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当代文学范文3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自文化强国战略实施以来,中国文化“走出去”越发依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推广与传播。“向世界说明中国,实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汇通和融合。”[1]文化软实力越强的国家,竞争力就越强,也就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当大力增强文化软实力。中国现当代文学该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如何解决当代中国文学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如何提高中国文化的接受度,是迫切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1中国现当代文学面临的困境
1.1文学交流相对不足,不注重译介效果改革开放以来,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我国建立和完善了各个传播和出版途径,及时解决了现当代文学对外译介面临的困难。大量优秀的国内文学作品在海外出版,使越来越多的外国读者领略到中国文学的风采。然而,我们虽然在数量上部分实现了文化“走出去”,但与外国文学的译入与传播相比,国内文学作品“走出去”的程度还远远不足。我们缺乏听取海外读者反馈的渠道,无法了解作品的译介效果。国外著名学者佩雷尔曼在新修辞学中表示:“任何性质的话语都必须以受众为转移。”[2]这句话充分表明了受众群体的重要性,只有重视海外读者的心理,才能加速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进程。中国现当代小说的英语译介作为中国文学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筑积极开放的当代中国形象、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意义[3]。只有促进国内外文学、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才能让我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更具影响力。
1.2中西方意识形态及文化传统之间的差异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与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上有着很大区别。当前,西方文学在世界文学体系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中国文学的传播和对外译介,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和影响。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我国文学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缺乏竞争力,我国对外出版的作品需要先被翻译成英语,才能被其他国家的读者接受。从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文学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地域特色。中国文学作品的民族特色、文化意蕴非常明显,翻译出版后,许多海外读者表示看不懂,不知道究竟在讲些什么,更无法深入体会中国文学的思想精髓,甚至因价值观念不同而排斥中国文学作品,这无疑影响了中国文学的“走出去”[4]。由此可见,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要想尽快走出国门,被更多读者接纳和喜爱,就必须重视对外译介的效果,建立健全海外读者反馈机制,尽可能地将中国文学中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转变为通俗易懂、能被世界各国人民普遍接受的文化信息。
1.3欠缺国内外出版机构与出版途径中国文学想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良好发展,合适的推广途径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内文学作品对外译介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欠缺较好的出版机构,出版途径也比较单一。在国外推广国内文学作品时,出版机构的参与程度不高,了解海外读者阅读心理的渠道也比较匮乏,很多国内出版机构不了解或者根本没有研究过海外读者的意识形态、审美习惯、宗教信仰、阅读喜好等。笔者认为,中国文学“走出去”不是只将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推广到海外就能完成文化传播的任务,很多国内译者仍坚持以归化策略进行中国文学翻译,一厢情愿地认为海外读者会毫无保留地接受自己翻译的作品,忽略了海外读者的主体性及其对中国文学作品译本的接受程度,无法与海外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和思想互动,译本的海外传播效果可想而知[5]。以上种种问题导致我国目前在文学作品出版和对外传播方面成效不明显,很多优秀文学作品得不到海外读者的青睐,进而影响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2探索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出去”的出路
2.1构建国内外协作共同体,推进中国文学“走出去”当前,我国文学的对外译介途径还有待拓宽,海外文学作品展览和国内出版等传播和推广形式成效一般,且投入多、见效慢。如今很多推广效果好的作品均是由国外出版商发行,说明海外读者更偏向于此类译本。但我们不能只依靠海外出版商,这会失去在国外市场的主动性。有专家指出:“在美国,大部分美国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作品在商业市场是没有销路的。”[6]国内外出版商应联手拓宽推广渠道,建立文学传播共同体,联合发行。还可以通过国际名人、海外书展、中国驻外使馆等渠道进行推广,充分利用名人效应,加速中国对外译介的传播,促使中国现当代文学更快更好地“走出去”。
