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文化旅游发展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群众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能够促进社会中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当前在开发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推动旅游产业和群众文化深度融合,通过群众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深化旅游产品中的群众文化内涵,使旅游产业具有更强的群众文化特色。充分挖掘旅游产业与群众文化融合发展的优势,促使我国旅游业项目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提升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从旅游产业与群众文化相结合的发展情况来看,在旅游产业中融入具有特色的群众文化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深度开发,推动旅游市场发展壮大。
1.群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概述
相关部门为满足群众了解公共文化的需求,需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和群众特色文化活动,制造群众性文化产品。以图书馆为代表的公共服务机构在社会中需要承担群众文化服务责任,提供免费借阅图书的服务,为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素养营造学习氛围。此外,随着群众文化与旅游产品的融合发展,群众文化的传承和宣传有了更多元的途径。政府提出有利于群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相关优惠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群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与衔接,如通过文化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特色旅游品牌的建设,为游客展现能够承载群众文化且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
2.群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没有全方位开发群众文化的相关旅游资源具有综合性和普遍性文化特点的群众文化,是以群众为主体的基础性文化。从当前我国旅游产业和群众文化相结合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群众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不断,导致旅游业群众文化内容发展项目单一。当下一些旅游业所开展的民族特色旅游项目可能会影响游客的游览兴趣,无法吸引游客的眼球,进而导致旅游景点经济收入减少。其二,群众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积累形成了特色民族文化。将这些特色民族文化传承好,才能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产业。然而,相关旅游部门不重视对特色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往往在旅游项目中开展表面上的特色文化活动,不能真正意义上吸引游客,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族特色文化的多样性发展,限制了以群众文化为基础的旅游产业的推广和发展。
3.群众文化建设缺乏可靠的经济支持
在近段时间的群众文化发展热潮中,政府高度重视城区群众文化的宣传发展,大范围开发了城区的群众文化。在发展群众文化的背景下,政府开始逐步支持文化旅游特色产业,为旅游产业的群众文化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尤其是在融合过程的初步阶段,旅游业中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的经济补贴和当地政策的资源扶持。旅游项目的开展极度依赖国家政策的扶持,同时,由于银行金融平台缺乏在群众文化建设的同时发展旅游经济的具体认知,对旅游景点开展特色文化项目难以认同,容易出现投资主体匮乏、融资渠道缩减、区域投资困难的情况,导致旅游行业无法全方位深入开发旅游文化项目。因此,当地政府要重视当地景区的特色群众文化,出台支持特色文化旅游项目的政策,促进当地特色群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高效融合。
4.融合群众文化发展的旅游产业链不够完善
群众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与旅游产业相辅相成,促进旅游产业向特色化方向发展,提升当地景点对游客的感召力,吸引游客前来“打卡”参观。即使群众文化在国内的传播范围广泛,且内容具备丰富的内涵,但在国内群众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的初步阶段,旅游产业的特色群众文化建设还没有形成完备的产业链,同时由于国内部分旅游景点对旅游项目集成化发展的意识淡薄,导致旅游产业的旅游项目不能高效协调发展,进而导致其在游客旅游的过程中无法提供完善的旅游服务,使得部分游客的游玩体验大打折扣。具体来说,部分旅游景点的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存在市场定位误差、服务功能不强、开发资金不足、项目内容零散、项目规模较小等问题,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规划混乱,群众文化在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没有发展优势,不能高效开展群众文化旅游项目。此外,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当地人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压力不断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群众追求更高水平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而也会影响相关旅游产业开发群众文化特色项目。
5.群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
