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仓库管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0引言
仓库管理作为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帮助企业减少仓库工作中无意义活动的重要途径。如果忽略仓库管理的重要性,会给公司成本、服务效果与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甚至会降低公司核心竞争力,从而给公司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例如:XWE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电子元件的厂家,其生产范围主要包括敏感元器件、专用电子设备等,但其在仓库实际管理时,管理水平比较落后,仍然以手工作业流程为主体,导致仓库信息化程度无法满足企业生产量和订单量需要,不利于其提升自身行业竞争力,公司想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发一套适合自身的仓库管理信息系统,这已成为目前公司管理阶层的共同愿望。通过构建健全的管理信息系统,能极大地提升企业仓库管理工作效率,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占据一席之地。
1物联网技术概述
物联网技术是以传感设备为载体,以通信协议为基础,通过科学方式将不同物体进行相互交流,进一步完成物和物间的通信,再利用该技术来实现物体识别、智能管理等。总而言之,物联网是利用信息技术将互联网和传感器进行有效结合,再以计算机为基础,推动实现物与物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利用物联网来沟通世界万物,这种交流根本不需要任何元素的进入,是根据自我主体来发生的。而想要完成上述沟通,要注重优化射频自动射频技术。此外,在互联网世界中,会利用互联网设备将不同物体都贴上唯一标签,再采用RFID技术来识别这些标签内容,将标签内容转化为信息储存到数据库中,再利用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对这些物体进行远程控制。从技术结构层面来看,物联网主要是由网络层、应用层、感知层3个层面组成。其中,感知层与人类神经末梢功能相似,对物体形状进行感知,同时收集所需要的信息,这其中涉及的范围较广,如音频、化学量、物理量等,并将所收集的信息传输给其他设备。网络层与大脑中枢神经功能一致,可以进行专业的数据收集与传递,是促进物联网交流的重要方式。而应用层是连接物联网与用户之间的重要渠道,可根据不同行业发展需求,设计多样化功能,如服务平台、应用支撑平台等。
2物联网技术应用下的信息系统方案制定
2.1应用条码技术的信息采集解决方案
由于条形码的功能趋于多样化,在进行录入时,自身拥有录入速度快、准确率高等特点,让其在不同行业受到高度重视,并逐渐应用到各流程中,如商品流通企业、信息服务企业等。加上我国政府支持,目前已经在很多方面取得不菲成果,已研究出属于我国的标识系统,让标识系统向规范化、智能化等方面发展,同时对促进生产自动化管理有着深刻影响,而应用条码技术作为一种较早的仓库管理技术,是提高仓库管理数据采集质量的重要途径,其通过合理利用条码技术使所有环节得到完全控制,帮助工作人员减少盘点作业流程,有利于后期进行统计和分析[1]。应用条码技术的仓库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将仓库管理和条码技术流程相结合,最终完成信息自动化采集。
2.1.1入库管理
条码打印通常应用于供应商和车间两个环节。当物品顺利抵达仓库后,操作人员会利用条码扫描仪来确定包装箱条码中隐藏的内容,再利用计算机将物品信息储存至仓库管理信息系统;而仓管员则要对信息和入库清单进行全面检查,确定准确无误后打印条形码;操作员要将物品成功运送到指定位置,最后用专属条码贴在相应物品托盘上。
2.1.2出库管理
物品想要完成出库操作,就必须将物品提前放在托盘上,再利用托盘将物品运输到出库等待区域;操作人员要手持条码扫描仪依次扫描物品条码,确定物品出库信息,从而确保出库信息与清单内容保持一致,一旦发现两者间出现较大差异,要及时通知专业人员来现场进行处理。同时,在货物抵达仓库后,工作人员要将货物出库,第一时间将货物搬到手推叉车上,再利用扫码仪器完成扫码工作,将货物运输到出库等待区域。值得注意的是,当货物被运输出库时,托盘货物相关数据会产生对应变化,工作人员要根据相应变化重新打印条码。
2.1.3盘点管理
工作人员要根据货物的实际情况,制定标准的盘点计划,再由操作人员使用条码扫描仪将单个托盘全部检查到位,工作人员要对托盘上的物品条码进行仔细扫描,将扫码的数据信息传输到系统内,再与系统库内原有数据进行对比,根据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生成专业盘点表。一旦在盘点过程中发现两者数据存在差异,则要重复对存在差异的托盘进行盘点,直到两者数据完全一致,生成盘点报表。
2.2RFID技术
RFID是以非接触自动识别系统为主要载体,通过合理利用发射信号源识别物体,并采用标签的方式帮助工作人员完成相关工作,再使用信息化技术将相关信息储存到系统内部。同时,可对RFID技术进行深入了解,让工作人员对仓库作业过程具有深度认知,从而缩短工作人员工作流程,给管理人员日常工作带来极大便利,有效降低仓库运营成本,提升作业效率。
2.3仓库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
