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城乡一体化研究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城乡一体化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城乡一体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研究1

一、引言

体育公共服务是社会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和人的全民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1]。体育公共服务研究是近二十年来国内体育社会学即为重要的研究领域。这主要有学者们坚持寻找学科新的增长点的内部动力,也有国家重视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根本原因,同时还有“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服务型政府”“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型城镇化”等的渗透作用。2017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是新时代实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观要求。近年来,安徽省发展形势喜人,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原因,在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其中缺乏发展理论的指导是一个主要原因,所以对其理论基础及现实困境进行分析探讨有重要意义,继而再用这些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循环、使理论进一步升华凝练,为安徽省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提供营养充足的土壤,以期为新时代安徽省这一新的服务模式的未来发展给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以新时代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一新的服务模式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困难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搜索,查找相关的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2.逻辑分析法对所取得的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分类和较深入地推敲、分析、归纳,提炼出相应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而科学的观点,从而掌握新时代安徽省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和实际中存在的困难。

三、对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这一新的服务模式的详细解释

这一新的服务模式是把“体育公共服务”和“城乡一体化”两者相融合形成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它也是城乡一体化当中的关键构成部分。对于体育公共服务这个概念而言,它属于公共服务里面的一个下位,具体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体育方面的公共产品,另一个是服务的具体行为。它的供给方是公共部门,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于体育方面的相关需要,具体的内容有体育活动、组织、指导等方面的服务。城乡一体化是近年来针对城乡二元结构提出来的,它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党的十九大强调指出现阶段我们国家的主要矛盾已变为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生活需要与社会发展不平衡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进一步阐明了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趋势。在城乡一体化形态下,城乡的空间衔接融合、功能结构互补、基础设施共享、生态环境协调,并且城乡人口、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能在城乡间通畅流动[2]。它不是为了达到城市和乡村变成一样,而是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所形成的,是城市和乡村协调发展当中,两者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后,实现了城乡共同发展才达到的一种效果。总的来说,这一新的服务模式指各方面较为先进的城市与各方面比较落后的乡村去除体育上彼此分开的局面,城市和乡村的体育公共服务同步发展,两者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这样就实现了两者的最终相互融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新时代安徽省这一新的服务模式是为了确保城市和乡村的体育公共服务公平、均衡发展而形成的。

四、安徽省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一般系统论系统论包括经典系统论、一般系统论、现代系统论三种。本研究以一般理论作为研究的基本指导理论。具体而言,一般理论通常把一个系统列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对系统的主体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从而分析其功能、行为等。随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体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建设体育强国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的进步对于新时代安徽省这一新的服务模式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注重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兼顾城乡发展之间的矛盾,例如,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既不能只注重城市的发展,也不能只注重乡村的进步。所以,通过这种一般理论作为研究的指导,能够统筹兼顾全局与局部,以及有利于进一步稳定协调地不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这个理论具体指发展不但可以满足这一代人的各种需求,而且对于后代人的需求不会产生损害和影响,从而达到了持续地发展,因此这样的发展具有公平、持续、共同的特点。所以这个理论的终极目标是在安徽省这一新的服务模式在具体的实施当中,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下,同时融入“以人为本”理念,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统筹兼顾全局与局部、解决好新时代安徽省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与政治、文化、经济、环境、生态等之间的矛盾,能够确保乡镇居民具有同等的享受体育公共服务的权益。

五、安徽省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体育公共服务城乡发展失衡安徽省属于我们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之一,也是一个农业人口占比全省总人口的70%以上的农业大省,但是多年来仍然一直致力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然而,因为城乡二元结构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的缘故,使得安徽省城市的公共资源配置及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都优于农村地区,而且这种城乡差距还是比较大,这些差距体现在体育设施、费用、指导等。通过访谈得知,截至2019年底,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政府购买体育服务经费2005.26万元、占年度体育事业总经费的8.3%,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3平方米,拥有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19553名、平均每千人拥有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2.3名。但是在农村地区,大量劳动力到城市去务工或经商,这也是农村地区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之一,必然导致农村地区投入到体育公共服务的经费不足以及场地设施的建设乏力和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缺口很大。鉴于以上情况,由于公共体育方面的资源较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怎样有效地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从而使其达到最佳的发展,另外,在我们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环境之下,怎样使体育公共服务的提供方达到多元化的状态,同时很好地协调好各个提供方的相互关系,这是目前极需要处理的关键问题。