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时期,文化与旅游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可以说是精神与教育的融合,二者缺一不可。群众文化作为一种基本文化要素,属于公共生活中的精神力量,而旅游业的一体化发展也有赖于群众文化的发展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提高,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是旅游业转型升级,以及建设和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建设蕴含丰富群众文化的旅游特色项目,不仅可以使人民群众在游览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视觉体验,还可以发挥群众文化的作用,荡涤游客的心灵,使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获得更加多元化的情感体验,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当然,大众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更不是生硬地融合,必须不断适应市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拓思维,打造精品旅游工程。
6.深入挖掘群众文化,发展旅游行业
毫无疑问,无论群众文化和旅游行业如何运作发展,都必须以群众的需求为基础。如今,随着家庭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民众文化素养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渴望通过旅游来体验各种特色文化,对文化旅游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旅游产业将群众文化融入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必须积极关注群众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广度,在利用旅游资源现有优势的同时,深入挖掘特色群众文化,使文化旅游产品通过将二者的核心内容相结合,更好地满足大众的需求,打造特色旅游主题,从而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同时,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旅游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有助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使旅游产业具有更强的文化特色,从而真正走出发展困境。
7.结合群众文化打造特色品牌
在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不同产业相互交叉发展是当前产业发展的常态。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格局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提供了机遇。在实践中,可以利用旅游宣传传统民俗文化,为游客提供在旅游过程中体验群众文化丰富内涵的机会,突出以群众文化为基础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的优势。此外,还要大力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的优势,如官方微博账号、微信朋友圈、小型视频软件、网络直播等,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整合宣传,利用互联网提高当地旅游文化的宣传效果,积极探索打造具有特色文化的旅游品牌。在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要注重品牌内涵,从民俗文化中收集高质量内容,使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思想深入人心,增强社会对文化旅游的认可度,提升游客对群众文化的情感体验。
8.群众文化工作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始终坚持政府主导政府的政策是经济发展的总方向。政府通过对旅游开发的标准定位,为本土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增添了强大的引导力量。以吴中区为例的实践发展为例,当地政府依据“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树立大营销、大旅游的旅游发展观。当地旅游业依靠国家政府的政策引导,响应社会旅游业的发展需求,其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关注市场动态,保持高效的文化传播民俗文化与旅游的一体化发展既要遵循当地传统文化,又要顺应整个经济发展的趋势。事实上,市场需求曲线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前景。因此,各地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伴随对市场规律的深刻认知,对市场和消费趋势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努力在市场上为不同需求的群众提供能够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的旅游项目。延长文化产业链各旅游区域只有拥有自己的特色发展方向,以自身主打特色文化产品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旅游,才能在与同类型旅游产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以吴中区为例,其旺山景区有自己的景观特色,可以将山水美景作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特色方向,从文化角度扩展产业链,其凭借新颖的展览和主题乐园,在与风景类旅游区域的竞争中具有自身的优势。此外,该地区的主要品牌是由食品材料制成的手工艺品,种类繁多,包括各种各样的文化展品,且具有传承特色文化的特点,受到了政府的关注和扶持。
9.群众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策略
