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管理革新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随着社会的转型及民办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的重视。在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以学生为主体展开一系列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当前很多民办高校都没有完善的改革方式来展开学生管理工作,导致学生主体失落的情况加剧,逐渐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以及民办高校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学生主体失落的情况进行研究,并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学生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为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民办高校学生主体发展失落的情况表现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民办高校“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也渐渐成为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多数民办高校虽然已经意识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发展的学生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导致学生主体失落的情况产生,其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管理不仅仅体现在对集体的管理,同时也包括对学生个性的管理,真实的集体是来自于个体间的内在共生性,而不是压抑学生的个性。我国民办高校的管理模式是以强制为主要手段、以模式化的评价标准来实现对学生的外在约束,学生要被动地接受僵硬的管理模式,还要被拘束于不同的“格子”中,如:“班级”“宿舍”等,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民办高校学生的个性化受到了限制,导致集体的发展也受到了限制,直接影响到学生管理工作的进行。与此同时,当前民办高校学生的“利益心理”较强,更多地注重个人发展,将技能、成长欲望等作为发展的内在动力,导致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的过程只能够“抓大概”,无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有效管理。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学生的主体意识将会逐渐缺失,无法在集体中找到自身地定位,一旦离开了保护他们的“象牙塔”,走上社会,那么就很可能因为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但无法自我调节,对其自身的发展产生极大影
二、导致学生主体发展失落的原因
导致学生主体发展失落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及时,制度问题引起的主体失落。制度的建设问题是直接导致学生主体发展失落的原因之一,在现阶段,我国多数民办高校都采用强制性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管理,如:“禁止”“严禁”等,这样就会引起学生主体发展的失落。此外,在管理过程中,多数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评价模式化较为严重,忽略了学生接受的客观性,更多地注重成绩方面的评价,忽略了“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教育和管理。第二,组织问题引起的学生主体失落问题。从宏观层面上来看,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呈现出明显的科层制特点,学生管理工作遵循等级制度原则。每个学生及相关管理人员都会受到上一级的管理和监督,学生逐渐沦为被管理和改造的对象,处在“金字塔的最底层”,这样就会抑制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展。从微观层面上来看,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基本上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在展开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过分地注重班级的整体目标和利益,组织结构设计较为僵硬,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发展。第三,师生关系问题导致的学生主体失落。师生关系也是影响学生主体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的民办高校学生管理中,教师通常是管理实践活动中的主体,而学生反而成了管理实践活动中的客体,这样“错位”的关系必然会导致学生主体的失落。
三、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路径
基于学生主体发展失落的情况及导致该情况的原因,需要民办高校在注重学生主体发展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学生管理工作加以改革。经过实践,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促进学生管理改革的措施。
(一)加强组织结构的调整
在民办高校学生主体发展中,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应当要加强学生管理组织结构的调整。在实际情况中,可以参考以下做法:及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组织学生参与到管理工作中,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服务,最终提升学生自身的主体发展。第二,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民办高校当前的组织结构应当要不断调整,特别是要以咨询、服务以及指导等功能为方向来进行调整,适当转变学生管理工作的职能,将职能进行拓展与整合,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服务。例如在组织结构上设置学生事务管理部门、生活服务部门、咨询指导部门等,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化的服务。
(二)加强管理体制改革
为了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应当要加强学生管理体制的改革。在实际情况中,学生管理工作应当要充分体现出“学生是主体”的核心理念,并在多个方面加以重视,如高层管理决策方面、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方面、教学方面、后勤管理方面等。与此同时,还应当要让学生更多地行使自身的权力,包括知情权、监督权、建议权、行动权、咨询权、决策权以及表决权等,以便能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管理事务中去。例如:很多大学生都会利用课余时间兼职打工,希望能够赚足够的零花钱,但是很多学生都是被企业给“骗”去打工,而不能获得相应的报酬,进而在心理上产生期望落差,影响了其正常的学习。面对这样的情况,民办高校应当要鼓励学生积极反馈,并以管理者的名义来为学生寻找合适地安置场所,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社会阅历,对学生管理工作来说有利无害。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对校园文化进行创新是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民办高校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适当的校园文化创新和建设,通过校园文化来影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人才。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创新与校园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浓厚的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活动体现出来,相反,如果校园活动频率少且质量不高,那么就不能够发扬校园文化,同时也无法展现出学生的主体发展。因此,民办高校应当要定期展开丰富的校园活动,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进步。例如:举办“我是实践能手”竞赛、“专业知识竞赛”等,让学生能够在竞赛中不断充实自我、不断自我约束、不断增长知识。
(四)加强师生关系改革
加强师生关系的改革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学生主体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当要善于调节师生关系,改善不平等的地位,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主体地位”与“学生客体地位”交换过来,让学生占据主体地位。在调节师生关系改善不平等地位的初期阶段,教师需要与学生采取有效地交流方式来增强彼此之间的熟悉感,特别是像QQ群、微信群、直播平台等,选择适当的话题并鼓励学生们畅所欲言,逐渐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此时,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逐渐融洽,学生管理工作的进行也会更加顺利,无论是学习、生活、心理还是思想上,教师都能够给予地辅导,学生也会有更多自主选择和发挥的余地。这样不仅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当家作主”,更好地体现自身价值。总而言之,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民办高校的发展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很多学校意识到了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学生管理改革的重要性,但是实际上采取的措施并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以及学生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民办高校应当要找到导致学生主体失落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以便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改革。
【作者简介】
刘鹏飞(1982-),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政教育、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吴梁洲.学生主体发展下的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的路径分析[J].智库时代,2018(27):128-129.[2]武洋.学生主体发展背景下的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路径[J].农家参谋,2017(18):188+190.[3]邓云莉.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路径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4):19.[4]张智夫.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路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5(17):116-117.[5]徐从平.以学生主体发展的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路径研究[J].管理观察,2015(16):125-126.[6]黄厚明,陈·巴特尔.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路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