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声乐学习中民族素养培养重要性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声乐学习中民族素养培养重要性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声乐学习中民族素养培养重要性

为推动我国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成效,在对中学声乐教学内容进行把握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民族素养培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对声乐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让学生通过学习声乐技巧和关注作品内涵,更加精准地了解声乐学习中民族素养的基本内涵。本文将结合目前的教学形势,深入分析中学声乐学习过程中学生民族素养培养的重要价值。

一、声乐学习与民族素养的基本介绍

为了深入把握中学生声乐学习中民族素养培养的基本思路,在对后续的策略和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之前,了解声乐理论知识以及民族素养的相关概念非常重要。

(一)声乐学习的理论

在学习声乐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既要学习声乐基础理论,也要提升演唱能力,掌握发声技巧,理解共鸣原理,更好运用共鸣方法,拓展学习思维。学生应该突破传统的学习模式,充分感受歌唱过程中的技巧。比如,在呼吸技巧学习中,学生要了解呼吸的支点,把握美声、民族、通俗唱法不同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从技术性、实践性的角度入手,深入了解声乐理论相关内容,同时,按照教材指导,自主练习发声技巧,进行歌唱和表演实践。

(二)民族素养的基本介绍

民族素养包含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在不同的学科中有不同的表现。总体来看,民族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民族素养包含个人智慧潜能的开发,教师要从民族情感和心理教育的角度出发,加强民族科学文化艺术的教育。尤其是在21世纪,学生要从宏观角度了解民族素养的基本内涵。其次,民族素养包括民族性格、民族情怀。学生在学习声乐知识的过程中,要从民族角度分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在民族视野下,对作品反映的民族心理等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教师既要把握声乐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和趣味性,也要研究适合学生的训练方法,强化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

二、中学生声乐学习中民族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在中学阶段,教师要更好地渗透全面发展的思想,让学生不仅仅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也重视音乐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入手,对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具体内涵进行解读,让学生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民族风格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音乐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一)基于新课程标准改革理念渗透的价值分析

新的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声乐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从人类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角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不同的音乐作品当中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文化,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在拓展学生艺术视野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民族素养的多元化形态,提升学生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教师要通过精准的疏导,使学生在与教师沟通的过程中加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体会民族素养的情感内涵。

(二)基于发挥历史文化载体作用的价值分析

从我国音乐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加强民族文化载体内容的展现,可以更好地建设声乐学习的主阵地。尤其是在中学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声乐作品中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对各类音乐作品进行全方位的表现,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精准诠释,掌握教学内容。

(三)基于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

分析从宏观角度来看,教师要积极把握教育政策,通过良好的教育思想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声乐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把握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对音乐作品中民族文化内涵的学习,了解文化传播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更好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基本思想。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的指引下,丰富艺术教育的内涵,加强艺术内涵的展现,丰富歌曲艺术之美的阐述。在展现声乐作品的情感特色的同时,使学习过程更加有趣。总体来看,在中学阶段,学生在学习声乐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民族素养,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感受音乐作品的民族文化内涵非常重要。

三、目前中学生声乐学习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在改革开放等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在迅速发展,目前,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各个层面。在中学阶段,加强音乐教育工作的部署,注重专业师资人才的引进,可以推动声乐教学向科学化方向发展。但是,目前来看,中学阶段的声乐教学对民族素养的培养不重视。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在多元化教育理念的渗透方面存在不足。所以,深入分析目前中学声乐教学中民族素养培养的现状非常有必要。

(一)学习过程中基本功练习不扎实

在中学阶段的音乐知识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不重视声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学习,而没有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基本内涵。尤其是在对民族歌曲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充分挖掘与民族素养、民族文化相关的内容,只是机械地练习发声技巧。同时,许多学生在音乐基本功层面还存在不足,比如,在练习发声基本功的过程中,许多学生没有精准了解声音控制技巧,也不明白从声母到韵母的过渡是如何完成的,对于换气的时机、方法、技巧没有准确把握。

