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工科研究生专业课程线上教学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内容,提出理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政水平。在当代社会文化、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工科研究生作为高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主体,不仅要重视其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政素质,在研究生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1]。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逐渐应用于教育领域,形成了“互联网+”教育的新形式。“互联网+”教育的线上学习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灵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等特点,微型化的学习资源适合人们碎片化的学习方式,集成了多种功能的移动应用程序能够支持更为丰富的学习活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形成了MOOC、SPOC等网络共享平台,以及雨课堂、超星学习通和智慧教室等课堂互动教学平台或场所[2]。据报道,2020年2月到4月,66所北京高校开展“云课堂”教学,参与网络授课的教师4万多人,学生选课达到410多万人次[3]。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和专业课程走进网络,“互联网+”教育正在逐步改变以传统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互联网成为研究生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又一阵地。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工科研究生专业课程,对工科专业课程思政与“互联网+”教育所面临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线上课程思政教育改进方法,结合航空航天类研究生专业课程冲压推进技术线上课程建设,开展工科研究生课程线上教学思政教育教学实践,形成一种专业课程线上教学思政教育建设思路。
一、课程思政与线上课程教育教学难点分析
现代高校教育以课程为中心,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培养质量,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科人才教育,工科在校生约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一[4]。对于工科研究生专业课程,由于教学中各种公理及定理的运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知识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追求,使得学生逐渐淡忘了学习知识的初衷、价值和意义[5]。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课程思政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课程协同育人的格局还未完全形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教育理念上,不能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全课程育人理念”没有完全树立起来。课程思政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不是机械地引入或拼凑,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结合知识属性,在价值引领和精神追求上进行教学理念的开发和提升,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进行有机融合,建立起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连接的纽带,目前在该教育理念的认知上还有待加强。
二是在课程设置上,不能正确处理好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的关系。《教育大辞典》中将“隐性课程”定义为,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在高校工科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前容易被忽视,但根据不同课程内容和特点,在遵循课程自身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念及精神追求适宜地融入教学内容,也可以很好地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作用。比如,南开大学张伟刚教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科学方法论中并取得成效,并入选南开大学“课程思政”优秀典型。
三是在队伍建设上,不能统筹处理好育才能力和育德能力的关系。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对于人才的培养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高校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是直面学生的最前沿,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育德能力将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不仅要重视教师育才能力,也要注重其育德能力。高校需加强教师育德能力培训,可从树立德育意识、自身德育发展和改善德育方法等方面进行提升,也可在专业课程教学效果考核中,针对教师育德能力和成效进行评估,激励教师不断提升教师育德能力[6]。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并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各种信息贯穿人们的生活,对人们的思维、行为等产生重大影响。“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线上教学与传统线下教学有较大区别,对国内大多数教师来说还是新兴事物,线上教学的相关经验不足,接受过专门培训的教师较少,而在线上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方面更显不足,线上教学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所面向的学生范围广,基础差距较大。线上课程所面向的学生可能来自不同学校和专业,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的前修课程也有所不同,导致不同学生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这给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教学活动的组织带来一定的困难。二是线上互动较为困难,难以实时掌握学生学习的程度。由于非面对面授课,教师难以得到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实时反馈。虽然一些线上课程平台也引入了弹幕、课堂练习等方式,比如利用雨课堂平台,教师可在在线课程中实时向授课学生发送选择题、主观题和投票等功能,并能及时获得答题统计结果,但这种课堂反馈仍缺乏实效性。三是学生独立参与线上学习,对学生专注度要求高。教师与学生处于各自独立的不同空间,教师无法直接对课堂秩序进行管控,学生之间也缺乏相互感染的氛围。线上学习仅依靠学生的视听感官接收,难以形成与教师及其他同学在同一空间场内的互动与共鸣。学生处在自己的独立空间,其注意力容易受到周围所处环境的分散,对于部分学生可能难以保持全程专注[7]。
二、线上课程思政教育改进方法
“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利用好其信息化的特点及优势,能够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发挥新的助力。顺应信息时代发展趋势,主动拥抱互联网,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开展“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工科研究生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与探索,在研究生专业课程线上教学中加强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对研究生专业课程而言,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用好互联网阵地,抓住机遇,弘扬社会主旋律,是高校教师面对的新形势新任务。由图1可知,结合工科研究生专业课程线上教学,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线上教学思政教育改进。
