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初中数学论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初中数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初中数学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1

初中数学教学既要关注数学知识的传授,也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际,从不同角度探究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改善初中生的数学学习现状,对提升初中数学教学实效以及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生数学学习现状

(一)学生思维能力较弱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部分教师依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不重视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自主探究性活动组织得较少;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1]。在现有教学模式下,学生复习知识时,多以单元练习作业为主,作业设计不够灵活,形式单一。此外,课堂互动多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数学教学缺少课外拓展训练,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无法得到有效锻炼。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初中数学课程涉及内容较多且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而学习的兴趣不浓。初中生较难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在数学课堂上,面对枯燥的学指导初中生进行数学学习的策略探究张春英(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三中学)习内容,容易出现走神、发呆等情况,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而且,随着初中阶段各学科学习任务逐渐加重,实践性教学开展得较少,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导致学习的效果不佳。

(三)学生自学能力不足初中阶段,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普遍较弱,且很多学生都未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自主探究的意识也不强,数学学习还有赖教师的引导和学习任务的驱动。同时,初中数学教学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并未掌握相应的学习技巧,自学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养,自学效果不佳。

二、对初中生进行数学学习指导的意义

(一)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较多,且各学科知识较为繁杂,学习压力较小学阶段明显增加。与此同时,初中生的适应能力还不够强,学习的积极性易受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等因素影响。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科学指导,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实效。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引导初中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科学制定学习任务,并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课堂讲解和课后复习,学习并巩固所学知识[2]。数学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遵循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计划,不断提升数学教学实效。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听课情况等。教师应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科学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原理,使其通过持续的课堂学习和作业练习不断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难题的办法,更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其树立辩证思维意识,实现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

(四)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思想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认识数学学科的特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为之努力;在行动上,教师应通过组织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计划,引导学生紧跟教学节奏,不断丰富数学学科知识,提升数学素养[4]。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深入思考、不断总结,进一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初中生数学学习指导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内容较为枯燥,教师要注重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授课时应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创新教学形式,将数学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展现数学学科的魅力。教师可以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活跃课堂氛围,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应积极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发言,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以此深化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充分认识数学知识的掌握依赖于深入理解和反复练习,是个长期积淀的过程;要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数学难题,稳中求进,逐步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学习方法[5]。同时,数学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只有端正学习态度,以积极的心态脚踏实地开展学习,才能不断积累数学知识,实现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稳步提升。

(二)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为主,按照每单元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确定阶段性学习计划,稳步推进学习。教师还可以给每位学生发放记事本,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阶段性学习目标并记录完成情况。对达成目标的同学,教师可给予适当奖励,口头表扬或书面表彰,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其认知、行为易受教师影响。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结合教学计划,引导学生有效开展数学学习。教师可通过随堂测试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引导学生在平时做作业时注意控制时长,合理规划解题用时;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注意劳逸结合,切实发挥课间休息的作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引导学生秉承“有问题及时问,有难题及时解”的原则,及时请教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引导学生养成及时梳理知识脉络的习惯,并通过预习、复习提高数学学习效率[6]。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外实践教学及设计作业环节,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并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还会将教师所授方法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逐渐提升自学能力。教师可在课前通过布置探究性学习任务推动学生深度学习,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同时,教师可在互动环节鼓励学生发言、解答学生的疑惑,并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深入思考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知识竞赛活动,通过参加赛事进一步锻炼思维能力,提升数学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给学生安排自主探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讲授新的知识点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深入思考,通过总结、提炼、归纳、反思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借此锻炼创新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组织学生就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展开分析和讨论,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此环节,教师可根据学情给各小组安排针对性较强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先在小组内部展开讨论,寻求最优解决方案[7]。之后,教师可对各小组提交的解决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以此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进行知识拓展,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四)优化教学方法,合理开展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前,初中数学教师多采用灌输式教学,将教学重点放在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的讲解上,教学活动紧密围绕书本展开,忽视了课外实践教学的开展,且教师没有充分利用随堂作业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说,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没有紧密联系实际,导致“教”与“学”的效果不佳。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促进学生进行反思,推动其进步。教师评价学生要全面细致,评价方式要灵活,应将过程性评价纳入考核范围,同时应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教学评价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采用动态评价方法。对于认真努力、取得明显进步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适当的表扬;对于优秀的学生作业,教师可在班级展示栏进行展示,也可让学生传阅学习,以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四、结语数学是基础学科,学生要想学好数学,需要在长期的学习中认真积累、不断实践。初中数学教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应在遵循初中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张春英单位: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三中学

