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中的语文课堂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虽然中职毕业生就业前景较好,但其跳槽率较高,企业忠诚度较低,并时不时出现各种就业问题。这反映出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时存在不足,如学生职业道德培养、职业知识学习和技能锻炼等欠缺。一系列的问题最终都会呈现在具体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之中,这就需要中职学校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即除了就业指导课和道德法治课,还需要各学科教师结合学科优势、教材内容、教学特点进行职业道德素质的渗透式培养,让学生除了掌握专业技能,也能够接受全方位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形成健康的就业择业观,进而真正成长为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和社会用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一、基于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一)学生情况
1.对语文课的期待。绝大部分中职学生较为认可通过语文学习能促使个体的气质、能力得到提升,也希望通过语文课提升自己的整体素养和能力;希望教师多在写作课上进行指导,也希望教师能够在自己消化理解相关知识之后再推进更深入的教学过程。这表明中职学生认为语文知识是有实践应用意义的。
2.对语文课的态度。绝大部分中职学生并不排斥语文课,但明确表示自己喜欢上语文课的学生占比只有50%左右,另一部分中职学生则是持可有可无的态度。喜欢语文课的中职学生表明自己对于语文课感兴趣的原因是认为语文学起来不难,自己也较为清楚学习方法;不喜欢语文课的中职学生则普遍认为语文课教学内容较为枯燥,自己的基础不好,理解起来较难。
3.对自己学习语文结果的评价。有近四成的中职学生认为语文课的考试成绩基本反映了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有近一半的中职学生认为自己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较好,但也有超半数的中职学生认为语文是自己整体知识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
(二)问题表现
1.教学重点失衡。在教学中,中职语文教师更重视阅读教学,将大部分的精力用在帮助学生厘清文章的知识结构、中心意思和写作手法方面,而在应用阅读素材开展写作教学方面的安排较少。其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质量、效率最低。同时,对于口语教学,教师也较为主观随意,没有针对学生的具体专业环境开展主题式教学活动,突出表现为读、写、口语锻炼相分离、相独立。
2.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考虑到中职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基础,许多语文教师通常会围绕课程的知识重点进行讲述式教学,其模式仍旧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以阅读课教学为例,教师通常先进行作者介绍、背景说明,然后让学生掌握生字生词,划分文章层次,逐步进行文章分析,再对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进行归纳。学生在此过程中只是被动记录知识的行为者,而非能动学习知识的行动者。
3.考核评价体系不完整。在进行教学结果的考核时,中职语文教师基本上沿用传统的考试形式,即布置知识习题、阅读习题和作文习题。同时,考查学生时,教师只是进行简单的分数评核,既没有考量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没有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发展结果,考核评价体系不完整,进而使得教学过程不完整。
(三)成因分析
1.学生层面。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较为薄弱,没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对语文学习抱有刻板的陈旧印象,也不愿意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语文知识探索过程中,而是将学习重点放在了专业能力成长方面。这就导致其既没有主动探索语文中包含的职业类内容的兴趣,也缺乏发现语文中包含的职业道德素质类知识的能力。
2.学校层面。中职学校的主要办学特色是实现工具性,即培养学生的专业化能力,而忽视了能力体系之外一系列思想层面的内容,也忽视了专业之外的文化类教学内容,这种轻文化、重专业的观念对于教师教学产生了消极影响。学校和教师不重视文化类教学内容,学生自然也不会重视。另外,中职语文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和立体化素养不够,没有做到对于教材的创新性应用和方法的创新性选择,且没有依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学生的基础、特点,灵活选用教学资源。
二、基于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一)以职业发展为核心,全面促进职业道德素质培养
1.知识与能力,为职业素养奠基。中职语文教学目标应当立足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可能用到的具体语文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比如,学习过语文材料之后,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创新性的口语锻炼,完成演讲;在学习文章之后能掌握必要的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行文方法和写作技巧,并形成个人的写作特色[1]。同时,中职语文教师要在演讲和写作中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促使学生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精神。比如,《合欢树》一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让学生阅读文章,品味文章中作者使用的语言特点,能够运用时间顺序记叙事件,能够把握人物描写的特点,能够学会利用某一实物线索、景物线索、事物线索串联起整篇文章,并使学生学会简要散文或记叙散文写作的方式。在本课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简要的复述,以提炼文章内容,进行口语锻炼,再请学生讲一件自己印象深刻的与亲人之间的故事,由此借由课文内容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进而强化学生对善恶标准的认知,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水平与道德素养。