不断完善旅游服务项目大多数人旅游,除了欣赏美丽的风景之外,还想了解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为改善旅游服务,不同地区的旅游部门应当依照人们的旅游需求,开展相关旅游项目活动,满足人们对视觉感受和精神美的文化需求。这种文化需求还包括许多方面,包括旅游景点的历史人文背景等,因此,在开发旅游项目时应特别注意民俗文化发展。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改善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应该认真了解人民在旅游过程中的实际文化需求,然后从多元化的角度展示这些需求,并将这些特点与当地的旅游项目结合起来。地域文化是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区域文化发展,旅游产业必须在创新文化产品和旅游项目的同时,做好科学的旅游路线规划。例如,在旅游区前期的建筑设计中,应该有效地将当地文化特色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并根据项目的具体开发设想,建造科学合理的景观建筑。此外,导游可以引导游客参与民族特色文化活动,激发游客参与民族文化宣传活动的兴趣,引导游客了解当地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增强其对当地民俗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10.充分调查群众文化市场发展趋势
要高效推动结合群众文化的创意旅游产业发展,就必须把握好群众文化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根据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究出旅游产业中应用价值最高的群众文化内涵,建设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旅游项目。同时,相关旅游部门要落实互联网信息技术在调查群众文化市场发展趋势方面的应用,通过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拍摄视频或在微博开展官博日常的宣发活动等,加强群众文化在互联网媒体上的可视化影响力。应市场需求,创新纪念品在群众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旅游纪念品能够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展现特色群众文化的丰富内容,同时,开展多元化的旅游项目,能展现当地旅游区域的发展特点,提升游客游览参观的兴趣。群众文化包含的文化种类多样,可以依据不同文化建设不同的特色旅游项目,如艺术广场、文化博物馆、名人故居等,高效利用当地的特色民俗文化资源,建立小吃街庙会、古玩街、生态旅游文化区、生态养生度假区等特色游玩项目,并保持当地独特的建筑风格,以防出现旅游景点变成只售卖商品的商业街的现象而导致游客反感。因此,旅游业可以结合社会文化需求,抓住当下的文化潮流,将其融合到旅游产业的纪念品中,为旅客提供更高质量的旅游景点纪念品。
11.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承,具有当地的特色人文价值。旅游产业要想在当地打造响亮的特色旅游文化品牌,提高其旅游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就需要深入挖掘当地人文发展的特色优势,利用迅速发展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让当地旅游文化在互联网上高效传播,将群众文化特色作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激发游客的旅游兴趣。总而言之,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现代旅游业高速发展,人民对旅游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大。现阶段,群众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潮流,部分旅游地区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开发当地群众文化特色旅游产业,促进当地旅游业空前发展。因此,旅游业的相关文化服务部门要重视群众文化的传承发展,深入群众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将群众文化与旅游产业链相结合的发展方向,同时,各地政府部门还应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为发展特色群众文化旅游业提供政策援助,大力生产符合群众文化需求和市场需求的旅游文化产品。
作者:金鸿 单位:德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文化馆
文化旅游发展研究2
庆阳位于甘肃省境内,陕、甘、宁三省的交汇处,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依赖于资源的开发利用,经济增长模式相对单一。但其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是甘肃省具有良好资源禀赋的可以优先发展的地区之一。新时代,根据地区特色,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不仅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还对甘肃省城乡统筹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
(一)旅游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旅游业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并逐步发展成部分国家和区域的支柱产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国外学术界,相关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部分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与普通工业相比,旅游业更像是一个影响着许多产业的部门。而我国学术界主要针对旅游业的定义进行了研究。无论是国民经济行业部门分类还是国际标准产业分类,都没有把旅游业列入“住宅、公共事业和居住生活服务业”这一类。尽管有许多人提出了异议,但是大部分国内学者都相信,旅游业是一个可以发展的行业。
(二)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具有独特的文化形式与经济形式,从多个视角看待文化产业时,往往会有不同的认识,这给明确文化产业的定义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由于行业分类指数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人们对其含义的理解更具多样性,从而导致其概念界定有着不同的表达。文化产业在各个国家、地区有着多种名称,如创意产业、娱乐观光产业、大众文化产业等。
