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2019年全国涉农高校达成共识,要求新农科建设要面向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态。2021年全国新农科建设工作推进会上强调加强新农科建设必须首先抓好涉农专业学生的耕读教育、抓好学科交叉融合、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抓好农科教协同育人。新时代对农科教育的要求不断提升,因此高等农业教育必须创新新农科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跨越学科界限重塑新农科人才视野、思维和知识架构,培养一大批理想信念坚定、服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和实用技能型人才。专业知识技能是农林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但是理想信念坚定却需要思政课的深度介入,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中让学生深入理解新时代对年轻人的期盼和要求。云南农业大学作为新农科人才的培养学校之一,在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中通过线上、线下协同互动充分发挥思政课在新农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通过强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不断创新边疆民族地区教学模式,通过对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教材与教法改革、教师教学示范团队等方面不断创新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思政学习积极性,使思政课在新农科教育中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一、从技术理性到实践理性: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发展趋势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农林院校作为培养农业人才的重要载体应在促进乡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新时代新要求的变化,农林院校面对一系列由互联网引发的危机。互联网时代教学平台的兴起,使各高校的教学都处于公众瞩目之下,教学内容和能力水平一目了然。
(一)技术理性:客观认识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变革,使互联网平台为思政课服务,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亲和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21世纪是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日益普及的大数据时代,与之相伴随的是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在使用范围上的不断普及和使用功能上的不断升级。互联网将全世界的各种资讯集中在一起,利用搜索引擎或是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大学生群体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以云南农业大学大一思政课堂调研为例,智能手机普及率达到100%,电脑普及率也接近90%。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改变了师生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面对互联网存在的客观性及它带来的便利性,教育部门意识到“在线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壁垒,使学校和课堂变得更为开放”[1]。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教育信息网络化”的概念,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中进一步提出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在2025年基本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构建“互联网+”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2]。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引领下,各种在线教育蓬勃发展,线上线下教学相融合成为当下高等教育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实践理性:思政课既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又要引领学生系统理解思政课的时代意义,增强农林院校学生的专业自信,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基础随着我国农业全面升级,原本属于第一产业的农业,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第一产业全面升级成为一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农业行业”[3]。21世纪农业领域需要更多中高端人才,以服务农业为特色的高等农林院校也必然承载新的历史使命。新农科的意义在于“转变以往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契合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新农科建设”[4]。农林院校作为培养农业人才的重要载体,与时俱进建设新农科才能解决当前面临的农业发展问题。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传统的思政课授课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任课教师给予的信息,对思政课的参与度不高,学习较为机械。新农科时代学科融合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专业课中要贯穿思政知识,思政课中要穿插专业素养,这就要求教师知识储备更加丰富,学生不能拘泥于课堂学习。以往农林院校注重高度专业化、技术化的教育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缺少文科教育氛围,使思政课教学流于形式,学生敷衍式的学习方式使他们无法深入理解思政课的时代意义,所以传统农科无法适应新时代对农林高等教育的新需求。混合式教学则弥补了课堂知识的不足,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信息来源,突破传统学习方式,使学生有更广阔的学科专业空间。思政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推进,使学生全方位了解三农领域发生的新变革,并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科体系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中心”与“边缘”的互换: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路径
人类学家施坚雅曾提出“中心-边缘”的理论,他指出中国各区域因为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中心”在社会发展上掌握主动性,而“边缘”则被动接受“中心”施加的发展模式。施坚雅的著作从问世至今已有多半个世纪,他侧重于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社会的发展,似乎与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毫无关联,但从中心与边缘的结构分析来看,两者有异曲同工的地方。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辅,教师引导课堂发展的方向,学生被动接受各种知识的灌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等的,教师是“中心”,而学生是“边缘”。传统教学模式中,“中心”与“边缘”具有不可逆性,作为客体的“边缘”参与度不够,所以学习积极性不高。云南农业大学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入手,在借鉴国内各高校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实施教学改革:首先找准定位,即新时代“边疆、农科、乡村振兴”;其次整合学院教学、科研资源,利用学校技术平台,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
