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土地资源管理范文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土地利用规划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其规划质量直接影响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同时,土地的稀缺性和利用的难以逆转性,决定了土地利用必须慎重。因此,土地利用应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面对土地资源日渐稀缺的挑战,如何发挥土地利用规划在区域内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是各级政府部门重点思考的课题。鉴于此,本文深入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探寻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策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土地利用规划现状
土地利用规划始终对区域产业布局、资源优化配置等工作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土地利用规划工作质量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在土地资源稀缺背景下,充分发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总结如下:
(一)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与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相互冲突
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会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布局。在此背景下,各区域把握发展机遇,主动发展现有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例如:沿海城市往往有着较长的海岸线,在发展海洋产业时,则会出现布局竞争和矛盾问题。但是要强调的一点是无论是原有产业发展,还是扶持新兴产业发展,都需要一定的土地资源作为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针对这种情况,为实现区域经济健康、长远发展目标,各区域往往会设置一些与当地实际情况不相符的产业,造成区域内产业布局相对混乱,且容易出现重复建设现象,继而使得区域内同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还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针对这种情况,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与区域产业布局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对区域经济土地利用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缺乏可持续
区域经济获得持续发展动力的关键在于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因此,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中,应着眼于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科学合理地规划区域土地资源,并要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地规划,才能大幅度提升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指导。但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土地利用规划,严重缺乏可操作性、科学合理性,使得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工作形式化,导致土地缺乏可持续利用价值。除此之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仍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缺乏可借鉴的经验,使得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工作难以保障质量。鉴于此类问题,为了确保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可持续目标的实现,有必要做好前期规划方案编制工作,图1为规划方案编制阶段工作流程图。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土地利用
规划作用的实现路径分析
(一)加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控作用
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现状是区域产业结构的空间表现。土地位置的不可变动性和使用的不可逆性,决定了土地的分配制约着区域产业结构布局与发展。区域经济的土地利用规划应发挥出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控作用,具体可以依托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来引导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布局。详细言之,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应突出主导产业的更替,并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基础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促使区域内三层次的产业结构比例更加合理,这样才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此过程中,应重点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根据区域内各地区现有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制定整个区域内土地利用规划,并根据各地区情况制定差异化的土地利用政策。其中,差异化土地利用政策指的是按照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不同主体功能区,科学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和使用强度,并推行相适应的土地政策,以此引导区域内各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布局,确保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与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相适应。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区域土地规划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区域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应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家颁布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充分利用土地利用规划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以此强化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控作用,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又快又稳发展。
