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广播电视台传播突发事件研究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广播电视台传播突发事件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广播电视台传播突发事件研究

广播电视台是国家传媒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的综合象征。在突发事件传播中,广播电视台的传播速度与传播能力和政府责任态度、事态控制能力、事件响应速度是密切相关的,和社会大众和市场经济秩序也是息息相关的。探讨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台传播突发事件的策略问题,对于社会、公众和政府而言都是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的。

1突发事件的特征

突发事件是指那些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发声方式、影响后果具有不确定性的重大突然事件。突发事件一旦出现往往迅速引起大众的高度关注,成为舆论中心。突发事件除了具有突发性和瞩目性以外,还具有危险性、关联性与多效性。危险性是指突发事件包括一些自然灾害、社会灾难、恶劣反常行为等,这些事件会对社会秩序、大众安全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给公众的身心造成严重打击,危险程度可见一斑。关联性是指突发事件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果不加以控制,会让事态朝着错误的方向愈演愈烈。因为突发事件的传播很容易衍生出很多谣言,从而导致社会秩序出现混乱。多效性是指突发事件处理得当是可以产生积极效应的。正确地处理突发事件可以提升我国的危机应对能力,促进社会体制与法制建设的完善[1]。

2突发事件报道中广播电视台的作用

2.1满足受众知情权

突发事件往往和公众利益是密切关联的,社会公众对突发事件了解越快,知晓越多,越有助于阻隔谣言的传播。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台可以凭借自身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通过快速满足受众的知情权来帮助受众了解整个突发事件的来龙去脉,起到稳定社会秩序、安抚民众情绪的重要作用。

2.2行使舆论监督

在突发事件的传播和应对过程中,如果政府相关部门应对不力,或在处理过程中没有得到公众的正确理解,就有可能造成公众生活被打乱,生活质量被影响。因此,当出现这些问题时,媒体作为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应积极主动承担起上传下达的作用,为政府第一时间传递公众心声和关切,以便其作出更加准确的信息研判,研究制订相关方案,更好地服务和满足广大群众。同时,媒体也可以对事件处理的过程和结果行使舆论监督。这样,既营造了正确的舆论宣传氛围,又有助于保障公众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2]。

2.3预警公共危机

与新媒体的从业人员相比,广播电视台的新闻从业人员经验更加丰富,对新闻也更加敏锐。电视台的新闻记者往往能够在突发事件即将发生之前或者出现苗头之时,全方位、多角度、多维度地考虑到突发事件的演变过程和影响后果,进而提醒各相关主体做好应对措施,督促政府尽快进行干预,防止突发危机扩大,尽量减少突发事件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2.4引导舆论导向广播电视台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大众的传声筒,本就肩负着传递正确价值观,预警社会危机,宣传正能量的责任。广播电视台凭借自身的公信力能够快速地完成辟谣工作,为社会大众提供正确、有用、全面的信息,起到凝聚大众,安抚大众,引领大众的作用,让大众能够积极正确、客观理性地认识突发事件,尽快化解舆论危机。

2.5塑造政府和组织形象

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理念、措施、态度、行为都需要依靠媒体来进行表现,因此在突发事件传播过程中,广播电视台的所作所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府在民众内心的声誉和形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3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台传播突发事件的策略