(二)声乐学习难以与民族文化内涵进行紧密结合

在对中学生的声乐学习状态进行考察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不能了解声乐知识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这也是阻碍学生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目前的教学培养方向设定和规划的背景下,课程评价机制使得学生只注重声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发声方法的掌握和表演流畅度的提升,而不重视声乐作品民族文化内涵的挖掘,学生的整体学习状态有待提升和优化。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较少,学生只是闷头进行练习,学生需要深入音乐作品,挖掘与民族素养相关的内涵。

(三)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不充分

从教师管理的角度来看,在对全新的素质教育理念进行渗透的过程中,教师没有通过正确引导,使学生在学习声乐知识和声乐技巧的同时,把握作品的民族文化内涵。在对民族类的声乐作品进行演奏的过程中,教师主要让学生以独唱、齐唱或合唱的形式进行表演,没有注重对学生的发音技巧和演唱作品流畅性进行评价。同时,教师对声乐作品的不同层面的学习时间分配不平衡,使学生对声乐学习的认知较为单一,不能结合歌曲的创作背景、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理解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内涵,也就很难使学生将作品演奏与自我成长紧密结合,进行声情并茂的艺术表演。

(四)音乐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对学生进行声乐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声乐教师并没有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加强学生民族素养的培养,很多教学任务的设置都与教师考核有关,而与学生的民族素养培养无关。

四、中学生声乐学习中优化学生民族素养的基本策略

为了更好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教师要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积极加强素质教育理念的渗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以加强学生精神文化素养培养为基本出发点,加强学生民族素养的培养,通过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推动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一)加强正确引导,选择合适声乐作品

在对教材和作品进行选择的过程中,教师要从传统、现代、民族等不同视角出发,让学生更好把握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不同。从中国民族音乐和世界多元化音乐相结合的角度入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查阅相关资料,结合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歌曲的不同风格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让学生在把握作品内涵的同时,进一步拓展自身的学习思维。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在正确的引导之下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准确分析不同的音乐作品,并在感悟作品内涵的同时,有感情地对作品进行全方位的诠释。

(二)创新教学模式,拓展学生学习视野

在对现代化的声乐学习模式进行引进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知识技能与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将西方的声乐技巧、理论知识与我国本土的民族音乐文化紧密结合,使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正确引导之下凸显自身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想象、认知和审美的过程中完成声乐作品的学习。例如,在对声乐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表达自身的情感,例如,以《庆丰收》为基本教学案例,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我们在庆丰收的时候都是怎样的心情?你觉得什么样的场景算是庆丰收?通过良好的沟通与互动,让学生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结合作品,对具体的音乐创作背景、风格、艺术特色进行分析,使学生在想象和分析的过程中把握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内涵,巩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知。

(三)构建相应课程,强化学生把握能力

教师可以构建与声乐课程相适应的民族素养培育课程,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聆听歌曲和演唱歌曲的同时,深入理解歌曲的民族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地方性的民族文化引入课程中,使学生对各类民族知识进行全方位的学习,激励学生参加多元化的艺术实践,全面提升学生对民族元素的把握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草原文化和民族精神为主题,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些歌曲进行演唱,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对民族歌曲进行排练表演,让学生强化团队协作意识。

五、结语

中学阶段的声乐知识学习是一个逐渐完善自我、优化自我的过程,学生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引导,从宏观角度让学生体会到中学阶段声乐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在探究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中全面了解民族文化素养培养的重要价值。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重视民族文化素养的培养,从而提升声乐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楠.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的文化素养提升——评〈民族声乐教学新论〉[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01):353.

[2]佟萌,李振奇.高校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改革创新路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S2):182-184.

[3]林碧珠.民族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09):52-53.

[4]刘燕燕.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与传承[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06):211-212.

[5]肖媛妩,李晓光.民族音乐“跨时空、跨文化”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5):134-138.

[6]史玉学.民族声乐教学与歌剧表演艺术的链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10):255-257.

作者:王伟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