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素质培养范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摘要:打造高质量干部队伍策略众多,重视和使用系统思维和软系统思维观去从事教育工作和管理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种策略。本文论述了什么是系统思维和软系统思维观以及它们对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同时思考了两种思维对干部培养和发展的关系和作用,以期能够使干部队伍建设的引领者、培养者以及干部自身重视系统思维和软系统思维应用教育、提升教育。
关键词:系统思维;软系统思维;高质量;干部队伍;策略干部无论是在哪个层级上,一定是针对一个系统内部的人员进行管理,必然要以系统思维来统筹考虑问题,管理解决问题。同时,作为教育系统的干部,在工作中也经常涉及“软”性问题,也就是模糊性、无确认答案的问题,都急需通过软系统思维予以思考和解决。系统性思维和软系统思维在教育发展与干部培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什么是系统观及与教育的关系
系统性思维是教育改革的助推力,它强调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注重统筹谋划。“系统性思维”(SystematicThinking)的方法不是新的,许多教育者已经试图在执行“系统性思维”。系统性思维的核心思想是系统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奥地利生物学家)强调“组织系统是有机整体,它不是各个部门机械的组合和简单的相加。”[1]实际上,系统思维能极大地简化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给我们带来整体观、系统观。这是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一种思维方法。系统性的思维的具体表现就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谋划,兼顾全面,充分调动一切积极要素,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结合教育的发展情况,笔者的理解有如下几点:
(一)系统思维观把教育看成是一个整体
系统性思维反对片面、孤立地看教育发展,而是强调站在全局系统的高度,将研究对象作为系统来认识,同时每个具体的系统放到更大的系统中考虑。系统内的各个要素是相辅相成、相互关联的。各个部分要为实现教育整体的目标而履行各自的使命,虽然它们的角度不同、职能相异,但它们都是教育大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要素。系统性思维强调让管理者用系统思维的方法去思考问题,总是强调任何一个部门、一所学校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站在自己发展的立场,更要经常跳出“自己的盒子”来看教育发展。例如,一所学校的校长在制定一年或三年计划时,不仅要考虑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要将学校的发展纳入整个教育系统发展的整体系统中统筹考虑,特别是需要研究学校发展目标与计划与区域教育发展目标、计划中的相交点、相悖点,在认识到相交点和相悖点之后,要进一步深化相交点,修正相悖点。
(二)系统思维观把教育看成一个有层次的结构整体
为了方便教育运转,组成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原则或规则构成教育的结构系统,不同的结构中的各种职能部门有着不同的职能和任务。例如,区教委需要根据市区教育发展需要,结合本区教育发展实际制定战略决策和总体实施计划,相关职能部门则需要结合实际细化和分解这些决策和实施计划,作为学校和职能部门则需要结合实际执行相关计划并及时报告执行情况。系统思维强调,作为任何一个部门、一所学校要发展,不仅要考虑“自我”所处的位置,也需要看到自己的结构和功能在层次结构整体中的定位,只有找准定位,准确执行才能确保部门和学校的工作服务于整体结构。例如,学校在执行任务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学校自身处于系统发展中的坐标点和定位,明确了自我在结构中的定位,更有助于学校理解执行任务,落实工作的意义和完成的工作量度。
(三)系统思维观要把教育看成是一个开放的整体
系统思维就是将教育放到一个更大的环境中来考虑,把教育的内外部环境都看成是系统。除了考虑教育发展的内部的资源和能力外,还要考虑教育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分析可以帮助教育发现“我能做什么?”,而外部环境的分析可以帮助教育者知道“我可以做什么?”。教育的发展是“活水”,系统思维告诉我们系统是开放而包容的,更需要海纳教育之“大不同”,用开放的眼光看待教育,吸收更多更好的优秀教育资源和教育特色。例如,一个部门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如若固步自封而不用包容和开放的心态看待教育和发展教育,仅仅简单的执行上级的命令和完成任务,教育发展之路势必越走越窄。思路宽,沟通广,勤于用开放的思维统筹谋划教育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为教育打开了多扇窗,给教育发展以无限的发展空间。(四)系统思维观要把教育看成是一个动态的整体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同样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例如,一个部门、一所学校,在制定了年度计划之后,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虽然预期了发展的大方向,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发生诸多变化,在执行的过程中收集数据、比对数据,教育工作都能够发现系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这个系统总是处于动态的不平衡中,平衡是短暂的,不平衡是永恒的。所以系统性的思维则需要教育者不断以动态的思维来适应外部和内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策略来适应环境、影响环境,来追求系统的平衡。
二、系统性思维观与培养促进干部发展的作用
(一)鼓励干部开展过程与终结的反思,促进团队形成合作、支持与分享的氛围系统性思维鼓励干部充分调动积极要素,从全面、全局的角度发展教育,制定行动计划。系统思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无形作用力,它巨大的作用力发挥在无形之间,系统思维是借助于对整体系统施加作用力发挥效用的。系统性思维若想使干部在管理过程中实现系统思维中各要素的整体推进则需要在推进教育改革变化过程中的创建反思、合作、支持与分享的良好教育氛围。发展教育不可以浮躁,须脚踏实地,争取各方所长,顺势发展,借势造势。所谓反思就是走一步,思一步,反思整个系统,反思过去,反思未来能做与可做的。反思行动过程中各个要素的发展和未来走向。系统性思维可以促进干部不仅是只针对个人的过程性反思,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过程性的反思和集体性的反思与交流是同等重要的。这种集体的反思与交流的过程有助于各部门之间分享更多的信息,为合作奠定基础。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支持、沟通与交流,良性关系的确立,将有助于教育整体的发展。
