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民族民间音乐走进校园的价值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民族民间音乐走进校园的价值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民族民间音乐走进校园的价值

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变迁和人民的情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核。在如今世界经济文化互相交流的大背景下,文化传承显得尤为迫切,随着外国文化的传播,其对于传统文化的冲击不容小觑,如果一味用传统方式传播,可能导致民族民间音乐因为传承的人太少而消亡。学校音乐的传承具有稳固性,广泛性,传播性和创新性。我们可以将民族民间音乐带入校园,让高职院校肩负起传承民族民间音乐的使命。这种广泛而稳定的校园传承已然成为当今积极有效的传承音乐文化的重要方式,高校的传承性并不排斥民族民间音乐的活态性。

一、民族民间音乐走进校园的积极效应

国家十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近年来,在央视播出的文化传承节目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文化传承的大众普及性也越来越重要。高校在日常教学中,逐渐渗透传统文化。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需要传承人,传承方式或手段的支撑,民族民间音乐现如今面临生存困境,内在原因是闭塞性,这导致传承人断层,传播方式单一;外在原因是世界文化相互交流传播,外来音乐因新奇和时尚现代化更容易传播,大大占据了民族民间音乐的市场,让传承困难重重。民族民间音乐走进高职院校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传承的关键。高校音乐教育以其重要的一体式教育,大大增加了传承面,并对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和现代音乐进行开创性融合,让民族民间音乐更适应现代发展。

(一)民族民间音乐传播的闭塞性

中国传统文化多口口相传,这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不是大面积传播,而是人传人,村子传村子,这种方式虽然能确保文化的确定性,无污染性,但传播速度过慢,传承靠个人的能动性,延续与发展依赖于所承载的群体的性质及其生存性,一旦性质改变或存在断层,就会使这种如同接力棒式的传承切断,让民族民间音乐戛然而止,这是许多民间音乐失传的重要原因。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青年进城,本地青年去别地闯荡并定居的事件并不少见。作为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主体,他们的背井离乡象征着民族民间音乐的渐渐泯灭。青年们进城后,很有可能投入新文化及新的音乐形式中,这会导致民族民间音乐面临无人传承的困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民族民间音乐生存的土壤逐渐改变。在媒体的传播与从众心理的引诱下,越来越少的人继续驻守民间音乐的阵地,民间音乐逐渐失去其主导地位。以前乡村中卖茶、卖酒、卖桂花糕、拉车等职业衍生出来的脍炙人口的民间音乐,也因为时代的发展,职业的更新换代而逐渐消失。现如今,我们意识到,传承出现断层的重要原因是创造出民间音乐的民间歌手们因为时代更迭,环境的改变,已无法在劳动中再创造出脍炙人口的民间音乐,失去了创作灵感和创作想法,而年轻一代由于时代变化,想法出现差异,不再认为民间音乐是时髦的,不再有感同身受的想法,失去了传承的决心和责任感,更失去了传承与创作的热情,越来越少的人了解民族民间音乐。这导致民族民间音乐无法再继续依照传统方式传承下去,找出新的方法传承民族民间音乐刻不容缓。

(二)高职院校传承的可靠性

民族民间音乐传承最重要的是青年一代的态度,青年一代良好传承,才能为民族民间音乐提供力量支撑。所以我们应该在青年一代下功夫,在传承群体上下功夫,传承群体的活络性、可靠性与稳定性能让民族民间音乐绵延不断。而在传承民间音乐时,经过社会各界的探索研究,大多数人认同以教育为入手点,将民族民间音乐引进高职院校。这种方式是历史的需求,是良性传承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统一授课可以确保稳定性,即确保一定会有人在学习接触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不论是公共必修课还是公共选修课,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一门确定的课程,一定会有确定的学生群体获取相关的系统知识。我们也应该明确,高职院校如今的学生专业类型不同,授课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应从整体大局方面进行培育,让学生了解民族民间音乐,从了解的角度多方面渗入文化,不必过于讲究精细和深刻,要重点培育每一位学生学习的兴趣;而音乐专业的学生则应该重点培育,对于音乐专业学生来说,口口相传并不陌生,每一节声乐课都可以是一次小的乡村式传承的缩影,每一次的课程都将详细介绍音乐来源及特点,这将会给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提供新的活力来源。毕业之后,想继续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非音乐专业学生也可以凭借这种热情和好奇心从事相关传承工作,而音乐专业的学子在毕业后,也可以选择继续研究民族民间音乐,他们就是未来的传承者、研究者和培育者。他们的继续深造不仅仅代表个人领域的学术深造,也肩负起了传承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任务。他们可以在各大比赛、剧场表演民族民间音乐,甚至可以向外国人民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他们也可以成为一名研究者或者未来的教育者,成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和领头人,在源源不断为民族民间音乐传输自身力量的同时,为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二、传统文化的发展需求