2.3.1网络拓扑结构RFID作为我国目前为止效果最佳的自动识别系统,是利用发射信号源为基础,自动识别物体形态和数据信息,并将标签作为主要载体,帮助工作人员完成工作。同时,会及时将信息传递到电脑内,有利于其对物品信息进行保存。此外,RFID技术有利于准确采集仓库作业信息,便于管理人员查询工作和统计工作,能有效降低仓库运营成本和提高作业效率。具体的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通过将应用程序和服务器相互连接,可帮助局域网用户通过正常渠道顺利进入系统,不仅能提高系统稳定性,还能避免系统受到外界因素的困扰,如黑客入侵、病毒损害等[2]。但值得质疑的是,一旦局域网外访问系统局域化,就要通过浏览器来实现。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为提升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防火墙,将非法用户阻挡在门外,有利于各部门查询数据信息和统计数据[3]。
2.3.2系统软件构架方案在物联网基础上建立新系统,将其和其他应用有效结合,能拓展系统应用范围。在正常情况下,物联网由软件和硬件两个系统构成,而软件方面利用B/S模式为基础,平台是使用J2EE开发平台(见图2)。
3仓库作业流程优化
3.1入库作业流程在原材料入库时,仓库管理人员要按照采购清单,打印原材料条码;并在卸货后根据清单清点货物,确定所有产品全部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步工作,一旦发现不合格的问题要进行退货处理[4]。发现所有产品全部合格后,仓库管理员要根据物品信息清单打印机准确打印出外包装条形码[5]。同时,仓库管理员要将条形码贴在物品表面,并利用拖车将物品送到指定托盘,从拖车上卸下物品,再根据物品种类不同将其分别放在托盘上,由仓库管理员利用标签条码读写器,扫描外包装条形码。入库货物堆放后,仓库管理员要再次确定入库操作,对物品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及时生成入库信息[6]。
3.2出库作业流程仓库管理员走进仓库后,激发手持设备,再将设备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利用专业设备完成库单生成工作。同时,系统要根据物品外包装条形码内容来确定物品入库时间,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判断物品最终制定出库单。同时,仓库管理员要根据出库单,安排科学的出库时间,到指定托盘前下物品,一旦发现携带标签物品出库,仓库管理人员要将托盘拖到装运车处,扫描产品条形码,再让搬运工作人员启动装车设备,利用手持设备来完成所有出库流程[7]。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传统制造企业对改善仓库管理工作愈发重视。因此,企业管理阶层要提高对货物自动化管理的重视程度,利用物联网技术创建一套能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仓库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加强仓库管理,优化仓库运作,有效提升仓库效率和质量,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以物联网技术概述作为切入点,探究了我国物联网技术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从而给仓库管理智能化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高建 直敏 李静 单位: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仓库管理论文2
饮料行业是我国食品行业中具有巨大潜能且发展快速的行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饮料行业不断发展和成熟,2019年我国饮料市场规模高达9914亿元,据相关预计,2024年将突破1.3万亿元[1]。国内市场规模的迅猛扩增,新产品、新种类地不断出现,线上线下多渠道的广告宣传,国外品牌的加入,加剧了饮料行业的市场竞争,为保证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与其竞争优势,许多企业意识到物流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业务,优化与选择物流模式是实现企业长足发展的重要战略。目前,一些已经具备成熟物流体系的企业会选择自营物流,而一些物流业务不够成熟的企业,则会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放到自身的核心业务上,将其非核心业务如物流业务,外包给更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从而提高费用投放效率来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但企业在物流外包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可控因素,基于此,本文以A企业为例进行相关研究和分析,并对物流外包提出相应策略,希望能为相似企业的物流外包提供帮助。
1企业物流外包的优势
1.1有利于发展企业的核心业务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保持其核心业务的优势,试图面面俱到地将各方面的业务都做强做大是不现实的。1990年,美国学者潘汉尔德和英国学者哈默提出了核心能力理论,意为“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的技能和技术”[2],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一个企业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企业只有具备了强大的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市场方向,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业务情况科学评估、确定并发展自身核心业务以保持竞争优势。而对非核心业务可以考虑外包,如物流业务外包。物流外包对物流体系不成熟的企业影响巨大,实施物流外包,可以最大化地优化资源配置,使自身有限的资源更多投入核心业务上,在保证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与其竞争优势的同时,在非核心的物流业务上也能获得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1.2有利于形成企业的成本优势