初中数学论文2

一、研究背景

新课改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践行可持续发展教学理念,培育学生地理综合素养[1]。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让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变成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高中阶段的教育对推进新课程改革至关重要。应加强对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应关注高一阶段的工作,筑好高中教育基石,关注高一学生地理学习的现状,发现高一学生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反思地理教师自身的教学方法,审视地理学科的地位与价值,重新定义师生关系和地位,做好学生高一地理学习的转变与发展。

二、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44.77%的学生认为地理学习时间不够。而地理学习时间不够的主要原因是地理与其他学科(政史理化生)的学习时间分配不均,占比74.03%。对于针对新课改下设置的“3+X”选项,虽然该校还未推行,但通过意向性调显示,学生对于地理的选择占比最大,高达79.07%。说明学生对地理学习还是具备很大的兴趣。无论是文化生还是艺体生约有25%的学生认为当前地理教学的进度较快以及难度较难,需注意的是艺体生所占比例较文化生更高。教师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决定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当前现有的教学方式93.60%采用多媒体PPT讲解,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期待的教学方式为野外实习讲解,这对于中学以及教师亦或是一种新的挑战,有待创新。

三、高一学生的主要特点

(一)高一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高一地理课前预习情况不佳课前预习是为了使学生根据导学案提前了解当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自身学习有困难的知识点,养成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做知识的探究者而不是接受者,同时通过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明白学习的目标,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2.高一学生地理课上注意力不集中现象较普遍上课的听课效率决定了学习的质量,学生上课注意力是否集中直接影响学习成绩。经过在高一年级为期一学期的观察发现仅有35%的学生在上地理课时注意力高度集中,部分学生会不自觉地观看时钟,甚至有少部分学生在偷玩手机,一些“爱美”的女生还会出现在课堂上化妆的情况。大部分学生偶尔注意力集中,在教师反复强调此知识点为重点或者提高音调后大部分学生会开始集中注意力。

3.地理作业完成情况质量差地理作业分为书本作业和动手实践。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一种延续,作业的完成有利于学生巩固当堂课的知识并且学会灵活应用,做作业的过程是查漏补缺的过程。调查研究表明,学校仅有37%的学生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大部分学生都是敷衍了事,对于地理知识的掌握全在上课时间,同时观察到大多数地理老师对于作业的查收也存在懈怠,大多数作业也未及时评讲,如此便更加“助长”学生对于完成地理作业的懈怠风气。

4.出现较难的地理问题,选择逃避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对待问题是什么态度才是习得知识的关键,部分学生在遇到较为困难的问题时不与同学先交流,而是等待教师评讲作业,不会主动询问,若老师没有评讲作业该问题便一直未解决。还有另外一种情况,若老师评讲后还是不会就会搁置不在询问,抱着“题难度较大,考试不会考”的侥幸心态,以至于难题堆放得越来越多,只能解决简单的题,对于难题缺乏专研精神,从而学习效率不高。

5.初高中地理学科的衔接不到位,知识掌握情况不扎实当前教育,只有少数高中地理教师同时涉及初中地理教学,所以大多数教师对初中的地理知识的内容、难度了解较少,认为高一地理的部分知识与初中地理知识重合,便不再进行系统教学,但初中地理结业考试结束后学生有一年未接触地理学科,部分知识学生已经忘记或是并未掌握牢固,则会影响高一的地理学习。实现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就是将两个学段的地理教学过程连接起来,不仅是课程的衔接,还包括课堂教学的衔接。高一地理教师忽略了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在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基本技能尚未形成的前提下,一味地进行更高难度的教学,补充课外知识,从而会打击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

6.地理教学知识难度大且与生活联系较少,没有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教学结果显示有56%左右的学生认为学习地理知识的实际用处不大,在生活中较少用课本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高一学生一进入高中便开始学习自然地理的知识,然而自然地理板块是高中教材中难度相对较大的板块,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样很容易对地理产生畏难情绪,同时这部分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的很紧密学生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学生感觉到没有兴趣[3]。调查结果侧面表明,地理教师未将生活中的例子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没有调动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仅仅停留在课本上,没有达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的要求。