2.2了解海外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心理,重视汉语在海外的推广中国文化要想真正“走出去”,仅凭文学作品是不够的。了解海外读者的阅读心理、重视汉语的对外推广,对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海外读者包括专业学术读者和具有兴趣爱好的普通读者。专业读者能够深入鉴赏和剖析中国文学作品,而普通读者可能仅仅是因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才选择阅读中国文学作品。应了解海外读者的阅读心理和习惯,选择其感兴趣的文学主题和作品类型。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部分类型的中国文学作品在对外推广上阻力较大。例如,“宫斗戏”在国内有一定市场,但海外读者却很难完全理解,对“宫斗文学”的关注度也较低。由此可见,我们应当主动了解海外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出版海外读者更易接受的文学作品类型。其次,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通过多种渠道推广汉语。然而,现如今,全球从事翻译工作的汉语学家极度匮乏,翻译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中国图书乃至中国文化走向海外文化市场的一大障碍”[7]。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市场上很难被接受的原因之一,就是西方读者在阅读国内英译作品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误解,也无法真切感受到源语言想要传达的精神内涵。汉语是中国文学的载体,推广汉语可以推进国内外文学的多元交流,只有跨越语言理解的障碍,中国文学才能在世界文学领域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2.3创造中国文化精品,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多元交流我国文化产业应当尊重世界各国读者的消费习惯和阅读偏好,在此基础上生产文化精品,加速中国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与此同时,文学交流国际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政府应加强对翻译家、文学学者的支持与培养,促进国内外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让海外读者更好地接受中国文学作品。
2.4尊重客观的发展过程,凝聚多方资源与力量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仅要设法拓宽对外译介的途径,还应集结国内各个机构、团体与组织的力量,尊重历史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地建立文化传播的反馈机制和交流平台。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出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叶嘉莹先生指出:“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不是空谈,不是口号,要传播中国文化,要知道中国文化美好的品格道德所在,要能让它们在身上表现出来。一句话,就是要用言行、用实践来传播中国文化。”[8]译介传播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投入大量的资源和力量,还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时间沉淀。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更好的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让更多符合时代发展特点、吸引海外读者眼球的内容“走出去”,从而加深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理解和认识,为国际文化交流增添新气象。
3结语
在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国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与尝试,它不是一个新命题,但始终面临着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应正面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出去”遭遇的困境,凝聚多方资源和力量,尝试多种传播方式与途径,使海外读者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对外译介和世界文化的多元合作与交流做出贡献。
作者:刘畅 单位:西安思源学院
当代文学范文2
现当代文学是我国文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之一,代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主要的文学样式。