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0引言
环境工程学科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的二级学科,环境工程专业是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而设立的学业类别。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要通过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来实现,多数高校的课程体系是在参考《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规范》以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学科背景而建立的[1]。然而,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环境问题的解决也不再仅仅依靠工程技术手段,社会对于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按照现有课程体系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需求,是个亟待探究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素质能力的社会需求,以及调查研究优秀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对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1、基于社会需求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素质能力要求分析
为了解社会对于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对不同类型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包括环保企业、环保监管部门、环保科研院所和生产性企业。
1.1总体的人才需求
环保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实力雄厚、市场占有率高;民营企业机制灵活、效率高;外资企业视野国际化、技术经验丰富。环保企业主要从事的业务包括环保工程项目设计及建设、环保工程设施运营、环保设备生产制造、环保材料开发、环保技术咨询等。环保企业对于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包括:环保技术、材料及设备研发人才;环保工程、设备设计人才;环保工程设施管理及运营人才;相关业务人才,如市场开发、销售、环保投融资等。环保监管部门是政府职能部门,主要工作是环境管理,包括:一是环境计划管理,制定城市污染控制、流域污染控制、自然环境保护、环境科学技术发展、环保宣传教育等计划;二是环境质量管理,组织制订各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污染物检测、监测标准以及开展相关的监督检查工作,组织调查、监测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以及预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等;三是环境技术管理,确定环境污染防治的技术路线、政策,确定环境保护技术发展方向,组织环境保护的技术咨询和情报服务,组织国内外的环境保护技术合作交流等。环保监管部门对于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包括环保技术人才、环境管理人才。环保科研院所主要开展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的理论研究及应用研究工作,对于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为环保技术人才。此外,生产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环境污染,涉及能源消耗、环境污染控制和职业健康的问题,企业内部大都设有环境保护相关部门,如安全环保部、环保部等,对于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为环境管理人才。
1.2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
用人单位对于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主要包括:一是良好的个人品质,如工作态度认真,做事细致严谨,有较强的责任心,擅长人际交往,富有团队精神等;二是良好的工作能力,如具有分析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及组织协调能力等;三是基本的办公能力,如擅长各类办公软件,能够进行文字编辑、数据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等;四是外语交流能力,如外语的听说读写熟练等,往往要求通过外语的一些等级考试。
1.3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
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于专业基本能力的要求大致相同,要求掌握环境保护涉及的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等基本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不同的工作岗位还要求掌握更加专业、具体的理论、方法和技能。环境监测工作岗位要求掌握各类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应用与维护,编写监测方案,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编制环境质量报告等;环境工程项目工作岗位要求能够开展工程项目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如工程技术方案编写、工艺设计、工程招投标、现场监管、运营管理、售后服务等;环保咨询工作岗位要求熟悉大气、水、土壤环境管理理论和政策,能够开展污染源调查、环境应急预案、排污许可证、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报告编制等相关业务;环境投融资工作岗位要求熟悉金融、企业管理、投资等专业知识,熟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及环保行业发展情况等;环境管理工作岗位要求熟悉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熟悉环境管理体系,掌握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学,等等。
2、优秀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轮高校学科评估结果,“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获评A类的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共15所。通过调查,发现这些优秀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2.1培养目标明确,课程体系完善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优秀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明确而具体,课程体系依据培养目标而设置,完善而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为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包括德、智、体、美共4方面,每一方面又包括具体目标。“德”包括道德修养、民族精神、理想信念、人际交往、国际视野和团队合作共6个目标。“智”包括数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专业知识、为专业服务的其他知识、前沿进展知识、终身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现场工作能力、实验室工作能力、表达交流能力、通用技能、组织、领导和管理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共14个目标。“体”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共2个目标。“美”包括美学教育、审美素养、艺术修养共3个目标。每个具体目标,又通过相应的课程设置来实现。比如,通过环境类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环境工程概论专题讨论课、水污染控制工程专题讨论课、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专题讨论课、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专题讨论课、工业废水污染防治专题讨论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从而实现“终身学习能力”这个目标。
