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产教融合”建设与其在人才培养中的运用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1.绪论
实践教学(实验室)是理科、工科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其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是综合性的教学活动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及能力的关键一环。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在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就业生存能力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在理工科类高校实验课程教学中,课程体系包含的知识面越来越宽,然而旧的教学内容,过时的规范要求、教学模式的僵化,教学资源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实验教学中的“三规”,即规定时间、地点、全班参与,且在教师指导下以验证结论为主,这种教学模式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放共享实验室,也不满足个性化的教学要求,同时无益于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总之,针对目前试验教学现状来讲,这是一种迫切需要改变的试验教学模式。为了提高学生(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素质,培养其创新能力,促进土木工程专业转型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开展以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完善实验保障条件为重点的实验教学改革,以实现实验项目层次化、实验内容多源化、实验过程开放化和成绩评定科学化,建立和实践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新体系。
2.1实验室建设现状
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一般是和相应的课程大纲的实验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通常实行学校、系、室的三级制度管理实验室。各院系教研室成为传统实验室管理的主体单位,这也使得传统土木工程实验室的管理是分散型的,其特点是专业分得过细,每个实验室专为特定课程提供实验服务,且附属该门课程。这种模式的主要问题在于:①各个学科之间缺乏联系与交叉,无益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②实验室功能单一,实验设备重复配置,设备利用率不高;③专职实验人员缺乏,且交流提升空间有限;④演示、验证性实验过多,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规定太死,学生实验兴趣不高;⑤考核评价过程单一、主观性太强;⑥实验室对外服务功能缺乏,社会联系较弱。从研究和实践的角度分析,关于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国内外已取得一致的结论,不言而喻,已经得到公认。但是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在一些根本问题上存在分歧,例如如何实现双赢、相关法律政策的缺失等,导致校企合作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不够,特别是实验室的对外开放服务方面有待改善。根据“产教融合”(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与目标要求,依托“产教融合”试点专业各项建设工作的推进,我院成立专门课题组,积极开展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构建了“以工程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托校内的实验室是和校外的实习基地、开展基础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实验教学新体系改革。
2.2“产教融合”实验室的建设
2017年10月18日,同志在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是指高等院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我校于2014年被确定为湖南省两所转型试点高校之一;学校转型发展经验于2016年3月被列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简报,向全国推广;同年4月学校被省政府确定为“产教融合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部级转型试点。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土木工程专业“产教融合”试点于2014年开始实施,截至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2.2.1修订新的教学大纲,整合实验教学内容
为了改变现有的实验教学现状,近几年我们对实验课程体系、内容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并对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整合部分实验项目,例如合并建筑材料实验与结构力学实验(建筑工程与交通土建),合并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实验;取消部分课程实验,例如取消建筑材料与路基路面部分实验,等等。开放并共享实验室,增加实验教学课时;同时借助2018年本科专业评估的这一契机,投入人力与资金搭建土木工程综合实验平台,实现实验平台的共享,助力实验的创新;提升实验教学课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改被动的人才培养为主动的人才培养。
2.2.2依托特色专业建设,整合教学内容,优化实验项目
土木工程专业的多项实验教学涉及多门学科,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实验方法、步骤及实验数据分析方法规定死板,学生对此兴趣不高,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应该根据教学重点,将相互关联的单一实验项目整合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用以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综合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整合与优化现有土木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现以桥梁工程的“简支梁实验”为例进行说明。桥梁结构之中,最简单、应用最多的就是简支梁桥,因此,针对大学阶段的本科生掌握并应用简支梁桥的相关理论非常重要。我院在桥梁工程课程之中增加了“简支梁实验”这个实践环节。该实验包括下述几个部分: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简支梁的制作、实验设备的安装与调式及实验及数据处理、分析。在这几个环节之中,既包括了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混凝土的配合比实验”,又包括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的“钢筋的加工与绑扎”,还包括了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梁的浇筑”等实验项目,实验全过程都是学生操作,老师协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同时整合教学内容,优化实验项目。
2.2.3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实现过程开放化,成绩评定科学化
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老师讲解、示范,学生操作、验证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方法呆板,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改革实验教学模式,探索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和科研潜质的开放性实验教学新模式,对于激发了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非常必要。开放式实验教学是指实验时间、空间、资源、内容和方法的开放,打破传统实验教学观念,实现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实验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可以结合课外科技活动、教师的科研项目、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等,开展实验教学,设置创新学分,将课内实验与课外竞赛、科研活动相结合,延伸了实验教学的时空,深化了实验教学的内容。如结合近年的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取得较好的成绩。传统的实验成绩评定依据学生试验过程表现结合试验报告进行评定,多由实验教师主持完成,教师的主观性强,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为此,我院结合实验准备、实验过程考核、实验分析报告、实验创新点(性)及实验小组组员评价对实验成绩进行科学评定。
2.2.4创设实验的工程情境,拓展新的实验教学平台