(二)强化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推动作用
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决定了其具有战略性、长期性等特点。因此,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时,应强调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作用。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紧缺的土地资源使得区域经济发展受阻,这种情况下,如何真正发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持续性作用,应重点考虑以下几项问题:首先,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出远期、中期、近期的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土地利用开发工作。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制定时,相关人员虽然做好了详细的准备工作,但在实施中可能出现突变情况,这要求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总目标进行精细化处理,继而逐步推进规划目标,并确保其顺利实现。其次,有机整合各个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过程。众所周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执行时间较长,对土地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性作用。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往往与现实情况存在一定的细节出入,这容易让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丧失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因此,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应具备一定的弹性,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实际进行相应调整,这样一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内容等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要求土地利用规划的各个实施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确保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持续性和深度。最后,提高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的可行性,禁止形式主义。区域经济发展是国家复兴发展,造福民众的重要发展大计。因此,区域内各地区应避免形式主义,不得因个人私利而随意改动土地利用规划,要求从全局入手,全面优化土地利用规划,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三)着眼长远战略目标,协调发展区域经济
在新的历史时期,区域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已经成为制约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工作要求不断提高,直接推动了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规划深度和内容也随之丰富,多项先进科技手段被广泛应用在土地利用规划中,使得土地利用规划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重点是合理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才能为区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夯实基础。首先,面对土地资源紧缺的形势,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时,要求结合土地资源发展状况和区域经济发展对土地的真实需求,正确合理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并据此进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确保区域内土地供需平衡发展,才能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土地资源支持。其次,土地资源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时,应着眼长远战略发展目标,依法依规展开土地利用规划工作,并要遵守合法有偿原则,处理好地方、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并着眼于发展需求,科学确定发展规模、功能定位、产业聚集等,以此为区域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夯实基础。
(四)全局统筹,区域内统一规划
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本身是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此,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时,应从区域经济整体角度来思考具体问题,将整个区域视作为整个经济实体。但基于区域内各地区的构成,可以发现区域内牵涉多个行政单位,而不同行政单位的土地利用规划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使得区域内的土地规划难以统一,从而难以发挥出土地利用统一规划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针对这类问题,可以考虑从全局入手,统一规划利用区域内土地资源。首先,建立不同层次的协调管理机制,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区域内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需要可行且严格的制度提供保障,这样才能发挥制度的约束和监督作用,推动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有序执行。其次,加强区域内各功能区的调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往往会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具体包括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这种方式既可以打破传统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中行政区划限制,又可以基于整体角度进行全区域内土地的统筹规划,避免了区域内土地资源盲目开发和重复建设,有利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而有利于区域经济健康、长远发展。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全局统筹、区域内统一规划目标,针对以往规划的不足实施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流程图。
三、结语