(二)艺体学生的个性化问题

1.艺体生学习进度落后于文化生由于平时专业课训练占用文化课时间,晚自习因训练劳累时常处于疲惫状态,艺体学生地理学习进度较落后于文化生,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5%的艺体学生认为地理课程的进度较快。但学校在月考时会优先考虑文化班学生的学习进度,对于艺体生说便会出现一部分“超纲”题,长此以往,艺体班成绩则会落后于文化班,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艺体生基础知识更加薄弱经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大部分艺体班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连初中的地理知识还未完全掌握,高一阶段的地理知识涉及天文、自然板块,本身存在一定难度,若教师此时忽略艺体学生基础知识较文化生更加薄弱这一问题,则会让艺体学生在高一阶段就开始失去对地理的兴趣。

(三)解决对策

1.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初中地理以感性知识为主,高中地理则上升到以理性知识为主。高一是整个高中学习的关键时期,只有在高一打好基础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后期的学习才能得心应手。地理学科兼任文理科的特性,既要理解,又要记忆,及格容易高分难,故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做好作业检查工作,促进学生预习习惯养成;(2)提高课堂质量,培养学生的上课习惯;(3)课上认真评讲、课后积极辅导,培养学生做题习惯;(4)引导学生形成合作探究的好习惯。

2.加强教师专业培养,不断提升执教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一地理教师,不仅要掌握教学知识,同时应掌握知识点间的衔接和延伸,教师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有效的促进学生知识的习得[4]。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明确初、高中教学的衔接点,合理衔接教学内容;(2)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学方法的衔接;(3)结合教材探索课外实践活动。

3.适当增加艺体学生的课时量及调整教学顺序高一学生开设科目多,课业负担重。艺体学习学习时间更加紧张,要在这些有限的课堂里出色的完成必修一的教学任务,难度大、时间紧、任务重,对于艺体生来说更是极大的挑战。建议适当增加地理课时,以便让艺体学生及时适应教学进度。高一地理必修—,是地理学习中难度系数最大的一部分,对于文化生来说空间思维能力、观察分析、计算能力都有一定的难度,难么艺体生将更难,学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要想开展好高一地理教学,高一地理教师需要克服很多不利条件,不断调整教学模式,采取适当的教学顺序,可先教学一部分易理解的内容,待文理分科后再教学复杂内容,以便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教师积极调整状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调查显示,63%的学生喜欢20-30岁的青年教师,青年教师与时俱进,带给学生活力和朝气,使学生愿意学、愿意听。但对于中年教师来说,部分老师进入职业倦怠期,上课缺乏活力,对工作热情不高,这样便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可以适当的关心中年教师的心理情况,积极开展系列活动帮助教师调整心态,教师的情感对学生也有一定的感染作用,教师需要保持饱满的热情,这样才能做到以情动人,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5]。与此同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在导入新课时多关注热点新闻以及从地理的角度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作者:罗雪铫 张军 王亚浩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初中数学论文3

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将产教融合渗透到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和人才开发与人才培养的不同环节中,以此形成“行业”“企业”“学校”“政府”协同发展的人才培育格局。而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培育拥有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技能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逐渐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因此,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将产教融合与教学改革联系起来,提高高职教学改革的实效性,使高等数学课程真正成为高职院校培养专业教学、人才的抓手。

一、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背景

在我国各类高等院校中,以“高等数学”为数学类课程专业是理工专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日渐完善,然而却也存在明显的问题,如高等数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定位不明确,课程的实践性不高,传统教学体系问题依旧存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难以满足现代职业教育所提出的基本要求等。为充分解决这些“教学改革问题”,我们应重新明确并审视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课程价值和功能,明确高等数学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从而重构高等数学教学体系、课程模式,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我国部分学者和专家普遍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不同的改革思路。马戈等人认为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应时代化、现代化,应注重对数学实验的引入,关注对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唯有如此才能切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提升并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尤慧则认为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应从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的角度出发,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高实践教学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载体从课堂转变为网络的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不仅要与时俱进,调整教学方法、教学方案及教学内容,还需要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可持续发展,将学生能力培养放到高等数学教学的首位,从而构建创新性、现代化的教学改革体系,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产教融合的方式、特点及要求

