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新时期学术类社会组织深化改革研究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新时期学术类社会组织深化改革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新时期学术类社会组织深化改革研究

近年来,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已成为学术社会组织工作的主旋律和新常态。党中央和中国科协从加强政治引领、创新服务体制机制、改革治理结构与治理方式等方面对社团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吹响了社团组织改革发展的号角。中国热带作物学会(以下简称“学会”)是中国科协直属的国家一级学会,是推动我国热带作物科技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近几年来,学会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优化治理结构和方式、激活自身发展体制机制动力、创新管理与运行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然而,对照党中央和中国科协对全国学会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以及热带作物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需求与期盼,学会工作还存在明显的不足,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依然十分严峻。要解决好学术类社会组织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科技社团发展的要求,就必须进一步改变思维、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在改革上下功夫,在创新上做文章,在突破上求实效,快速推进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1.学会改革发展的成效与经验

1.1深化内部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改革

自2015年第九届理事会成立以来,学会狠抓内部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党建强会计划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赞赏。一是建立了务实高效、位阶有序的会议制度。坚持依法依规开展工作,制定了理事长办公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秘书长会议等会议管理办法,规范会议管理,做到了参加会议有纪律,会议过程有记录,会议结果有纪要,会议决议有落实,提升了各项会议的实效。二是明确学会领导班子的分工及理事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及时调换无故不参加会议、不能正常履职的理事,确保学会内部治理工作顺利开展。三是规范分支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对长期不开展活动或组织活动不力的“休眠”、“半休眠”分支机构进行持续清理和调整,必要时更换挂靠单位、调整负责人或予以撤销,充分激发内生动力,督促分支机构高效、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四是开展分支机构年度考核工作,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的依据,重点建设若干个学术水平高、服务能力强、内部管理规范、改革成效显著的分支机构,发挥标杆和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分支机构创新开展工作、提升服务能力。五是实施党建强会计划。成立功能型党委,制定党委会工作规则,做到党委委员分工明确,工作程序规范合理,对学会“三重一大”进行前置研究和政治把关,自觉、有效地发挥党在学会工作中的政治核心、思想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制定分支机构党组织工作规则,指导分支机构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实现党组织和党建工作“双覆盖”。

1.2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选拔工作

近3年来,学会不断建立健全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公开公正选拔培养各类人才,得到了广大会员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一是连续推荐4名科技人员荣获全国科技工作者,推荐6名科技人员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首批托举人才;向国家相关部门推荐(提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6名,向中国科协、农业农村部等推荐全国创新争先奖候选人6名,向中国科协科技社团党委推荐全国学会党员科技工作者3名。二是自主开展青年科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设立中国热带作物学会青年科技奖,实施中国热带作物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提高学会培养人才的能力与水平,增强学会对青年人才的凝聚力。三是通过举办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学术年会分会场报告和分会场组织奖等各类内部评比活动,表彰一批热爱学会工作、积极奉献热作科技事业的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对热作科技人员和广大会员快速成长起到了激励作用。

1.3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打造高端学术品牌

学术交流是社团组织活动的重要平台,是科技工作者学术生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是一个学会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所在[1]。学会高度重视学术交流工作,一方面,通过召开学术年会、分会场主题报告会、分支机构学术年会、专题学术交流会等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加强热作科技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互动,重点办好每年一度的全国热带作物学术年会和青年科学家论坛,打造学术交流品牌,学术会议数量和学术活动质量显著提升;另一方面,深入推进会刊管理改革,从理顺管理体制、转变办刊理念、强化质量体系建设、多渠道提升影响力等方面对会刊《热带作物学报》管理运行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加快提升会刊的管理水平、办刊质量以及国际化程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4热带作物智库建设初显成效