3.1快——提前预警,突出时效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对突发事件的快速报道是广播电视媒体保持市场竞争力,获得受众认可的重要途径。在众多媒体竞相报道的环境下,受众会因为“先入为主”的心理而首先相信最先报道的突发事件新闻,如果最先报道的媒体断章取义、传播不实言论,后续就要花费很多媒体资源和时间精力去辟谣。因此,具有公信力的广播电视台应力争成为报道突发事件新闻的第一梯队媒体,让负面消息和消极影响在自身这个“智者”面前被终止。广播电视台要从三方面来加快突发事件的传播速度,首先,建立成熟的应急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发生以后,受众因为恐慌、跟风、好奇等心理影响,会对相关信息有强烈的需求,思绪也相对混乱,急需真实、客观、全面的信息来消除这种心理影响[3]。广播电视台要利用受众的心理,发挥自身的权威性特点,成为大众了解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的第一选择、坚定选择,帮助政府做好引领舆论的工作,帮助社会做好安抚人心、维持秩序等工作。要做到这些,广播电视台就需要依靠成熟的预警机制来评估、推测突发事件危机出现的可能性、发展过程、影响后果、政府反映,借助庞大的网络平台和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来科学鉴别各种危机隐患,积极和相关部门对接,提前做好应急预案,事先掌握突发事件相关信息,撰写突发事件研判稿件等,同时确保广播电视台分工合理、团队高效、设备优良、制度有序,确保整个新闻报道团队可以快速地投入工作,确保整个广播电视台能够各司其职又高效联动地完成突发事件新闻的策划、采集与报道。其次,建立全方位的信息收集系统。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台要想对突发事件进行研判,快速地掌握一手信息,就必须丰富自身的信息采集路径,广泛深入且快速有序地采集相关资讯。广播电视台需要在各大主流的新媒体平台开通账号,包括微博、微信、抖音、快手、新浪、搜狐等,确保广播电视台能够快速地搜集和整合突发事件相关信息,达到高效采集、广泛传播的目的。再次,广播电视台要设立网络舆情观察员。网络舆情观察工作是繁重且相对枯燥的,但其在预防危机苗头,解析受众心理方面意义重大。网络舆情员要专门负责关注网络社会的热点事件、舆论事件,通过查看网友的评论、新闻的转载次数、信息回复或点赞次数来搜集民意,了解网友的关注点、新闻需求和心理状态,且以此为依据来确定报道预案,确定新闻报道的重点、要点和走向,提升报道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3.2真——现场直播,注重互动

融媒体背景下,化解突发事件谣言危机的有效方法就是报道快、报道真、报道全。最真的报道就是完整地向受众呈现出整个突发事件的来龙去脉、系统架构,让受众能够亲眼看到突发事件当下的态势、造成的影响与民众对此的反应。融媒体背景下,现场直播成为一种主流的、常态化的报道形式[4]。现场直播兼具快速和精准的特点,能够有效满足受众对“未知”信息的探求,引领受众去亲身感受和观察突发事件。因此,在突发事件发生以后,广播电视台要第一时间派出专业的新闻记者前往现场进行播报,采取弹幕互动、直播连线、接通热线等方式来深化和受众的交流,拉近受众和新闻现场之间的距离,为受众呈现出现场的声音、画面、动态,让受众自己去见证、观察、思考突发事件的性质,防止受众被以偏概全、断章取义、虚假浮夸的信息所误导。需要提到的是,突发事件现场直播对广播电视台的技术、人力、设备等有较高要求,为了防止画面出现延迟、波动、卡顿等现象出现,广播电视台要不断引进高端前沿的报道设备和播报系统,确保技术和硬件质量。

3.3专——内容高质,凸显服务

广播电视台作为权威的媒体,报道的内容必须精准全面,凸显专业性,依靠高质量的报道来和自媒体拉开差距,占领舆论制高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5],以此来提升受众对自身所报道的新闻的认可度,促使他们对新闻进行转发,推动新闻实现深度传播、多次传播,达到快速精确报道突发新闻事件的目的。具体来讲,广播电视台在生产专业高质的突发事件新闻内容时,首先要做到“全”,即广播电视台要站在政府、群众、企业、社会等多个相关主体立场来报道新闻,介绍突发事件的背景起源、演变历程、发展趋势、影响后果以及相关主体需要注意的事项,体现广播电视台的服务性、功能性和责任意识。例如,漳州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在报道台风“米克拉”时,媒体记者详细地介绍了台风的大小、破坏力、路线图,并联系园林、电力、水务、交通运输部门等多个相关主体,督促它们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同时将报道话题细分,开设了灾情报道、抢险救援、客运情况、防抗台风部署等多个专题,全方面地报道了此次突发事件,引起了社会相关主体的高度警觉。其次,要做到“短”。融媒体背景下,受众的阅读时间与空余时间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去阅读大篇幅的新闻内容,去思考和提炼新闻关键信息,也不喜欢将新闻内容当成解谜游戏。因此,符合受众阅读习性的短视频得以风靡全球,成为重要的新闻传播载体。广播电视台也要考虑大众的这种阅读喜好,提取突发事件的关键信息和重点要点,用引人入胜的标题来突出新闻的话题性,将新闻内容以图片、视频辅以文字的形式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地呈现出来。广播电视台还可以围绕短视频开通评论区,让受众可以聚焦新闻内容来发表观点,交流互动,并将其视作采集民意的有效渠道;还可以在视频或者页面背后放上链接,让受众可以通过链接跳转到其他的相关视频,对整个事件进行全面了解。需要注意的是,短是指篇幅短、内容精悍,并不表示内容可以掐头去尾,叙事混乱,架构缺失。广播电视台的编辑一定要深刻了解短的尺度和内涵,不能一味地追求短而破坏新闻的话题性和完整性。再次,要做到“深”。深是指突发事件报道要有内涵、有深度、有思想、够新颖。在新闻满天飞的环境下,广播电视台针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要力排众议、求真求新、不能落入俗套、浅尝辄止、主题混乱、没有特色,沦为同质化的普通新闻。广播电视台要从立意、思想、叙事、功能等多个角度切入,来创新优化新闻内容,纵向挖掘突发事件的关键信息,凸显突发事件中的感人事迹,解析事件成因背后的哲理规律,达到向社会传递健康思想,消除负面情绪,正确引领舆论,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的目的。例如,在报道新冠肺炎疫情时,广播电视台除了要尽快报道防疫政策和防疫理念之外,还可以聚焦“中国防疫政策的原因、价值、意义”“中国不能向西方国家那样躺平对待疫情的原因”来进行专题报道,从而获得民众的支持和理解。广播电视台要多多报道疫情防控中的感人故事,如钟南山教授深入一线、白衣天使来回奔波、志愿者无私奉献等。电视台要将故事说细,从微观个人角度和宏观社会角度来体现全国人民的团结、个体的坚强、社会的温情,利用这种正能量的事件来为广大民众加油打气,坚定信心。广播电视台也可以开设专栏来向大众介绍权威的防疫知识,专门击破那些不实的药物防疫言论,防止社会出现哄抢物资、投机取巧的现象。这样的新闻报道是内涵丰富,能够引人警醒和反思的,可以起到稳定人心,维持秩序,凝聚大众的积极作用,充分彰显广播电视台报道的权威性、深度性和专业性。

