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思政 “ 双主体说 ” 对中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思想政治教育学“双主体说”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们的主体性意识增强和“以人为本”观念不断加强的结果。关于“双主体说”的概念,学界存在两种说法:一种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互为主客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另一种是双方都符合哲学中关于主体的定义,所以双方都应该是教育主体。[1]“双主体说”的提出是为了更加明确地认清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地位,明确双方的责任所在,而不是要弱化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的主导作用和混淆教育者的责任。
一、“双主体说”提出的过程
学术界对主客体理论的发展阶段没有明确的划分,但大致可分为形成阶段和发展阶段。1987—1999年为理论的形成阶段。1987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后,关于主客体理论的文献资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其中1987年金鉴康先生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及时次叙述了主客体理论;陈秉公先生从人格特征角度论述了主客体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关于主客体的论述没有形成单独的理论著作,多夹杂在相关书籍当中,且论述范围略显狭窄。2000年以后,受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以人为本”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学”研究兴起等因素的影响,主客体理论迎来了新发展。陈秉公先生及时次将“主体和客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提了出来,阐述了“双主体属性”,把思想政治的全部要素包括在主客体之中。2006年张耀灿先生编著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提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主体概念,从主体性层面系统阐述了主客体,提出了“双主体”的说法。2012年以后,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空间的拓展和国家、社会、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双主体”说面临着更大的争议和讨论。多名专家学者在不同期刊发表带有“追问”“再追问”“再追问的追问”“商榷”等字样的学术论战文章。反对“双主体说”的学者以复旦大学顾钰民教授为代表,他指出“双主体说”存在着逻辑矛盾、面临“三大问题”和淡化教师责任与自信等弊端。[2]针对顾钰民教授的反对及批判,罗洪铁教授及唐斌博士从关于主客体的争论、概念比较、“双主体说”的思考以及主客体理论评析等方面,阐述了“双主体说”成立的依据及价值。[3]学术的百家争鸣为“双主体说”创造了更大的生存根基,为学科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
二、“双主体说”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这意味着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使用实践工具和制定实践内容,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人显然是主体,而实践工具和内容是客体。如果将这种哲学思想简单地套用在主客体理论上,是无法解释“双主体说”内涵的。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作为主体作用于物质世界,那么物质世界就是被改造的客体。套用在“双主体说”上就可以理解为,双方均为教育主体,则教育资料自然归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之中,这就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的活动”的初衷相违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思政的主体,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并不是对教育资料进行改造,而是“双主体”通过实践运用教育资料对自己进行改造,这样才符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哲学名词引入其他学科时,原有的哲学概念只能当作理解引入学科中形成的新概念的辅助工具,势必改变原有概念的意义。“双主体说”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成立,而是有其使用范围和前提条件。
(一)主动与被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有学者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都是教育的行动者,都在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所以都是教育主体。[4]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主体自发、主动地接受思想的更新和意识的提升,运用同一种教育资料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目的”,本身就已经发挥了主体意识的能动性,一方面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和课堂活力的彰显。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受教育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也会使其认识不到自身的主体意识。尽管其本身是教育的主体,但存在的问题会使其逐渐脱离主体范围。因此,主动与被动虽然不是“双主体说”使用范围的划分依据,但可以是其使用的条件之一。
(二)教育主客体的矛盾转化
主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在一定情况下会发生转变。主体把社会意识、观念、道德等传达给教育客体,使得教育客体接受新观念、新思想,从而提高自身素质。但在教育过程中,不全是教育者教育受教育者的情况。“一字之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等历史典故,说明当教育客体通过自己掌握的材料提高认识水平后,给教育者提出学习意见和见解,为教育者转变思路提供自己的意见,这时就会发生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相互转化。当教育主体因时代变化、年龄变化、知识结构等原因而固守陈规或者因条件限制无法触及新知识、新思想时,自然会转化为教育客体,接受再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是恒定的,而是一个相互教育、相互转化的关系,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相长。
(三)客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矛盾和规律,教育者要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对象实际接受能力,对教育对象提出适度的要求,以达到社会期望的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受教育者必须听命于教育者。教育客体可以根据社会和自身心理发展的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定学习计划和研究学习方法,如此既能发挥教育主体在教育中的优势,又可以发挥自我教育在教育中的作用。教育客体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转化为教育主体,既可以充分利用受教育者的学习时间,也能取得更加理想的教育效果。理解“双主体说”的内涵,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作用,绝不能无理由、无条件地谈“双主体说”。在其原则和范围内使用,其合理存在的价值才能显现。
三、中学教师职业道德面临的问题
