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制造业企业经营质态研究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制造业企业经营质态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制造业企业经营质态研究

一、遵义市制造业企业经营质态分析

(一)遵义市区域经济及制造业情况

遵义位于贵州北部,面积3076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59.23万人,是贵州省第二大城市。遵义市是新兴工业城市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黔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西电东送”能源基地之一。根据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遵义市地区生产总值为4169.9亿元,同比增长10.3%。遵义市重点监测的工业行业中,传统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3.6%。新兴产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0.2%、0.1%和0.3%。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

(二)遵义市制造业企业发展经营质态

遵义市制造业企业大多仍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遵义市通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产业向产区集聚、资源向产业集中、企业向园区聚合、要素向园区聚拢,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优化工业产业布局。同时,推动园区集约、错位、协同发展,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围绕园区首位产业,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引导上下游配套企业向园区集聚,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目前开发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遵义市全面实施产业园区提质升级工程,到2025年,力争建成千亿元级园区2个、五百亿元级园区3个、百亿元级园区6个;力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35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同时,加大对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和成长性好的企业的扶持力度,到2025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500户。

二、遵义市制造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制造业项目贷款资源不足

宏观上,由于遵义市先进制造业发展不足和核心技术控制不足,制造业发展面临着市场挑战。遵义市产业集群尚处于形成初级阶段,供应链不完善。大多数制造业企业是加工制造、能源化工和初级加工的传统企业,高科技核心企业和领先制造企业数量较少,导致现阶段优质制造项目贷款资源不足。(二)制造业企业提质增效面临挑战受生产经营等多种因素影响,制造业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小微企业提质增效面临挑战。例如,一些制造业小微企业尚未建立健全现代财务运营管理体系,缺乏市场化、规范化、严谨的科学管理理念和组织体系,这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银行业金融服务的风险控制和监管成本。

(三)制造业的投融资需求受诸多因素影响

第一,技术因素。在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过程中,一些制造业企业未能跟上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投资和收益损失。第二,成本效益制约。在融资成本方面,一部分制造业企业出于自身财务考虑,倾向于使用短期贷款和发行融资成本较低的债券,导致对中长期贷款的需求较少。

(四)金融服务制造业企业发展的质效有待提升

目前,遵义市制造业企业种类繁多,上下游产业链较长。在技术和管理不断改革创新的现阶段,制造业企业的金融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不同产品、不同渠道、不同融资模式对制造业的发展具有异质性影响。目前,制造业金融服务仍存在渠道和产品相对单一的问题,特别是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资租赁、股权融资、供应链融资等金融创新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亟待提升,金融服务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求尚未完全匹配。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产品和服务的不匹配,某些中小微企业仍在不同程度上面临融资难的问题。

(五)潜在信用风险把控难度较大

制造业企业容易受经济波动影响,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比较敏感。此外,制造业具有链条长、关联面广、影响因素多的特点,对风险审查、审批和识别提出更高要求,潜在的融资风险把控难度较大。

三、金融服务制造业企业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一)建立“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合作模式,探索专设制造业股权投资基金和信用风险补偿基金利用风险补偿基金进一步降低银行贷款风险。一是商业银行应为不同类型的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融资服务和产品。对于政府投资项目,可通过政府采购服务融资模式提供中长期贷款,支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积极提供融资租赁、专项建设资金等金融产品。二是对于成长型企业,可探索利用投贷联动和“投—贷—补”模式,积极引导风险投资和产业基金,支持创新型、成长型制造业企业股权融资,为企业提供全面支持;对于成熟型企业,可与之合作开展产融结合试点,通过支持其跨境并购、海外投资、转型升级等方式,助力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创新中小企业“应急循环贷款”等融资模式,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助力中小企业降低资金链断裂风险。

(二)探索信贷服务新路径,释放金融服务新动能

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制造业贷款的统计监测、评估和比较机制,将信贷资源向制造业倾斜。积极对接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清晰划分营销层面和经办、管理层面的风险管控职责,严格落实贷前风险管控,明确贷后管理责任人和日常管理要求,保护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形成“敢贷、愿贷、会贷”机制。同时,优化金融机构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发商业银行为先进制造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内在动力;建立先进制造业风险预警机制,防范业务风险。

(三)创新多元化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质效

在信贷资源配置方面,通过进一步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助力整个产业链优化升级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优势产业,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因势利导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构建以绿色食品工业为主导、其他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并进的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提升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可通过开展制造业企业专场营销等方式,深入挖掘制造业企业需求,做好精准营销。通过银行内信贷、普惠、结现、个人等业务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例如,可根据制造业特点和需求,重点围绕制造业行业中上下游客户多、供应链链条长的大型集团客户和行业龙头企业,制定供应链融资方案及授信方案,依托供应链拓户优势,做长供应链条,做大融资业务量。通过创新完善多元化金融服务,综合运用信贷、债券、金融租赁、股权融资、产权质押、供应链融资、票据贴现等手段,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全方位的融资支持,提升制造业金融服务质量。

(四)立足区域经济实际,优化信贷投向布局

一是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比重;二是规范供应链金融发展,构建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完整供应链信贷体系,开展全链信贷服务,加大对供应链上下游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三是要保持对实体经济金融支持政策的一致性和连续性,落实延期还本付息、降费让利等相关政策,主动满足制造业企业贷款续期需求,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四是全面推进绿色信贷,认真落实绿色信贷“一票否决”制度,积极将信贷资金投入绿色经济发展领域;五是优化信贷投资方向,利用好信贷资源,加大对制造业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

作者:彭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