(二)农民体育参与意识薄弱导致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被动发展安徽省的农民在体育方面的参与意识薄弱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多数农民对体育的功能与价值没有正确的认识,还不清楚其应有的体育权利,把体育仅仅看成是一种“玩闹”。第二、农村地区基础体育设施不足。基础体育设施是体育公共服务的必备条件,如果不能提供最起码的基础体育设施,很多全民健身项目将无法开展。第三、缺乏体育公共服务的专业指导。这主要是指具有良好体育基础知识以及运动技能、受过相应体育教育的专业人员。缺乏专业指导,让农村居民很难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和获得感,因此也就难以长时间坚持进行体育锻炼。体育公共服务具有公共价值导向,公共价值的产生必须让全体利益·文化综合·相关者参与进来[3]。

(三)体育管理不健全导致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保障不力我国体育行政部门的人员编制只到县级,农村地区体育管理是以文体局的设置来进行的,文体局又多以行政职员任职,这些人当中拥有体育专业特长的人占比还是比较少。所以,农村干部就成了公共体育服务最直接的实施者和责任者,访谈得知,安徽省现行村级干部中很多没有分管体育的干部,另外,村级干部主要精力都放在发展经济方面了,对提供体育公共服务无暇顾及,现阶段这种固化的思维正制约着安徽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方面所能达到的结果。所以,由于这方面的管理水平不够也是造成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城乡差别也是必然的结果。为改变上述状况,以下举措值得尝试:定期举办协会负责人、乡镇体育干部及健身爱好者等的培训,鼓励有能力的单项协会组建联盟,推动优势体育资源下沉到农村等[4]。

(四)政策执行力不足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它不仅属于全民健身这一项目的核心点,而且是体育公共服务方面的政策分析重点,也是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的大问题。所以新时代安徽省这一新的服务模式需要有相关的政策规定作为基础支持,可是目前这方面的政策制定者和相关群体间还有一些意见不够统一,另外在具体的执行当中监管不到位,也没有形成有效的考核评估体系,导致体育公共服务相关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象征性执行等执行力度不够的现象。

六、安徽省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一)出台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相关政策法规政府出台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相关政策法规在新时代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故而,相关行政部门不仅要完善已有的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相关政策法规,同时要尽快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为促进新时代安徽省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二)发展基层体育组织基层体育组织以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普及发展我国群众体育运动,同时为人民群众提供体育公益活动和互益服务。因此,新时代安徽省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要逐步发展基层体育组织建设,培养基层体育组织指导员,加强城乡基层体育组织之间的合作交流。比如可探索“村级健身活动站”以及由乡村体育教师兼任基层体育组织指导员的实践经验。

(三)提高体育资源利用率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分割,在新时代安徽省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应优化对城市和农村的体育资源的利用,降低体育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加强对地方体育相关政策、体育人口、体育经费等信息的调查分析,从而在此基础上实现新时代安徽省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的特色发展。结语安徽省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是:(1)一般系统论;(2)可持续发展理论。安徽省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主要包括:(1)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体育公共服务城乡发展失衡;(2)农民体育参与意识薄弱导致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被动发展;(3)体育管理不健全导致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保障不力;(4)政策执行力不足。发展的对策主要有:(1)出台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相关政策法规;(2)发展基层体育组织;(3)提高体育资源利用率。现阶段,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全发健身运动,已经把它作为国家的一项战略目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伴随着新时代安徽省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不断深入开展,统筹兼顾全局与局部,积极探索“体育+”的融合发展方式,逐步推进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不断进步,这样就能很好地满足农民对于健身方面的需要。当然这是一项系统性的大工程,涉及的面很广,影响的因素也很多,一定要全面准确地掌握其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困境等,后续研究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新时代安徽省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作者:陈华 单位:安徽建筑大学体育教学部