通过本文分析可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但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中,由于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与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相冲突、缺乏可持续指导价值。因此,为实现区域经济健康、长远发展目标,相关部门应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引起重视,并在实践中着眼长远战略目标,优化土地利用规划,并基于全局角度,统一规划区域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作者:汪浩 王卓 单位:江西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研究院 江西省地质局地工程大队
土地资源管理研究2
鄄城县地处鲁豫交界,毗邻河南濮阳市,辖17个镇(街道)、452个行政村、1126个自然村,总面积1037.67平方公里。鄄城县农村宅基地共266426宗、总面积7131万平方米,户均宅基地267.64平方米。户均宅基地面积超过《山东省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规定平原地区宅基地最高限额200平方米的规定。2018年,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鲁办发[2018]27号)的通知(下称《通知》),鄄城县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充分发挥“三权分置”各自功能和整体效用,初步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平等保护的“三权分置”格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全县62试点行政村、90个自然村,一户多宅1775宗,空闲宅基地1934宗,资格权认定46839人,收缴有偿使用费426.40万元,有偿退出宅基地380宗,盘活宅基地1583宗,解决就业人数727人,宅基地产生经济效益11328.86万元。
1鄄城县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具体做法
1.1强化顶层设计,注重政策推动
1.1.1加强组织领导
全省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动员会后,市委、市政府相继召开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就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菏泽市鄄城县关于开展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促进乡镇振兴的试点实施方案》(菏办字[2018]30号),并报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备案。鄄城县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综合服务组、技术指导组、宣传引导组、业务督导组,明确职责分工,具体负责宣传、指导、督导、考核等工作。各镇、街道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镇长(主任)担任组长的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领导小组及相应的“三权分置”办公室,负责组织开展各镇、街道的试点工作。市、县、乡、村建立了四级联动机制和民主议事规则,明确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群众广泛参与的责任机制,形成领导有力、上下联动、全力配合、责权明晰的工作机制和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1.1.2加强工作督导
改革试点开展以来,市、县深化改革工作委员会定期听取专题工作汇报,鄄城县试点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了5次现场调度会,成立4个外业督导组和8个内业技术指导组,深入一线召集碰头会、座谈会,面对面解决实际问题。
1.2强化宣传引导,注重交流培训
1.2.1轰轰烈烈抓宣传。鄄城县主要实施了“八个一”宣传行动:县组织一支宣传车队、乡镇组织一辆宣传车;刷写一批宣传标语。开展一次文艺宣传;发放一份宣传单。电视台开办一个专题栏目《乡村振兴、宅改先行》,组织一次入村巡回宣讲,每村发放一个专题录音宣传U盘,通过村内“大喇叭”,播放“三权分置”试点相关政策。制作一批流动宣传展板,在各乡镇集市、试点村流动展出。
1.2.2参观交流抓提升。工作中切实注重挖掘典型、总结经验和提炼推介。去年以来,鄄城县先后组织5次外出学习考察,通过相互借鉴学习,促进工作推进。鄄城县的典型做法分别被《新华社高管信息》《农民日报》《中国自然资源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1.2.3接触底气抓培训。全县就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工作先后举办培训班5期,参训人员达3000余人次。把培训班办到村级一线,让试点村群众明形势、知政策、懂发展,自觉主动投身到改革试点工作中去。
1.3强化权籍调查,注重确权行动
1.3.1开展外业调查。鄄城县制定了《鄄城县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工作摸底调查及不动产权籍调查实施细则》(鄄农宅组发[2019]17号),对摸底调查及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内容进行规范界定,全面启动农村宅基地调查摸底,充分掌握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重点查清一户多宅、超占面积、闲置房屋、村内空地、附属设施等占地情况。1.3.2规范建立台账。调查完成后,形成村级调查台账,经镇街政府及村委同意,确认资格权,发放资格权证。权籍调查成果转入不动产登记中心进行登记发证。1.3.3调查成果公示。调查结果经村委会确认,镇街“三权分置”办公室审核后,对符合资格权要求的宗地进行公告,公示无异议后,村委会出具《公示无异议证明》报送县三权分置办公室备案,由镇街政府发放《资格权证书》。全县90个试点村共调查测量21377户,形成调查档案21377宗,发放资格权证书16537本,发放不动产登记证书3069本。其中,一户多宅1775处、占比8.3%;非本集体经济成员使用宅基地1945处,占比9.1%;宅基地实际使用面积超出规定面积的8122处,占比38%;除一户多宅、使用多占等现象日渐突出外,90个村庄占地面积19336亩,村内闲散土地2846亩,占比14.72%。
1.4强化有偿使用,注重创新驱动
1.4.1合理界定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宅基地农户资格权,有权以户为单位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用地面积,申请或使用宅基地建设农民住房。在资格权认定上,对农户依法依规合理享有宅基地资格权划定了9个标准,从基准日确定、花名册形成到审核颁证和存档备案,都做了严格的规定。
1.4.2严格推行宅基地有偿使用。准确科学界定宅基地“一户一宅”的范畴、属性、审批管理,在有偿使用标准上,确定了农村宅基地每处不得超过264m2的基准面积,对超占、一户多宅等情况实行“阶梯计费]”。
1.4.3探索放活宅基地使用权。一改过去农村宅基地无偿、无期使用为有偿、有期使用,落实闲置宅基地收回权。对一户多宅的宅基地或者长期闲置、废弃的宅基地,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无偿或有偿的方式收回重新利用。在宅基地退出和流转上,对宅基地退出的农户申请、乡镇审批、协议签订、注销证书、处置验收和登记造册等6道关口以及宅基地流转的方式、范围、条件、程序和收益分配等,均做出了严格规定。同时,强化宅基地分配权和收益权。按照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积极行使新增宅基地分配权和闲置宅基地再分配权,妥善解决无房户、住房困难户的宅基地,保障农民的基本居住需求。
2鄄城县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工作成效
