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试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价值取向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人格(personality)来源于希腊语“persona” 一词,原是指舞台演出中所戴的面具等,后被现代心理学所沿用。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①这是人格教育与研究的社会学基础,也是关于人本质理论的根本性命题。所谓人格本位,是一种基于人的发展核心理念,突出个体的信仰、品格、价值、尊严等在内的,基于人个性发展、人格健全的教育思想。“本位”强调的是人格在个体自我发展中的根本性位置和最核心的价值取向。“人格本位是指人格在个体人格发展中的根本性位置,它是人格要素在一个人的自身发展中得到本位的归置”②。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有本质区别,是面向所有学生开设,是高校开展美育的重要渠道,以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和健康的审美能力为主要任务,通过美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个性发展,完善个体人格。
一、人格本位价值取向贯穿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始终
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学说”是人格本位价值理论最根本的理论基础,所指向的是将人格教育的理想和目标融入人的发展过程。纵观我国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对受教育者包括人格意识、心理品质、创造能力、审美修养等在内的人格本位要素的培养一直贯穿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始终。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艺术教育的首倡者,在艺术教育理念创新上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提出了“兴美感”“资美育”,从把美育作为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到艺术教育作为人格教育的重要组成,这样的理念一直影响到今天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在北京神州学会作的《以美育代宗教说》演讲上,蔡元培提出“鉴激刺感情之弊,而专尚陶养感情之术,则莫如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③。其中强调的就是除去陋习,美化人生,通过美育使人的品格变得更加高尚。1920年,蔡元培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一文中明确提出美育是“养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所以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以蔡元培、鲁迅、丰子恺等为代表提出并倡导的学校艺术教育实践,致力于从美育入手,把技能提升落实为国民的人格养成,将学校艺术教育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起来,成为社会人生改造的新兴思潮。
陶行知倡导主张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直接影响到那一时期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在1940年8月的《战时教育》第六卷第1期所刊发的《育才学校创办旨趣》中,陶行知提出艺术教育“不是培养小专家;不是培养他做人上人;不是丢掉普及教育而干这特殊的教育”的著名论断。陶行知认为,学校艺术教育要在生活实践中得到发展,使学生的“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④。特别是在抗日救亡的严峻时期,主张艺术教育“发挥指导群众驱除暴敌的效能”,强调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教人有艺术的情景,鼓起革命的情绪”⑤。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学校艺术教育与“革命化”“民族化”的内涵紧密相连,明确了艺术教育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价值取向,也正体现了艺术教育在培养独立人格精神,将个人爱好、需求、理想、信念等与社会责任、民族大义有机结合。
21世纪前后的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在不断地调整、巩固和深入发展中。这一时期国家先后出台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系列文件。这时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繁荣发展的一个最重要标志,就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理念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再到人格本位的完善。公共艺术教育以其最完善、最凝练的形式保存和记录了人类丰富的审美形态,把对“真善美”以及“假丑恶”的鉴别在艺术实践中充分展示,始终指向个人的较高存在,并以人的本位人格来观照现实。
新时期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根本价值回归日益受到重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从德育的遮蔽中解放出来,从技能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公共艺术教育更加关注受教育者个体的人生幸福与发展。进入新时代,同志从立德树人的高度,提出把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来抓。2018年8月30日,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时强调:“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你们提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又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些重要论断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性质与功能做出了科学而清晰的定位,凸显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个体素质的熏陶和塑造、对社会文明与和谐的提升。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和培养的目标就是:“要依托本校相关学科优势和当地教育资源优势,拓展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⑦。由此可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使命不能仅仅停留在培养学生对艺术能力的提升、艺术语言的运用、艺术技能的获得、艺术鉴赏能力的形成等方面,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对人的和谐自由,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生活的充分肯定和对人的超越自我功利,走向和谐自由的群体生活的感召”⑧。
综上所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高校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渠道,其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在于通过艺术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形成独立、稳定、健康、完善的人格,形成引领社会的个体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
二、人格本位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本质属性
把艺术教育根本价值取向与人格本位内涵联系起来做出最早最明确阐释的是苏联美学家和艺术学家斯托洛维奇。他通过对艺术的审美对象的分析和审美价值的评价,强调“艺术的本质毕竟是审美的!”⑨进而提升到“美与崇高”关系的认识,认为艺术教育“能够根据审美规律影响人的意识,即不是影响人某种单一的能力,而是影响高级能力的总和,影响人的整个个性,影响他的感觉、情感、理智、意志和想象”⑩。把艺术教育的本质属性与审美修养、心理品质、情感认同、创新能力等结合起来,为进一步明确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根本价值取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其功能表现为对个体思想素质的陶冶和道德情操的塑造,促使其具备正确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人生目标等。根据这样的理论思维范畴,我们可以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本质属性归纳为四个价值取向的层级构成,即直接价值取向、基础价值取向、核心价值取向、根本价值取向。直接价值取向是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本质属性中最直接的价值体现,即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为价值追求。美国艺术教育家史密斯在《人文视野中的艺术教育》中就明确提出了艺术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意义:“我一向认为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功能,可以让人重温人类的多种可能性与成就,让人重新确立自信与希望”⑪。在许多发达国家的知名高校,把推崇通识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把艺术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红皮书》中构建的“人文学科”体系中,明确如美术教育在内的艺术教育课程目的在于培养感知与理解,教育重点在对文化的传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热爱以及继承创新国内外的文化成果,弘扬传统文化,增强艺术与文化的理解、欣赏能力,这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最直接价值取向的人文需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本质属性构成的第二个层级是以提升审美能力为重点的基础价值取向。之所以称为基础价值取向,就是体现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本质功能和效用的过程中,审美是最基础的环节,其他价值的实现都要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上来实现,这也是艺术教育学科的独特性关键所在。“在每个领域出现的凡是值得成为艺术的活动,都必定具有审美意义,都能产生美的成果,创造审美价值,因为它是‘按照美的规律完成的’”⑫。