民族民间音乐走进高职院校不仅意味着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传播,可以说,这是一个开端,一个引进更多传统文化的接入点。世界经济文化的相互交流传播意味着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要凭借文化自信和文化优势来与外国文化进行交流,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

(一)国外状况在国外开放的音乐传承背景下,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区别,政体不同,各国政治状态也不同,人民的信仰等都给受众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性,但是国外对于高职院校文化与理论知识的培养却是高度重视的。他们的教育理念相较于中国来说,更加多样化、自由化、开放化。西方家庭也很重视音乐领域的教育,尤其是一些有色人种,他们对于音乐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和创新度,愿意为文化的传承和开拓性发展提供很多支撑和帮助。外国人在音乐领域的教育大多提倡文化平等。在外国的一所高等学校中,我们可能体会到各地不同的文化因子。外国人重视文化的交流,享受新兴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很多时候学校里的合唱团或者乐队都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可以说,外国的很多家庭和高职院校充满了多元文化,而身处这种家庭氛围,社会氛围乃至国家氛围下的人们,不论是老年人还是青年人都在随时进行文化交流,随时接纳、包容、理解、学习新的文化,这种文化教育方法将会让他们对于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音乐都有着期待与热情。

(二)国内现状中国的高职院校中接纳的很多文化都是西方文化,比如钢琴、吉他、小提琴等。而学习二胡、唢呐、古筝等中国传统民族民间乐器的学生较少。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提升。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纷纷推进改革浪潮,更多民族民间音乐走进校园,中国音乐教育自此产生新的改革与发展方向。部分音乐院校开创新的课程和专业结构,教师主动学习新的教学方式等,许多高职院校纷纷确立了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音乐教育理念,这股热潮成功激起了人民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热情与探索,很多人在大街小巷寻访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人,很多媒体也拍摄了关于传承民族民间音乐的节目,而校园中的学子更是加深了对国家深深的归属感。通过了解国家独特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学子们渐渐被传统文化所渗透,在多元的世界文化中,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也油然而生,其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认同感也大大提升。这是民族民间音乐走进校园的正向作用,也是高职院校教育顺势而为的有效举措。

三、民族民间音乐走进校园的必要性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从人民的劳动生活中来,有着浓重的爱国爱家爱乡情怀,充斥着敬业勤奋的工作特点,其中饱满深刻的民族情结。我们要传承与弘扬正宗的传统文化,从教育方面来看,我们需要让民族音乐饱含活力与生机,让民族音乐课程化,规范化,这样才能在确保教育质量的前提下,保证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良好传承。传承传统文化要从孩子抓起,从青少年开始,从高职院校做起。民族民间音乐进校园其实真正进入的是人民的视野,进入的是人民的头脑与记忆中。音乐课程标准重点就在于突出强调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要将弘扬传播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作为课程核心标准,将各民族优良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学习的重点,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依据本地特色,挖掘本地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或者挖掘人们感兴趣或已经非常稀少的音乐文化,因地制宜,重点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音乐文化需要传承人拥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拥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对音乐专业性要求极强。在民族民间音乐走进校园的同时,校园文化也要融入传统文化之中,适应新时期学校特色要求,形成学校独具一格的特色音乐知识,完善学校的音乐专业体系,使学生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主动承担起传承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吕蔓莉.关于民族民间音乐走进校园的价值思考[J].名家名作,2018,(01):48.

[2]杜燕.高校民族民间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戏剧之家,2021,(34):105-106.

[3]肖强.民族民间音乐传播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艺术品鉴,2021,(33):55-56.

[4]王宜敏,金顺爱.当代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现状及改革措施——评〈当代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与改革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Z2):125.

作者:苏卫东 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