2.1以规划引领助推乡村振兴
优化了62个试点行政村的土地开发利用空间格局,构建农田农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约集聚、生态环境美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乡村发展新格局。
2.2以拓展融资助推乡村振兴
充分利用确权成果,建立了鄄城县农村宅基地(闲散土地)动态管理信息服务平台系统,共设置土地交易、土地抵押、土地流转、土地盘活、土地有偿退出、土地租赁等6大板块。县建立了流转服务中心,乡镇建立了流转服务站,村居配备了土地流转信息员,及时发布流转信息,促进了流转双方的有效对接。试点村现库存闲散宅基地1934宗、51万平方米,已流转成交452宗、12.8万平方米,创造政策红利7.73万元。积极推进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抵押贷款,建立了农村宅基房地一体抵押贷款平台,群众在领取不动产证后,可以随时到农商银行融资平台办理抵押贷款。目前共办理抵押贷款21笔,累计贷款金额达200余万元。
2.3以机制创新助推乡村振兴
坚持租赁为主,流转、入股、抵押为辅的方式,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允许农民自主利用、村集体统一开发、工商资本投资经营等方式,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试点以来,鄄城19个试点村平均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7.5万余元。试点村共打造田园综合体项目2个,保护传统村落1个,打造美丽乡村规模为190余亩,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37个,净增土地指标4284.75亩,形成占补平衡指标1041.26亩,先后有8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参与总投资9.6亿元,解决就业3560余人,产生经济效益达6.42亿元。
3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的措施
3.1土地资源盘活要以规划引领
为风向标。坚持“多规合一”,加快修编村级规划,努力盘活农村沉睡的土地资源。
3.2土地资源盘活要夯实制度性
文件和措施这块基石。认真研究制订制度性成果的配套文件和措施,在全县推广。重点解决农村住房的历史遗留问题,对宅基地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彻底清查,对不动产实施全面登记,对宅基地所有权、农户资格权予以落实与保障,实现农户的“一户一宅”。
3.3土地资源盘活要不断丰富
“三权分置”的实现形式。针对零星宅基地流转难的问题,加快推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不断丰富“三权分置”实现形式。进一步优化、配置、开放宅基地市场,解决宅基地转化为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后的用途限制问题,并对宅基地流转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吸引社会投资者进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市场,同时鼓励农民不断探索新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方式,提高社会经济收益。
作者:刘明卿 任金生 王宾 张杰 张国杰 单位:山东省鄄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土地资源管理研究3
引言
由于土地、矿产、水、海洋、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由不同部门进行管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管护存在缺位现象,空间规划存在多、乱、冗余、无序和衔接不畅等问题,难以实现各种规划落地,造成资源浪费、利用效率低下。2018年3月,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自然资源部正式组建,其目的是为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间规划重叠等问题,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1]。在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新背景下,高校作为提供后备人才的主要机构,更需要注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教育是中国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和高水平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2],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亟待跟上时代步伐。各大高校必须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主力军的作用,依据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新内容和新要求,重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创新培养模式,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以适应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对高端专业人才的要求,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一、自然资源统一管理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新要求
自然资源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确权登记、空间规划、生态修复四个方面[3]。新背景下自然资源调查评价要求从单个要素调查评价转向多要素复合调查评价,确权登记要求加强数字国土、国土动态监测平台及自然资源数据库方面的建设。在空间规划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指出,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主要有三个时间节点,一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形成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一张图”;二是到2025年要健全国土空间规划的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三是到2035年基本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自然资源统一管理还肩负着生态修复的职责,要求从传统的经济价值观念转变为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并重观念,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原则。在此背景下,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对相关技术人员、规划人员和管理人员有了新的甚至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教学的要求也产生了较大的转变。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从单要素资源调查评价转向全要素资源调查评价
在以往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教学中,自然资源调查是狭义上的“资源”,课程主要为“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学”等土地单要素调查评价内容,而在自然资源统一管理背景下,必须将土地单要素调查向土地、森林、草原、矿产、海洋、水资源等多要素方向进行转变,需要学生掌握除土地以外其他资源的调查评价内容与技能。
