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工程伦理与课程思政的结合分析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工程伦理与课程思政的结合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工程伦理与课程思政的结合分析

随着“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的快速推进,我国正向工程强国发展。工程活动在改善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引发了环境、资源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工程伦理教育愈发受到关注。与此同时,随着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兴起,新工科建设应运而生。那么,理工科高校专业教育如何引领和服务工程伦理教育、新工科建设以及提出的课程思政建设具体要求,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

一、工程伦理与课程思政的融合

(一)工程伦理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指出,工程科技人才不仅要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更要能系统地协调好经济、社会、政治、环境和伦理等多方面问题。可见,新工科明确了对工程人员工程伦理素质的要求。另一方面,2016年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使得我国工程专业本科生学历可以得到国际互认的权利。《华盛顿协议》对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12条毕业要求,其中包括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与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等。显然,工程伦理教育对国际性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随着工程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影响不断加大,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彰显。1998年肖平教授出版了《工程伦理学》教材,标志着我国工程伦理学的诞生。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总体来说,我国工程伦理学科由于起步较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当前大多数高校在本科教育阶段还未开设专门的工程伦理课程,工程伦理教育处于边缘化状态,存在工程伦理教育目标定位不明确、教育机制不完善、涉及内容少和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导致学生伦理意识淡薄、工程伦理知识薄弱以及工程道德实践能力低下,工程伦理教育亟待深入开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将教书育人内涵落实于课堂教学之中[2]。因此,课程思政是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担负着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重要使命[3]。作为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教师,顺应新时代课程改革的要求,将思政内容融入到专业知识的教学中,将树人育人目标贯穿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全流程,合理地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势在必行。尽管当前各高校大力开展了课程思政工作,也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但仍然存在重知识轻育人、教师思政素养参差不齐和思政形式单一等问题。因此,结合新工科的专业特点以及国际工程专业认证,围绕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内容、思政教学方法与路径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三)工程伦理与思政教育的关联性

由上述可知,工程伦理与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都是必要元素。其中,工程伦理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是以解决工程活动中工程实践主体的思想和价值取向问题为主旨[4]。而课程思政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逻辑以及内容、功能、方法、主体的反思和审视,是以具体问题和学生需要为导向的,让所有课程的知识体系都体现德育元素,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等。显然,工程伦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具有相当高的契合度,完全可以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在传递专业知识中“顺其自然”地将责任与使命、工程伦理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融入专业知识学习,这样既不撼动现有的工科培养体系,又利于促进国内工程伦理教育发展和课程思政有效实施,更好地培养学生伦理精神、爱国情怀、生态意识、工匠精神和责任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工程伦理教育及二者的共性认识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仅涉及课程思政或工程伦理某一方面,且将二者相互孤立,大大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若能将二者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统筹设计教学内容,协同育人,势必事半功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工程材料课程现状

(一)课程简介

工程材料课程是本校机械和相关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零件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性能要求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材料学基本理论,介绍各类工程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与加工工艺及性能特点,并结合实例说明选用材料的原则和方法,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获得有关工程结构与机械零件常用的各种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性能特点,从而使其初步具备合理选择材料和使用材料,正确选择加工方法及安排制订加工工艺路线的能力。

(二)教学情况分析

工程材料是上述专业涉及材料方面的唯一课程,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需要以物理、化学、工程力学和金工实习等为基础,结合生产应用实际分析、理解和运用知识,但理论学时仅30个,教学难度比较大,学生学习也有一定困难。目前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对工程伦理教育和思政教育没有硬性要求,大多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涉及思政教育和工程伦理内容仍然比较少,添加也比较随意或生硬,不具备系统性,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思政教育和伦理教育效果有待提升。结合工程伦理案例,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通过分析二者的共性特点,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使命感和责任感,还能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工程材料课程中工程伦理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实例

工程伦理学是一种应用伦理学,它是对工程技术人员行为的对与错进行系统思考和研究的学科[5]。工程伦理问题主要涉及技术伦理、利益伦理、责任伦理和环境伦理,处理这些问题的基本原则就是人道主义原则、社会公正原则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将人类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放在首要地位”被定为最基本的统领性的原则[6]。培养工科学生的“责任感、伦理意识和工程管理能力”已成为国际工程教育的共识。下面基于工程伦理内涵,结合课程思政元素,列举工程材料课程中工程伦理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实例,为课程教学新思路抛砖引玉。

(一)教学实例1———材料的疲劳性能

在讲解材料的疲劳性能时,可以通过电影《黑鹰坠落》引入1987年中国发生的黑鹰坠落事件。这架美国制造的直升机设计飞行寿命为5900小时,但仅飞行331小时49分就失事了,原因就是尾传动轴上的加工刀痕导致的疲劳断裂。如果工程师在产品制备和质量检验过程中负起责任,这种制造质量问题就不会存在,事故就不会发生,因此工程师的责任意识正是工程伦理的核心内涵。这一案例中黑鹰直升机是我国从美国引进的,当时我国直升机制备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近年来我国航空技术工作者奋起直追,勇于探索,目前直升机已从仿制仿造发展到自主设计,直升机制造水平正慢慢与国际接轨。利用这一案例进一步拓展宣讲老一辈科学家(如柯俊、师昌绪、邓稼先等)勇于承担责任、报效祖国的事迹,介绍他们在学术上的成就及贡献,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献身科研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踏实勤奋、持之以恒和勇于探索的科研精神,还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无形的价值观与有形的专业知识自然地结合起来。