土木工程专业实验多属对材料及结构性能进行检测性的实验,实验结果是对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国标、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要求的评判,因此,这类实验若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给出真实的工程状况和参数,可增强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其实验积极性将会大大提高。为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成员以校内产学研基地“常德鼎信土木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和各个校外实习基地(湖南博联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湖南天鹰建设有限公司等)为依托,结合实际工程检测业务,创设实验教学的内容,开展开放性实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2.5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以往的实验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多采用教师讲解(或板书、或PPT)、示范,学生再动手操作的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课时紧张的矛盾,但其效率不高,且不利于各个专业的交叉学习。相比较而言,采用录像的形式开展实验教学,则可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体验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其制作过程复杂、成本较高。当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如何更好地利用并引入实验教学环节值得思考。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院在“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通过“弹簧模拟杆件”的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学生对杆系结构的受力有了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非常有助于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同时,学生可以利用“慕课”、网络课堂等将资源,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既开拓专业视野又丰富专业知识面。
2.2.6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自主、创新性实验
开放实验室,首先需从政策层面进行宣传(例如召开实验室会议,宣讲政策),着力转变师生观念,一改实验室“高”“冷”的印象;其次,制定相关政策,调动参与者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同时引进高层次人才(硕、博士),开放实验室,提升实验人员素质;再次,提高实验人员的薪酬,积极参加相关培训,优化实验室的管理,降低运营费用;,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定期组织关于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技术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学术的影响力,久而久之就能从中获取效益,从而加速实验室的提升与建设。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将自己的科研课题转化为科研项目提供给学生,教、研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例如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作为实际进行的科研项目的助手,此举既可提升学生科研的兴趣,又可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同时还能学会相关的实验技术(包括文献资料的查找与收集,数据的采集、分析,实验结论的总结与提炼等),使之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的能力。
3.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现代一般认为是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关于人才培养改革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大都集中于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的定位、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等方面,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进入21世纪,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培养模式等多方面陷入困境。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地方本科院校由于自身的定位及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必须选择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支重要力量,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中坚力量。所谓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多样性,即步入高校的大学新生,其掌握的知识水平、能力开发的水平等都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求学的态度与意愿及个人的价值观等更加呈现多样性。人多规模大、办学层次多等是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具有的特点。招生往往是成绩者与成绩较差者兼而有之,既开展本科教育又开展职业教育;同时地方本科院校大都学科门类齐全,多为教学型大学或正向科研型大学过渡。地方本科院校具有“地方管理”“办在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特点,本校地处湘西北重镇常德,正处于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要留得住人才、用得上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必须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4.“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产教融合通常是指生产与教育的一体化,在生产实境中教学,在教学中生产,两者紧密结合,不可分割。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当地文化、知识传播和创新的载体,产教融合已是地方本科院校破解发展瓶颈、服务地方的有效途径。然而,在产教融合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不少地方本科院校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高校自身的定位不明确、各方利益不清晰、产教融合的临时性和不稳定性等。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通过下述几点,“产教融合”更能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多方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区分基层服务型人才与科研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为了顺利地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确定成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开展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充分收集和分析全国土木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改革情况,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跟踪调查等,邀请专家对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加强特色课程的开发。提高本科学生参与科研、撰写高质量论文与调研报告的能力,打破学科与行业之间的隔阂、打通课程教学与实践环节的壁垒,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强服务社会意识。建立实验班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实验班学生的招生采取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双向选择,既选择人也选择课题,既要落实科研经费、又要获得科研平台支持。同时,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机制,采取灵活的方式实现“弹性学制”,与我校目前实施的综合素质评价挂钩。
5.结语
“产教融合”改革是地方本科院校破解发展瓶颈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科教兴国的一项重要策略。自“产教融合”试点改革以来,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无论是从生源的招生规模、质量,还是毕业生的就业、用人单位的评价等,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同时,改革过程中也逐渐暴露一些问题,例如:如何更加调动校企双方的积极性,如何更好地实现“双赢”,人才培养等问题,有待今后的改革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地摸索、探讨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钱红萍,李书进,史贵才.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0):122-125.[2]何立斌.土木工程实验室管理模式与运行[J].黑龙江科学,2014,5(11):83.[3]杨凤,刘军,高金贺,林斯任.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5):110-114.[4]刘宝臣,赵艳林.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土木工程实验中心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4):136-138.[5]何建平,韩志型,姜兵.开放实验室,推动创新实验[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0):110-112.[6]李耀庄,王晓光,余志武.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7):148-151.[7]孟阳君,李灿.“产教融合”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索[J].科教文汇,2017,10(9):65-66.[8]钱红萍,李书进,史贵才.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0):122-125.
作者:孟阳君 李灿 湖南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