从选编入语文教材的作品数量和整体占比看,中国现当代文学都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当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策略改革,是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因此,我们应当深入思考并探索实施如何改进当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最终实现其在教学内容和阅读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培养新时代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现当代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选编入教材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文质兼美,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价值和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有利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积累和提高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直接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应做好对学生坚持语言积累的引导,抓好语感的培养,教导学生不仅要把握语言学习的基本方法,还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来加深对祖国汉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热爱,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推动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人文素养的养成,为其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选编入教材的现当代文学作品语言表达生动优美,文段篇章经典,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艺术风格各有特点,是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学习,不似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因时代原因会有文言字词理解上的障碍,也不似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会因地域、文化的上中西差异出现理解的偏差。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语言使用的是白话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正在使用的语言,也是学生进行语言材料积累和言语活动经验积累的平台。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除了解作家生平、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品思想内容的解析外,还要注重从作品中感悟作家是如何用最精炼、巧妙的语言来生动有趣的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如,在著名短篇小说《孔乙己》中,鲁迅先生描述孔乙己是咸亨酒店“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面对短衣帮的取笑,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然后便排出九文大钱。而到了后面孔乙己因为偷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打断了腿,再来酒馆,是从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这两个场景均是付酒钱,但用字却极为考究,前用“排”后用“摸”。一个“排”字,显示出孔乙己是以一种近乎到迂腐的郑重斯文的方式来支付这区区九文大钱的酒钱的,而“摸”神情沮丧,此刻孔乙己穷困潦倒,颜面扫地,已经异常窘迫了。前后这一“排”一“摸”用字虽然不多,但却非常精妙,在对比中极好的展现出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在文字表达上的深厚功力,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如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范文。再如,在现当代文学的精品之作《四世同堂》中,老舍先生用北京话记录北京城的世态风情,语言风格诙谐幽默、通俗易懂,同时兼具有鲜明的京味语言特色。读北岛和舒婷的朦胧诗,让人领略到朦胧诗派的隽永含蓄和意蕴深邃。读路遥的全景式展现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巨著《平凡的世界》,朴实的语言蕴含着面对困难时的人生哲学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教材中这些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文以文质兼美为标准进行选用,作品语言字字珠玑,这些精妙的语言不仅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于润物无声中影响学生的语言应用于表达,对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特别是阅读与写作能力、口语交流与表达能力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中学生的年龄大多在十几岁,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迅速,正在初步形成自己对世界、对外在事物的态度和价值判断。如果在积极健康的思想引领下,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反之,消极或者不健康的思想也会刺激他们形成错误甚至对社会有危害的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开展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非常重要。语文课程因其人文性,决定了其必然要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任。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在设置课程教学目标时,除了要设定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两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设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教学目标。