(二)鼓励干部创造性和从学生的发展考虑问题,促进形成反思、合作、支持与分享的氛围系统思维促进干部将考虑国情、教情,将会看到教育体制与国外的教育体制的差异,目前传统的教育执行模式,人们更强调规范、高效和整齐划一行动,而这种模式使得各部门和学校的工作缺少了创造性和自主管理性,同时也产生出一定的依赖性。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存在,也造成不同部门之间,不同学校之间更多是竞争“比、学、赶、帮、超”。而不同部门和不同学校之间在执行和追求成绩的过程中恰恰缺少了反思、合作、支持和分享的这种氛围。而这种氛围则更有助于不同部门、不同学校间从学生的真需求、学生的真发展研究教育发展问题,因为教育的核心就是围绕着学生的发展,教育的目标归根结底仍是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这种反思、合作、支持与分享的教育氛围确实值得借鉴,系统性思维可以鼓励干部创造性和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考虑问题,促进形成反思、合作、支持与分享的氛围。
三、什么是软系统思维观及与教育的关系
切克兰德认为,在人类活动系统中,所有的问题分为“硬问题”和“软问题”,其中“硬问题”是在系统中边界清晰、便于观测、具有良好结构的问题。然而在人类活动系统中,由于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普遍存在,其间大多是那些模糊的、难于定义的、结构不良的“软问题”。[2]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涉及的问题情境是“软”性更大,模糊性更强。例如,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我们更容易发现的问题是可测算、可估量的,说得清道得明的,这些问题一经发现,由于问题本身的易知、易见性,可根据其实际数据相应解决。然而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的多元价值观的存在,不同的人对相同的目标、相同的行动计划有千差万别的理解,这些也造成政策执行、系统运行在发展的过程中的出现大量的“软问题”。针对这些“软问题”,1981年,英国的兰切斯特大学教授首次提出了“软系统思维”解决“软问题”。
四、软系统思维观与培养促进干部发展的作用
(一)干部掌握软系统思维观将更好解决“软问题”系统发展观中的“软系统”问题的解决是值得关注研究的。因为“软问题”的解决无疑是解决了那些不易见、模糊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解决了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干部在管理过程中处理软系统问题非常关键和重要,如下图1和图2所示:软系统分析不是着眼于“软问题”的完美解决,而是通过分析和行动,逐步地使系统通过改善而更加优化。目前广大干部普遍缺乏对“软系统”和“软问题”的关注,往往更愿意解决易知、易测的“硬问题”。然而,软系统思维方法解决“软问题”可以破解一些由于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而产生的系统运转不良的问题。软系统思维方法以基于问题情境的分析为出发点,根据问题情境与系统思考后、优化后的愿景进行对比,落脚于更优化的环境。通过分析各个要素之间客观发展的潜能和阻碍要素发挥潜能的因素而设计实施策略,使得目标的设立更有针对性、时效性。可以使研究者跳出“原有的盒子”看教育,树立大教育观和系统观,更清晰的认识和解决系统内部的“软问题”。
(二)干部掌握软系统思维观将促进教育所有要素的内涵发展以往的传统教育,更注重强调教育发展中的某一方面发展内涵,关注系统中的某一要素内质的扩展和内化,而软系统思维有所不同。它不仅鼓励某一方面内涵的发展,而且从系统的角度思考所有要素的内涵发展问题,强调各个要素内涵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注重系统的整体优化和发展,注重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对系统发展的巨大作用。干部能用软系统思维的方式寻求优化“软问题”对于学校和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众所周知,任何一所学校,无论从哪个方面,校长和副校长都是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人,他或她是对校园内部和周围所发生的所有活动负责的人,是校长的领导框定了学校的基调、教学的风格、专业化的水平、教师的士气以及对学生能够或不能够成为什么样子的关注程度。“校长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管理和领导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成功与失败。”校长需能关注全局,统筹安排。然而,一所学校的发展除了校长这个关键要素外还存在众多因素,在学校系统中,涉及人、财、物的合理调配以及不同要素和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和支持。在调配人、财、物和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更需要我们仔细分析学校系统中出现的“硬问题”和“软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推动学校的发展和提升。
五、结语
教育的发展并非易事,培养高质量的干部队伍更是难上加难。培养干部的策略众多,诸多策略和因素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形成合力,然而众多要素的地位有轻有重,力量有强有弱,但系统性思维和软系统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对于使各种策略和要素实现合力,仍然不失为重要的策略之一。所以,希望以此文引发广大干部能够在工作中关注全局,统筹安排,注重“硬”与“软”的平衡发展问题,促进整体教育发展。
作者:邵建华 单位:北京市朝阳社区学院
素质培养范文2
近年来,职业院校的招生人数逐年增长,办学规模逐渐扩大,生源地日趋多样化,教学更加注重内容的职业性、技术性、实践性,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但在不同的教育地区、人才培养理念、管理模式下,学生最终获得和积累的知识与职业能力可能不仅与预期计划产生一定偏差,甚至与企业的用人标准、技能要求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职业院校的人才输出与市场岗位的对接情况并没有因人数上扩招而有所改善,反而加剧了其间的割裂现象。想要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职业教育中学生核心素质的各个维度出发,对学生的能力、社会的需求、院校的规划进行多角度分析,精准定位企业所需、社会所求的核心能力素质,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稳定输送素质优秀的职业院校毕业生。
一、职业院校学生的核心素质