物流业务外包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企业物流自营不理想甚至失败导致的成本消耗过大。第三方物流公司通常拥有更专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更高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比起企业物流自营,能大幅节约成本,降低费用。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提出,在假设企业存在的前提下,组织一项经济活动,企业所花费的管理成本低于企业用市场去组织所消耗的管理成本时,就应选择用企业去组织;反之,则应用市场去组织[3]。根据交易费用理论,物流外包的核心就是对企业物流自营成本和外包成本的费用大小进行比较,企业若是选择自营,就需要建设好一个完整的物流运作体系,而且具备良好的物流成本计算与控制能力。交易费用理论为企业该如何选择物流外包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企业经过成本核算之后的抉择有利于形成企业的成本优势。
1.3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物流过程的运转效率和技术水平不仅影响着企业的成本和服务水平,同时也影响着企业的工作效率,企业通过将非核心的物流业务外包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为自营导致人力资源分散。如果企业自营物流,生产和流通业务与企业内部之间的其他业务相互分离,难以互相协调、运作,就可能导致工作效率降低。而通过外包的形式,让专业的物流公司来接手企业物流业务方面的运作,就能很好地降低企业自身的运作成本,也能取得良好的客户服务,从而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2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及成因分析
2.1管理风险
由于企业与物流公司的管理模式之间存在差异,选择物流业务外包,若是合作双方沟通不流畅,各部门职责不明确,就会导致协作过程中业务流程滞后。如果没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估体系,就可能会使企业物流运作系统运转出现问题,没办法实现良好的运作。此外,也有可能出现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过于依赖的问题,最终可能导致企业失去对物流业务方面的控制权。
2.2信用及经营风险
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之后,对其物流业务的运作过程与情况将无法全面了解,也不能对其进行直接控制,若第三方物流公司缺乏良好的信用,或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不能保证服务的完整性、合格性及有效性,不能让客户满意,从而削弱顾客的满意度,也会降低企业在顾客心中的形象,导致企业信誉危机。
2.3信息风险
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后,通常需要向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企业相关信息,如公司年度销售额,客户联系人、联系方式、地址等基本信息,这些商业机密甚至是核心技术可能会因为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不忠”而被出卖,从而导致企业客户流失或在竞争中失去先机,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企业物流外包风险众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市场准入门槛低,物流企业鱼目混珠,缺乏信用监督体系,物流服务信息化不足。另一方面是物流外包企业过度压低物流服务价格,缺乏长期合作意识,以及对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缺乏准确判断。
3物流外包管理决策方法
3.1考虑外包动因
企业在选择物流外包前需要慎重考虑外包动因。是为了获得纯经济利润还是为了提升组织的形象或服务质量,是为了节省成本获得竞争优势,还是为了通过较小的成本获得同等程度或更多的服务,还是为了以同等成本得到更好的服务,抑或是因为企业资源有限或物流技术、物流系统不成熟,通过分析对比,确定是否选择外包,多大程度上选择物流外包等。
3.2考虑外包决策影响因素