(二)教学实例2———材料的成分与性能关系

在讲解材料的成分与性能关系时,可以引入大家熟知的泰坦尼克号海难事故。海难发生的原因是采用了含硫量高的钢板,导致钢的韧性差,特别是低温韧性更差。钢板含硫量高与当时炼钢技术水平有关,但造船工程师对钢的强度与韧性关系认识不足,专业能力欠缺,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现代工程对工程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什么是更好的工程”需要工程师提高对工程伦理问题的感知与理解,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是其基础。引导学生在进行零部件选材时要充分考虑材料的性能及使用条件,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质量意识,这既是“生命至上”的工程伦理准则,也是“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具体体现。“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贯彻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抗洪救灾,其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彰显,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国家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而且我们不仅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也必须要尊重他人的生命,要向那些挺身而出的最美逆行者、抗洪救灾英雄学习,感受生命的伟大和坚强,同时我们要敬畏自然,善待生命,心怀家国,努力学习,承担使命,体现生命的意义。说到专业精神,就要谈到“精益求精”,就要提到工匠精神[7]。广义的工匠精神指的是从业者对其从事的事业匠心独运,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既是一种职业精神,同时又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教学过程中可以介绍与材料制备和加工相关的大国工匠系列人物,如读懂砂子、铸好导弹的毛腊生,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等,引导学生养成敬业专注、严谨负责、精益求精和诚实守信的良好职业素养,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教学实例3———机器零件材料选择

在讲解机器零件材料选择时,尽量选用零件加工中无污染(或少污染)、消耗能源少的材料,如无须热处理或热处理工序少的材料、对人体无毒害作用的材料等,确实需要热处理的材料,则选用污染少的热处理方式,如采用余热淬火、表面淬火等,引导学生认识到选材时应充分考虑材料与环境的关系,减少材料使用量,减少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三废排放,减轻环境负担,选择易回收、易处理和可再生循环利用的材料,切实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工程中的价值选择是极其重要的,是关系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工程伦理教育就是要将伦理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植入到学生的思想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如曾经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库布齐沙漠,原来几乎寸草不生、动物绝迹,如今却拥有了6000平方千米的绿洲、5000亿元的生态财富,让学生从内心树立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同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带来的巨大发展使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不断提升,也大大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实例4———工程结构钢

在讲解工程结构钢时,可以让同学们观看《焦点访谈———“瘦”了钢筋“肥”了谁》节目。工程师违背职业道德,使用“瘦身”钢筋给建筑留下致命隐患,造成许多豆腐渣工程。道德与价值观是工程伦理的基石,工程师道德价值取向是否符合伦理规范要求,直接影响着各种决策的制定以及工程质量。由此衍生出研究人员学术道德问题,如“汉芯造假案”不仅使中国芯片业发展受损,还使后续相关领域自主研发项目受到了影响。引导学生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事实上,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要有自己的道德原则和底线,否则个人在利益面前就会迷失自我,国家之间关系就会混乱,世界就会没有秩序。中国近代史是落后挨打的屈辱史,侵略者是毫无道德可言的。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艰苦奋斗,中国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才大大提升。借此讲述少年周恩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并为之奋斗终生、矢志不移的故事,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觉悟与道德情操,坚持走好学、勤学、博学和成长、成人、成才的爱国兴国之路,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拓展列举祖国发展实例,如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被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其大桥绳索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材料制成,单根直径比头发丝还细,承重却高达35千克。这种纤维密度低、比强度高、耐化学腐蚀性能优异和耐冲击性好,是继碳纤维和芳纶之后的世界第三代高强、高模和高科技的高技术纤维,在国防军工和民用工业上都有广泛的应用。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大桥建成通车,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骄傲、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五)教学实例5———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制定

在讲解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制定时,说明机器零件的设计不仅是结构设计,还要根据零件的不同服役条件和性能要求进行合理选材,零件加工工艺路线是一个系统工程,最终零件质量需要各个工序的通力合作才能保证。我国台湾工程师协会提出的四大工程师信条之一就是分工合作、承先启后。团队合作是工程师伦理责任内容的重要组成,工程师应该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才能完成影响社会的巨大工程项目。例如,国家体育场“鸟巢”设计用钢量高达4.2万吨,材料的好坏、焊接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性,任何一处微小的疏漏都可能导致无可挽回的损失。引导学生认识到任何工程不能靠“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同舟共济”。另外,“鸟巢”上首次使用的Q460钢材是我国科研人员经历了漫长的科技攻关才研制出来的,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工程需要团结合作,一个国家更需要团结合作。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全国上下紧急行动,全力支援湖北疫情。中国人民不分老幼,不论岗位分工,都自觉投入到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中,坚韧团结,和衷共济,各行各业工作者敬业奉献,任劳任怨,众志成城,体现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文化底色,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家国情怀。团结合作也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四、结束语材料产业是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各类材料的设计、制备、加工和应用过程中都伴随着大量的安全问题、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材料设计不合理、选材不当、加工工艺不当和安装使用不正确都会带来工程灾难,引发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问题。因此,在材料类课程中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和工程伦理教育,提高工程人员思政素养和工程伦理素质已迫在眉睫。将工程伦理教育和课程思政二者融合与创新,创建材料类专业课程思政与工程伦理协同育人模式,实现课程思政、工程伦理教育与专业理论、实践及工程应用的相互渗透与促进,全面提升工程人才的思政素质和伦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2]孟兆敏,罗晶.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的实践[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7(5):47-49,53.

[3]唐艳,柳欣,董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四位一体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15):136-137,144.

[4]王秋辉.课程思政背景下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研究———以南京地区理工类院校为例[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19.

[5]徐泉,李叶青.工程伦理导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9.

[6]毛倩瑾,崔素萍,孙诗兵,等.材料类本科专业工程伦理教育体系的阶梯式设计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49):137-139.

[7]沈振乾,徐国伟,王浩程,等.工科实践类课程思政之范式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7):41-44.

作者:谈淑咏毛向阳张传香巨佳 单位:南京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