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路径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我国的网络发展速度很快,但相关制度建设相对落后,例如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给大学生的思想以及辨别能力带来了一定的阻碍。[1]部分高校学生的网络道德及法律意识较为淡薄,这暴露出高校相关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网络真空地带,而这种状况极易导致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建设产生错位。因此,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应该将思政教育与网络文化发展相融合,这样既可以实现思政教育内容的导向性、时效性,也符合年轻一代的学习方式及思维习惯。高校网络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文着重从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将网络文化建设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去。
一、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内容
大学校园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只有纯净的校园文化才能令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网络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同于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特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简言之,高校网络文化主要是指与大学生使用网络密切相关的信息文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网络进行线上教学已经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高校网络文化是网络时代背景下的新业态,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网络安全意识的培训、网络文明素养的提升、优秀网络作品的创作等方面,配套的制度及监管机制,也是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特征
高校网络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一定的特征,比如快捷方便性、开放互动性,尤其是当下的网络信息传递的速度很快,传递的范围很广,给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共享提供了可能性。除此之外,高校的网络文化还呈现出娱乐性的特征。高校的网络文化还具有隐私性的特点,大学生情感丰富,他们虽然特别渴望与人交流,但是在现实面前,又不愿过度暴露自身的精神状态与精神世界,网络的虚拟空间能够为他们提供自由倾诉的平台以及隐秘的空间。3、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利于消除网络文化自身的负面影响。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虚假、庸俗消息,对于一些抵抗外界诱惑力差、辨别能力差以及心智不太成熟的学生而言,非常容易深陷其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会通过网络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刺激。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往往有着较强的逆反心理,极易被一些不良网络媒体所利用。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及心理需求,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从而增强辨识力,提升思想素养,助力文化课学习,获得良好的教育成效。
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1、网络文化建设人员的投入和经费保障不足目前,纵观我国的各级各类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方面仍存在很大的挑战。网络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与此同时,我国的部分高校在进行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根据社会的需要做出及时的调整,缺乏相应的专业网络文化建设、网络信息监控、网络文化管理、专业的管理人员等等。有的院校在进行网络文化建设以及相关指导教师的选取时,大多选择其他岗位的教师兼任,导致网络文化建设内容空洞,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失。如果出现相关的网络技术难题,很难有效地解决。[2]高校在进行网络文化建设方面,资金投入不足,从而导致硬件和软件设施在更新换代方面难以与时俱进。
2、网络管理队伍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很多高校在进行网络文化建设时,首先需要考虑人员配备问题。高校的宣传部、学生会、辅导员及思政教师是网络文化宣传的重要力量,他们对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及网络传播的特点比较熟悉,具有较强的辨别能力。充分发挥这些人的优势,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提升其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对于非专业的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人员,也要加强思想引导和专业技能培训。
3、网络文化建设平台不完善
大多数的高校在进行网络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采用的平台和途径依然是线下教育平台和日常课堂教育,采用的辅助手段主要是内部的校园网、各院系网络以及网络文化相关的各类主题网站。高校应该针对网络文化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充分保障网络教育平台的平稳运行。高校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方面,缺乏灵活多样的宣传手段,传统的宣传手段例如官方通知与公告的发布、重大热点新闻的分享、教师的网络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教学文件的学习等形式,依然是主体,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交流。高校在进行网络文化平台建设方面还存在相对分散的状态,平台之间没有良好的合作交流基础,没有形成高效的教育合力,网络教育质量以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建设效果不尽如人意。4、网络安全意识不足高校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不足,尤其是在对网络信息的辨别方面。高校对于网络文化信息的反馈机制以及反应速度方面建设不够,相关的监督监管机制也不健全,这些会影响学生的信息判断、对社会热点及难点的解读,还会影响学生对于相关理论及政策的分析研究。高校在对相关人员的网络安全教育培训方面力度不足,缺乏相应的培训平台及教育经费。尤其是在面对网络舆论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与解决措施。高校自身网络安全意识的淡薄,会严重地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路径探讨
1、加强载体建设,积极占领网络文化阵地