(一)重构教学模式,翻转“中心”与“边缘”角色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教师团队深入研究混合式教学后,根据边疆地区高校农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术能力,重构教学模式,每一门课程都设置课堂讲授、网络学习和社会实践三个部分。1.课堂讲授课堂讲授设置60学时,在这60个学时里,任课教师将打破常规教学模式,以翻转课堂的方式进行,实现“中心”与“边缘”角色的互换。教材是思政课教学的基础,教材中的内容体系必须完整呈现给学生。期末卷面占比40%,考试内容主要来自课堂讲授部分,要求任课教师立足教材,梳理理论知识。课堂互动和考勤成绩占比20%,这一部分成绩也在课堂授课环节完成。(1)开学第一堂课任课教师对教学计划进行详细讲解,告知学生学时分配比例、需完成的学习任务、期末总评成绩组成方式。(2)组织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设组长一名,组长担任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桥梁的作用。(3)讲授新的章节内容之前,先由组长收集同学们的意见,询问同学们感兴趣的议题,或是需要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度拓展。任课教师整合各小组的意见,选择议题,然后将议题反馈给各小组。(4)最后就是课堂授课环节,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议题导入本章内容,讲解自己的观点,此时以教师为主体,起到中心引领作用;教师讲解结束后,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对教师的讲解提出异议,用自己的观点进行反驳,这个阶段以学生为主体,由“边缘”换到“中心”。2.网络学习云南农业大学思政课网络学习部分在智慧树教学平台上完成,每学期设置12学时的网络学习时间,采用教师搭建课程门户,引导学习内容,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参加网络考试的方式,网络考试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20%。(1)教师在开学两周之内搭建课程门户,导入学生名单,通过云农考勤发布信息给选课的学生,学生上网确认班级信息。(2)智慧树平台分班完成之后,教师上传学习资料。学习资料包含教材上的章节内容、教师整理的专题讲解、相关马列原著、党的创新理论及相关的视频资料。(3)学生登录学校智慧树平台学习相关文献,观看视频资料。为防止学生流于形式,教师会事先在智慧树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布置作业,学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确保上传至智慧树平台。作业则是以论述题或是小论文的方式展现。国家提出新农科的概念后,每学期教师都会通过作业的方式调查学生对新农科的理解,以及让学生就乡村振兴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4)每学期设置两次网络考试,考试内容以教材为主,以选择题的方式进行。
(二)创新教学方式,打造精英教学团队引领课堂教学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教师是关键。随着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壮大,加强教师合作,形成团队合力尤为重要。为了凸显教师专业背景、特长,发挥老教师教学经验优势,体现年轻教师的创新力优势,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遵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等文件,结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实际情况,于2019年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教师课程示范团队,构建以思政课教师为基础、多部门共同参与的新农科教学质量保障示范团队体系,通过教学、科研、比赛和宣讲统一推进加强农林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研究和建设。1.学习现代教学技能技巧,提炼传统教学中有益的部分,增强课堂教学的理论性、亲和力和感染力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整合学院师资,由学院老教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或是副教授)凝练教学专题、编写课程教案,由年轻教师(讲师、副教授或是刚入职的博士)创新讲授方法,打造全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政课堂。教师团队通过打造精品课件、课堂示范讲解,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和科研能力;通过教学模式构建、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研讨,形成教学团队定期交流机制。2.团队教师定期组织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堂,既加强团队政治理论素养,又让学生深刻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把思政课的宏大叙事与现实教育意义结合起来教学团队成立之初就要求做好三方面。第一,要求团队教师在思政课堂上必须立足教材,学好用好国家统编教材,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吃准吃透教材基本精神,全面把握教材重点难点,做好教材转化工作。第二,要求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教书育人,精读理论书籍,提高科学思维水平;拓展学习领域,选读相关科学知识,改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3.组织团队教师参加国家、省、部、校级各类教学比赛,提升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影响力通过参加教学比赛与各院校同行教师进行交流,同时反思、梳理、回顾和查找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弱项和不足,重点查看备课授课内容是否精准,联系实际是否紧密,是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学生的积极性和满意度是否高;教学课件是否经得起历史、实践和时间的检验,是否经得起查、是否经得起评、是否经得起比;是否做到成一项巩固一项提高一项,真正把思政课做成精品课、广大学生爱上的课。
(三)优化教学理念,在实践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首先,以学生完成社会实践报告促进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在每学期的教学任务中均安排实践教学环节,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每学期安排12个学时的社会实践时间。第1周第一堂课就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决定相关实践主题,第2周就开始启动实践教学程序。第2周到第15周,督促学生利用实践教学时间及课余时间完成实践计划。各小组要在这一段时间内商定实践主题、设置实践调查问卷、实地调查及分析整合各种调研资料。第15周时每个小组提交一份5000字以上的实践报告,占总成绩的20%。第16周安排各小组进行实践教学汇报,用PPT讲解的方式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实践教学进度、调研的区域、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分析整合资料之后得出的结论。任课教师聘请同行专家对学生的实践报告进行评定,每班选择三份优秀实践报告结集出版。其次,通过结合“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打造田间地头的云南农业大学思政实践课。每学年的第二学期选择思政课上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暑期思想政治实践课程社会实践小分队,在老师的带领下深入云南各乡村,一方面走访了解云南乡村社会变迁,通过亲眼所见增加学生对思政课堂知识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在乡村开展各种知识讲座,既解读党的创新理论,也讲授农业领域的专业知识。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5],学生们把课堂和网络中学习到思政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为云南的乡村振兴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实际上正是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