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是实现公共艺术教育价值的基础,审美功能是统帅其他功能或者是承载其他价值的最基础功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本质属性构成的第三个层级是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为核心的价值取向。艺术教育通过感知、联想、反思与体会等途径,充分调动人的大脑细胞,释放自我潜能,诱发和引导人们不断展开联想力的翅膀,实现人的创造能力的激发。所以美国学者艾里克·金森把脑科学和认知神经学与艺术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研究与分析,认为“艺术发展的是那些需要长年累月的调整才能发展完善的神经系统。不过裨益一旦显现,将无所不及,从精神的运动技巧到创造能力,乃至情绪平衡能力的提高都将表露出来”⑬。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面向的对象是具备创新品质和创新潜能的大学生。激化学生联想思维,激发个体创造的潜能,培养创新品质,这是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核心的价值取向,这个核心价值取向形成的过程,也就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现“以美启真”,通过艺术审美来实现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的过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较高层级的价值取向也就是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就是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关于大学生高尚健康的人格标准,有学者提出了四个标准⑭: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下的道德品质;具备科学的创新思维与学习方法;与时俱进的社会心理;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本质属性中,把人格本位作为其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就在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正是围绕上述四个标准衍生开来。基于对学生个体信仰、价值、尊严等的培养指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最根本就是落脚到培养学生对“真”“善”“爱”的追求这一目标上来,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来揭示和发现生活的真谛,促使学生追求真相、探求真知,寻求真理;培养学生善良心灵与高尚品德,提高学生向善动力;培养青年学生责任与担当,提升奉献精神与博爱情怀。
三、优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人格本位价值取向基本策略
(一)坚持把人格本位作为公共艺术教育核心理念
康德在关于审美的问题上把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作为艺术教育的最基本特征之一。黑格尔对此评价,认为这是康德对于艺术和审美所找到的“及时个合理字眼”⑮。虽然康德这样的论断提出了静观的无功利美学观点为后来学者所批判,但他关于艺术教育无目的与合目的的统一性对当前我们树立以人格为导向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公共艺术中人格为本位的导向,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方式改变的问题,而是要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人文与科技、智性与非智性、功利与非功利之间找到内在的平衡点。实践这样一中介性的特点关键在于正确把人格本位作为公共艺术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完善和健全大学生人格。让艺术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更好地发挥其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独特的价值与作用。
(二)突出主体参与性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主体参与性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重要的原则之一,特别是在优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人格本位价值取向的实践中,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性原则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人格本位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主体参与性。人格本位教育理念主要由人格意识、心理品质、创造能力、知识结构等几个方面组成,只有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参与教育环节才能产生感知和体验,进而影响到身心的调适,实现从要素功能向系统功能的转换,从而形成稳定而成熟的人格;另一方面,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性。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从来不是外部强加给受教育者的,教育实现的是一种环境创造,受教育者有更多自主的选择。让学生参与艺术实践,形成直接的审美体验,这是把艺术的审美能力转化为实践创造能力,进而形成稳定完善人格的必由之路。
(三)遵循新媒体文化传播特点
新媒体的视觉文化、语言文化等对青年大学生人格养成和品德修养形成影响深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必须适应网络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的特点,充分利用其快捷性、生动性、丰富性等特点,把人格本位的教育理念融入新媒体文化中,把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培养、人格养成与新媒体文化传播紧密结合起来。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新媒体艺术教育课程,让学生在新媒体文化中学习艺术、体验艺术,感受艺术。
(四)不断优化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体系
一是要调整和优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目标。要切实改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益智”“辅德”等功利化思想和目标,回归公共艺术教育本质,在人文素养的培养、审美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最终达到完善个体人格的根本目标。二是要优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体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要回归艺术学科的特点,突出公共艺术教育的人文性、审美性和情感性,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三是要优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正如美国教育家乔纳森·柏格曼在研究斯金纳条件发射加强行为⑯与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⑰的关系时指出的:“如果把讲课作为主要方式,即学生听讲行为(安静地记笔记)被加强,那么学生将仅仅在记忆和理解层次学习;如果采用主动的、合作的教学方式,即学生主动行为(互动和讨论)被加强,那么学生就在更高的认知层次上学习”⑱。在当前信息技术条件下,要遵循趣味性、融合性、实效性的要求,创新选择青年大学生容易接受、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媒介,重点是要将先进的教育技术与公共艺术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以主动和合作的方式来实施公共艺术教育,达到提高学生认知的目的。
注释:
①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733.②⑭罗晓明.人格本位论[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32,31.③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四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60.④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所.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367.⑤俞玉滋.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68.⑥给中央美院老教授回信:强调做好美育工作培养中华美育精神[EB/OL].人民网,2018-8-30.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EB/OL].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15-9-28.⑧曾繁仁.现代中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1.⑨斯托洛维奇.生活·创作·人——艺术活动的功能[M].凌继尧,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4.⑩⑫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M].凌继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66,163.⑪滕守尧.美国艺术教育新台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12.⑬艾里克·金森.艺术教育与脑的开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⑮鲍桑奎.美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44.⑯博尔赫斯·费雷德里克·斯金纳是在整个教育界公认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奠基者,他所提的理论参考了爱德华·桑代克的研究。他认为,对同一主体而言,那些被强化的行为将会越来越强,而那些没有被强化的行为将会逐渐消失。⑰布鲁姆的教学目的分类法提出了认知分类层次,从下至上依次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创造。⑱乔纳森·柏格曼.翻转学习[M].王允丽,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 :78
作者:文 / 刘艳娥 彭时代 徐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