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中学教师的自身素质对中学生智力、身心发展和道德培养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网络科技进步和人们主体意识不断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媒体报道负面新闻也是屡见不鲜,使得教师面临一定的压力。
(一)职业意识不明确
中学政治、历史等课程作为副科开设,学生对待课堂的态度不像对待主科那样认真。这使得部分中学教师态度松懈,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授课,未能给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培养,更不能及时察觉学生的思想转变。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受教育者接受怎样的道德教化会直接在行为上显现。因此,教师对待岗位和职业的态度将直接影响班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二)打骂学生依然存在
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构成因子,其地位在教学实践中并未得到足够的尊重。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因为作业未完成或者迟到等原因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体罚,这些过于严厉的做法多是可以避免的。个别教师甚至对班里的一些学生不闻不问。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心理较为脆弱,需要更多的引导。教师处理方式不恰当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三)区别对待学生中学面临升学率压力,形成了以成绩为主的教育方式,导致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产生好感,对成绩差的学生多采取严格管理方式。许多学生认为教师区别对待班级同学,心理受到一定创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做到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知识教育的同时挖掘学生潜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明确自身的主体责任
教师要树立主体意识,必须明确职责。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和智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道德培养和情感培养。教师对学生的道德培养以及意识形态灌输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教育者要有足够的信心对待学生。教师的主体责任并不是简单知识教授,而是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和价值判断的能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教师愿意将自身献给教育事业就要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对待课堂教学一定要认认真真、勤勤勉勉,对自己负责,对学生的成长负责。教师要遵守岗位规范,刻苦专研,以提高自身的教育技能和教法。,教师作为学校联系家长的媒介,是家庭与学校的桥梁,及时反馈学生在校的相关情况,有利于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学生的教育单靠学校是很难行得通的,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环节的基础性工程,必须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二)尊重学生主体发展的客观规律
学生作为教育客体,在参与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转化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应明确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平等的师生关系,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传统的“一言堂”极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已经不再适宜当前教育的发展。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了平台,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进行自我拓展,获取新的学习资料,实现自身发展。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课堂的主体构成,树立教育“双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当督促学生完成授课内容,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和社会道德意识,让学生参与到班级授课之中。同时,受教育者作为教育主体的构成,势必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变更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必须富有时代气息,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尊重师生平等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主体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但是课堂仍应该由教师主导。坚持教师主导作用,并非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教育目标。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以及教育水平可以深入掌握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对象学习教师的思维方式、知识等,同时尊重师生的人格平等,坚决不要以言语侮辱学生。失衡的师生关系只会让课堂失去凝聚力,不利于课堂秩序的良性发展,最终导致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混乱局面。
(四)坚持以情感人与以理服人相结合
合理的班规可以约束学生的行为,也是班级活动的行为标准,更方便课堂的管理。在受教育者犯错时,依靠单纯的武力和辱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且会适得其反。要坚持以理服人,让受教育者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与不足。在惩罚受教育者时要坚持以情感人,在惩罚中让其感受到教师的愤懑与期望。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群体思想和情感发生的变化,走进学生的生活,做到“润物细无声”。五、结语
“双主体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的结果,对推动中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说”面临着巨大的争议,但是这一理论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开辟了新的路径。教育者培养教师职业道德必须深刻理解“双主体说”的理论内涵,要贴近学生生活,倾听学生的声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人们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高,“双主体说”一定会迎来蓬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祖嘉合.试析“双主体说”的理论困境及化解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1).[2]顾钰民.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说”评析[J].教学与研究,2013(8).[3]唐斌,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学主客体理论的争论及评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4]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陶清 大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