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新工科建设是教育部于2017年首次在复旦大学提出的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念,历经“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的探索之后[1],新工科建设逐步深化,各大高校积极对当今形势下工科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了专业教育体系、课程设置、教材更新、教师发展、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实践与研究。

1新工科建设与课程思政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工科专业的主要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和管理综合型人才。在新工科建设中,高校工科专业需要对教育从教育思想、发展理念、质量标准、技术方法、培养范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作为未来工程建设的重要参与者,高校工科学生如果只注重提高“智”,即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而忽视提高“德”,即思政方面的修养,往往不能培养出社会满意的人才。因此,在高校工科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关心技术问题,也要把握住课程思政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2],注重通过课程思政改革的手段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融入德育[3]。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工科课程思政教育策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一代代中国人的不断传承和转化才延续至今[4],因其独有的价值内涵和在思政教育中的有效性,成为高校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源泉。相较于文科专业,高校工科专业学生更加缺乏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更应该指导学生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主要包括“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勇毅力行”的刚强意志、“诚信慎独”的职业道德、“切磋琢磨”的工匠精神、“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和标准化思想。

2.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

爱国主义情感是个人对祖国最质朴的支持态度和依存关系,由此形成了一种捍卫民族尊严、维护祖国利益、认同民族文化的崇高品德和奋斗精神。在手工业时代,掌握精湛技艺的工匠除了能够安身立命、养家糊口之外,在道德境界升华以后,往往还背负着家族乃至国家的荣誉和希望。墨子主张的“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就体现了这种家国情怀。中国古代不乏心忧天下、造福苍生的能工巧匠,如促进了工程技术发展的巧匠鲁班,修筑都江堰、造就了沃野千里的李冰父子,改进纺织技术使得“衣被天下”的黄道婆等,他们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先进技术指导人民、帮助人民,促进了技术的传播和社会的发展。当今的中国工程师也需要这种“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将个人技能融入国家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工科大学生,不仅要有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追求更高层次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国家来说,拥有德能兼备的工程技术人才便能占据产业竞争的核心地位;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投身祖国建设、科技报国就是一种爱国的方式。因此,工科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离不开“精忠报国”爱国情怀的抒发。

2.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勇毅力行”的刚强意志

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美德在道德意志方面的体现。对于工程类专业学生来说,“勇”既是学习、生活、工作中迎难而上的勇气,也是恪守坚定信念的人生信条[5]。“毅”既是面对苦难锲而不舍的坚持,也是遵守工程道德准则的执着。从“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可以看出,中国人十分重视“力行”的美德,认为“行”于个人而言,帮助完善人格;于社会而言,推动历史的进步。中华民族正是凭着勇毅力行的意志才能冲破重重艰难困苦。工程专业学生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应该秉承这种“勇毅力行”的刚强意志,积极攻坚克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打牢基础,为国家的进步、民族的振兴奋斗。

2.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诚信慎独”的职业道德

“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是指高度的自律,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独自行动,而不做违背道德、违反原则之事,这是一种自我约束的修养,也是工程人员必须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这种道德在现今工科教育中体现在工程伦理的教育,主要内容是工程从业者的职业品德、纪律和责任,它从道德的层面来约束工程主体的行为规范,提醒工程行业从业者对社会所负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提高从业者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确保工程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事故。工科毕业生除了要掌握专业技能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更应该强调工程职业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因此,在专业课课程思政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诚信慎独的职业道德和规范;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对公众、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责任。

2.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切磋琢磨”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行为表现[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工匠精神。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7]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到,中国在3世纪至13世纪一直保持着远超同时代西方的科技水平。伴随着“中国制造”的光辉历史,源远流长的工匠精神描述的正是中国先秦古人制作玉石骨器时“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那种工作状态。中国古代工匠的成就既有规模宏大的宫殿园林,也有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的丝绸、瓷器、漆器等精致的日用百货。这些“中国制造”及其渗透的工匠精神曾享誉海内外,却随着近代以来剧烈的社会变迁面临着某种程度的传承危机,不同程度地阻碍了“中国制造”由量变向质变提升的道路。进入后工业时代,高校响应国家新工科建设的号召,要想增强新工科学生的“四个自信”,重扬“中国制造”盛名,必须积极挖掘并点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工匠精神[8],使之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发扬中国古代工匠所追求的真善美朴素统一的境界。

2.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

子曰:“学而不已,阖棺乃止。”尽管“终身学习”的概念是在西方被明确提出的,但这一观念一直贯穿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有着深远的影响。要真正普及“终身学习”理念,使之成为当代人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土壤中挖掘其来龙去脉,唤醒学生在终身学习理念中的集体无意识,推动当前社会向前发展。无论是为了提高个人素养,还是出于实用功利的考虑,重视学习的观念都应该成为全民族的共识。工科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将面临新材料、新方法、新产业的挑战,跨学科研究将成为社会技术进步的新趋势。因此,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应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更新知识的能力,包括对技术问题标准解读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标准化思想

几千年前的《考工记·匠人营国》就记载了王城建造的规则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这些规则可以看作最早的标准化守则。由于强化标准化意识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所以现代科学的工程质量管理观念非常重视标准化思想。工程企业要确保标准化思想贯穿整个工程,将各项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落实到位,使生产过程符合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从而推进标准化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9],同时发扬传统文化来继承标准化。在工科教育中,应该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技术标准、为什么要遵守技术标准、我国技术标准分类、分级及如何阅读我国技术标准名称等,同时还应该了解一些其他国家常用的相关标准。在工程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育中,应该重点强调技术标准在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和权威性,让学生知道技术标准是工程技术人员终身学习专业知识、从事科学研究及参与工程实践所需要遵循的宝典,教导学生养成认真研读并在专业技术实践中遵守各级标准的职业习惯[10]。

2.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

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流露出来。《周易》中的“穷则变,变则通”表明事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要“变”,这里的“变”就是创新;《礼记》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也强调了人们应该勤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留存至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转化和革新的[11]。这种创新精神正是当今工程界所需要的。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应该教育学生必须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变,用创新促进工程科技的进步,从而推动中国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

3结语

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正面临重大机遇,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正是我国培养工程领域复合型人才、主动应对新一轮变革的行动[12]。高校应在工程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中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优势,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工科学生的爱国情怀、刚强意志、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和标准化意识,打造新工科授业育人的“金课”,培养新工科德才兼备的工程师。

参考文献

[1]龚胜意,应卫平,冯军.“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发展理路与未来走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4):24-28.

[2]陆道坤.新时代课程思政的研究进展、难点焦点及未来走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43-58.

[3]郑佳然.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9(3):94-97.

[4]骆津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研究[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21.

[5]中共民勤县委党校.与文明携手与道德同行[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3.

[6]王靖.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与大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J].中国高等教育,2019(5):60-62.

[7]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8]徐迪静,张慧波.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0):79-81.

作者:李琼 马逊 王云峰 钟浩 姚昊翊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