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重庆教育在人事人才工作中的应用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认为:综合实力既包括“硬实力”,也包括“软实力”;硬实力是物质力量,软实力是精神力量,是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所体现出来的吸引力、凝聚力、导向力和推动力;硬实力是软实力的物质基础,软实力是硬实力的精神灵魂;只有把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和体现出综合实力。据统计,2007年,重庆进出口总额为74.5亿美元,仅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0.3%,外贸依存度为13.8%。而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的外贸依存度均大大超过重庆,其中,北京进出口总额也达1929.5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9%;上海进出口总额达5209.1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4%。经济发展的国际化程度,直接影响着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尽管近年来重庆引进境外人才数量逐年上升,但总体规模仍然偏小。以境外专家为例,2007年重庆聘用境外专家仅有6460名,占全国总量的1.3%,不足北京的l/7、上海的l/10。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专题研究了扩大开放问题,并做出《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围绕实现总书记关于重庆发展的目标和定位,着力吸引和集聚国内外先进要素,培育先进生产力,加快把重庆建成我国内陆开放高地,决定明确指出: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点,要大规模引进技术、智力和人才,打造在西部地区具有明显优势的人才环境。大力实施“千名优秀人才引进计划”、“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重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引进技术、人才的重要作用,积极争取国家级科研机构和“985”高校在我市设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这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提升重庆教育的软实力,提高重庆教育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力,增进重庆教育对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服务力,增强重庆教育对于提高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竞争力。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硬实力的建设靠人才,软实力的建设也靠人才。教育人才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人才是所有教育资源中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因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对教育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必须大力实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发展全局,切实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贯穿于教育“优先”和“加快”发展的全过程,以人才为动力,提升重庆教育发展的软实力。推进教育人才开发来实施“科教兴渝”战略、建设长江上游教育中心、打造西部教育高地突出教育人才的均衡配置来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协调发展强化教育人才的科学管理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二、从大局上着想,提高重庆教育发展的贡献力
做好人事工作特别是人事管理,必须认真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着想大局,努力提高重庆教育发展的贡献力。重庆直辖十年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和完成总书记为重庆提出的三个定位、一个目标、四项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育要努力为实现“314”总体部署这一奋斗目标服好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系统要紧紧围绕“314”总体部署,推进教育科学发展,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力争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三个普及”,到2012年形成西部教育高地、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的框架,到20巧年基本建成西部教育高地、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一是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2012年,32个区县实现“双高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80%左右;到20巧年,全市40个区县全面实现“双高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二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人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2012年达到95%以上,全面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巧年高中阶段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达到发达地区水平,建成西部地区职业教育高地、长江上游地区技能培训中心。三是普及高等教育。到2012年,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85万人,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达到35%以上;到2020年,在校生规模达到120万人,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达到50%,基本进入普及高等教育阶段。
要完成以上目标任务,必须要在第一资源—人才的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在工作理念上,要树立开放的人才观,自觉把人才工作领域的开放纳入社会开放的总格局之中,坚持培养人才与引进人才并重、招才引智与项目引进同步,吸纳大批国内外优秀人才投身本地建设。在目标定位上,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人事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人事人才工作的目标要围绕发展来确立,人事人才工作的政策要根据发展来制定,人事人才工作的成效要用发展来检验。一是重庆教育要为重庆新阶段的发展承担更大的历史责任。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要成为长江上游和和西部地区的“龙头”、“中心”,教育既是基础,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二是要加快提升教育在重庆发展新阶段中的贡献率。重庆要实现新的发展,不仅要有硬实力,还要有软实力。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增强重庆的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软实力最重要的是人的素质。教育必须为提高人的素质做出更大的贡献。三是重庆教育要在“加快”、“率先”、“统筹”三个方面做好文章。打造长江上游地区科教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教育管理干部队伍,这是我市教育人事人才工作的战略目标。
三、向攻坚处突破,增进重庆教育发展的服务力