产教融合主要指学校根据专业特征和特点,将教学与产业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支持,最终将学校办成集科技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经营实体,逐渐形成企业和学校相互统一的办学模式。简而言之,产教融合是教育与产业的深度合作,是提升行业合作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和抓手。产教融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以职业院校的加工设备和实习工厂为媒介,吸引企业加入。通过企业带产品、带工人、学校出设备、出厂房的方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产品生产的双向融合。此外,企业还需要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工人作为教学人员,实现在产品生产中开展教学活动的目的。而高职院校则需要安排相应的教师参与到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指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所以产教融合拥有协同性、共享性及互利性的基本特点:协同性主要指校企双方为相同的目标而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享性则指人力资源、设施资源的共享共用;互利性指校企双方所开展的生产活动和教育活动,对校企双方都有利。在教学改革的层面上,产教融合要求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应与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高职教育的不同环节、不同内容,都契合产教融合的发展要求。例如,将导数、三角函数、定积分与机械设计课程相融合,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此背景下,高等数学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性,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使数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紧密地衔接起来,进而提升学校办学的整体水平。最后,在结合产教融合的基本目标上,高职院校必须提高对学生主体的重视力度,使学生群体成为推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抓手。唯有如此,高职院校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所提出的基本要求,使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呈现现代化、信息化的特征。让学生培养从“教师讲授”逐渐延伸到“学生探究”,切实优化了高等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现代职业教育的质量。

三、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所存在的问题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存在着“脱离专业需求”“需求主体缺位”及“课程实践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到高等数学改革的质量和效率,不利于高职院校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模式的发展,无法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而明确高等数学在教学改革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产教融合的全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并且在某种层面上,也能为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工作的有效开展,指明方向,确定路线,让教学改革工作更具针对性。

(一)脱离专业需求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定位不够准确,是导致教学改革脱离专业需求的根本原因。通常来讲,高职学生难以自主地利用现有的数学理论知识来破解专业问题,高等数学难以充分帮助专业教育获得快速的发展,无法发挥自身在专业教育中的支持和辅助作用。而由于高等数学课程的知识体系通常以本科体系为主,即函数、倒数、微分、定积分、微分方程等,导致高等数学存在课程体系拖沓、冗长和复杂的问题,难以与学生的专业需求建立联系。此外,部分高等数学课程虽然拥有较强的理论性、全面性、严谨性和系统性,但是很多知识都与学生的专业知识没有联系,学生所学习的内容要远远超过专业实践的需求,进而导致高等数学改革难以契合专业教育需求,使数学教育和专业教育形成各自为营、各自为政的发展态势[3]。脱离专业需求的高等数学教学,将难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同时也难以得到院校领导的关注和重视,使高等数学课程无论在资源还是在师资上,都与专业课程存在明显的差距。

(二)需求主体弱化在教育变革、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和实践,并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以数学教师为主体,设计、调整、整合了课程框架,使数学课程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根据学生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数学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但专业教师是职业教育需求的提出者和剖析者,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中始终处于功能缺失或价值缺位的状态,导致其难以提升数学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效率。而数学教师作为高等数学改革的主体,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肩负着服务专业和夯实基础的责任,但由于专业教师的缺位,使自身的责任和义务难以得到切实地履行,无法从根本上提升数学教学改革的质量。虽然我国部分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有意引入专业问题于数学教学中,但由于专业教师的缺失,导致专业问题的引进、应用及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甚至还会给专业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带来影响。

(三)课程实践性差高等数学在工程类、机械类等专业教育中拥有着难以替代的基础作用。例如,工程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制图都需要以高等数学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持。然而,在高等数学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依旧将本科院校的课程模式作为高等数学改革的蓝本,虽然使高等数学的体系更加严谨、理论更加高深,但却割裂了实际问题与数学方法之间的联系。此外,授课内容与方式缺乏实用性和专业性,通常以“填鸭式”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性和积极性,难以将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紧密地结合起来。而高等数学课程缺乏实践性,会导致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难以充分、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无法切实地提高专业教育的实效性,进而影响产教融合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效率。

四、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结合产教融合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所提出的要求,我们必须从课程实践性和专业联系性等角度出发,解决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改革所存在的问题,提升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质量和效率。唯有如此,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才能真正发挥自身的优势,推动其他课程开展,为高职学生更好地发展,提供支持和抓手。但在问题解决中,我们应以问题为导向,从改革定位、课程实践性、突出主体等层面,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改革策略。