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语文学科发挥课程育人功能的体现。作为语文重要教学内容构成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资源,对作品创作背景、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设置、思想情感表达、艺术特色分析等进行深度挖掘,不仅可以有效促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效果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三观,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实现学生个体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入编教材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从思想内容上看,有映照社会现实的,有谱写祖国自然风光壮丽河山的,还有直面苦难生活的……通过这些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的作品,学生感同身受,潜移默化中形成自身对是非曲直的判断力,激发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科学正确的价值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以“假如”领起,将自身幻化成一只鸟儿,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着对脚下这片热土的忠诚与挚爱。诗歌中以“为什么/我的眼力/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收尾,短短一句自问自答,作者这种浓郁而真挚的高度爱国激情也燃起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史铁生的散文名作《我与地坛》,用一个因为不幸陷于绝望的人在对生命的体悟中寻求希望的过程,引导学生直面人生的困难和挫折,文章充满了哲理,极具人性化。林希的《石缝间的生命》则通过一棵小草在石头裂缝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仍能生存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应整日沉沦、悲伤,而要顽强拼搏。这些具有教育价值和励志作用的作品无论是从思想还是从情感上,都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正面的引导意义。
(三)有利于学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的提升语文课程始终不能缺少关于美的熏陶和教育。一个人审美情趣的培养与鉴赏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由感悟到欣赏,由模仿到创造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文的阅读教学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文的语言表达、思想内容、艺术表现手法的鉴赏,培养学生感知文学作品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积极追求美,学会欣赏美、创造美,促进自身审美能力的发展教育。例如,现代诗人徐志摩的著名写景抒情诗《再别康桥》,诗歌选取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的那浮藻的青潭等独具特色意象,来抒发自己对母校康桥依依惜别的爱恋之情。七节诗,每一节诗因为作者选取的美丽意象和较为绚丽的色彩,几乎都可以绘制成一幅幅清新优美的图画。而且诗歌运用多组动作性很强的词语,例如“招手”、“揉碎”、“漫溯”等,使得眼前的画作都产生了立体的动态感,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首诗作四行一节,节节押韵,每行为六七字句,叠字“轻轻”、“悄悄”的反复使用,使得整首诗歌呈现出一种错落有致的建筑美和富有节奏旋律感的音乐美。可以说,《再别康桥》是兼具了上世纪20年代闻一多先生所提倡的现代诗歌应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等“三美之绝唱”。中国现当代文学中诸如此类的作品很多,作品本身的意境美、内涵美多是蕴含在语言表象下,需要靠师生自己去挖掘,而这挖掘分析的过程,是掌握审美鉴赏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更是升分析和鉴赏美的能力的过程。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调整扩展教学内容受篇幅限制,入选教材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篇大多是单篇或者是节选,单篇及节选的文章往往信息单一、形象单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被限制在狭窄的内容范围内,无法对作品的人物、内涵、主题的等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往往难以得到提高。语文教材必修课《雷雨》是话剧《雷雨》的节选,在课文中我们读到的是伪善、冷酷、专制的周朴园,而忽略了周朴园在其他场戏剧中表现出来的他作为人所具有的“人性”的一面。因此,仅满足于教材上的内容开展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除了节选,中国现当代文学中还有一些经典作品因为篇幅限制,无法入选教材,但其教育价值不能被忽视。这些富有教育价值却未被选编入教材的作品,除了寄期望于日后能够被选编入教材外外,还可以扩充阅读教学视野,可以通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即从阅读单篇文本向阅读一群文本转变,将相关阅读内容补充进来,带动学生去阅读课内外多篇文本,了解多种观点,达到全面了解作品,增强作品鉴赏分析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学习鲁迅《拿来主义》时,可以以“体会鲁迅先生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为主题,将课外鲁迅先生的《文学和出汗》《现代史》等选取补充进来,细细体会鲁迅先生作品的语言特点。