当前,人事工作普遍面临“三对矛盾”:一是推进改革与维护稳定的矛盾。一方面改革是时代的主题,另一方面改革难免就要对现行利益作重新调整。改革要搞、稳定要保,这就是对人事工作的挑战和考验。二是规范管理与保护既得利益的矛盾。过去没有公务员法,更多是靠地方政策在管理,所以各地差异较大,政策宽紧不一。公务员法出台后,就必须依此来规范、来统一。这样,也就难免要与部分职工的既得利益发生矛盾或者碰撞。三是执行上级政策与基层实际的矛盾。上级政策具有全局性和超前性的特点,往往与个别地方和单位的实际不相吻合,这就增加了执行和落实的难度。从经济学角度看,人均GDP达到or00美元时是各种矛盾的凸显期。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改革的步伐加快,教育人事工作的改革正处于攻坚期,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和紧迫,必须着力攻坚,增进重庆教育发展的服务力。一是事业单位的整体改革全面推进。目前,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已全面展开,从有利于优化事业单位资源配置、发挥服务功能、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出发,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人事、财政、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综合配套改革。在对事业单位机构分类的基础上,对于不同类别的事业单位,在机构编制、人事、分配、财政、税收等方面实施有差别的管理。二是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任务艰巨。目前,重庆教育系统仅有两院“院士”7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j0名,两院“院士”四川17名、陕西30名。国家级教学名师重庆4名,四川18名,陕西16名,教育部教学团队重庆5个、陕西7个。缺少“大师级”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大师”的匾乏成为制约我市高等教育发展的“软肋”。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论断在教育系统体现得最为明显,最为彻底。教育系统拥有最雄厚的人才基础,也最急迫地需要人才,人才是强校之本。三是我市教育正处于重要发展期,人事制度改革的任务也更加紧迫。2008年7月24日,重庆市政府和教育部签订了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这个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和实施,对于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加快建设长江上游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缩小城乡和东、西部发展差距,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与此同时,要抓好部市教育战略合作协议的实施,按照协议确定的“一个宗旨、三大目标、九项改革”,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发展,把重庆建设成为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为重庆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人才支撑和科技贡献,为全国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提供示范和借鉴的任务也是任重而道远。
四、在创新处添彩,增强重庆教育发展的竞争力
开创人事工作新局面,首先要有一支地敢于开放、善于开放、不断创新的人事于部队伍。只有高素质的人事干部队伍才能做到三个“力求”:力求主动融人。积极主动把人事工作融人中心工作,服从服务于教育的全局工作和重点工作;力求优化服务。围绕教育的中心和重点工作,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服务措施、改进服务手段、优化服务质量;力求创新思路。人事工作面临不少新情况、新要求,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不断适应新要求,求得新发展。
人事工作政策性强,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人事干部总是把政策和规定这根“弦”绷得紧紧的,久而久之就习惯于搬政策框框、抠资格条件、比学历年龄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这样也就不知不觉地束缚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为此,必须通过解放思想,做到全面理解政策,辩证看待事物,客观分析情况,必须在创新处着色添彩,增强重庆教育发展的竞争力。
一是坚持依法行政,推进人事工作方式的创新。第一,遵循人事人才工作规律,推进人事工作的科学管理。做到该管的管住,该放的放活,该从简的从简,该完善的完善,力求科学高效。第二,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人事工作的民主管理。在人事工作中特别是进行重大决策时,一定要坚持民主管理,走群众路线,搞好听证、论证和咨询,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要将人事工作置于教职工的监督之下,做到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第三,加强人事法制建设,推进人事工作的依法管理。要强调人事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建立人事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全面推行人事工作的依法行政。
二是坚持科学的人才观,推进人才开发机制的创新。第一,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发挥好人事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主动地推进人才开发机制的创新,实施好人才培养工程、人才吸引工程、人才使用工程和人才环境工程。第二,在人才的使用上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大力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积极搭建各类人才“想干事业有机会、能干事业有舞台、干成事业有前途”的良好平台,建立重要人才保障机制,切实稳定和使用好现有人才。第三,在人才环境上,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才舆论环境;切实改善服务质量,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工作环境;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努力营造“引得来、留得住、用得活”的人才政策环境。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人事管理制度的创新。按照中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试行办法》的要求,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各项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主要是建立健全六个机制:第一,建立合同用人机制,把聘用合同作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本依据,规范各种形式的用人关系。第二,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在事业单位实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公开招聘制度、竞聘上岗制度,实现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第三,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建立以聘用合同和岗位职责为核心的考核制度,把工作能力、业务水平以及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重点考核实绩。第四,改革分配激励机制。第五,完善人员退出机制,规范事业单位人员解聘辞聘制度,建立与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配套的退休制度。第六,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加强执法检查监督,查处违规违纪用人,公平公正地处理人事争议。逐步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教育人事管理制度,为重庆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人事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