(三)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随着不同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融合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其促使经济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并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现代旅游业中,文化资源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挖掘和运用本地特有的文化资源,使其渗透到各个领域,丰富和提升文化产业的精神内涵、人文魅力,拓展其应用范围,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既能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又能提高景区的经济效益,还能推动文化的传承。因此,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可以提高景区的综合竞争力,从而推动景区的发展。
(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的意义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对于企业的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同行业之间壁垒的产生,使得工业发展既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竞争,又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出于长期发展的考量,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转变原有的管理方式,将新技术运用到了新的领域,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在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中,一些企业开拓新的商机,将文化内涵注入旅游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旅游观光。这些企业持续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开拓新的市场,迎接新一轮的挑战。随着旅游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进入这个行业。由于市场的竞争和行业的成熟,旅游业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对于具有特色、个性化、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商品也会有更多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经营方式和发展不佳的旅游企业将逐步被淘汰。因此,随着高品质文化旅游产业的出现,旅游产业必然会进行重新布局。随着文化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就需要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文旅行业的发展需要有相关政策的支持来实现。相关部门给予的政策支持,既可以推动旅游行业的整合,又可以为当地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很多支持政策都不是一次性的,都是可以在旅游行业的整合过程中一直使用的。地方相关部门也制定了各种鼓励措施,以鼓励其他行业融入旅游行业,从而使行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与创新,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以改善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外在条件。此外,也会举办一些大型的文化活动,以提高本地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前来旅游。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将会逐渐转变,实现符合地方经济特点的创新性发展。通过相关部门的指导,当地旅游业获得了发展,增加了本地的工作机会,吸引了更多优秀人才到本地发展,从而促进了当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及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庆阳老区旅游资源禀赋
(一)区域概况庆阳市地处甘肃省东部黄土高原腹地,位于东经106°20'—108°45'与北纬35°15'—37°10',陕、甘、宁三省交界处,俗称“陇东”。庆阳地区由于构造的独特性而形成了形态各异、风格迥异的地形地貌景观。在陆地抬升、大风席卷、洪水冲刷的综合作用下,其形成了沟壑、高原、梁峁、平川、河谷、丘陵、斜坡等多种形态的自然景观,分为中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东部黄土低山丘陵区。庆阳市地形北高南低,最低海拔为885米,最高海拔为2082米,具有鲜明的高地特色。董志塬面积最大,土层最厚,保存最完整,被称为“天下黄土第一塬”。子午岭林区是黄土高原上面积最大、植被最好的水源涵养林区,素有“天然水库”之美誉。该地区有着良好的日照条件、适宜的温度、丰富的资源、优越的土壤条件。
(二)文化底蕴深厚庆阳是中药之乡,盛产甘草、柴胡、黄芪、麻黄等300余种中草药,是全国最大的杏制品加工出口基地、全国规模最大的白瓜籽仁加工出口基地。因位于我国最适宜种植苹果的地区,被国家列为西北黄土高原苹果的优胜区。此外,庆阳还是甘肃省的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的玉米、小米、黄豆、燕麦、小麦、油料等闻名全国,素有“陇东粮仓”之称。庆阳是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历史。《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典籍,是黄帝和岐伯于此讲授医术时所创。周先祖曾在这里开启了农耕文明的先河,奠定了“周礼”的基础。自古以来,庆阳就是人才辈出的地方,如周先祖、义阳侯傅介子、中医之祖岐伯、唐宋名士狄仁杰、哲学家王符。这些都为庆阳留下了丰厚的文化产业和不朽的精神遗产。目前,庆阳市辖1区7县,分别为西峰区、华池、宁县、镇原、合水、正宁、环县、庆城。