2.过程与方法,为职业素养蓄力。此方面的目标是要求中职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之中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即对文字表达和文学艺术形象有赏析能力,学会与其他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实现自我思索,并在交流过程中掌握与人交往的正确方法[2]。同样以《合欢树》一课为例,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让学生讨论“合欢树”在本文中代表了哪些意象,小组合作的方式为学生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团队精神,以及强化交往技巧和提升交往素养提供了平台。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教师还可以引入小组竞争模式,表达最为完善快速的小组可以获得一份奖励,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3.道德与情感,为职业素养赋能。中职语文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可以结合职业道德素质培养这一过程,突出职业道德与情感目标,并立足于专业特色和职业发展特色[3]。中职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都是经典之作,蕴含十分宝贵的教育价值与处事智慧,对此,教师必须站在不同专业学生的角度,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捕捉其与不同专业学生相契合的情感连接点,进而实施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教育。仍以《合欢树》一课为例,本课的情感目标是让学生立足于文本,体会到母亲深沉的爱,同时通过作者对于母亲复杂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亲人相处的过往点滴,培养学生的感恩精神,最终使其学会认知爱、发现爱和表达爱。对于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中职学生而言,要从本课中捕捉到学会尊重、团结友爱、互相包容、合作共赢的关键点,并延伸到职业道德情感目标上,从而在未来的工作中与同事真诚合作、友好相处,并致力于打造更加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
(二)开展与职业道德素质相关的教学活动
1.职业道德内容主题学习活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不同的教学题材组织不同的职业道德内容主题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掌握职业道德的内容。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题目、主人公、作者等方面入手,寻找与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内容相关的主题,组织演讲、辩论等学习活动,让教学内容与职业道德教育更好地进行结合,从而提升学生道德素养[4]。比如,教师可将《善良》和《人生的境界》两堂课串联在一起,组织“善良与人生”这一主题学习活动,让学生将自己在两篇课文中找到的与善良和人生相关的字词句提炼出来,制成思维导图,形成自己的理解认知,再谈一谈选择该思维导图主线的原因及善良和人生的关系,最后即兴举办一次演讲小活动或辩论赛活动。学生灵活地学习课本知识,发展自己的情感认知,并借助文本资料思考更深刻的话题,能够形成较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和选择观。
2.职业道德能力主题学习活动。专业能力是中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生命线,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职业道德能力主题学习活动。教师应当结合教材中不同的内容,组织不同的职业道德能力主题学习活动,并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主题课上既掌握必备的语文知识,又可以发展职业道德能力。比如,教师提前告知学生本节课是以口语锻炼为主要形式的主题课,让学生回顾自己阅读过的文章作者选择了哪些书写角度、哪些切入点,并思考如何将其变为自己进行言语组织和表达的形式。另外,学生在课上可随机选择教师提供的主题进行练习,像介绍工艺流程、介绍景点特色、介绍活动进展及开展竞聘演讲等。同样每一名学生都是口语锻炼课的评委,要给其他学生打分,并说出自己给分的原因,如言语结构完整、表达流利、表现自信、口语用词较为准确等。这样在相互的交流评价中,学生可实现知识的输入和输出,实现语文能力与学科知识的同步发展。
3.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道德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提升中职学生专业能力和素养最直接的途径。中职学生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实践活动给中职学生提供了培养职业道德素质的机会和平台,因此在设计实践活动时,语文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采用多样化的实践方式和活动形式,使实践活动真正发挥其作用和意义。比如,教师可组织“绿色伴我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先将全班学生作为一个大的活动整体,让其交流、讨论本次活动的流程架构及最终的活动形式,再为每一个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使其按照自己的能力、爱好、性格特点完成背景资料的收集整理、宣传海报的绘制、宣传板报的书写、宣传口语的录制、活动资料的支持准备、活动过程的监督、活动过程的记录等。每一个学生都发挥了自身的能动性,或写作,或口语表达,或跨学科应用语文知识,同时也在无形中学会了尊重他人意见,并借用团队力量达成了目标,具备了责任意识和能动意识。