清晰地认识和理解核心素质与职业能力是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的第一步。能力素质(competency)这一概念,最先由哈佛大学麦克利兰教授在1973年提出。他将能力素质定义为根据第一手材料直接发掘的、能够真正区分个体的生活成就或者工作绩效高低的个人属性和行为特征,并依此提出了著名的冰山模型,其分层如图1。冰山模型按照审度他人时能否直观了解的“水面”,将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划分为知识、技能、价值观、自我认知、特质、动机六个维度。借助冰山模型,我们可以清晰地分析和理解学生核心素质的构成要素。知识是能力素质的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构建职业能力结构的必备维度,它包括本专业本领域内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也涵盖了与之相关的跨学科知识。此类素质常被用做职业能力分层中测度职业能力的标杆。技能指代了特定领域的专业技能以及相关内容的表达能力。作为将专业知识与具体岗位需求串联运转的桥梁,从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与相应岗位的适配程度。与技能相关的素质往往直接决定了其核心素质的优劣。价值观是决定着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心理基础。广义的价值观描述了一个人认定事物、分辨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而在核心素质的评价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时间规划观念等都可以作为价值观的重要评价指标,其中的合作能力也是职业能力构成的重要要素之一。自我认知代表了一个人对自我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两个方面。通过自察和自省等手段,帮助评价对象自身理解和规划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并在职业能力的构成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特质包括适应力、情商、学习意愿、自信心等个人气质特征,与评价对象的性格特点息息相关。在具体的职业能力中,特质往往体现为认真负责、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等行为特征。动机也是影响职业能力的一个较深层的因素,它表示了一个人进行职业活动的意愿和目的。社交关系、阅历、既得成就等因素都会对个人外在行动起到引导、驱动和决定作用。在直观认知的水面之上,知识和技能等基本能力通过资质证书、考试、面试等手段较易测度。而价值观、自我认知、特质和动机因素,往往很难通过以上常规手段准确地观测或描述。相应的,教师对于学生的知识、技能等通用性能力的开发与培训相较于其他几个维度的能力更容易完成。水面下层的能力虽同样重要,但是鉴于其抽象性及非直观性,往往会适当舍弃一些相关的训练或测度。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核心素质支撑着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广度与强度,从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个人情况与职业要求的匹配情况。与可以简单地通过学习、模仿轻易获得的普适竞争力相比,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稀缺的、不可交易的、难以模仿的、代表了自身独特优势与特长的能力,构成了职业素质的主要部分,并能在激烈的人力资源竞争中,为学生提供持续而有力的竞争优势。综上,职业院校学生在就业情形下的核心素质可定义为:接受职业教育的院校毕业生通过在校培养以及自身努力所获得的良好的职业道德、技能要领、生活习惯、工作态度、行为规范。
二、社会视角下的核心素质培养
目前,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仍然存在一定偏见,一方面在于企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依然不高。职业院校虽然一直致力于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但囿于学生的个人素质、认知特点以及社会需求变化等诸多因素,许多初入社会的职业院校毕业生无法在短期内将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并运用自如,为企业提供其预期的生产力。另一方面,社会大众对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力的定位和理解没有结合专业特色。企业提供的岗位与毕业生的心理预期存在反差,毕业生在工作中感到难以提升,个人价值没有得到认可、工作成果没有得到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进而导致了频繁的跳槽和离职现象。此外,在疫情影响下,人才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量有所下降,尽管部分岗位的供给存量超额,但职业院校毕业生却很难凭着过硬的素质和竞争力脱颖而出。从家庭教育环境角度分析,许多学生家长对学生所学的专业了解不够全面,也对该专业所要求的“核心素质”认知不明确。这使得很多学生在临近毕业时,还不清楚自己在这个领域内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既不了解社会也不了解市场,对行业的竞争情况以及职场中的薪资标准也没有明确的认识,导致许多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人才市场后也屡屡碰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职业教育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和压力。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当下,职业院校唯有不断加强自身内涵建设,从社会角度探求企业所需的毕业生就业能力结构,建立和完善就业能力的结构体系,发现和改善目前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之处,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力求社会的改观与认可。
三、院校视角下的核心素质培养