3.2.1企业战略因素战略决策是关系企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决策。企业可采用多种战略决策模型如SWOT模型,对企业的内外部条件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概括,分析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等,进而帮助企业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除SWOT模型外,还有其他模型如波士顿矩阵、GE矩阵等[4]。在进行战略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环境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科技因素、法律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同时结合企业内部条件(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自然条件、技术专利、商标信誉等经营资源条件,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能力、销售能力、竞争能力、适应能力及管理水平等),进行认真分析研究[5]。
3.2.2企业规模因素企业的规模大小体现出企业的资金实力和生产的复杂程度。若选择物流外包,那么企业会因为这项决定适度地对自身企业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这方面的成本相对来说较高,同时,这项决定会改变以往的供应与销售网络之间的稳定性。若企业本身就有很好的资源可以利用,譬如运输能力和仓储设施等,可以选择自营物流,或许能以比外包更低的成本达到相同的物流水平。
3.2.3筛选服务商物流外包的一个关键环节是选择一个可长期合作的第三方物流战略伙伴,一个好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物流服务商对不同类型的客户需求应该反应迅速,能够积极为客户着想;二是能及时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与调整;三是诚信可靠,忠于服务的企业并能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环境。
4A公司物流管理现状分析
4.1公司介绍
2004年,国内的一所知名饮料企业在武汉成立,公司设有销售部、市场部、生产部、财务部、物流部、技术部和行政部等七个部门。其饮料生产种类大约有30多种,B饮料是其销售品牌,销售区域在湖南与湖北一带。经过7年的稳步发展,A公司每年的销售额平均增长23%,市场销售网络已经成熟,销售渠道也在不断扩充。
4.2物流仓库的背景分析
A公司目前有四个仓库,分别为成品仓、包装仓、半成品仓、原料仓,每个仓均由3~4名仓管人员组成。成品仓用于存放不同类型的产成品,目前已经存放了几十种产品,分别按饮料品种进行存放。包装仓的包装物类型主要为塑料瓶盖产品、铝罐及玻璃产品,包装仓负责保管、清理、收号等工作;原料仓存放生产时所需要用到的化学材料;半成品仓附属于生产车间,由生产车间进行管理。
4.3物流仓库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库存资金占用量过大。其平均库存(包含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原材料)资金总额超过3000万元,占A公司资产的30%,而一般企业的库存资金多控制在25%以下。新增库存除因正常业务量增大外,市场预测不准确、一次性生产或者采购数量比实际需要大、新产品更迭迅速、供货期太长致使一次储量太大等非正常的因素也往往会导致库存增加。另一方面,库存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导致积压的库存不能得到很好的放置与保管,影响使用,增加了成本。
5A公司仓库物流外包管理对策
5.1仓库货品管理公司原有记账是手工方式,不便于数据的临时查询抽调。仓库外包实施后服务商采用电脑系统进行库存账务管理,极大方便了查询。同时,经双方协商,仓库人员每天早上九点前向A公司汇报库存数,A公司则在每个月月底进行一次库存数据核对。双方还协商制定了货损率方案,若是超出制定的货损率,超出部分成本由第三方物流商承担。若低于制定的货损率,A公司则将这一部分节约出来的成本奖励给第三方物流商。若第三方物流商因管理不善导致货品损毁,则由服备商按成本价进行赔偿。
5.2产品质量控制
外包实施前货品需先行进仓,抽查检测是现场进行。仓库外包后由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对包装和原材料进行验收后先暂时入库并通知A公司,A公司质检员在第一周对仓库货品进行质量检查,检测无误后方可入库存。期间A公司质检员会每个月对成品仓的产成品进行不少于5次的抽检。
5.3生产领料的解决
外包前包装仓库与原料仓库均是独立的,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计划下单,包装品需提前24小时,原材料则需提前12小时下单到原料仓库,领回时经准备仓再到生产车间。仓库外包后生产领料由原来的两条路径合并为一条,并增加了一个包装中转站以缓冲,生产计划由以前的提前1天改为提前7天交递给外包仓库,仓库递交到工厂的同时回收未使用完的生产材料。中转站的人员接收到物料之后,进行分类、消毒处理后投入生产。外包仓库承担着以前原料仓库及包装仓库的部分职能,整合了两个仓库的职能,使其运行起来更加一体化。
5.4销售备货
由于A公司安排在成品仓的人员有限,导致公司长期出货效率不高,还要经常从生产车间调集人手来成品仓帮忙出货,导致了周转率过慢的问题。如今,采用物流外包模式,公司将需要出货的订货单发给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服务商一天之内就可以备完货,并且在第二天就可出发将货品运输到公司。
5.5原仓库人员分配