(一)厘清改革定位要想切实解决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与专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就需要从改革定位的角度出发,明确高等数学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联系,从而使高等数学成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实践中,高等数学教师应根据产教融合的特征和特点,明确高等数学在产教融合中的“角色”和“站位”,即作为高职学生从通用知识学习向专用知识转变的纽带和桥梁,注重其在专业教育中的基础作用。而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内容、特征及目标,进行课程定位,能够使高等数学教师在结合“学生实际”“岗位能力”及“专业特性”的基础上,更好地拓宽高等数学的发展空间,使各类课程知识点都有所对应。例如,“积分”“极值”“微分”“定积分”能够与工程力学课程相联系;“级数”“积分”“导数”能够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相联系。此外,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院校还需要制定差异化、多样化的高等数学课程体系。即结合专业教学的基本特征及要求,“解构”“重组”高等数学课程体系,使其成为以专业教学为抓手的新型课程体系。换言之就是开设基于不同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使高等数学教学真正与学生的专业发展融合起来。虽然这种改革,改变了高等数学的公共必修课性质,但却让数学教学与专业教学更紧密、更全面地融合起来。如果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上存在“难度”。可以引导数学教师构建出针对不同专业的数学教学“内容系统”,使数学教学内容紧贴专业教学实际,让不同专业学生都能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得到发展。当然在差异化课程体系建设中,数学教师必须调整数学课程评价的侧重点,让不同专业学生的评价过程更具针对性、差异性。譬如针对工程专业学生,应考察其应用“积分知识”的能力。

(二)提高课程实践性实践性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和特点,注重专业教学的实践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可以更好地推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然而根据相关实践调查显示,高职院校的实践性,普遍集中在专业教育上,而像高等数学、思政理论课等课程,则普遍缺乏实践性,难以从学生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契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使高等数学与专业课程充分地融合结合起来。对此,我们应从如下几点出发:首先,高等数学教师应以数学课程为媒介,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及产教融合开展情况,形成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专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群。随后结合高等数学与专业课程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在课程目标上,将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抓手,注重数学能力与学生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的结合。其次,在课程内容和架构调整的基础上,数学教师应通过讨论法、模拟法、案例法或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破解专业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提高数学课程的实践性。最后,在教学质量评价的层面上,高职数学教师必须重构评价体系,突出数学能力、专业素养及数学方法应用能力在评价指标中的比重,弱化知识评价对学生评价的影响。这样,学生才能将学习重点,从知识获取、应试考试,聚焦到自身能力培养与专业技能磨炼中,切实地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突出需求主体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数学教师是改革主体,专业教师是需求主体,数学教师和专业教师要想满足产教融合对高等数学改革的发展需求,就需要加强沟通和交流,明确需求主体对数学改革的基本诉求,从而使数学教学改革更具针对性和方向性。特别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高等数学应注重课堂教学向网络维度的渗透,关注专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性,提升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实效性”。首先,加强沟通交流,制定需求分析报告。数学教师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结合专业教师对学生培养的要求,制定出与之相对应的改革目标,并使其融入高等数学改革的全过程中。而在网络教学的视域下,高职院校应为数学教师和专业教师提供必要的交流平台,使其制定出相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如利用数学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解决现实问题。这样数学教师和专业教师才能构建出相互引用的教学资源体系,能够提升两种学科的融合力度,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其次,专业教师应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改革的不同环节中,通过建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诊断数学教师在教学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建议。然而在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专业教师应聚焦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专业问题,以及专业问题解决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有效性”。唯有如此,教师才能确保学生真正利用数学知识,破解各类“专业的”“现实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成就感,使其更自主地、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而在网络教学层面,专业教师应从现实问题的角度出发,为数学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建议,以此提高数学教师引用专业问题的质量,与此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准确地分析问题、明确问题,解决问题。自觉地、自主地融入对专业问题、数学问题的探究中。

结束语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师要想推动产教融合模式的健康发展,就需要通过教学改革的方式,深化数学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联系,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关注需求主体在教学改革中的功能和作用,从而提升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数学教师还需要从产业融合、校企合作及职业教育等角度出发,结合自身服务专业、优化基础的课程定位,构建数学课程群,提升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吴云宗,许义生.应用型高校经管类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及教材建设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2):27-31.

[2]梁海鹏,冯俊艳.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与数学建模思想培养思路探究[J].农家参谋,2020(9):255.

[3]吴冰,杨翠,潘宝柱.以专业为导向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J].科技风,2019(30):32.

[4]陈文贵,贾天理,林慧琼.工科技能型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路径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6(8):40-43,48.

作者:缪烨红单位: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