当前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充当了学生职业道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如何培育、从哪些方向培育、以怎样的策略和节奏培育学生的核心素质都是值得分析的问题。从需求理论的角度看,成长中的个体在各个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引导学生认真梳理自身的优势与弱项,不仅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也有益于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帮助学生在就业路上创造佳绩。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学生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模式往往体现于其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上。然而许多专业课程的设置依旧以理论教学为重点,重理论、轻实践。这种课程设置有悖于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甚至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核心素质的培养。为了实现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目标,职业院校要开展以提升职业素质为目的的创业创新思维课程,提升学生的就业理解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对传统的“教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采用多媒体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因材施教”的教学实践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认知行为。通过技术演练、岗位实践、技能竞赛等方式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职业院校的角度综合分析,教学策略的调整与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为学生提供全方面多维度的学习渠道,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以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为媒介,开展职业或行业调研任务,了解行业需求与个人职业能力匹配状况,调整、反思职业目标,让就业的压力变为学习的动力、成长的动力。
(二)鼓励学生参与职业证书认证考试
在一些与就业相关的调研中,很多用人单位将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持有情况视作就职录用的一个重要指标。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定标准既与专业知识相关,也与行业需求相关,不仅标定了其行业的准入原则,也同时体现了持有者的专业技能水平。对准备参加测试及顺利通过的学生,职业院校可给予相关的帮助和支持甚至是物质奖励,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进而提高证书的持有率,带动学生整体素质提升。
(三)促进校企结合的发展理念社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定位往往是动手能力强的专业型技术人才。针对这一特点,校方可以更多依托校企合作模式,建设多样化的实训基地,构建融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于一体的实践平台。通过实训基地的桥梁作用,让学生对行业的运转模式与流程产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借助成立专项研发中心等组织,邀请企业深入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校企合力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此外,鼓励院校教师开展、参与科研项目服务工作,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锻炼与思考的平台。建议职业院校邀请学术水平精湛的专业教师主持主导各级科研项目组,选拔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参与项目开发,将书本的知识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创意成果,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成就感、转化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拓展专业知识领域。
四、结语
职业教育的春天已经到来,职业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核心素质培养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不能仅从职业和教育两方面进行评估,社会层面的理解、支持和重视,教师、院校层面的政策、帮助和推动同样重要。加强职业教育中核心素质的培养,本质上是帮助受教育者在持续发展中发挥和发现自身的优势与限制,从根本上培养其自身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其在新时代社会变迁下的适应力。
作者:王莉 段临风 单位: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素质培养范文3
2012年以来,云南省红河州把农村高素质人才培养纳入体系重点工作,扎实组织开展农村高素质人才培养。截至2021年底,完成农村高素质人才培养1.8431万人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撑。
一、经验做法
(一)高位推动高位推动,构建“一主多元”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体系。红河州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办好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为目标,以推进农民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面对规模大、层次高的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任务,红河州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建立了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广校)为主体,农业推广机构、农业企业、农民田间学校为补充的“一主多元”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全面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注重对学员后期跟踪服务指导,帮助学员了解产业政策、掌握行业动态,指导学员创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民满意的培育效果体系,让农民在教育培训中发挥主体作用。