近几年来,学会围绕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组织开展专题调研、科学考察和战略研究,涌现出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一是组织专家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向云南省政府提交了《云南省红河干热河谷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专家咨询报告》等一批专家咨询报告,得到省委的批示和高度评价。二是完成了《中国天然橡胶收储政策建议》、《缅甸剑麻合作项目考察报告》等22份政策建议或考察报告,为国家政策制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重大项目实施提供决策参考。三是组织编写了《福建省南亚热带产业发展对策建议》、《广东主要热带作物产业发展关键问题调研报告》等一批对策建议和发展报告,为国家和地方部门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学会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1管理体制机制不够顺畅

在管理体制方面,学会与挂靠单位之间的关系从形式上看是两个独立法人,不存在隶属关系,实际上学会对挂靠单位存在严重的依赖性,学会在一定程度上要服务于挂靠单位,但在业务开展方面又受制于挂靠单位,因而造成学会对会员、会员单位和社会的服务不利,责任担当不足,与会员联系得不够紧密。在管理机制方面,学会办事机构的归属权、业务指导权、行政管理权等比较分散,理事会管事不管人,挂靠单位管人不管事,主管部门管事不管行,不利于学术类社会组织形成发展的合力。

2.2职责和功能尚未充分发挥

与其他农科类兄弟社团相比,学会在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决策咨询、成果评价、教育培训、维护会员权益等方面的职责和功能都未充分发挥,学会的业务活动和工作领域有待拓展,学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方面,相关工作刚刚起步,缺少完善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再加上政府自身改革有待深化、职能转变不到位等因素,导致学会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方面有心无力,缺乏优势和竞争力。

2.3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强

由于历史沿革和发展定位不清晰等原因,长期以来,学会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学会自我发展能力和实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学会缺乏市场经营能力,在财政上过于依赖挂靠单位和会员单位,经费来源比较单一,尚未形成多渠道、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机制,创新发展的能力和动力不足;二是在人员上严重依赖挂靠单位,缺乏一支职业化的管理与经营人才队伍,更谈不上建立社会化和职业化的人才管理机制;三是组织活动的能力不强,在学术交流、科技咨询、教育培训等传统的活动领域均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有待打造自己的特色优势品牌;四是信息化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多渠道、多层次、便捷服务的需要,制约了学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学会的形象。

2.4改革创新的动力不足

在学会内部管理上,一方面,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和资金支持,学会没有组织大型活动的能力,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提供社会化公共服务产品时,往往力不从心,缺乏竞争力,学会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较弱,这些原因导致许多学会满足于生存,安于现状;另一方面,学会与会员的联系不够紧密,学会服务会员的能力不强,导致会员参与学会工作的积极性较低,会员对学会的认同感较差,学会缺少自我改革、创新发展的动力。

3.对学术类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3.1改革传统办会模式,创新办会体制,以改革促发展

一是建立以会员为主体的组织体系和完善的多级会员制度,充分调动分支机构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大力发展会员,更加广泛地联系和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把科技工作者的个体智慧凝聚上升为有组织的集体智慧[7]。特别要注重在行业领域的大型集团公司、科技园区、高新企业等社会力量中发展会员,拓展会员组织。力争做到“哪里有科技工作者,学会的服务就跟到哪里;哪里科技工作者比较集中,学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二是建立结构合理、运转高效、管理规范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要注重管理经营团队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人才队伍,把有改革精神、创新意识,善于学习、勇于探索的管理人才吸纳到学会机构中来,使学会充满朝气与活力,以适应改革创新的新形势与新任务。从某种程度上讲,专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和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学会创新发展的未来。三是加强分支机构建设。分支机构是学会的组织和器官,是学会生机和活力的源泉,需高度重视分支机构的管理,有针对性地解决分支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学术活动规模过小、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能力较弱、参与决策咨询的意识不强等问题,建立分支机构与支撑单位互为依托、互为平台的密切联系,促进共同发展。要建立针对分支机构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构建“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机制,动态调整不能正常履职的分支机构,对内部管理混乱以及长期不按要求开展活动的分支机构,坚决予以调整或撤销,着力解决分支机构“虚懒散弱”的顽疾,共同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3.2打破传统学术活动的限制,创新学术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打造学术品牌