(二)从单项规划转向全域全类型空间多规划并行合一
自然资源部的成立,解决了多部门规划互相打架、踢皮球的问题,这就标志着我国已经从单一类型的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主体功能区划的割据局面转向了全域全类型国土空间规划,彻底要求将多个单一规划合并成一个规划,并且要实现海—陆、城—乡规划间的区域平衡与协同发展。在此背景下,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深刻领悟新时期下国土空间规划的重大举措与重要内涵,平面、单一化的“土地利用规划”课程需要提升为更为立体、多元化的“国土空间规划”课程。
(三)从单一部门数据库转向国土空间数据库共享平台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建立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以空间治理、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2017年1月3日,国务院印发了《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要提升国土规划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共享。2017年1月12日,姜大明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结合实施全国国土规划,建立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目的是形成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手段的信息化机制,为国土空间和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奠定信息基础。2017年7月,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印发了《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总体方案》,这意味着土地资源管理研究生更需要加强信息云数据、云计算、云服务、云管理内容方面的学习与培训,为加强国土空间数据共享与应用服务的技术与管理提供保障[3]。
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体系现状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作为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形势下最为对口的专业之一,必将在未来为该行业输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虽然该专业仍处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中,但已经远远超出公共管理的范畴,不仅是对资源的管理,更要实现人地统筹的内涵。并且其培养内容包含了“理工”科的思想,对于技术方法和实践应用方面的要求更高。面对自然资源统一管理背景,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在能力培养和政策衔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尚未形成与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相衔接的课程体系
在大部制改革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就存在学科定位模糊、专科课程体系未成形、理论与实践脱节、师资力量不够强大[4]、授课效果不佳等问题[5]。通过对部分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纵向对比,不同类别院校对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特色与培养方向略有不同,常见的研究方向有土地利用规划、房地产开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地信息管理等,主要课程有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学、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土地经济学等。按照目前的课程设置情况,大部分高校课程设置与自然资源统一管理背景割裂,较侧重土地方面的知识运用,对于其他自然资源鲜有涉及。与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要求相比,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还不尽合理,主要课程还是面向土地这一单要素调查评价分析。
(二)缺乏对自然资源专业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有学者在生源特征和社会需求特征的基础上开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研究,调查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特征与需求,结果表明各类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均有所要求,在系统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操作技能方面的要求最高。除此之外私营企业还希望毕业生具有行业相关从业资质和执业资格[6]。就目前的培养情况来看,对于专业实践能力和技能培训方面,未设置相应的课程,研究生大多通过导师的科研项目提高个人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但是与行业的最新动态还有一定差距,在校学生较难学习最新的行业技术标准和政策规划,这一点与行业发展略有脱节,未来需要加强行业实操技能的培养和接轨。
(三)科研实践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强化和拓展创新
岳晓凤等人对比了国内外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情况,提出我国在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上应改革考核制度,全面综合考查学生以提高生源质量;建立教学、科研与社会的互动机制,建立教学、科研与社会的互动机制,通过国际交流合作等多途径提高学术创新能力[7]。应当多为学生创造国内国际会议、论坛、讲座等交流机会,让学生融入良好的科研氛围以提高创新能力[8]。自然资源统一管理背景下,应多为学生提供了解行业动态的机会,拓宽个人的知识面,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个人的科研能力,强化对自然资源管理的认知,及时了解自然资源管理的行业现状、发展方向和空白之处,以提高个人的创新能力。
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一)构建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树立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理念