(二)改革阅读教学方式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具有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意蕴深厚等特点,因此,在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体验”从美学角度来讲是一种审美体验,是对美的一种亲历;从教育学角度,体验就是通过感官去亲历某个事件,并以此获得认知和情感上的感受。“体验式阅读”不同于一般的阅读方法,它要求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读懂读通文章的内容,获得相应的阅读体验,从而感悟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主旨。体验式阅读不仅能给学生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还能影响学生养成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的阅读学习习惯。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体验式阅读教学过程中会针对不同文体的特点开展侧重点不同的教学。例如,散文的特点是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散文的语言风格和形散而神不散的主旨情感表达是进行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和重点;诗歌的主要特点是意象丰富,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可抓住重点意象,注重通过体验意象,去理解诗歌的情感和内涵;现当代小说作品中,人物形象最为丰满有特色,学习中,可侧重让学生通过故事情节或者借助影视作品去体验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至于在戏剧的教学中,重点通过体验矛盾冲突加深对戏剧作品的理解。不同体裁的作品呈现不同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有侧重的体验阅读教学,既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又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做到真学习、真阅读、真体验、真提高,也使得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落到了实处。
(三)强化写作练笔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两个重点,语文教学名师赵谦翔就认为课堂写作练笔能够“使吾笔皆行吾之独见”,提出熟读、精思、微写课堂的三步式教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写作章法、语言表达等方面对学生的写作教学训练很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教师借助现中国当代文学的文本,在学完一篇课文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围绕讲授感悟进行短文写作练笔,以阅读促写作,以写作去体悟情感。比起口头表达,这种写作练笔的过程,能让学生反复回味作品的情感,加深对作品的思考和理解,同时通过下笔写,整合思维,也使得文字表达更缜密准确,为学生的写作打好基础,达成学生“能写,善思、会表达”的语文学习目标。课堂写作训练学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表现出来,在课堂教学情感内容的引导下,学生的情感表达更为真实,受课堂时长的限制,学生也会有言有余而意未尽,这时若能以课堂微写作为引子,鼓励学生课后把课堂中的所思所想所感进行完善,将之加工成一篇成熟的文章,在写作练笔中让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巩固和升华,将“作文”与“做人”融为一体,让学生受益终生。
(四)提高教师文学素养语文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功能,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肩负传统文化的传承重任,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与语文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只有教师自身的文学素质过硬,才能将作品中呈现出的文学特点和文化内涵等准确有效传授给学生,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等多种阅读教学方法的改革时才能游刃有余。同时,现当代文学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特别是新的当代作家作品不断涌现,在教材中被选用的占比也越来越高,对于这些新时期涌现出来的经典当代作品,给语文教师的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和压力。如果教师本身对这些作品的价值不熟悉、不了解、把握不准确,不但在教学中讲解费力,更有甚者会对学生的造成一定的误导。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在讲课时会难免照搬他人观点,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都难以超越教辅上的参考资料,甚至比学生的理解还不如。这样的课堂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学生的厌恶。语文教师要主动进行广泛的阅读,有选择的精读,不断更新自己的文学观念、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文学审美鉴赏能力,这是确保现当代文学作品在教学中发挥教育育人价值的基础。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教学改革探索,不仅有利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积累和提高,而且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作用。新的教改背景下,语文教师要学会勇于创新,大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通过实施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体验式阅读教学方式,扩展阅读内容,强化写作练笔,让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自身的才能。
