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云南医学结构及优化路径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一)非公经济比重过半
2004年在全部医药制造业中,私营、个体和其他经济组织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单位数量、从业人员和资产合计方面均超过半数。比例分别为75.01%、63.05%和55.20%。以资产合计为例,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与私营、个体和其他经济三种类型的比重分别为27.18∶0.49∶55.20。私营、个体和其他经济占据了云南医药产业的半壁江山。
(二)国有企业比重降低
2004年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的工业总产值和营业收入分别为14.62亿元和12.76亿元,在全部工业企业中的比重为33.27%和33.43%。
二、云南医药产业的要素结构及分析
云南医药产业内部各要素的变化,如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国际贸易结构、技术结构等的变化,影响着整个产业的结构,从而决定着产业的效率。供给结构现状及分析1.投资结构与资本结构2004年云南医药制造业投资异常火爆,当年全部工业企业实收资本26.33亿元。其中,国家资本3.25亿元,集体资本1.48亿元,法人资本11.75亿元,个人资本7.39亿元,港澳台资本1.28亿元,外商资本0.67亿元(见表1)。2004年云南医药制造业投资的特点是:(1)吸收的非国有资本投入较多。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成为投资的主要来源,其中法人资本和个人资本成为投资主力,分别为44.62%和28.07%。(2)投资领域集中在中成药制造行业。2004年中成药制造行业实收资本11.03亿元,占云南全部医药制造业的41.89%。
优化调整云南医药产业结构,具体的对策和基本思路可以选择如下:
(一)研究和制定云药产业结构调整规划。规划应针对国有经济和非公经济,分别确定它们的功能和作用。首先,医药是具有典型的公共品性质的领域,依靠市场机制往往产生失灵,需要政府力量介入。从各国的经验和近几年我国的实践看,这一点更加明显。新阶段,在确定国有经济在哪些企业和地区退出,哪些企业和地区进入,以及退出的规模和比例等具体问题时,一方面必须继续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搞活中小医药企业;另一方面,不能放弃政府对国民基本用药的主导作用,控制大型医药集团,平抑物价的责任。国有经济可以向云南白药、天麻、三七等优势资源和民族药资源集中。其次,云药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改组,推进的关键是要建立国有企业的退出机制和非国有经济的进入机制,规范产权交易的行为和程序,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和竞争的原则,放开资本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杜绝“口袋头买猫”的现象,防止国有资产贱买和流失。
(二)制定云南医药产品调整指导目录,建立和完善要素市场。
1.完善融资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流动资金。一是在中小医药企业集中的地方,政府应支持行业协会积极探索第三方担保贷款机制,解决企业的资金紧缺问题。二是政府应支持医药重点企业的融资工作,为医药企业创造筹资的良好环境。支持医药企业在国外上市融资。三是争取国际金融机构的支持,为医药企业争取国际贷款。
2.细化医药产品指导政策,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针对云南医药市场产品同质化问题,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制定云南医药产品调整指导目录,引导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在国家产品指导目录基础上,根据云南实际进一步细化。
3.鼓励医药设备的研制,提升医药生产技术的自动化水平。云南医药设备制造薄弱,限制了医药制造业的发展。政府应鼓励设备制造企业,与医药企业合作,为医药企业设计、开发、生产医药制造企业所需的设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提升医药制造业的生产水平。
4.制定倾斜政策,保护云南传统中药和民族医药的知识产权。一方面,政府应完善传统中药的工艺规范。积极探索中药检验评价的体系和方法,避免
简单地用西药的临床验证办法来评审中药。另一方面,国家应加大对传统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在中外合资、企业重组等的过程中,应建立预防机制,避免云南中药和民族医药传统知识产权遭受侵害和损失。