现阶段高校应当突出培养特色,在明确学科定位的情况下,基于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多学科构建逻辑清晰、结构得当、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设立好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课程的课程体系,为自然资源统一管理人才培养提供知识体系的支撑。除了政治、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还应增设难度适中的计算机课程,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学有余力者还可以深入了解数据库建设和相关程序代码内容,为专业课中的国土资源数据库、信息技术方面课程内容打好基础。专业必修课程需要依照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具体内容实施,在教学中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海”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开设“国土空间规划”“乡村规划”“土地生态评价”“海洋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国土资源数据库”“自然资源动态监测”“管理学”等课程,以满足自然资源管理在调查评价、规划管理、动态监测和生态管护方面的人才需求。另外,目前自然资源调查、确权法律法规条例方面还不够完善,高校应增设土地管理法律方面的课程,拓宽学生在土地管理法律方面的知识基础。专业选修课程按照学生的个人意愿进行选学,分别在法学、管理学、地理学、经济学和生态学方面进行不同类别的课程设置,适当增设自然资源管理相关行业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类的考试讲解课程。除上述理论课程以外,高校应当设定与理论课程对应的实践课程,可与政府机构、企业单位进行实习合作,让学生在自然资源管理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学习实践中充分运用所学的自然资源管理理论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以团队学习提高创新能力,构建自然资源行业沟通桥梁
在导师负责制的前提下,还需要探究学生—学生、导师—导师、学生—导师的团队合作学习交流模式,以破除交流壁垒,打破思想障碍,培养创造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导师要积极构建学生与自然资源管理行业对接的沟通桥梁。在团队建设方面,进行学生团队和导师团队的建设,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加强合作与交流,提高自身创新与创造能力;导师以团队为单位,加强与自然资源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科研合作,促进学生对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调查方法、数字国土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定期进行学生团队与导师团队的汇报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对自然资源行业的疑惑,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科研学习能力,让导师在交流中完善教学方法。同时,尽可能申请较多的科研交流经费,邀请国内外知名学术专家、工程师进行行业动态和技术标准的专题讲座,选拔优秀学生到国外知名院校进行交换学习,提高本校学生与其他学校学生的交流机会,学习国外自然资源监察与管理的先进技术与思想理念。
(三)分类分层有针对性地培养,与自然资源管理行业相呼应
针对学生的职业规划与个人目标,进行分类分层培养。从就业情况来看,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去向多为政府机构、土地与房地产相关企业、科研单位等。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时,导师与学生共同明确学生未来规划与发展方向,对于有意愿进入政府机构或事业单位的学生,着重培养其宏观规划与调控管理能力,选修课让其着重选择规划、管理类课程。对有意愿进入企业和技术事业单位的学生,加强其实践能力,定期与合作单位进行联合实习培养,为学生搭建企业实习平台,增强学生在自然资源调查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方面的考试能力。对希望继续深造或在科研机构工作的学生,多对其进行学术方面的指导,为其与国内外学术顶尖人物创造交流机会,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创造能力。
通过了解学生的就业意向与发展方向,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分类培养,在实现社会—人才供给关系平衡的同时,实现学生个人价值,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强大的后备人才保障。综上所述,对于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构建课程体系,针对调查评价与生态修复技术方面、空间规划管理方面和自然资源动态监测方面相应地增设课程,注重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高层次人才在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增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设置针对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四大内容的课程,注重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教学方式,加强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课程建设,进一步强化自然资源多要素调查、国土空间规划、国土数字信息化方面的课程设置。高校应当重点探究学分制度与素质培养的改革方向,规避唯论文而论的局限性,在培养学生文化专业素质的同时提高人文思想素养,让学生具备多学科融合思维的管理能力、规划能力与创新能力,构建逻辑清晰的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提高个人核心竞争力,契合社会发展方向,满足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内容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作者:杨木壮 林彤 赵冠伟 吴大放 冯艳芬 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土地资源管理研究4
地理大数据(GeoData)是指携带地理位置信息的大数据,其来源包括通过机器设备、人工或者人机交互等获得的多样化地理信息数据,如通过遥感卫星或遥感飞机获取的遥感影像数据,城市三维模型数据以及各类移动设备实时产生的位置信息,各种温湿度、视频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等。[1]地理大数据(GeoData)在城市规划、土地资源调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广泛应用,不仅促进了土地资源管理决策的科学化,还实现了土地资源管理的现代化。[2]虽然近年来地理大数据(GeoData)技术突飞猛进,但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对地理大数据信息的重要性重视程度不高,造成人才培养与快速发展的土地资源管理实际需求相脱节,教学课程内容相对于技术的发展较为滞后。因此,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如何与地理大数据(GeoData)技术融合,培养出地理大数据(GeoData)技术应用熟练、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是该专业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3-4]
一、地理大数据的发展