(三)经济总量不断提升,与旅游业发展呈正相关从宏观角度来看,2021年甘肃省乡村旅游市场实现全面恢复和持续发展。2021年,甘肃乡村旅游市场消费热度总指数月均值为112.99点,比2020年增长27.33%,并超过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107.79点)。第一季度,春节返乡热潮带动旅游消费热度显著拉升,乡村旅游实现开门红;第二季度,清明、“五一”、端午假期等拉动指数强势攀升,市场活力持续上行;第三季度,暑期引爆公众旅游热情,7月份指数达到历史最高峰值(137.21点);第四季度,市场在经历短期暂停后快速回暖,强势恢复。据相关调查,受疫情等现实因素影响,以近郊游、短途游为主的旅游满足了游客外出休闲放松的需要,省内客源占比超过八成,兰州、定西、天水、临夏、平凉等地贡献了六成以上的游客量;省外客源集中于陕西等周边省份,一线城市客源潜力仍待挖掘。中青年游客仍为主力,“银发游”潜力巨大。2021年,甘肃乡村旅游游客年龄集中在20—49岁,占比超七成;60岁以上游客占比较2019年增长4.8个百分点,老年游客群体占比显著提高,“银发族”逐渐成乡村旅游的重要力量。从微观角度来看,庆阳市近几年抓住“一带一路”倡议这个重要契机,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奖励扶持办法》,进一步加大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提质升级的力度。以打造红色旅游景区、康体养生旅游基地、农耕及民俗体验基地为目标,全面建设特色旅游开发区,围绕“红色南梁、岐黄故里、周祖农耕、民俗庆阳”四大文化品牌,重点推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市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8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亿元,带动2.3万多人实现了就业增收,人均收入达到了1.5万元以上,树立了庆阳文化旅游形象品牌。
三、庆阳市发展特色旅游业的劣势
(一)传统地理条件的限制庆阳作为甘肃老区,受历史规划影响,2020年底才通高铁,用于货运的铁路至今仍未进行规划,整体交通体系是基于公路特点构建的,受天气的影响较大,交通结构体系不完整。在当地景区中,除了南梁革命纪念馆、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校部旧址、列宁小学、大凤川军民大生产基地旧址等具备市场化运作条件外,其余景区还不具备市场化运作的条件。
(二)新投资的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庆阳曾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其森林覆盖率约为25%,油气资源在区域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常规的资源利用方式不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在新投资的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在生态环境和生态补偿等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小,其给当地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三)产业周期性变化明显庆阳是我国西北地区一个典型的干旱区,具有鲜明的季节性特点。在清明节、五一、十一国庆期间,由于自然因素的制约,当地旅游景点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此外,在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方面,庆阳的旅游产品具有鲜明的特征以及较短的产业链,产品的生命周期较短,获得的经济效益偏低。
(四)宣传力度不够,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升庆阳具有极为丰富的民宿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其与天水、酒泉等地旅游业的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缺乏对景区的有效营销和宣传,部分管理人员也缺乏对行业发展和旅游品牌建设的认知。然而,当地具有大量的旅游从业人员,以及一些高级的旅游经营和规划人才,可以推动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四、庆阳旅游业发展建议
(一)完善基础设施庆阳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川塬交错,交通相对不便,2016年,在“十三五”规划项目中有长庆桥至庆阳铁路。庆阳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导致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阻碍。要想使庆阳的旅游业和文化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就必须加强公路设施的建设。同时,其他设施如餐饮、停车场、酒店住宿等也是非常必要的。要想全方位满足各类游客的旅游需要,不断提高服务水准,使广大游客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就需要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工作人员,以推动区域内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结合。
(二)创建旅游文化品牌近年来,各省市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都注重结合当地的特点,形成属于自己的旅游文化品牌,比如“多彩贵州”“大美青海”“好客山东”,这些标语不但通俗易懂,而且让人一看就知道在说什么地方。建设属于自己的旅游文化品牌,为文化旅游的推广搭建平台,借助品牌的力量,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近些年,庆阳一直在进行城市形象标识的征集和旅游品牌的打造,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能为公众所熟悉的旅游品牌、宣传标语等被展示出来。庆阳文化旅游必须得到大力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但是,在这之前需要先解决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旅游品牌的问题。五、结语庆阳文化旅游产业为甘肃旅游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在充分发挥其文化优势的同时,也要将其独特的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产品,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化资源是一种动态、非独占、可再生的精神财富。庆阳应充分发挥旅游和文化资源的优势,对其进行创意化加工处理,使文化旅游产业实现新的发展。