城乡一体化研究2

1建筑行业信息化的现状

当下,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正在向各个领域渗透,建筑产业的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也成为当下的行业热点。以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技术为突出代表的计算机信息数据集成系统已经深入到行业的全过程中,推动着建筑行业的工作方式向规模化和行业协同模式转变。然而,建筑项目长期存在周期长、进展慢的不足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其根本问题在于建筑行业缺少对信息技术本身的研究,缺乏产业全过程信息化架构。长期以来,“重资本、轻技术”的行业思想导致信息技术被视为工具或技术噱头应用于市场竞争中。在信息化时代,BIM技术作为建筑信息集成工具,本意在于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真实模拟,以统筹指导设计至施工全流程的衔接配合,并为未知挑战提供应对预案。然而,由于建筑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及储存等流程并未形成规范标准和行业共识,建筑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信息传递存在着重大障碍。在实际项目中,不同的工种和生产部门各自建立BIM模型,最终一个项目将产生几十个无法交互的BIM模型。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的各个环节,一个个相互独立的“信息孤岛”由此产生(图1)。BIM技术因此丧失了作为信息集成交互平台的作用,沦为一个“先进”的建模软件。

2 解除信息传递障碍:建筑信息物理交互系统的提出

为了解决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各参与方间存在的信息传递障碍问题,本文旨在延展讨论建筑信息物理交互系统(BuildingInformation–PhysicsInteractionSystem,BIPIS)[2]构想在乡村建设中的实践应用。在建筑信息物理交互模型中,存在两个方向的信息传递,一个是由信息模型向物理实体传递的建筑正向信息流动,另一个则是由物理实体指向信息模型的建筑逆向信息流动。BIPIS的关键便要解决正向信息传递的受阻与逆向传递缺失的问题,从而达到信息模型生成与物理实体生产的双向反馈和深度交互[2],由此延伸出全生命周期建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建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包括基础理论层、运行机制层、应用技术层与反馈评估层,分别起到信息理论支撑、实施策略应用和系统反馈修正作用(图2)。该系统将协助建筑构建由“信息模型—物理实体”和“物理实体—信息模型”正、逆向子信息系统融合而成的完整物理交互协同技术体系,从物理信息的正逆向互通的实现,延伸出建筑设计建造多方参与的协同,从而提高建筑行业产业效率,有助于建筑行业组织的变革重构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

3建筑信息物理交互系统在乡村的应用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建筑师投身乡村建设中。笔者作为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负责人,在探索高校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模式的同时,也在开展建筑信息技术及其理论在乡村建设领域实践应用的研究。中国乡村的建设资源相较城市而言,在资金、劳动力、技术等方面都较为匮乏。在城镇化发展趋动的背景下,乡村人口大量流失,乡村建设力量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下降。因此,如何将先进的数字化、信息化与智能化建筑技术手段融入乡村建设,将成为提升乡村建设技术、盘活乡村闲置资产的关键一环。2018年,借着南京市高岗村乡村振兴工作站的建站契机,团队将BIPIS理论应用在高岗村的民居改造项目的全过程中。通过激光技术对前期场地建筑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构件进行系统扫描(图3),在Realworks中形成密集点云来实现场景重建,并导入Revit平台与BIM模型进行误差判断与校核比对(红蓝色代表有误差),如图4所示,从而使BIM模型能够与最终竣工实体始终保持一致[3]。BIPIS在乡村建筑中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设计与建造矛盾并直观表达,极大地提升了沟通效率,使设计与建造工作有序开展,设计效果得以高质量呈现。