A公司在中转仓及原材料仓各留一名员工,其余的全部都调到生产车间进行生产工作,使公司集中资源到生产及发展核心业务上,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A公司仓库物流外包通过阶段性运行实施印证其方案是可行的、必需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可见,物流过程的运转效率和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成本和服务水平,物流外包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运而生的,它是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物流资源配置的一种新形式,选择物流外包是企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控制好在非核心业务成本上的花费,通过非核心业务物流外包合理配置资源,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才能很好地屹立在市场当中,获得长足的发展。笔者通过对A公司仓库物流外包的研究与分析,希望能对饮料行业相似情况的企业实施物流外包、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提供帮助。
作者:唐翰翎 单位:广州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
仓库管理论文3
0引言
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兴起,制造业发展态势和竞争格局面临重大调整,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了“工业4.0”、“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等战略[1],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形成强大冲击。为充分应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变化与挑战,国家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2],中国中车作为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排头兵,响应国家政策,先后申报了国家科技部和工信部多个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3],积极开展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的转型升级工作,在物流方面也积极进行智能化改造,智能物流具备满足用户定制化、多品种、快速响应等特点,是更具柔性化、更自动化的物流配送模式[4]。本文重点阐述智能仓库管理系统及电子标签拣配系统在智能物流中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在中车子公司的实际应用介绍其效果。
1智能物流组成部分及功能
智能物流由智能单元化物流技术[5]、智能物流装备[6]、物联网技术[7]以及智能物流信息系统[8]等主要部分组成,下面进行简单介绍。
1.1智能单元化物流技术智能单元化物流技术将原来各个环节独立存在的物流有效地整合成为一个整体,既连接了供应商,也汇集了制造商和客户,使整个物流系统更加合理化。单元化物流根据集装器具可分为集装箱单元化物流、托盘单元化物流和周转箱单元化物流。
1.2智能物流装备智能物流装备是在物流装备(如搬运装卸、运输、分拣、货架等设备)上安装RFID、GPS、激光导航等技术和设备,使其能够通过共享数据实现自我决策、自我寻址。将这些装备加入到物联网中,可以有效实现设备的实时定位、快速机动等功能。
1.3物联网技术正如互联网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网络,物联网是连接物与物之间的网络,通过物联网的连接,设备与设备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信息的交换,物联网既满足了智能物流网络化的需求,也是实现物流全流程数字化的关键。
1.4智能物流信息系统物联网实现了智能物流中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与交互,在物联网之上,需要一个能存储和共享数据的信息系统,该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够与其他信息系统如ERP、MES等系统进行对接,保证使用过程中数据信息的安全和准确,使整个智能物流架构能够实现正常运作。
2仓库管理系统
相比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块(以下简称WM系统),全新的仓库管理系统(以下简称WMS系统)新增了较多功能,如图1所示。WMS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精细管理方面,新增容器管理、作业权限管理等内容;2)先进先出(FIFO)方面,在采取自有仓储存储的基础上,WMS系统可以控制不同批次不同仓位,以及优先出库即将失效的物料,全面保障先进先出;3)新增资源运算功能,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新增按需求时间分配任务、按订单相似度波次、急件插单管理等功能;4)支持多作业系统,包括RFS手持系统作业,G2PS货到人作业、HPS拣选小车作业等;5)新增有效期管理和预警功能。
3电子标签智能拣配系统
电子标签智能拣配系统[9](以下简称DPS系统)通过电子标签指导员工快速拣配货物,缩短员工无效移动距离和找货时间,提高拣选作业的便利性和订单任务执行过程监控,同时对于区域内物料仓位的管理,能够保障信息流和实物流一致,实现物料精准化JIT配送。DPS系统方案如图2所示。该系统支持ORACLE9I/10G/11G及更高版本的数据系统作为后台数据库,支持WebService、中间数据表、视图等多种接口,可根据不同角色确定不同的管理权限,并且该系统可扩展性强,可直接推广应用至其他产线和库房。
4应用案例