作者:郑斌
单位:甘肃中共西峰区委党校
文化旅游发展研究3
插画是文化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共同产物,被充分应用在不同领域,为人类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助力。而旅游产业是人们获取精神慰藉、满足心理需求的基本形式,将插画应用在旅游宣传与营销过程中,可以将旅游景区、景点的地域特征、文化特点和生态底蕴完整地呈现出来,为我国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并且能够弥补我国传统旅游宣传所存在的民族风情、地域特色、美学价值难以凸显的缺陷。而在探究商业插画在旅游宣传中的应用思路前,我们还需要对商业插画的应用价值有充分的认识。
一、商业插画在旅游宣传与营销中的应用意义
商业插画是现代插画艺术的重要分支,是视觉传达领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为商品或企业服务的插画类型。创作者需要结合委托方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创作出与商品特征紧密相关的作品,从而使商品的优势、特点更鲜明、直观、形象地传达给消费者,达到商业宣传的最终目的。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商业插画被广泛应用在旅游宣传与营销设计中,并以其独有的艺术性、设计性,弥补了传统旅游宣传、营销所存在的不足,发挥出鲜明的价值。首先是艺术价值,艺术价值主要指旅游宣传中所展现出的地域特色。旅游宣传能够提升旅游景点、景区的视觉效果,为旅游景区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插画的地域特色愈明显,其艺术价值也愈高。将商业插画中的幽默表达、新奇创意、鲜明特色、生动形象应用在宣传设计中,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够提升设计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艺术美感。部分学者认为,商业插画在旅游宣传与营销中的艺术价值还体现在插画能够调动受众的情感体验,通过文化传达,激发受众对旅游产品好奇、探索和体验的意识,从而让旅游产品的“物象美”与商业插画的“文化美”充分融合。其次是商业价值。旅游领域的商业活动主要指旅游机构通过项目管理、文化组织、市场营销等方式,满足游客在景区游览中纪念、购买、观赏等需求,从而使企业获取最终经济收益的过程。商业插画所拥有的商业价值,则指旅游组织或机构能够通过商业插画更好地强化自身的商业活动,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提升经济效益的获取质量。因为商业插画能够通过文化理念传达、旅游信息展示和多样化的艺术表达等方式,激发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帮助旅游组织或机构获得更好的发展。从理论角度思考,商业插画的商业价值是建构在其艺术价值的基础上的,如果缺乏艺术表现、情感传达和文化特征,商业插画所拥有的商业价值将会大打折扣,无法契合旅游景区、景点发展的基本诉求。此外,由于旅游宣传中的商业插画拥有独特的价值和特征,在具体的应用中,旅游机构需要明确其传播媒介,从而让商业插画应用更加科学、有效、全面。
二、商业插画在旅游宣传与营销中的传播媒介
在探究商业插画在旅游宣传与营销中的传播媒介前,我们需要明确旅游宣传的功能与内容,以此对商业插画所旅游·热点发挥的商业价值、艺术价值有更好的认识。旅游是社会大众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所形成的产物,是精神文化层面的活动,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态。在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旅游组织或机构能够通过旅游宣传的方式将城市或周边特色的旅游资源作为吸引要素,吸引游客的关注和注意,从而为旅游产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提供抓手。旅游宣传的基本功能是为旅游景区或景点引入大量客源,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为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在旅游宣传内容方面,我国旅游宣传设计涵盖了大众点评、旅游地形象和期望等内容,能够将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充分呈现、展示出来。商业插画的构成元素主要有文字元素、图形元素和色彩元素等,其与旅游宣传所涉及的各类元素相同,因此设计者可以将旅游宣传与营销中的载体,作为商业插画的呈现载体。根据旅游宣传与营销的类型分析,商业插画的传播载体主要包括平面媒体、新媒体两大类。其中,平面媒体包括杂志、报纸等媒体,新媒体包括数字电视、网络媒体、移动终端等媒体。不同媒体拥有不同的传播特点,可以更全面地将商业插画所拥有的商业价值、艺术价值彰显出来。首先是平面媒体。平面媒体是旅游宣传与营销中的主要载体,包括门票、明信片、地图、宣传册、旅游杂志等。这些载体拥有内容生产力大、制作成本低廉和直观性、权威性等特点,容易被游客所接受。然而,在平面设计中,需要注意平面媒体的造型形态。不同的造型形态,会给游客带来不同的心理体验,可以为商业插画的内容展示提供新的依托。因此,在商业插画应用中,设计者应注意对平面造型形态的转变,使商业插画展现的过程拥有新颖性和创新性。在实践中,设计师可以通过丰富平面媒体的表现形态,让平面媒体与商业插画的艺术性紧密结合,提升商业插画在旅游宣传与营销中的促进功能。例如将圆形、多边形或者卡通造型作为平面媒体的造型形态。而在材质方面,运用牛皮纸、铜版纸,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触觉体验,如果结合商业插画内容,则会让人获得视觉感知和触觉感知的双重体验。譬如以牛皮纸为材质的平面媒体,能够将商业插画中的古典特色彰显出来。其次是新媒体。新媒体是现代旅游宣传与营销的新载体,具备传播周期短、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在移动互联的背景下,新媒体传播还拥有功能化、人性化和个性化等特性,游客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借助移动终端获得多元化的旅游信息。新媒体与平面媒体不同,在展现商业插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影音、动画等方式,提升信息呈现效果。例如,在新媒体终端,可以通过动画设计,使商业插画中的部分元素“动”起来,凸显商业插画所营造的文化氛围;或者通过音乐渲染的形式,让其更具古典特色。例如在景观性的商业插画应用中,设计者可以添加秋风、落叶等元素,辅以古筝音效,为商业插画注入新的活力。
三、商业插画在旅游宣传与营销中的应用思路