(二)精准选育对象精准选育对象,培育不同类型的高素质农民队伍队伍。按照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技能服务型三类,把农村“两委”班子成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社会服务组织带头人、乡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等纳入人才培养数据库。经营管理型以农业企业、农业庄园、农民合作社、致富带头人、村两委干部等作为培训对象。专业生产型以选择长期、稳定从事生产技术指导或受雇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工人、雇员作为培训对象。技能服务型以选择长期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技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等作为培训对象。围绕全产业链聘请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分层分类开展培训。
(三)协调配合协调配合,遵循新型职业农民型职业农民培育原则。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实行免费培训,以农民自愿参加为基础,把有一定产业基础的青壮年农民纳入分类培训。研究制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13县市研究制定了认定管理办法,明确了认定条件、标准、程序和管理服务内容。成立新型职业农民评审委员会。按照属地管理、属地认定的规定,县市人民政府制定出台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并由农业部门组建评审委员会,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评审认定,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学员由县市人民政府颁发证书。制定出台优惠政策。认定管理办法明确了对认定持证的职业农民,重点在土地流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社会保障等方面优先倾斜。
(四)创新模式创新模式,多形式培育高素质农民。一是实行“分段式、参与式”培育。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科学编制培养方案,设置参与度高、互动性强、实用性佳、操作性强的灵活课堂,实施差异化、个性化培训。二是灵活设置教学课堂,构建线上教育课堂、线下教室理论课堂、农业科技流动课堂、田间实操课堂的“四个课堂”,丰富教学途径,提升培育实效。三是推广“互联网+”教育新模式。充分利用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途径,整合农业信息资源,为学员提供便捷且丰富的学习资源。四是坚持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结合,通过考核划分层次,推荐综合素质高的农民,开展更高层次的培训。
(五)营造氛围营造氛围,典型带动。一是积极挖掘高素质农民培育典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微信、微博等平台,大力开展典型宣传,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载体,打造一批高素质农民示范基地,使学员的培训学习与创业发展实际接轨。三是集中培训后,按照创业需求,遴选创业导师,采用“师带徒”方式,进行“一对一”跟踪辅导和咨询服务,指导创业带头人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四是强化培训后跟踪服务,建立专家团队服务机制,负责对训后高素质农民跟踪指导。
二、主要成效
(一)高素质农民队伍不断状大高素质农民队伍不断状大。全州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1.8万多人,一批“农二代”成为农业后继者,成为了现代农业建设的新生力量,造就了一批既不离土又不离乡的乡村人才队伍,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领路人。
(二)产业发展带动效应明显增强产业发展带动效应明显增强。按照“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培育思路,通过把参训意愿高的农村优秀人才纳入全过程保育式培养,一大批学员成为了当地创业创新带头人、土专家、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如开远兴隆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永学带动100多户残疾人发展山地鸡养殖,先后获得了农民教育培训“百名优秀学员”和全国抗疫先锋荣誉称号;屏边县学员杨海,通过学习后,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猕猴桃种植能手,他种植的猕猴桃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辐射带动农户发展种植3500亩,带动贫困农民转移到该产业内就业人数达1万多人。
(三)农民实训基地主体功能突出。通过在产业链上建立实训基地,让学员深入现代农业示范区、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现代农业园区等实地学习,提高了他们生产实践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同时,对宣传、推动红河州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邵丹.企业需求视角下的高职类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基于湖南省高职院校的实证分析[D].中南大学,2013.
[2]霍咏梅.班级团体就业指导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的实验[J].职业教育研究,2007(4):70-71.
[3]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2.
[5]张夏雨.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6]曾彩霞.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7]魏衍科.面向职业能力的高职韩语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以无锡地区高职韩语专业为例[D].浙江师范大学,2015.
[8]赵阳.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9]油晔.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学园,2013(22):2.
[10]周卫民.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10.
[11]邱红丽,彭涛.高职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福建质量管理,2020(20):201.
[12]解瑞佳.核心素养视域下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策略初探[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08):93-94.
作者:杨建明 单位:云南省农广校红河州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