地理大数据具有广泛存在性和较强的拼接能力,具有来源广泛、体量大、价值高、获取迅速等特点。[1]遥感数据是地理大数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1995年以来,国际上开展了诸多与遥感应用相关的科研计划,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计划”“全球陆地计划(GLP)”“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地球科学事业系列计划”“未来地球研究计划(FutureEarth)”等。国内方面,我国于1978年7月开展了综合多学科的腾冲航空遥感试验,是中国首次使用遥感技术勘察自然资源。八十年代以来,国家层面开展了多项利用遥感技术开展土地调查的重点科研攻关计划,如“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黄土高原遥感专题研究”等。九十年代中科院等单位开展了“国家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3S技术综合应用研究”“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项目”等遥感应用和科研计划。进入二十一世纪,通过应用遥感技术,“十五”期间完成全国省级土地、森林、矿产、地质和海岸带的遥感综合调查。“十一五”期间遥感应用拓展到城市、环境、灾害、生态和农林调查等领域。2013年至2015年,中国利用国产高分遥感数据完成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2017年,再次利用遥感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近年来我国高分系列、资源系列等多颗遥感卫星的投入使用,国产遥感数据的逐步丰富多样,遥感数据的获取更加方便快捷。上述技术实验或科研项目均通过遥感技术实现了地理大数据的多时空尺度、多要素过程观测,量化和解析。[5-6]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测绘技术、智能终端以及各类传感器技术的迅速发展,也进一步推进了地理大数据的发展。地理大数据来源更加广泛,从单一来源数据发展到多来源数据,除来自传统意义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外,还来自普通民众以及个人智能终端设备产生的数据;同时,数据获取更加迅速,时效性更强,从年度性更新数据发展到部分地理数据几乎可以实时更新数据;数据量也在以几何级数快速增长,从MB、GB级别数据量跨越到TB、PB甚至EB级数据量。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借助地理大数据在多数据来源、强时效性、大数据量等方面的优势,地理大数据在土地信息挖掘、交通出行规划、城市信息挖掘、公共安全及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环保监测等方面的应用日益繁荣。[5-6]
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地理大数据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土地资源管理学、经济学以及相应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并具有地理大数据处理及应用、不动产评估及土地资源评价等基本技能,可在国土资源管理及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3]随着土地资源类型的快速变化及土地供需矛盾的加剧,土地资源传统管理方法已不适应地理大数据技术及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制约着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4]目前,全国有50多个高校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且以农林类高校为主,课程设置基本相同,课程设置中仅在部分3S技术类课程和地理学类课程中涉及地理大数据技术。[7]如部分高校在3S技术类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实践教学的方式指导学生如何综合利用3S技术开展土地调查,过程中涉及少量地理大数据的处理,包括:遥感技术获取土地覆被信息;GIS技术提取地类图斑,最后完成空间分析等。[8]在地理学课程中涉及少量地理大数据的原理知识,包括大地坐标系、投影坐标系、地貌、地形条件等。[9]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尚缺少以地理大数据技术为主体的系统性综合性课程,对地理大数据技术重视程度不足,造成社会对相应人才的需求与学校教学内容不匹配等问题。为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推进地理大数据技术与专业教学的交叉融合,提高地理大数据技术课程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各高校采取了多种多样的人才培养教学方式,如“土地+遥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融合教育改革试验;[10]为提高学生土地资源数据获取实践能力进行的混合式实践教学改革;通过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将传统面对面教学与网络在线教学的优势互补形成的“线下+线上”有机整合的教学方法;将便捷的移动终端与网络等用于学习活动,锻炼实验实践能力,认真理解实验任务,挖掘积累学习资源,熟悉实验操作等。[11]各高校教学改革实践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土地资源专业地理大数据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融合匹配度不足
地理大数据获取和处理是一项强调实践性的工作,涉及大量的地理大数据软件操作,需要通过多维度高密度的操作实践方可让学生熟悉地理大数据软件的操作和应用,因此诸多院校设置课程学时、实践学时相对于理论学时较多。然而,若过分依靠实践操作教学而忽略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又将造成很多学生理论理解不足,局限于软件操作模仿,难以理解操作机理,造成大部分学生无法顺利处理数据变化后的类似问题,凸显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融合匹配度不足的问题。
(二)教学方式创新不足,教学过程枯燥
当前地理大数据相关课程教学方式较为抽象、刻板,创新性不足,学生遇到问题时,自主解决问题能力不足,只能求助教师具体解决问题或是教师按步骤提前录制好实验指导操作视频,学生按视频指导操作得出结果。教学过程探索性不足,难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地理大数据获取和处理技能难以提高,这是地理大数据类课程教学面临的较大难点。[12]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工具滞后于时代发展
近年随着国家科技水平的提升,地理大数据相关技术也得到了飞跃式发展,众多的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在硬件方面多颗高分系列及资源系列卫星发射成功并投入使用,通过自然资源部卫星遥感云服务平台提供了更多、更新的分辨率更高的卫星遥感数据,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在软件方面,地理大数据软件不断更新,如常用的ArcGIS、ENVI、PIE等软件版本不断更新,功能更加丰富全面,使得对地理大数据的处理更加快捷与便利。但是限于教材及教学工具软件的更新速度,存在技术发展与学校教学内容不匹配等问题,学生难以掌握最新的地理大数据处理技术,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存在突出矛盾。[13]
三、地理大数据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交叉融合实践