(一)商业插画的元素应用首先是元素提炼。旅游宣传营销的目的是彰显旅游景区的活力,为游客带来别样的体验,进而提升旅游景区的影响力,使其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旅游宣传营销的过程中,设计者需要丰富商业插画内容,将旅游景区的城市风貌、人文历史、景观特色提炼出来,归纳分类,进而使其更好地应用在旅游插画的设计过程中。其中,较为常见的旅游元素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城市风貌等。其次是元素转化。旅游元素的转化具体指将旅游资源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城市特征等元素通过对比、解构等方式,鲜明地融入插画绘制中。譬如在城市插画中,可以将当地具有标志性的建筑元素集聚在一起,通过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让城市文化更加浓厚。最后是元素应用的原则。在商业性插画运用过程中,设计者应结合社会大众的审美特点,优化商业插画的构成元素,使其所呈现的色彩更契合大众的审美标准。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夸张或变形的方式,将插画元素与文字内容融合起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但在元素应用的过程中,设计者需要注意地域性、整体性原则。其一是地域性原则。商业插画在元素转化、提炼、挖掘的过程中,必须简单明了地体现当地的地域性特征,必须将当地的民族风情、文化特质展现出来。例如在展示西藏旅游文化特色的时候,如果只体现当地的建筑风格,而忽视其独有的自然生态特点,便难以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其二是整体性原则。商业插画应通过色彩搭配、元素融合及风格再造等方式,将旅游景区、景点所包含的所有内容,全面地表达出来,提升旅游宣传的效果。
(二)旅游营销中的插画应用在旅游宣传营销过程中,旅游组织机构通常以网络营销、事件营销、体验营销等营销策略为主,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使其积极参与景区游览过程中。因此,在商业插画应用中,相关人员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网络营销。网络营销主要指旅游景区通过官方网站建设、微博互动和其他新媒体应用形式,将旅游景区的信息全面地、及时地、快速地传达给游客。例如在微博营销中,景区营销人员可以将景区景点图片展示出来,并搭配相应的票价信息等。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将商业插画与文字内容关联起来。例如在票价信息中,可以增加与飞机票、火车票、酒店相关的元素,让人一目了然。其次是体验营销。体验营销主要指旅游景区为吸引游客,将有形的旅游产品作为展示载体,让游客能够感受到旅游景区的特色。通过开展体验营销,可以极大地提升景区的竞争优势,帮助景区景点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譬如通过网络抽奖活动,让游客免费体验旅游景区的旅游产品。而在商业插画应用的过程中,营销人员或设计人员需要将商业插画应用在旅游手册、路线图和指示标志中,使旅游景点所拥有的文化特色,更鲜明地呈现在游客面前。最后是事件营销。事件营销是通过新闻或名人效应等吸引消费者兴趣,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帮助其树立良好的形象。譬如邀请明星参与景区拍摄,并将作品传播到互联网平台中。在商业插画应用中,旅游景区可以在后续的事件宣传中,将名人或新闻作为商业插画的元素,设计宣传营销作品,以此提升事件营销的社会影响力。
(三)客源地的旅游营销我国旅游景区较为传统的宣传营销方式以游击式为主,即通过对全国各地的游客进行宣传营销,以此获取相应的经济收益。但这种营销实效性不强,需要景区景点通过加强与旅游企业、旅游机构、中介组织的合作交流,或者借助出版旅游书籍、委托代理等方式,使旅游营销充分渗透到客源地。在商业插画的应用中,相关人员可以围绕客源地所涉及的旅游书籍、旅游办事处等媒介,拓宽商业插画的应用维度,使商业插画在多元化的旅游媒介、场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譬如在旅游书籍出版中,商业插画的应用,游客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旅游景点。而在旅游办事处运用商业性插画,即张贴含有商业插画的海报,也可以让景区景点宣传获得超出预期的效果。与此同时,这种多元化应用形式,能够使传统游击式营销宣传转变为驻地式营销,让商业海报所拥有的艺术价值、商业价值更鲜明地彰显。此外,由于我国旅游景区在宣传营销的过程中普遍出现产品雷同、特色不鲜明等问题,旅游宣传营销的实效性、有效性不强。要想破解此类问题,就需要充分发掘当地的文化元素,使当地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成为旅游景区发展与营销的重点。而在商业插画应用层面,设计者应在插画中充分体现旅游景区的文化特色,吸引客源地游客积极参与景区游览,进而拓宽商业插画的运用维度,提升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质量。
四、结语
在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使人们压力倍增,人们渴望精神层面的慰藉、心灵层面的洗涤,而插画所拥有的趣味性、文化性、新颖性能够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商业插画在拥有基本功能外,还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对此,旅游景区应从插画元素提炼、传统旅游营销和客源地营销的角度出发,将商业插画与旅游宣传融合,充分发挥商业插画的商业价值、艺术价值,提升旅游宣传营销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苏亚,王润丽.文化旅游宣传片的多模态意义分析[J].今古文创,2022(28):98-100.
[2]冯建平.全方位加强旅游宣传营销推动山西旅游业转型升级[J].前进,2016(4):14-17.
[3]王丽梅.创新旅游宣传营销模式推进石林旅游经济快速发展[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10):108-109.
[4]蒲丽娟.旅游宣传营销:四川旅游发展策略思考[J].知识经济,2013(4):110-111.
[5]王健生.充分利用国际旅交会宣传营销国际旅游岛[N].中国旅游报,2010-11-24(7).
[6]孙瑞谦,刘明时,雷建青,等.太白山旅游文化宣传营销策略与方式探讨[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5):179-183.
作者:井天晓
单位:赤峰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