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研究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研究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升级势在必行。高技能人才能够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取得更高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从而拉动产业整体从劳动力密集型逐步转向技术密集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加之受限于当代知识密集型产业占据高端的全球产业现状,我国想要依靠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异于水中捞月,必须谋求上游产业链的知识与技术收益,实现自身产业转型升级,才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勇立时代潮头,完成共同理想。

一、新常态下的产业转型升级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

(一)我国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现状。提出,目前我国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作为一个全新的发展状态,经济新常态在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有着新的要求。从第一产业来说,我国农业经济在传统上属于小农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近年来也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逐步失去原有优势,农业发展亟待走向现代化、规模化。从第二产业来说,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借助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与人口优势吸引了诸多外资企业来华建厂,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出当下的第二产业,受此历史原因影响,我国第二产业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近年来人口红利逐渐消退,需要谋求更加上游的产业结构升级。从第三产业来说,以旅游业为例,我国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原本得天独厚,但是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各地同质化严重,难以形成地区特色的旅游业发展,急需转型成为更加规范合理、特色鲜明的第三产业。发展大计,人才为本,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够让产业发展从每一个个体身上提高劳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是细化到产业结构每一个细胞中的全面更新,政府必须从宏观层面进行详细部署。因此,为促进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在计划中,对高技能人才培养从高职教育、成人教育等方面进行具体部署,从而形成内在动力与外在推力之合力,带动全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成人教育。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也是最为粗放的一种是社会实践过程中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我国传统的工匠大多数是在实践中获取技能并逐步走向成熟,我国传统社会的技术学习以“家传”学习和“学徒”学习两种形式为主,所谓的“自学成才”者极为少见。传统的技能学习方式效率低且难以普及,难以弥补当下高技能人才的大型缺口,因此在现代社会中,除去某些传统工艺学习之外十分少见。第二种,是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是当代社会最普遍的一种。高职教育在我国发展尚且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人才的培养机制正在逐步完善,而在诸如德国等西方国家中已经成为完善的教育体制,为技术型产业提供大量高技能人才,值得学习。在我国,在产业升级背景下,高职教育也逐渐从本科教育的阴影中走出,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这在近几年高职教育逐步从两年制教育转向三年制教育、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教育过程更加细化具体中得以具体体现。第三种,也是最应当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受到重视的一种,是成人教育。成人教育是已经脱离院校学习的人群在技术或知识驱动下通过网络或者在职学习的方式重新接受高校教育的一种形式。对于已经走向工作岗位的人群来说,成人教育实用性与可行性相较于前两种更强,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成人教育能够发挥具体作用者少,沦为学历证书手段者多,许多高校成人教育甚至沦为收益手段,成人教育反倒成了一张缴学费领来的证书,这是成人教育的畸形。对于许多初入工作岗位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而言很难在一时之间达到高技能人才的程度,而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却往往缺乏学院派的知识,成人教育正是必要手段。因此要想在最短时间内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必须完善成人教育体制。

二、新常态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与当下存在问题之间的矛盾

(一)高技能人才培养弥补人才缺口与人才培养供需失衡之间的矛盾。在产业结构升级,由劳动力密集型逐步转向技术密集型的过程中,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缺口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逐步增大,而现行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正是弥补这一缺口的主要来源。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寄希望于企业完成全部的技术攻坚与人才培养显然不现实,企业很难负担巨大的研发和培养成本,这将会大大打击转型期企业的生产工作积极性,因此必须由现行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完成这一任务。通过政府与高校的通力合作,运用校企合作等手段,逐步培养高技能人才掌握更加高端核心的技术,也能够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能力,形成产业-人才-产业的良性循环。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尚且不完备,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主力军的高职教育,从高考招生到财政倾斜,从学生素质到师资力量都难以与本科教育匹敌,一方面,师资力量的限制让高职院校缺乏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且技术更新日新月异,学生很难学习到最新最实用的技术;另一方面,受限于传统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即使高职教育培养出技术型人才,人才流失现象也十分严重。此外,鉴于成人教育的形式化,高校教育资源更倾向于全日制学生群体,使得熟练工人缺乏理论学习,难以完成该技能人才的飞跃,种种原因,造成了当下高技能者供不应求、缺乏经验者供过于求的不平衡局面。