5.加大力度,支持企业技术创新。针对研发投入多而市场投入少的小企业,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新产品的税收减免力度,促使其尽快占领市场,走科工贸一体化道路。另一方面政府应扩大技术创新基金,基金投入向医药产业倾斜,积极扶持云南医药产业技术创新项目,促使一些小企业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医药研究开发,走专业研发道路。建立医药技术创新交易平台,为医药新产品的市场化打开通路。发挥技术服务中介的作用,促进医药新技术的产业化。继续加大对云南医药科技项目产业化的资助力度。
6.国家应加强医药监管的立法,促进政府部门管制的规范化。医药监管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不高,许多管理标准随意性很大,这无形加重了企业和政府的管理成本。为此,应加强药品监管各个环节的立法工作,减少企业和政府的管理成本。
(三)制定“三点一带”的云药产业空间政策。
1.从产业发展程度、自然地理位置和综合交通条件等综合分析,云南医药产业在“三点一带”上的各区域点的定位可确定为:东南区域点———中药材种植基地;滇中核心区域———医药制造业基地;西区域点———中药材种植与医药集散地。
2.在中药材种植业,借鉴烟草行业的成功经验,以中药现代化基地为载体,加大GAP中药材种植的投入力度。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找准重点药材基地的定位,增强医药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十一五”期间,云南中药材种植业应重点支持基础较好的“三点一带”上东南区域点(以红河—文山为中心)和西区域点(以大理—保山—德宏—丽江为中心),集中力量,形成种植业集聚区。这些地区的各级政府,应发展特色药材,使它们成长为云南经济版图上的“药材赛克”,增强产业集群效应。
3.在医药制造业,制定围绕龙头企业集聚相关产业的政策。要打破园区中企业简单的“扎堆”现象。“十一五”期间,云南医药制造业应重点支持有较好工业基础的“三点一带”上的核心区域点(以昆明—曲靖—玉溪—楚雄为中心)。结合新昆明建设,对现有的园区、开发区重新进行定位,从而确定医药产业专业集群区。对专业集群区的企业,合理布局主导企业和辅助企业、制造企业和商业企业、研发机构和中介机构、贸易企业和物流企业等的比例,增强企业之间的整体性、协调性,发挥企业集群的集聚效应。
4.在医药流通业,采用集群发展方式,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医药流通集群区,也要向发展制造业集群一样,确定医药流通专业服务区,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大量相关的企业汇集在一起,产生集聚效应和氛围。“十一五”期间,云南医药商业布局,应将西区域点(大理—保山—德宏—丽江为中心)作为重点,打造滇西医药集散地,打通医药物流通道。重点培育西区域点的医药流通基地。形成“丝绸之路”上的医药贸易区,使之与滇中核心区域点东西互动,两相呼应。西区域点的建设,是“昆(明)澜(沧江)经济区”的新的增长极,将为今后20年滇中核心区的发展提供资源、市场和腹地。
(四)制定促进医疗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针对云南医药产业两端薄弱的实际,政府应拓展前向产业和后向产业。前向产业,积极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后向产业,提升现代医疗服务业,以提高产业之间的协作效应。
1、加强农村“两网”建设,拉动农村医疗消费。政府应加强云南农村乡镇卫生院建设,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扩大农村医疗保险范围,提高农民医疗支出水平。
2、推进医药采购招投标制度,规范医疗机构用药。加快“医药分立”制度实施,加大“反贿赂”力度,重拳出击药品的“挂金销售”歪风,整治药价虚高,改变“看病难,吃药贵”的状况,提高患者的医疗信心,恢复消费者的医疗预期指数。
3、加快城市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政府应制定和落实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软件和硬件方面补助政策。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公共管理,统筹安排。引导和刺激医疗市场需求的增长。
4、加强医疗卫生事业的政府监管。必须明确,医疗卫生的外部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决定了医疗服务业的政府监管的不可或缺。对不成熟的云南医药市场而言,政府除了健全市场竞争的规则和制度外,还必须多一些政府管制,而不是借市场之口,放松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