4乡村建筑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在存量发展转型时代,建筑信息技术的前置应用有助于乡村土地的更新改造与活化再利用的提质增效。相比城市,乡村存在着巨大的基础数据缺口,信息技术平台所需要的输入端数据严重缺失。乡村自建房不仅缺失施工图纸,其竣工实体与最初的施工蓝图也存在巨大误差。因此,乡村建设更需要进行逆向信息传递,对现状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和加工。在广西柳州市三江县的项目中,笔者所在团队在对场地扫描得到点云模型后,提取点、线、面,绘制出矢量模型,再将点云模型与已经绘制好的BIM模型做比对,从而建构数据库(图5)。依托全信息数据平台,乡村低技工人的施工效率将得到提高。由于乡村的施工建设技术水平较低,传统的平立剖图纸不仅具有一定的阅读门槛,还会因为建设过程中的误差累计造成有效信息的衰减。通过对建筑设计与施工信息的信息化转化处理,不同技术水准的建造与运维将得到明晰的应对,乡村工人也因此能清楚明了地开展工作。为提高建造施工的效率,建筑产业信息化还需要加强对误差的控制。传统建筑项目是一个线性进程,后一个工序的开展需建立在前一个工序的完成与复尺的基础上。比如门窗定制厂家一般会在建筑门框窗框砌好后再去现场测绘,获得准确的尺寸后才开始生产定制门窗。只有将工序之间的误差从厘米级降至毫米级甚至是微米级,才有可能打破线性施工的进程,推动多线进程的发展。面对中国几百万个自然村,建筑产业信息化能够处理巨大的乡村建设需求。一方面,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减少建筑师的驻场压力与成本。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能拓宽设计方案的自由度,避免自下而上简单统一的乡村建设样式,保证建筑方案能够因地制宜,保护乡村地域的有机文化。

5结束语

建筑信息模型与建筑物理实体贯穿于建筑全生命周期所有环节与业务流程,是建筑产业链中交互协同的主体对象[2]。从建筑信息技术发展方面来看,依靠信息技术实现规模化行业协同的关键在于强有力的行业体系和政策,而与城市相比,乡村作为相对简单的人居环境具备更好的发展条件,是建筑信息技术探索发展的沃土。因此,未来除了技术体系的不断试验与完善,还需要建构一个更适合乡村的建筑规范与产业信息化的标准。

作者:张弘 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城乡一体化研究3

一、引言

随着医院发展速度加快,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很多新的管理形式。医院推进会计电算化,可以提高财务工作处理效率。通过推进会计电算化,可以缓解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大幅度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给会计人员提供学习新型业务的机会,顺利实现信息化建设目标。但医院会计电算化开展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分析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建设速度。因此,有必要研究影响医院会计电算化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二、医院推进会计电算化的必要性分析

新形势下医院财政拨款数量不断增加,对会计电算化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提高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实效性。

(一)财政资金的合理应用强化会计电算化工作,可以进一步提高使用资金的效率,避免出现套用国家资金的情况,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同时,还可以为财政部提供所需要的报表,改善会计电算化不当的情况,进一步明确单位内会计电算化权限,落实岗位责任制。此外,借助会计电算化合理分配财政资金,提高项目开展过程中财政资金的收入与支出比例,使会计电算化各个环节中渗透绩效管理观念,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1]。

(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医院在推进会计电算化时,要构建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保证财政资金实施单位、项目单位等准确对应,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通过这种方式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现象,提高相关人员对财政资金使用的重视度,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合理应用绩效评价管理,可以及时发现不规范使用行为,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三)提供财政管理的依据医院会计电算化工作较为重要,有效开展会计电算化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政府对财政资金分配及用途的把握。可以明确财政部门及主管部门的责任,政府部门通过绩效考核评价数据制定科学合理的使用方案,提供财政管理的依据。通过这种方式,可充分盘活财政资金,使有限的资金减少损失,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2]。

三、影响医院会计电算化的因素医院会计电算化工作开展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实施效果,不利于相关工作的开展。医院会计电算化工作存在预算约束力不足、会计电算化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及受传统会计电算化理念影响等问题,现将其总结归纳如下:

