人员的无缝对接;,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包括设备、生产场地和聘请企业技术或管理人员作为兼职老师等。缺点有:一是课程安排复杂;二是学生下企业的空间转移频繁,导致成本加重;三是对企业要求高,容易与生产进度产生矛盾。

4.现代学徒制模式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深层次模式。该模式的优点有:一是学生能快速掌握师傅的技能,学生的技能达到生产线熟练操作工的水平;二是学习环境就是生产车间,指导教师就是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或管理人员,真正实现课堂与车间的对接,教学做一体化;三是学校与企业均是培养主体,校企融合。缺点:其一,对企业的要求高,特别是企业的师傅本身就要有工匠精神,正所谓名师才能出高徒;其二,除车间作为课室,企业要专门为学徒制学生准备理论课教室,为其提供必要的理论学习,目前适合学徒制模式的企业较少;其三,校内专任教师常常要到企业给学生上课,也要掌握生产技能,所以对专任教师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二、当前小微企业双创基地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培养人才存在的问题分析

1.小微企业规模小,难以吸引高职院校的合作。大中型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可以提供资金、人力、场地等,从而吸引高职院校积极与其合作。相反的是,小微企业一般生产力薄弱,工艺水平差,设备落后,人员少,员工素质低,资金不多,无法为高职院校合作提供丰富的资源,降低了高职院校与其合作的意向。所以在高职院校近十年飞速发展的时期,高职院校极少与小微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合作。

2.小微企业的人才需求定位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定位错位。小微企业因为员工少,一个员工不是对应一个岗位,而是一个员工有多个岗位,比如可能一个生产线控制工,同时也是维修工、产品开发人员等。因此,小微企业一般需要知识丰富和技能较强的人才,有时是专才,但要用的时候又是万能之才。根据国家教育部的定义,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专业领域及时线需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具有相关专业技能,具备一技之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很明显,小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与高职培养人才目标是不对应的,所以极大限制了小微企业与学校开展校企合作。

3.小微企业难以深入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校企合作需要校企双方有专门的人员开展商谈,互相了解,各献专长,求同存异,找到共同合作培养人才的落脚点,才能建立合作培养人才的平台。小微企业部门职责清晰性差,事务繁多,很难有专门的人员与高职院校深入研究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所以即使开展校企合作,也极少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是企业需要的人才。

4.高职院校与小微企业合作培养人才,采取的合作模式沿用与大企业合作的模式,导致水土不服。目前主要人才培养模式如订单培养模式、工学交替模式、现代学徒制模式基本都是以班为单位开设的,一般合作企业要能容纳一个班的学生,否则办学成本过高。直接把这些人才培养模式强加于高职院校与小微企业的合作,小微企业是无能为力。并且,小微企业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4],新人的频繁插入必然导致生产的停顿,产品质量更加难以保障,所以这些模式很难适合小微企业,即使要以这些模式开展,也要进行大量改良。

5.小微企业的产品常常是大中型企业不愿意生产的或是大中型企业的配套零部件,并且产量都较小,专业性分散,在高职院校中极少开设专门的专业,有时专业名称与产品看似有关联,实质却相差极远;有时产品与学校的专业看似无关却又有关,但却无人知晓,从而限制了校企的对接,而无法开展校企合作。

三、国家小微企业双创基地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培养人才模式的探讨

随着国家对小微企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小微企业双创基地的建设。高校与小微企业如何开展合作,需要高职院校作为主体开展研究,突破阻碍,总结一些合适的合作模式。下面,探讨小微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培养人才模式。

1.对小微企业双创基地的企业按大专业分类,把与单企业合作变成与打包大专业企业的合作。通过对小微企业双创基地众多小微企业按大专业进行分类,把分类后的企业进行打包形成一个专业企业团队,再与高职院校合作。高职院研究专业企业团队的技术共性问题、人才需求的共性问题,确定整个团队的人才需求数量,再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制订整个团队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开展培养。这种模式的使用例子: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与崖门电镀基地合作培养电镀人才,共同探讨由电镀工业园管理公司把电镀基地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打包式”的人才培养。电镀企业大部分属于小企业,很难单独与高职院校开展合作,但通过基地管理公司把整个基地企业当作一个企业团队,由基地管理公司收集企业的人才需求,再与校/电镀基地合作共同培养电镀人才。

2.通过高职院校的媒介,让大中型企业与一个小微企业团队结对并开展校企合作。这种模式的构建关键在于,大中型企业要有为小微企业培养人才的精神。校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产学结合培养人才,要求学生在大型企业和小微企业间开展交替实习,培养学生掌握目前大中型企业现有生产工艺技术,又具有微观技术创新能力的适合小微企业急需的人才,使毕业生既能到大中型企业顶岗工作,又能到小微企业完成综合业务工作。

3.学生参与创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针对科技型小微创业型企业。企业在创业时需要有创新精神,锐意进取,不怕失败的学生参与,并以校内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企业不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只是以开放的态度让学生参与企业的运作,吸收有兴趣的学生作为创业助手。学生可以是技术开发助手,也可以是市场开发的助手,让其在企业的运行中获得知识和技能,逐渐成为企业的一分子并在企业正式应职。整个过程可以引入淘汰制,形成滚动发展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