一是要围绕国家战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遴选学术活动主题,突出重点,展示亮点,打造科技智库。二是加强与国内外兄弟学会间的联合与协作,与学科相近、联系密切的学会共建学会联合体,加强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共同组织开展学术交流、研究咨询、科学普及等业务活动,发挥科技社团的群体优势,促进与国内外同行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高学术活动的水平和质量,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三是要提高学会的信息化水平,以现代化的手段、先进的管理和服务模式提升学会各类业务活动的影响力。四是强化对主办期刊的管理,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现代科技信息载体的作用,大力提升办刊水平。

3.3努力拓展业务领域和范围,创新运行机制,积极争取承接政府转移职能

随着科技大联合、大协作的日益加强,学术类社会组织的活动领域将越来越宽广,社会组织要想突破现状,提升能力和实力,就必须突破传统的职责定位,大胆在机制上创新,尤其是要注意发挥社会类组织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大力拓展社会职能,积极探索承接技术标准研制、科技项目评审、科技成果评价、职称评审、职业技能鉴定等政府职能,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市场竞争,探索形成政府职能转移的有效途径和成熟模式,不断深化和拓展学会的业务活动范围,稳步提升学会的实力和知名度。

3.4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创新服务模式,构建科技工作者“大家庭”

一是积极发挥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通过人才举荐和创先争优活动激发科技人员的创造力与激情,支持科技工作者潜心研究,营造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和成长环境。二是努力提供科技成果推介和法律咨询服务,促进广大会员的科技成果转化转让,依法维护会员的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分配权益,切实把学会办成会员和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的忠实代表和维护者。三是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学会自身实力和能力,努力为会员和科技工作者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和帮助。四是加强社团文化建设,培养团队精神,形成特有的发展理念、价值观念和文化氛围,增强凝聚力,真正办成科技工作者的理想之家、团结之家、温暖之家。

3.5无畏当前困境,鼓足改革创新的勇气,树立长远的发展目标

随着国家行政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小政府、大社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学术类社会组织独立于市场体系和政府体系之外,兼具人才集中、智力密集、运行灵活、组织网络健全的优势,越来越显示出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党中央和中国科协针对社团组织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方案和规划,为学会深化改革和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概括起来就是:练好本领,提高“四服务”能力,即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高、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打牢基础,向“三化”迈进,即工作手段信息化、组织体系网络化、治理方式现代化;放眼全国,力争“八个”,即搭建的学术交流平台,提供的决策建议,创办的学术期刊,举荐的科技人才,创建的服务品牌,营造的学术环境,打造的工作团队,最终建成国际的学术社团。

4.参考文献

[1]李小萍,李正墨.提高省级学术会议质量的探讨[J].科协论坛,2005(6):8-10[2]黄浩明,刘银托.科技类社会团体发展报告[J].学会,2012(6):3-12[3]吴琼,王之岭,耿东梅.农口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经验 与 思 考 —— 以 北 京 农 学 会 为 例[J].农 业 科 技 管 理 ,2016,35(3):46-48[4]李海亮,杨礼富,陈鸿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全国性学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学会,2014(8):39-42[5]田万龙.浅析学会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学会,2007(11):20-23[6]张俊.深化学会改革推进学会治理方式现代化[J].农家参谋,2018(2):237-238[7]田万龙.科技社团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C]//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技社团发展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2007中国科协年会第十五分会场论文集.武汉:出版者不详,2007[8]陈天开.担当新使命 助力“中国梦”[J].科协论坛,2013(6):12-14[9]戚敏,徐惠琴.基层科技社团决策咨询现状的实证研究[J].学会,2007(11):23-28[10]佚名.韩启德主席在中国科协九大上的工作报告[J].学会,2016(6):13-24

作者:袁宏伟 杨礼富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海南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