(一)预算约束力不足,财会基础相对薄弱当前部分医院内部缺少完善的内控制度,不能有效约束会计电算化预算管理工作。尤其是会计电算化资金预算编制工作开展时,存在不规范的行为,造成实际执行难度较大。会计电算化开展时制度不够完善,时常出现会计电算化不规范的情况,表现为审批凭证时不严格等。此外,会计核算时存在科目名称不统一的情况,引发诸多问题,甚至存在会计业务处理出现错误的情况[3]。同时,医院存在不同程度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的问题,造成内控工作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存在会计岗位安排不合理、会计电算化流程不规范及管理人员不到位等问题。存在这些系统问题,必然会影响到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实施效果。例如,单位监管记账与原始凭证时,存在一些漏洞或不足,实际工作中出现发票造假、过期或记录不完整的情况。同时,会计记账时需要统一会计科目,详细记录与保留凭证内容,但实际处理时存在问题,造成会计业务处理不规范。此外,部分会计账目登记时存在刮擦或记录错误的情况,这些不规范问题直接阻碍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

(二)医院会计电算化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医院内部缺少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系统,造成会计电算化工作质量不理想。虽然单位内部有自己的会计电算化制度,但普遍侧重资金审批管理,缺少内部控制、预算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在医院服务职能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对会计电算化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不断提高,但实际中忽视对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培养。传统会计电算化模式下医院主要为传统型核算人才,这些会计电算化人员具有共性特点,主要工作为日常记账、核算账目等,不了解其他部门运作情况。同时,其他部门人员也不会主动与会计电算化部门交流沟通,仅了解岗位知识,不明白会计电算化流程。出现这一情况的一大原因,就是缺少足够数量的精细化内控人才,直接影响到相关工作的开展。此外,会计电算化工作具有复杂性与动态性,决定它对工作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类似医院这种公共服务部门,但实际中一些会计电算化人员缺少专业化训练,无论工作能力还是数量方面都存在不足,无法满足单位内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需求,部分人员还缺少工作经验。因此,会计电算化人员的不足及欠缺,也导致会计电算化工作无法高效开展[4]。

(三)传统会计电算化观念的影响市场经济环境下医院高度关注效益问题,出现不同程度忽视会计电算化精细化管理的情况,没有意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根本原因是管理者思想观念落后。或是已经意识到会计电算化精细化管理的作用,但缺少合适的应用环境,内部各部门配合程度低,缺少“大会计电算化”管理意识。实际中,医院习惯沿用传统会计电算化模式,对内精细化管理宣传不到位,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细节把控不严,造成医院会计电算化风险增加,也不利于全面实施会计电算化精细化管理工作。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单位内部出现资产流失与浪费的情况。医院内部没有合理设置账目资产项目,记录时仅依靠卡片,忽视资产使用、调拨等内容。同时,实际中没有及时分析单位资产分布、变化等,经常出现统计结果不明确的情况,存在记录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情况。此外,长期以来的理念影响,造成单位内部资金管理效率偏低,影响到单位内部资金效益的提升。

四、医院会计电算化的改进措施分析

医院提高会计电算化工作质量与效率,需要结合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如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引入动态化内控措施等,具体措施如下:

(一)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构建新形势下医院需要主动转变传统思想,逐步形成现代管理理念,对现有会计电算化模式进行创新与优化。首先,医院管理层及会计电算化人员要起到带头作用,主动开展会计电算化风险控制系统建设,加大对会计电算化风险控制的支持力度。会计电算化部门需要主动改革会计电算化工作,深挖会计电算化功能,参与医院业务活动开展及管理决策的制定,从顶层设计着手,奠定会计电算化风险控制的基础[5]。其次,对医院组织架构进行完善与创新。大型医院可以搭建财务共享中心,对基础会计电算化核算工作进行集中处理,主要包括应收账款管理、记账、账目核对等,由财务共享中心完成会计电算化工作,实现集中式会计电算化,促进会计电算化质量与效率的提升。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也能提供会计电算化风险控制的新平台,医院可以在业务与会计电算化数据分析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会计电算化工作可为业务提供高效服务。再次,完善内控控制体系需要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具有相应的管理模式与资金核算体系,要对各项任务进行合理划分。同时,还需要创新审批流程、预算管理及会计控制等。还可以在单位内部设置专门的内控部门,准确预测与控制内部活动风险,提高会计电算化活动的实效性。最后,强调会计电算化职能的发挥。会计电算化风险控制下医院要转变会计电算化部门的职能,在原有职能基础上增加业务职能,强化会计电算化的管理职能。新增设的业务职能分成两方面,即业务评价与决策支持,前者为针对业务经营的绩效评价,后者则是将相关信息如实反馈给决策者。同时,会计电算化职能重心要进行调整,保留原有的数据核算与业务处理,同时强化会计电算化部门的管理监督作用。