一是加强教学团队素质建设,改进教学理念。教师队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在不断提升专业知识传授水平的同时,加强教学团队思政能力和素养,有效提炼和利用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在价值引领和精神追求上进行开发和提升,合理组织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工科专业课程虽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理论性,但专业课程中所涵盖的理论、原理和方法,或反映了物质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或是对某种物理现象存在规律、经验的总结,其内在逻辑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且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蕴含着科学精神的培养。教学团队围绕教学内容提高自身对价值引领和精神追求上的认识,在教学理念上进行提升,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二是结合线上教学特点,提升线上教学手段运用能力。课堂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线上教学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普及的课堂教学新形式。针对线上教学的特点和不足,在教学上做到扬长避短,最大化地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提升线上教学手段运用能力,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以问题作为牵引串联起小而精的知识模块,通过问题牵引完成每一知识模块的学习,减少长时间、单一化的教学内容,做到知识模块的小而精;提倡课后自主学习同时结合常态化习题检测与考核反馈,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可以重复观看的特点,督促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巩固,并通过线上实时习题反馈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状态,加强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掌控;以课程网络资源为依托实现教学资源的个人化定制,学生一方面可根据自身学习基础对课上知识进行巩固,同时可根据自身学习需要,对所学课程要求的知识基础和预修课程进行有效补充,弥补学生基础知识可能存在的差异。
三是整合数字教学资源,完善课程思政元素。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战场”,思政教育必须利用好线上课程这个“新战场”。在线上课程建设中,结合教学内容,丰富思政教育数字教学资源。针对工科专业课程中理论、原理和方法,结合其知识属性,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提炼出具有思政特色知识点,并在原有数字教学资源基础上进行思政教育价值提升;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引入学科专业发展历程、最新科研成果或工程案例作为线上教学专题内容,植入爱国主义、专业导向、价值引领和学习动力等意识形态,形成能够赋予价值引领和精神追求的思政教育案例素材[8]。
三、冲压推进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结合目前研究生专业课程冲压推进技术线上课程建设,开展工科研究生课程线上教学思政教育教学实践。冲压推进技术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研究生的专业课程,为学生开展冲压发动机内部工作过程研究、冲压发动机设计和研制奠定必要的理论与技术基础。课程主要阐述冲压发动机的结构组成、工作过程和性能参数计算方法,重要部件的工作理论和设计方法,以及冲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作为一门工科专业课程,冲压推进技术具有概念和专业术语多、公式和计算多及工程性和系统性强等特点,本文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在其线上课程建设中探索思政教育改革。针对课程思政与线上课程教育教学难点,采用线上课程思政教育改进方法,进行冲压推进技术线上课程建设并进行了以下探索实践。课程具体教学改革路线图如图2所示。
一是教学目标提升。采用线上教学模式开展专业课程教学是当前教学领域的发展趋势,结合课程思政建设的需求,教学团队首先开展了课程思政线上课程培训,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认识,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塑造学生价值观,通过课程教师主动引导控制,通过价值观的传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传播专业知识、训练专业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地完成学生素质的培养,以及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融入价值引领和精神追求,完成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培养效果。围绕这一理念,教学团队对冲压推进技术教学目标进行提升,在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素质目标的培养。航空航天类专业课程具有面向应用、紧扣前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等特点,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我国冲压发动机发展历史与现状,以及课程理论与时间紧密结合的特点,培养学生求真求实、开拓创新和实践探索的科学精神,以及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甘于奉献与团结协作的航天精神。
二是教学内容完善。围绕教学目标,结合线上教学和思政教育特点,对冲压推进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完善。针对线上教学对学生专注度要求高的特点,根据知识属性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并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改进,尽可能地优化知识结构;针对学生基础差异大等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更加注重知识点的层次感,除专业知识外,增加基础性知识和探索性知识数字教学资源,在保证线上教学内容的同时,学生可通过数字教学资源在课后进行有益补充;按照冲压推进技术课程素质目标要求,在教学内容的每一具体章节中,进行课程思政设计,引入思政元素或案例。例如,在专业知识讲述中,阐明辩证思维在相关理论、原理中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融入身边老教授、老校友在发动机研究任务中的先进事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奉献爱国、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我国冲压发动机型号发展历史,以及研制任务中的典型案例等思政内容,在专业知识中适当引入与其相关内容,加强学生的主观感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航天精神;通过新型冲压发动机方案设计等大作业,激发学生求真渴望、创新欲望和探索未知的勇气。
三是教学方法改进。由于线上教学的新颖性和独特性,传统的线下教学方法难以满足线上课程授课需求,必须根据线上教学的特点进行适应性的改进。首先,教学过程中结合完善后的教学内容,多采用模块化教学,将每个教学模块时间控制在10~15min,每个模块围绕一个问题或一个知识点讲授清楚,教学模块力求小而精;其次,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方法,围绕问题形成“导入—分析—解决—评估”教学环节,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专注程度;结合本课程预修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网络资源,督促学生在课后根据自身学习基础和掌握程度,对课程相关专业知识进行有效补充;另外,加强线上教学效果的检测和评估,一方面利用课程平台的弹幕、随机点名和实时练习等在线功能,及时获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另一方面利用课后作业、随堂测试和中期考核,并将作业和测试成绩作为课程考核评估要素,激励学生加强平时练习,巩固课堂知识。
四、结束语
针对工科研究生专业课程,围绕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分析课程思政和线上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和队伍建设上存在的不足,以及线上教学在学生情况、学习效果与线上互动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结合工科研究生专业课程线上教学,从教学团队素质建设、线上教学手段运用和数字教学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线上课程思政教育改进方法;以航空航天类研究生专业课程冲压推进技术为例,开展工科研究生课程线上教学思政教育教学实践,从教学目标提升、教学内容完善和教学方法改进三方面入手对课程进行改进,探索形成一种工科专业课程线上教学思政教育建设思路。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2]薛瑾.基于移动终端的“微教学”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3]刘冕.一批“90”后老教授受追捧[N].北京晚报,2020-04-07.
[4]谷业凯.为何要有“新工科”(科技杂谈)[N].人民日报,2017-04-21.
[5]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50-58.
[6]陆舒湄.“三全育人”格局下高校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研究———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20.
[7]张玉华,顾春华,马前锋.高校思政课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的建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2):51-53.
[8]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3):64-69.
作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