三、交往、交流、交融: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对新农科发展的意义
交往交流交融理论最初是指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历史,各民族从山水相隔到不断接触,然后融汇成一体。实际上“互联网+教育”模式兴起后,不同高校之间的思政课也通过网络的纽带拉近彼此距离。思政课不像专业课那样教授某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学有专长,它的意义在于立德树人,在于通过学习了解社会宏观发展的规律,对自己、对社会有清晰理性的认知。以云南农业大学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为例,师生通过慕课等线上平台学习,了解不同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通过“青梨派”等平台让国内其他高校了解云南农业大学的知识水平与精神面貌。教师通过线下授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当前舆论环境下边疆农林院校的发展趋势及个体定位,同时以思政课为“线”穿起各专业课的“面”,最终实现思政课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
(一)通过混合式教学促进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交流,融合不同知识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打破传统一成不变的课堂“填鸭式”授课方式,各种网络学习平台和知网等数据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着网络学习平台越来越完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老师和内容,比如江南大学唐忠宝老师的思政讲座,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把历史实践与理论知识相融通,妙趣横生,学生既从中学到知识又不会产生心理厌倦感;清华大学李蕉老师关于思政课改革的阐述,学理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学生从中可以认识到新时代思政课的意义。可以说,网络给予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的机会,拓展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使思政课不再是一门枯燥的理论课程,因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通过教学改革促进教师间的交往交流,督促教师增加自身知识储备和教学水平,培养教师接受、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最终促成线上线下知识内容的融会贯通混合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新农科建设背
景下“要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提高课程的“挑战度、创新性和高阶性”[6]。作为边疆农林院校的思政教师,肩负着建设符合新农科发展特点的优质思政课程的重任。教师必须在原有教材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新农科发展的时代性和前沿性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提炼知识点,按照共时性和历时性的时间脉络,让学生通过思政课的学习深入了解农业文化历史传承和当下乡村振兴的意义,“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农业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7]。
(三)通过混合式教学促进不同高校的交往交流,缩小思政课教学上差距,扩大农科影响力,融合社会共识,使农林院校的学生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也使社会对农科有更理性的认识农林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社会上的误解和偏见,客观上阻碍了优质资源进入高等农林院校[8],所以无论是在教育资源配备,还是在招生与就业上,农林院校都处于弱势地位。国家提倡新农科是为农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农林院校思政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深入了解新农科提出的背景、新农科的发展前景、新农科培养人才的力度和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意义。互联网还提供了另外一个重要的机会,无数自媒体平台使农林院校的师生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现新时代农林院校的成绩,使社会对农林院校有清晰的认知,有助于消除以往社会公众对农林院校的误解。
四、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是农林院校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是传统教学模式必然改革的时代。国家提出新农科的发展理念后,思政课作为高校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除肩负着融汇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等责任外,还肩负着树立农林院校学生学习信心、宣传新农科发展理念的责任。农林院校的思政教师通过混合式教学,把新农科与思政教学融合在一起,利用线上线下同时并举的教学模式,拓宽学生学习路径和思维路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农科的内涵与意义,形成富有农林院校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黄璐.在线教学视域下的著作权问题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21(Z1):106-111.
[2]孙一平,李琪瑞.混合式教学中学生学习体验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以湖北高校慕课教学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9(2):146-150.
[3]刘奕琳,徐勇.新农科建设的必要性、框架设计与实施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40(2):145-149.
[4]勇强.新农科视域下高等林业院校专业结构优化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20(1):1-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57.
[6]高校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改到实处是教材[EB/OL].
[7]杨秀芹,刘贵友,周艳球.高等农林院校发展困境及路径选择[J].中国农业教育,2007(1):22-23,41.
[8]刘奕琳,徐勇.新农科建设的必要性、框架设计与实施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40(2):145-149.
作者:秦桂芬 黄昕莹 任兆昌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