中国中车某子公司以实施智能制造项目为契机,对物流方面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引入自动化立体库、WMS系统、DPS系统、AGV等,有效加快了物流轮转速度,提升了生产效率。
4.1实施方案根据物料类别、特点及入库需求等将库房分为多个存储区域,包含立体库区、阁楼区、平面区等,针对不同库区设计最优作业模式和流程,达成快速出入库的目标。1)WMS系统在本项目中的自动化作业模式分为:(1)货到人作业:通过货到人拣选工作站系统,物料从立体仓库中自动取出并经过输送系统传输到工作站,拣选人员根据系统屏幕提示的数量和目标地点拣选,完成后系统将该物料重新送回库,此模式下,拣选效率可达240项/h,相比传统拣选方式提升超过90%;(2)智能小车作业:利用集成化设计的拣选小车,实现库房入库、盘点、出库作业,新增路径导航优化、多单共拣、自动打印票据等功能,提升作业效率。2)信息化仓储管理方面,实现了:(1)可视化管理方面,通过可视化看板系统、设备智能监控和作业指示引导等功能,实现仓储业务透明化、管理可视化;(2)有效期管理方面,WMS系统可依据有效期预警策略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提示,同时可进行移库并触发检验任务,保证库存物料的质量可靠性。DPS系统在本项目的架构如图3所示,包括基础模块管理、数据查询模块管理、移库管理、出库管理、库存管理、看板管理等。ERPWMSMESMESAGV控制系统RFRF作业设备/打印机作业设备看板管理按灯管理按灯管理一级库一级库生产订单管理产订单管理系统接口管理统接口管理入库管理基础管理基础管理出库管理数据分析查询仓位管理位管理分析报表设备管理设备管理设备调度DPS图3DPS系统架构DPS系统实现了以下功能:1)接收来自上位系统的生成计划和生成订单,计算出所需物料,形成波次策略后通过管理仓库现场与每种物料一一对应的指示灯,无需阅读表单,精准拣选物料,完成JIT配送,满足产线的生成节拍;2)可对料架上的物料进行在库管理以及后期维护支持,通过安装在料架上的电子标签,为作业人员指示正确的物料信息,防止错配、漏配等异常情况;3)根据生产计划中产品的上线顺序,按照工位组织物料需求,对应到现场电子标签并点亮;4)电子标签采用不同颜色并实时显示当前拣选作业的生产订单流水号、拣选箱号、需求数量等信息,提供与MES、ERP等系统集成的接口,如图4所示。
4.2实施效果通过建设智能物流,该公司实现了以下目标:1)货到人拣选和全自动化存储,区域拣选周期降低54%;2)存储能力达38659SKU,提升超过100%;3)拉动式物流配送,订单配送提前期由1.5天缩短为≤30min;4)准时配送率由91.69%提升至98%,物料平均拣选时间由129.6s缩短至38.2s;5)AGV小车实现智能导航、多单共拣、账物同步等功能。
5智能物流应用建议
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在进行智能物流建设的时候都会根据自身业务发展和未来规划制定不同的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本文结合中车子公司智能物流的建设给出以下几点建议。1)重视规划发展,要制定符合企业智能物流发展的规划,确定发展路径,在建设前必须理清企业的实际需求。2)重视网络安全,传统的办公网络无法满足智能化车间大量数据的传输要求,因此需要建立车间互联互通的环形以太工业网,保证数据的可靠和快速传输。3)重视信息系统,功能强大的WMS系统对智能物流来说必不可少,为了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互联互通,WMS系统必须有足够的扩展性,与MES系统、ERP系统、QMS系统等均能实现接口对接,完成系统间的业务交互和数据集成。4)重视企业实际,在追求智能制造的过程中,不必追求大而全,要贴合企业实际,实践经验要做到行业内可复制、可推广,要有跨界思维,推动行业发展。
6结语
本文以中车子公司的智能物流建设为例,重点阐述了基于WMS系统和DPS系统的智能物流解决方案。通过智能物流的建设,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加大仓储与供应链管理衔接程度,优化仓储管理,降低仓储成本,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曙.中国制造业如何迈向工业4.0[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4,43(12):1-5.
[2]周济.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J].中国机械工程,2015,26(17):2273-2284.
[3]8分钟读懂中车智能制造[EB/OL].(2018-11-14).
[4]钟衡,胡军,胡延贵,等.面向航空制造的智能生产物流体系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9,9:136-140.
[5]李园.单元化物流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J].物流科技,2015,1:89-91.
[6]方泳,吴超,易曲峰.创新智能物流技术装备——实现柔性化绿色制造[J].制造业自动化,2013,35(6):91-93.
[7]王保云.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23(12):1-7.
[8]郭春花.仓库智能管理系统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08.
[9]霍达,饶金海,卢宗慧等.“货到人”拣选系统在某食品企业自动化车间的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2019,41(11):66-69.
作者:范昊 范龙庆 单位: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