作者:马素婷 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教务处
当代文学范文3
《周易·象传》: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在强调口舌之防的同时,第一次将言语和饮食放置一处来谈论。其所指向的“颐”卦深意,正是古人颐养之道的智慧结晶。言语作为文学的基础,由此发端,代代相沿而下,书写了我国饮食文学的灿烂星汉。厨师出身的已故作家吴正格在他的《饮食与文学》中提出:中国最初是以“鼎食民族”的形象崛起立世,继而鼎与君权、疆土同义,并成为国家礼器。他注意到中国最初的小说创作便是以饮食为题材:《吕氏春秋》第十四卷“本味”篇写伊尹从庖人到宰相,并“说汤以至味”的故事,主题是治理国家要求得贤人。鲁迅先生认为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小说。如果此说成立,“本味”篇理当成为中国饮食文学的滥觞。沿着这条脉象,不难梳理出一条中国饮食文学的演进路径:自《诗经》《楚辞》发源,经历汉赋、唐诗宋词的发展,到明清小说乃成为高峰,连看上去端庄肃然的《论语》也谈论饮食。为此,吴正格作了一个统计:《论语》中,“政”字出现过41次,而“食”字也出现了41次,其中30次是当“吃”讲的。蜀人李调元在《醒园录》序中开宗明义,说“饮食非细故也”。与他同时代的袁枚则在他著名的《随园食单》序里感慨,“古之于饮食也若是重乎”,大有遥尊老子“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思想大义在其中。饮食流于风习,文变染乎世情。当下作家在总结前贤经验的基础上,必须赋予饮食文学的崭新内涵和时代精神。有鉴于此,从问题意识出发,我们必须思考,当代作家如何处理好承继饮食文学古典传统和开拓当代饮食文学新领地之间的关系;当代作家如何利用饮食,以长篇小说为主体,重返“古之于饮食也若是重乎”的思想高地?本文试图用“物同理同”“理一分殊”和“无用之用”三个中国古典哲学理论,以当代作家王安忆长篇小说《一把刀,千个字》和新晋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葛亮的长篇小说《燕食记》为对象,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物同理同:饮食只是表象,文学才是内核
味觉是最深的乡愁。王安忆生于20世纪50年代,葛亮生于20世纪70年代,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有着共同的乡愁,皆因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出生地:南京。南京夹在上海和浙江之间,上海本邦菜和淮扬菜交叉熏染,无法不对他们产生影响。《一把刀,千个字》中的“一把刀”,即出于“扬州三把刀”中的菜刀。王安忆长期在上海生活,扬州保姆教她说扬州话,当然也吃扬州菜,这便成了《一把刀,千个字》饮食写作的源头。葛亮在《燕食记》中,写五举山伯入赘戴家,以使上海本邦菜在香港得以立足。虽然《燕食记》的故事主场在香港,但大约上海本邦菜仍然是葛亮此番饮食文学写作的源头。饮食相同的气味和物性,是两部小说赖以构建的基础。《一把刀,千个字》试图以淮扬名厨陈诚的一生,在日常与历史、个人和时代、东方和西方之间架设起深刻的联结,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细节描写仍然是王安忆一贯的写作风格。《燕食记》以荣贻生和陈五举师徒两代人的传奇身世和薪火传续入手,写百年间岭南饮食文化、尤其是点心的发展变迁。两者都有较为宏阔的视野,单从体量上来看,后者更为庞大。写作方法上,两部作品都有承继饮食文学古典传统的潜意识,这从各自的题记中可以略窥一斑。《一把刀,千个字》所引题记“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是袁枚题扬州个园的名联;《燕食记》的大题记则来自于《周礼·天官·膳夫》:燕食,谓日中与夕食。至于书中上阕九章、下阕六章的小题记,则大多来源于与饮食相关的历代笔记。在王安忆和葛亮的笔下,尽管一个说的是淮扬菜,一个说的是岭南菜和点心,但饮食作为物存在的理是相同的。《一把刀,千个字》中,王安忆有对软兜、上海青乃至各种淮扬菜细腻精致的铺陈,举凡食材生长差异、水土流变、中西口味优劣等皆有细入肌理的描写,这和《燕食记》中写诸多岭南菜和上海本邦菜的呈现精妙物同理同: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菜系的变化奥秘其实都藏在一方水土中。将“饮食文学”四个字拆解,“饮食”只是表象,“文学”才是真正的内核。所谓物同理同,那么,王安忆和葛亮相同的心意在哪里呢?《一把刀,千个字》指向的内核是“千个字”,这“千个字”因人而异。以笔者的理解,还是“古之于饮食也若是重乎”的古典传统在对作家产生影响。即使是看起来一目了然的那把菜刀,也绝非那么简单。王安忆要写的那把刀,更像作为烈士母亲刺向非常时局乱象的一把革命之刀。小说第八章写母亲到津,访问大学时的女同学,夜间联床夜话的一段,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惊心动魄。奔向祭坛的前夜,她在向女同学告别,也在向女同学作最后的托付。尽管这告别和托付是无声无形的,但敏感的女同学还是感受到了,也才有了后面女同学从天津奔向更远的吉林带走弟弟陈诚去上海避难的安排。王安忆的叙事极隐忍含蓄,但越是这样的隐忍含蓄,越能见出叙事的张力。小说上部写陈诚“一把刀”成长的过程,为下部“千个字”做好情节和情绪的铺垫,复调、交叉式的叙事,烘托出文学的内核:个体和血亲、个体和历史、个体和时代,所有淮扬菜的神乎其技,到最后都只成为这内核的工具。《燕食记》中荣贻生做莲蓉点心始终差一味,最后在一张白纸中品出奥妙,终于顺利通关。葛亮在其中的铺陈和张扬,是为了烘托同样的饮食文学内核:作为养父兼师公的叶凤池,如何以饮食为刀,参与到国家与民族的救亡图存之中。叶凤池个体在大时代下的选择,表明了一种传统卫道士的立场:饮食绝非安身立命、满足口舌需要那么简单,他要教会荣贻生的,正是饮食中的大义——即使和平年代不需要救亡图存,但仍然有世道人情在其中。从两部作品对饮食文学内核揭示的心同理同来考查,《一把刀,千个字》和《燕食记》尽管来自于两种不同的饮食文化背景和不同的年龄结构作家,但它们因为这共同的内核,有了某种互阐的条件和可能。将它们共同列为当代饮食文学的代表作,也是完全适宜的。
