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煤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0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煤炭行业也随之步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在天然气以及石油资源紧缺的背景下,丰富且价格低廉的煤炭行业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而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煤炭行业传统技术与装备逐渐被新型洁净煤技术所取代,而这也代表着煤炭行业对新型人才的求贤若渴。为满足煤炭行业、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高度需求,高职高专煤化工专业教学模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有单一性人才培养模式演变成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不仅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具备其它多种技能以及良好的自身综合素质,以此来满足行业需求,顺应社会的发展。基于此,煤化工专业必须在原有单一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不断优化和改革,以此来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需求。
1.建设跨专业课程体系
在改革过程中,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深入到行业岗位中进行研究,分析其岗位职能与技能,然后以此为教学目标融入到教师教学的课程体系之中。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未来发展的方向,然后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岗位化教学,岗位需要学生具备哪些技能与素质,教师就对其开展针对性教学,打破原有专业的固定与束缚[1]。另外,在专业合作和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教学内容制定出科学的培养方式与计划,以此来形成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而让学生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能更好的适应岗位,获得较好的发展前景。
2.通过跨专业合作的方式来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并让学生具备除专业之外一项或多项的技能,以及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进行跨专业合作是进行人才培养的关键基础。经相关研究表明,煤化工专业与相关其它专业进行合作,可以实现配置最好的师资资源以及师资共享,并形成集各个专业于一身的煤化工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工厂,为学生提供基本与实际相似的专业实训基地,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而与煤化工专业进行合作的专业包括:(1)电气工程专业。(2)环境工程专业。(3)机械工程专业。(4)计算机技术专业。(5)企业管理专业。(6)设备维修专业。(7)化工安全专业等[2]。
3.以企业生产实际为背景,建设综合性实训基地
在实际改革过程中,学校可以建设以煤炭行业实际生产为基础,集成DCS控制与实操为一体,包括含有合成甲醇与煤制气的综合性实训基地,其实训基地内容需结合企业实际生产需求,其中需涵盖检验分析、设备维修、DCS控制以及煤化工专业技术支持等岗位,为学校改革煤化工人才培养模式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保驾护航。
4.开发、优化教学案例库
自2014年起,我国各个高职高专的煤化工专业正式开始建设实际教学的案例库,并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煤化工专业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为专业教师教学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为煤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巨大帮助。
5.实施顶岗实习机制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实行学生顶岗实习机制,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到煤炭企业中的一线岗位进行工作,可以担任技术人员,也可以担任管理人员,让学生在校期间开始熟悉了解真实的工作环境,掌握岗位职能与技能等,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并让学生消除就业之初的“工作恐慌”,有效锻炼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为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提供帮助。
6.对专业知识教学的方式与手段进行有效改革
以课程教学目标为背景,煤化工专业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位置,而自身则是从原有的主宰位置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然后以煤化工生产任务为核心,在岗位实践教学中融入理论知识教学,以此来实施项目导向教学法,或者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另外,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不同,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例如像小组讨论学习、案例教学以及教学一体化等,或者是在教学中充分结合多样性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以此来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并通过相应任务的完成,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满足学生自身的成就感,进而让学生带有强烈的欲望主动参与到学习、训练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7结语综上所述,煤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以及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学校应认清社会发展形势,深入研究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实际教学内容,以此来实现煤化工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改革,进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贤宇,周平,何重玺,等.煤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J].天津化工,2017,31(6):53-55.[2]马桂香,邓泽民.服务地方产业升级创新煤化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5):85-87。
作者:张明明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