(三)打造全面的职业道德素质评价机制
1.结合教学目标进行素质评价。中职语文教师在组织多元评价时,要与学生一起回顾本堂课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职业道德与情感目标,进行综合性的判定,使评价更为科学高效,更有目的性。学生对照不同的评价结果,可以整理自己的学习思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5]。比如,教师可给学生分发自评表,让其通过“在学习过《父亲的手提箱》一课之后是否掌握了本课必备的语文知识?具体掌握了哪些知识?对于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方法有哪些不同的认知和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对自身的思想道德情感有哪些影响?在未来工作岗位中应当如何将该类感情进行转化和实际应用?”等一系列问题,完成自我评价,这样可使学生的自我评价更积极、更明确,之后教师再对照评价结果进行总结[6]。
2.实现过程与结果的综合评价。过程与结果的综合评价的本质是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即引导学生既关注自己的学习结果,又关注自己的努力过程。同时,教师也不再以单一的成绩对学生下定论,而是综合考量其学习过程。这样能够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进而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另外,学生可以将该种评价方法作用于自己的学习环境和能力成长,多角度、全方面地考虑未来工作问题[7]。比如,在完成记叙文书写锻炼活动之后,教师可请学生互换写作结果,互相进行点评。此时,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评价文章的行文结构、写作流畅度、写作手法、用词用句的准确性,还要请学生尝试根据自己对同学的了解,结合其过往学习成绩进行过程评价。最后教师进行综合评价时既要肯定学生的进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又要点出其有待提高的方面,从而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对语文学习有兴趣,对他人的指导和帮助满怀感恩之心。
(四)注重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与反思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中职语文教学要进行不断优化,这就要求教师定期做好教学总结与反思,即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且以此作为触发点,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构建,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比如,教师可通过“在阐述作者的成长背景和生平经历时是否渗透了职业理想教育[8]?在分析文章人物时是否渗透了职业道德教育?在整合文章主题时是否穿插了劳动制度、劳动法规等的介绍[9]?是否注重应用文和口语交际等与职业素养相关的专题活动组织?学生是否领悟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有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生是否能够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中发展职业素养?是否做到了课上学习、课外延伸相结合?”[10]等问题,将这一系列总结与反思进行详细记录和比对,从而用于优化教学策略。
三、结语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素养类内容,要与学生的发展重点相一致,与学生的成长规划相一致。教师既要认识到语文与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之间的重要关系,还要能够针对现阶段的语文教学问题进行反思,找到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制约因素,并能够从确定职业发展的教学目标入手,组织开展不同的主题教学活动,真正让学生将在课上所学内容融入实践活动,以发展综合语言能力,并利用包括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和学生自评在内的多元评价体系形成科学的成长档案,助力学生个人综合素养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邓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诊改探究[J].广西教育,2019(10):121-122.
[2]赵锐.基于工匠精神融入视域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11):200.
[3]李岩.基于职业素养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青春岁月,2019(23):197.
[4]赵云霞.新形势下提升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51):194-195.
[5]承梦姣.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科幻画报,2021(11):165-166.
[6]吴婷婷.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摭探[J].成才之路,2021(33):55-57.
[7]卜蓓蓓.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11):50-52.
[8]张红慧.新课标导向下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育实践[J].广西教育,2021(30):4-5,8.
[9]陈迟.课程思政融入学前教育专业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2(1):9-11.
[10]汪永智,谭河华.中职语文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提炼:以韩愈《师说》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1(30):33-37.
作者:程海滨 单位:定边县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