理一分殊:局部与整体、内部与外部、市显与侠隐
我们既要看到两部著作以饮食入文学的共同性,也要看到它们在具体表达上的差异性。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里谈到了他对宋儒“理一分殊”思想的影响,可转引过来作为对这两部著作虽同以饮食入文学,但又体现出各自不同的文学个性的解释。一是局部与整体的分殊。《一把刀,千个字》虽写淮扬菜厨师陈诚的一生,但饮食的呈现只在局部,或只是一条暗线和一个背景、一个工具,它不同于《天香》和《考工记》为技艺和工匠立传的整体性立意,其指向的是更为深刻的人性和时代精神。小说上部写陈诚的成长史:生于哈尔滨、长于上海虹口弄堂,偶然的机缘学厨于高邮乡厨和沪上名家,然后移居美国,做起“包饭作”,饮食的精耕细作和论说在上部每有精彩呈现,乍看这是又一部为技艺和工匠立传的小说。到了下部,才陡然转向交代烈士母亲短暂却传奇的一生,其中间插了不少饮食操持的场景,但已是极细小而微弱的表象。饮食之道在这里开始让位于王安忆对革命与启蒙的思考和对真理的追问。《燕食记》对饮食的写作却全然是整体性布局的。从陈五举进入“多男”茶楼,到露露接过上海本邦菜的大旗,“十八行”重回湾仔,饮食的写作贯穿全局、须臾不离。饮食在其中牵连起人物的悲欢离合、情节的起承转合以及思想的曲尽其妙,看得出葛亮在架设这部饮食文学作品时,有明确的写作主张和精密的结构设计。与《一把刀,千个字》相比,《燕食记》中的饮食虽然同样为工具,但已经从暗线升为明线,从背景转为主场景。太史第暗杀日本间谍河川守智的一场戏,于“赏心乐事谁家院,菊黄蟹肥正当时”的宴饮中,埋藏着正义的杀机,成就这场正义的暗杀的,还是莲蓉月饼中蕴含的食物精妙之道。如此精巧的工具设计,以及如此重要的文学表象力量,主要应归功于作家本人对饮食在小说中整体性作用的设计。两部作品以饮食入文学体现出来的局部与整体性旨趣和方法,无疑为后来的师法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二是向外与向内的分殊。《一把刀,千个字》关于饮食写作的主场其实不在国内,而在华洋杂处的纽约法拉盛。携技移居于此的陈诚,以“包饭作”的身份,打入这里的华人世界,并逐渐妥协于当地的水土、物产和口味,淮扬菜在这里已经不正宗了。这种饮食文化的外向型妥协或者说拓展,蕴含了王安忆对大众精神失落的隐忧和对南橘北枳大环境下人心人性改变的冷静反观。文学评论家刘欣玥对此已有洞见:扬帮菜从“乡下人的乡下菜”走向五方杂处的上海滩,再进军大洋彼岸,早已背离本宗远矣。但是,与其说小说家关心的是“味”的偏离乃至堕落,不如说是要讲述一个“知味的人”消失的故事。那么,这种向外是否呼应着当下的文化和非遗出海热潮?三是市显与侠隐的分殊。厨师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被目为“下九流”,社会地位普遍不高,而操持饮食也被视为侍奉人的低贱职业。《一把刀,千个字》和《燕食记》都有为这个“下九流”正名的命意在,但具体的表现手段却有很大区别。《一把刀,千个字》中的陈诚,从国内移居美国纽约法拉盛,有大隐隐于市的动机。但一旦他身置“这块看似没有民族国家大义的新兴侨埠”之后,作为烈士之子的传奇身世在这里变得无关紧要,他借助于“包饭作”,期待着市显扬名,打下一片基业,让人生得以继续,并重生一个新的自己。这其中当然包含着中西观念的差异,英雄不问出处的文化和技高者尊的自然法则,让他有了市显的可能。这里的市显和上面论及的向外,其实是相互作用、相互成全的。和陈诚的市显不同,《燕食记》中的师徒孙三代(加上露露,总为四代),始终出于一种隐的状态:隐入烟火人家,隐入市井百态。身为养父兼师祖的叶凤池,更像古典武侠小说中的侠隐,以无声之教完成对荣贻生最为重要和关键一环的技艺传承。出于荣贻生特殊而敏感的身世,他的养母一生都在隐藏,偶然一次的太史第饮宴操作,为她和儿子带来暴露的危险,于是不得不作出隐于草野的决定。这一决定带给荣贻生的,也是一个终生的“隐”:人们对这位神奇大案的了解,大多源于民间。到了陈五举这一代,虽然有过市显的过程,但在经历了妻子戴凤行为隐居香港的上海青帮大佬顾鸣笙(杜月笙的原型)做家宴而死于破伤风的巨变之后,再次认识到市显的危害性而继续大隐隐于市。小说中关于饮食技艺的传承,也是一种“隐”的状态,因此也可以说,《燕食记》是一部讲述侠隐的小说:饮食之中的大义,当然也必须包括侠的那一部分。
无用之用:小处谋生,中可振业,大哉报国
两部小说对数位厨师及关联的饮食或局部或整体的文学表象,对具体的饮食之功用究竟有无揭示?或者说,饮食进入进而影响和改变文学的价值究竟在哪里?这类饮食文学写作的小说史意义何在?《一把刀,千个字》中陈诚学厨的经历,使这孩子从此“有半技之长,总有饭吃”。这便是学厨的功用:小处谋生。后面嬢嬢带他拜单先生为师,也是说:“只求薄技在身,挣碗饭吃。”《燕食记》中的荣贻生、陈五举和露露也皆是苦寒出生,进入饮食行当起初也是为着谋生。荣贻生当了大案,陈五举叛出荣贻生之后入赘戴家,却都有了振业的气象。但两部著作对饮食进入文学的价值远不止于振业。出道成才,谋生已是最初的想法,《燕食记》里,荣贻生和师傅们以饮食为枪智杀日本间谍,或者在大黄岗苦战之后,进入一个道观,荣贻生就地取材,给抗日的将士们做花锦鳝吃,这就是大哉报国的大用处了。而陈诚呢,让中国的淮扬菜漂洋过海,并使其扬名美国,无形中成就大哉报国的大用,堪称“无用之用,方是大用”的生动演绎,和她母亲当年革命报国一个结果,时移事往,革命不就是请客吃饭?而那顿饭,是烈士之子掌厨的拿手好菜。万里之外的扬州佳肴里,隐隐有一股血腥气味……这让她的小说充满辩证意义,而这辩证借着纽约的扬州厨子和哈尔滨的文革烈士——儿子和母亲——的关系,作了戏剧化呈现。仅从王安忆和葛亮对饮食的敏锐感受力和领悟力,以及基于此而主动承担起来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来看,《一把刀,千个字》和《燕食记》最大的成功或许在于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贵的连脉,那是饮食文学从传统走向创新、作家在日常饮食的无用之用和主动担起饮食文学发展使命之间的连脉。再一次地,当代作家借助于饮食书写,完成了与先哲的古典传统呼应,也通过小说的方式凝练出了独特的中国叙事经验。
作者:庞惊涛 单位:成都传媒集团副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