为解决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地理大数据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的上述问题,进一步加强地理大数据与土地资源专业课程的交叉融合,提高地理大数据技术课程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笔者选择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三大主干课程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评价及土地管理作为研究课程,为深化学生对地理大数据的理解及应用,提出以基于技能训练式教学为基础,构建“土地资源调查+GeoData”教学模式;以基于案例分析式教学为基础,构建“土地评价+GeoData”教学模式;以基于探索式教学为基础,构建“土地管理+GeoData”教学模式。通过多种“土地+GeoData”教学模式的应用,解决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面临的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融合匹配度不足、教学方式创新不足,教学内容枯燥以及教学内容和工具滞后于时代发展等问题,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基于技能训练式教学的“土地资源调查+GeoData”教学模式构建及应用
土地资源调查主要是指应用一定的测量方法(遥感和测绘制图),查明区域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以及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为土地资源评价、规划以及土地资源管理提供数据。在当前土地资源调查工作中,GeoData(地理大数据)技术应用越来越丰富多样,如通过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获得实时、准确的定位信息,通过高分系列或资源系列遥感卫星影像获取目标区域具有较高空间时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并通过使用相关的地理大数据软件对获得的土地资源数据进行处理、编辑、分析,提取相关信息,并输出相应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图等成果。
为了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地理大数据处理和应用的专业技能,选择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主干课程土地资源管理,并选择学生熟悉的学校校园作为调查区域,收集区域内最新的地理大数据(遥感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土地利用数据、交通道路数据、街景数据等),并运用3S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包括使用卫星定位系统收集定位信息;利用遥感处理软件ENVI进行地理图像数据几何校正、图像融合、矢量裁剪,进而解译遥感影像、绘制土地利用图;通过GIS空间分析、栅格计算、重分类、属性录入等功能,实现调查区域内的分析、空间信息挖掘。通过结合土地资源调查对学生反复地进行技能式训练,既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让学生充分掌握了地理大数据(GeoData)最新软件的操作使用,学生既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操作以及这样的操作能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融合的匹配度。
(二)基于案例分析式教学的“土地评价+GeoData”教学模式构建及应用
土地评价指针对一定目的,对土地的质量和性能进行综合鉴定,包括对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的定量分析,综合评价各土地类型单元对所确定的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性、限制因素、生产潜力、经济效益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在目前的土地评价中,地理大数据(GeoData)可以为评价工作提供评价单元及评价因子,根据评价目标定量化评价指标。教学过程中选择土地评价课程中的重点章节“土地适宜性评价”,运用案例分析式教学法,以滇池流域土地适宜性评价为案例,利用地理大数据(GeoData)划分土地评价空间单元,提取影响适宜性高低的评价因子,选定评价模型对地块适宜性进行分等定级工作,实现地理大数据(GeoData)与土地评价教学的交叉融合,学生用所学的土地评价理论知识与地理大数据(GeoData)相互促进。通过对滇池流域土地的适宜性评价工作,让学生对高原湖泊的综合治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引导学生开展湖泊治理思考和讨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地块适宜性分等定级工作。通过理论知识与熟悉的案例相互结合,不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三)基于探索式教学的“土地管理+GeoData”教学模式构建及应用
土地管理是国家为维护土地制度,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保护及监督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所采取的措施,包括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等各项措施。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特别是长时间尺度下的地理大数据(GeoData)可及时准确地掌握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科学地制定和落实土地管理政策和措施。可以为土地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教学过程中选择土地管理学中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内容,同样选择学生熟悉的学校校园周边城市区域为探索对象,利用长时间序列的地理大数据(GeoData),充分动员学生对校园周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进行探索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以土地利用的合理性为主线,将学生分为若干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数据收集,再进行课堂分组汇报及讨论,让学生充分了解如何通过地理大数据(GeoData)实现土地管理,更加形象地理解城市土地管理政策制定对土地开发利用、保护的影响。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了上述三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将GeoData(地理大数据)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有机交叉融合,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运用案例式教学和探索式教学,选取具有地域特点的较新的遥感影像等地理信息数据及处理软件,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较好地解决了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融合匹配度不足、教学方式创新不足、教学内容枯燥以及教学内容和工具滞后于时代发展等问题。学生学习主动性得到提升,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增强,获得学生的好评,为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创新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技术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者:李晓琳 肖颖 李佳璇 单位: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