(二)培养结构理论与实践合理分配与分配失衡之间的矛盾。作为技能型人才,其实践技术学习比重应当与学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有所区别。换句话说,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更应当重视实践操作教学。而目前的大部分高职院校受限于办学思想和财力,在教师队伍的建成过程中更加注重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殊不知高技能人才的每一次实践操作都是经验累积的量的积累,只有大量的经验累积再结合相应的理论学习,才能够完成质的飞跃。以畜牧兽医行业为例,我国广大的经济动物养殖市场以及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宠物行业,给畜牧兽医从业者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但高职院校的教育反而逐渐从实践中脱离,向着学术型理论学习靠拢,这对于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可谓得不偿失。可见,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时间与理论的合理结构分配,能够让技能型人才构建自身完备的实践理论体系,而一味地偏向于理论学习而轻视实践的教学,只会拉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战线,严重者甚至影响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三)成人教育发挥重大作用与成人教育体制畸形之间的矛盾。成人教育本应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弥补高职教育缺陷的重大作用。对于工作于技术岗位而由于理论知识匮乏无法完成自我技术层次提升的人才来说,成人教育无疑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方面,技能型人才能够机动安排业余时间完善知识体系,实现从技术型人才到高技能人才质的飞跃;另一方面,成人教育也能给高校设置全日制课程提供更精确的参考,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能够及时进行课程调整。但是,我国现行成人教育体系趋于简单化、表面化、功利化,很难从中学习到系统完善的知识,遑论知识体系构建。高职教育在资金投入与政策倾斜、师资力量等各方面都与本科教育存在很大不足,因此在高职教育过程中难以真正培养出专业型人才。原本,成人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在于让社会上的人能够获取更具有专业性的知识,但是由于监管不力、观念落后等诸多原因,许多高校的成人教育不仅未能发挥出传播专业知识的作用,反而沦为了高校的收益工具。目前多数成人教育以线上教学为主,考核、作业等要求较低,甚至采取结业的方式,实质上就是用时间加金钱换回毕业证书,其实学到的知识很少,或许这在职称评比过程中还能发挥作用,但是对于自身技能提升而言,便无异于杯水车薪。本应发挥重大作用与体制畸形之间的矛盾,需要尽快进行改善解决,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高技能人才的转化过程,推动“中国制造2025”计划进行。

三、未来高技能人才培养发展之路

(一)高职教育注重产教结合。产教结合是现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是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战略选择,同时也是决定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水平的根本所在。产教结合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点,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如本科教育的本质不同。

1.政府:通过立法建立以提高职业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目标。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应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中心培育目标,而学校目标需要法律为基础,因此政府应通过设立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高校的教育目标,使人才培养程序化、规范化。目前政策多数是以“指导意见”、“通知”的形式下发,仅仅从宏观角度概括地给出了指导意见,却没有给出具体实现目标的可行策略,而且没有法律条文的约束就不必承担责任,导致高校在高职教育尤其是成人教育过程中抱有侥幸心理,我行我素,将成人教育作为收益手段,有意忽视教育目标与过程,使得相关政策成为一纸空文。因此,在产教结合的大背景下,把产教结合、核心素养培育纳入法律法规,使相关政策真正有法可依,不执行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也应该具体方式方法来指导高校完成法律所规范的责任。

2.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理论实践并重。

(1)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最主要渠道。校企合作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主要办学模式,也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高等职业院校存在、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校企合作”就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把学校和企业的教学资源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教学方式,推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企业输送更多优质人才。第一,学校应该和企业共同构建教育教学体系,从企业需求出发,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必要时可以设立校企合作班,由企业内部人员担任班主任,使实践环节更符合企业的要求,使学生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中习得专业技能,提高人文素养。第二,为解决学生与学校、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应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必要时企业与学校共同创建网络咨询平台,为学生发展创造机会。第三,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企业与学校合作开展实践教学的方式来解决。在学校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加入实践课,实习课,让学生亲自走进企业,观摩生产过程,甚至亲自动手操作,来达到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

(2)提高师资力量,实践中开展教学。盲目扩招使得生源质量与学风态度大不如前,在教师缺口增大的大环境之下,师资团队素质下降的原因也有迹可循。此外高职院校更加重视理论教师培养而忽视实践课程,更不利于实践技能的提升。因此更应该注重实践教师的选拔培养,可以从对口相关企业聘请工作经验丰富的高技能人才作为教师,加强同企业之间的实践联系,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在平时更要将实践深深根植于教学环节,在上课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报告更应深入感受产品研发、测试、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不能只流于形式。

(二)成人教育更加规范化。成人教育不应只是作为获取学历的工具,而应当充分完成对高校教学资源的再利用,通过成人教育完成高技能人才的知识体系扩充完善。规范成人教育,一是需要政府的严格把关。政府应当从制度上严格规范成人教育毕业资格获取程序与注册过程,现行成人教育远未形成严谨体系,甚至有些高校学员毕业证书上还会出现错别字等低级错误,这足以反映高校在成人教育方面的用心程度;二是应当在制度上保障成人教育学员权益,尽最大能力保证其接受在质量上与全日制学生齐平的教学。成人教育体系规范,离不开高校与学员的具体努力。从高校角度来说,高校应当转变传统思维,面对成人教育应当以更加谨慎的态度进行课程安排和更加严谨的要求进行教学,必要时应当要求学员在承受范围内进行定期脱产系统学习,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学术思维的科学性。三是从个人角度而言,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认真对待成人教育,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完成知识积累,从而在今后的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成为推动力量的一份子。新常态下,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都进入新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作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需要从动力上逐步推进,而高技能人才培养就是动力之一。因此,无论是政府、社会、高校还是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充分重视,从而形成集体合力,在新时期推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参考文献】[1]陈娟莉.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路径探究[EB/OL].教育观察,2018,2:62~64[2018-03-18].https://doi.org/10.16070/j.cnki.cn45-1388/g4s.2018.02.025.[2]刘艳妮,陈希球.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途径探究[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4(4):33~36[3]孙善学.产教融合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4:90~94[4]刘勰,史宝凤.产教结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影响的实证研究[J].时代教育,2017,17:112[5]张阳.对产教融合的高职创业教育机制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25:240[6]郭欣.以产教结合为契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J].现代职业教育,2017,13:64

作者简介】邵春瑾(1972.4~),女,山东海阳人;黑龙江省教育学院综合教育研培部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基础教育教学郑喜财(1966.8~),男,黑龙江宾县人;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水电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