3.4能——一专多能,记者先行

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的风格和新闻节目受欢迎程度是密切相关的,新闻记者是推动突发事件快速传播、深度传播的有力推手,也是有效遏制和化解突发事件危机的重要力量。对此,广播电视台要大力培育一专多能的新闻记者,确保新闻记者有出色新闻敏感性,有洞悉全局的思维,有掌控全场的能力,有正确评论公共事务的态度和能力,如此才能赋予突发事件报道深度性、特色性和全面性[6]。新闻记者的“一专”是指专业报道的能力,即独立分析新闻问题,发表有力观点,组织语言描述新闻,应对突发事件的专业能力。要做到这一点,新闻记者需要具备出色的政治素养、文学水平、社交技巧和新闻采编意识等,如此才可客观公正地做好突发事件采访报道工作。“多能”是指新闻记者要具备察言观色、危机处理、信息处理等多种能力,确保能够巧妙地化解各种突发危机和尴尬局面,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对稿件进行润色或加工,可以在技术设备出现故障时找到原因,快速处理技术故障,及时纠正错误。广播电视台要对新闻记者进行常态化、专项化培训,着重锤炼新闻记者的能力,提升新闻记者的政治觉悟、心理素质、信息素养和职业道德,鼓励他们以张泉灵、撒贝宁等这些优秀且全能的新闻主持人、新闻记者为榜样,让他们成为广播电视台的台柱,成为电视台的形象代言人,成为电视台影响力和公信力的象征,借由他们的个人能力和人格魅力来加速突发事件新闻的传播。

4结语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台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在突发事件传播中的角色定位和功能价值,从报道时效性、报道真实性、报道专业性、报道全面性、报道特色性等多个层面切入来提升突发事件传播的效率和质量,达到遏制谣言传播、服务社会大众、稳定社会情绪、正确引领舆论、助力政府管控的目的,进而不断增强广播电视台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波.浅议融媒体环境下应急广播应对突发事件的传播策略[J].新闻传播,2020(10):105-106.

[2]卓文军.融媒体背景下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媒体传播机制探讨[J].新闻传播,2020(14):59-60.

[3]吕瑜.融媒体时代广播直播时的突发事件应对[J].视听纵横,2020(2):56-58.

[4]潘姝羽.融媒体环境下出镜记者应对突发新闻事件的策略[J].新闻传播,2020(12):71-72.

[5]杨青.媒介融合舆论引导:谈融媒体环境下的突发事件引导[J].新闻研究导刊,2020(14):9-10.

[6]付俊.论全媒传播时代主流媒体如何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以四川广播电视台战“疫”融合报道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21(增刊1):1-6.

作者::韩净洋单位:诏安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