2.2注重人文素质培养,通识课多元化
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大学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已经越来越受到高校的认可[2]。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优秀高校十分注重通识课的规划与建设。例如,北京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通识课十分多元化,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哲学与心理学类、历史学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类以及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类共6类。再如,南京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通识课包括人文类、社科类、自然科学类和思维方法类共4类,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充分发展个性,使学生博学多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3重视学科基础,彰显研究特色
优秀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的设置既以学科基础为重点,又以学术研究为特色。专业课往往包含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基础课是在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之前必须先修的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优秀高校的专业基础课大体上包括物理类、化学类、力学类、生物学类、测量学类等,根据后续专业课设置的不同,专业基础课也有差别。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设有污染控制和生态工程两个方向,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也相应地有所不同。专业必修课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优秀高校的专业必修课基本上包括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等课程。此外,培养方向不同,专业必修课的设置也不同。例如,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设有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环境规划与管理共4个方向,每个方向的专业必修课有所不同。专业选修课的设置往往体现了不同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研究特色。例如,上海交通大学的特色研究方向包括流域水污染控制与修复、区域大气污染控制与治理、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复、环境功能材料、资源环境管理及应对气候变化、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其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也相应地设置了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空气质量观测与模拟、危险废物控制原理、环境土壤学、环境材料、碳资源循环学、环境金融、可持续能源等特色课程。此外,优秀高校的专业选修课大多设置不同模块,通过限制性选修要求学生在特定领域或方向修够一定的学分,从而实现特色人才培养的目标。例如,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分为选修和限制性选修两大模块,限制性选修又细分为2个小模块;同济大学的专业选修课分为3个模块;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专业选修课分为专业基础选修和专业限选两大模块,专业限选又细分为5个小模块;上海交通大学的专业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和专业方向选修两大模块,专业方向选修又细分为5个小模块;河海大学的专业选修课分为学术研究型和工程技术型两个模块。
2.4注重实践和综合训练
分别为15%、18.5%。此外,优秀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和综合训练形式十分多样化,包括实习、实验、课程设计、调研、调查、讲座、训练、毕业设计等。
3、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建议
基于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素质能力的社会需求分析和优秀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研究,对课程体系设置提出如下建议。
3.1立足专业基础,注重专业核心课程
对于环境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来说,良好的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必须以专业方向为指引,根据专业课程的设置来考虑相应地需要哪些专业基础课程的支撑,不需要面面俱到,但必须有针对性。专业核心课程应包含传统的水、固、气污染与控制课程,可以考虑将物理性污染与控制纳入其中。
3.2发展专业特色,设置专业方向课程
社会对于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需求越来越细化。为满足社会需求,应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根据高校自身的研究特色,设置多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每个模块下设置培养目标明确的特色专业方向课程,为学生提供专业发展的多样化选择,向社会输出更加“专业”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
3.3强化专业实践,提高实践课程比例和质量
社会对于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不仅包括理论基础,更注重实践能力。为使学生在应聘时更具优势以及踏上工作岗位后更快适应工作,在课程体系中应该适当增加专业实践课程,提高专业实践课程的学分占比。此外,专业实践课程不能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实习,应该建立实践基地,并聘请工作经验丰富的校外导师对学生加以指导,通过实验、设计、操作、调查、编写报告等实操实训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结语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环保产业快速发展。为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我国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仍需进一步提升。要想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质量,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合理优化调整课程体系,这样培养的人才才更专业化、更能获得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1]武小鹰,李金页,张明.应对实际社会需求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结构调整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224-226.[2]莫碧珍.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与创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8):9-10.[3]丁雷,曹礼梅,孙贤波.强化环境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质量方法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1):227-229.[4]匡颖,张焕祯.职业资格制度与环境工程本科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17):107-109.项目与课题
作者:郝鹏鹏;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管理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