在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的原则,坚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将四个原则相统一。可以给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增添一些生动活泼的内容,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大学生应增强自身参与意识,利用交互式网站促进信息的沟通交流。对此,高校也应该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坚持学校的主管地位,倡导高校学生进行用户实名注册,既方便学校进行管理,还可以进行信息沟通渠道的建设,帮助全校师生解决好自身的实际问题,还具有丰富自身教育的功能。对于高校的师生而言,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创建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个人网站,这些个人网站应该主要用于宣传优秀的校园网络文化。高校在给予支持的同时,还必须对网站进行严格审查,加强监管与监督。对于一些学生个人举办的网络虚拟组织,高校应该倡导宣传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方式和内容,鼓励新型的科技文化群体,倡导正向的兴趣爱好群体,帮助大学生进行网络虚拟组织的实名化管理和实名化监管。[3]
2、加强内容建设,积极倡导网络思政教育
高校对于网络文化的建设,应该积极地倡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设,对于一些网络内容,坚持正面的网络宣传与主动的引导,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网络知识传播,为网络文化研究与发展提供最新的学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渠道。对于当前高校师生所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应该增强正向理论方面的宣传与引导,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对于一些网上的主题文化,应积极地进行宣传和引导,增强网络正面典型的宣传力度。要在校园网络上增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积极作用,大力支持对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的舆论宣传。学校可以组织优秀学生及教师共同参与到高校的网络文化建设中去,推动校务公开,增强校园网络管理的公开化、透明度,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让学生形成网上主流舆论的主力军。高校在建设网络文化时,应该注意进行区别对待,要帮助学生形成教育合力。高校的相关管理人员平时需时常留意网上具有积极意义的网络热点,注意其中的一些积极影响,努力使其对学生产生正向教育的作用。对于一些有消极影响的热点问题,要冷却处理,避免炒作,并及时利用一些网络手段缩小其传播范围。高校在进行网上舆论引导时,应该重视网络的宣传教育,重视校内各个媒体之间的广泛结合,形成一种规模化的优势,促进传播效益的最大化,建立起完善、及时、准确的快速反应机制。学校在处理网络问题时,要及时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针对一些不实的信息,要及时进行处理,这样可以给学生形成良好的榜样。高校要保持师生之间的信息披露渠道畅通,这样才有助于自身话语权的建立。[4]高校在进行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建设时,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把握好网络传播自身所具备的特点以及网络引导方面的技巧,把握好网络引导的正确时机与其中正确的节奏和力度。网络上的新闻宣传要和信息服务做好结合,要重视各项网络传播手段的应用,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加强对网络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疏通引导教育。
3、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网络信息监管力度
高校应定期开展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加强对高校核心人才队伍素质的培训,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增强自身处置网络信息安全的能力,对于一些网络文化需要具备一定的研判能力。在进行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时,要注意熟悉学生的特点,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尤其是学生思想上的动态,组建一批优秀的高校核心教师队伍,以此来增强对于网络舆论引导的正向重要力量。高校的网络文化管理人员在应对网络舆论时,应搭建起完善的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网络信息平台的目的是借助高校自身的网络舆论引导队伍,给高校内部的师生传递正确的信息,尤其是畅通信息渠道沟通建设,加强网络舆论引导队伍E东中部经验丨ExperienceinEast-central内部之间的信息沟通,建立起完善的快速反应机制。[5]快速反应机制建立的重要目的在于应对一些突发的、重大的校园性网络舆情,能够及时组建起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对一些不良的信息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减少网络舆论的不良影响。在高校网络文化监管队伍建设时,要重视队伍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学校应具备专业的平台和培训方式,加强对网络信息监管人员的培训力度,这是增强学生和高校教师内部校园网络文化信息监管力量的重要渠道。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的优势,把握好网络思政脉搏,利用高新的融媒体技术,创新网络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网络文化的吸引力和渗透力,促进优势资源之间的整合,减少文化资源的重复和浪费。应该重视自身网络文化思想体系的构建,通过主流文化的引导与宣传,发挥出主流文化的正面效应。应该重视自身评估反馈机制的建立,在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水平的同时,给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结语
信息网络化背景下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在充分享受时代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这就更加凸显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必要性。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必须以积极创新的姿态、兼容并蓄的态度开展各项相关工作,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正能量人才,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高校应该掌握好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动权,积极介入网络文化制度建设,构建安全、合理、高效的工作机制,培养专业素质高、有责任、有担当的工作团队,形成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尚全,谷静.新时代基于思政教育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科教文汇,2021(22):3.
[2]赵建敏,张东红.95后大学生参与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路径及机制研究[J].理论月刊,2017(12):5.
[3]张治国,罗建华.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03):3.
[4]杨文君,薛宝平.基于高校网络文化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9(04):2.
[5]石媛,刘国新.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品牌培育路径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29):2.
作者:李佳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