(二)深化医院内部控制,形成动态管理机制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现较大变化,在这种新情况下医院往往没有做好管理意识及管理理念上的准备,不了解现代管理制度,也没有掌握内部控制方式,使得当前部分医院内部依然存在分工模糊、职责不清、日常凭借经验办事的情况,如经费管理与绩效考核方面就存在诸多风险,尤其是僵硬制度与呆板方法无法适应复杂的会计电算化工作。针对这一情况,需要搭建动态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6]。第一,主动参与内控设计。医院管理层需要健全内部控制并保证其独立性,而内控制度本应该由管理部门自己制定并实施。但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不仅是管理层的责任,还需要全体员工参与其中,需要承担相应的内控责任。医院与其他营利组织不同,本身内部并未设置专门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机构,但会计电算化部门是内部管理部门,需要了解内控缺陷,还需要掌握动态管理方法,顺利实现会计电算化与审计目标。第二,全面实施动态管理。医院建立内部经费审计数据库,全过程跟踪与审计当年库内项目实施情况,通过审查与分析经费使用信息,评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实现动态管理。主要控制措施:首先,控制项目立项,考察项目的真实性,研究合同条款的约束,分析经费来源;其次,控制好预算编制,关注预算是否合理、会计核算内容等;再次,强化过程管理控制,对项目管理制度进行判断,进一步细化支出比例与标准,在管理过程中实现对内部控制的改善;最后,建立医院相关项目审计台账,对项目结项情况进行动态管理,依据数据库情况开展审计工作。对项目结题不结账、成本核算的真实性进行关注,尤其要判断结余资金的使用情况,通过开展审计工作改善这一情况[7]。

(三)完善基础财会工作,强化内部资产管理医院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现问题,当前主要任务就是明确预算管理目标,通过细化单位内部各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达到整体层面统筹管理、预算管理的目的。预算管理执行时需要设计预算管理方案,合理安排项目与资金,整个过程中需要强化资金变更的项目,增强资金使用效率的约束力。同时,落实专款专用原则,不得轻易变更资金使用用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避免出现资金浪费情况。通过提高对项目预算资金的控制力度,强化监督与审计,顺利实现预算目标[8]。此外,对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础内容要进行严格控制,如票务、凭证及账簿等,提高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完善性。强化内部资产管理。医院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资产管理,通过资产保值与增值实现效益最大化。整个工作过程中最为基础的就是提高资产管理意识,全面落实单位内部资产管理责任。设置针对资产管理者的考核体系,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9]。此外,还需要推进实物与账面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医院各项资产体现在明面上,落实各项管理工作。加强管理闲置资产与审批采购流程,实现单位内部各项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监督管理质量。同时,医院需要对各类资金项目情况进行核查,确保资金使用与实际情况相吻合,促进单位内部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虽然当前会计电算化发展已有多年实践,但具体落实到医院的时间有限,很多中小医院依旧以手工记账为主,这种方式不利于提高医院会计工作效率。通过分析医院推进会计电算化的必要性,总结推进电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改进会计电算化的措施,医院会计电算化的具体优化措施为: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构建,深化医院内部控制,形成动态管理机制,完善基础财会工作,强化内部资产管理。通过这些具体的优化措施的实施,推动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医院需要对各类资金项目情况进行核查,确保资金使用与实际情况相吻合,促进单位内部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齐雁春.谈医院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的影响[J].大众投资指南,2020(22):144-145.

[2]王丹.医院会计电算化工作防范措施认识实践[J].财经界,2020(16):204.

[3]曾赛玉.探究影响医院会计电算化进程的深层次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5):78-79.

[4]李锐.医院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对策关键要点[J].财经界,2019(35):208.

[5]李杰.医院财务会计电算化向信息化发展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9(22):11.

作者:周金芳 单位:济南市济阳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