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课程改革初探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大学课程改革初探3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课程改革初探3篇

大学课程改革初探1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外语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大学英语的教学关系着我国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建设新文科和做强大外语的背景下,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大学外语改革之路,为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而主动求变。在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把实现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了实现这一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

1理论框架

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大学英语教学任重道远。《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只有通过课程思政,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为我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展大学英语的课程思政,必须首先认清课程思政的内涵。从课程论的视域来看,“课程思政”是指通过运行整个课程,即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全员参与下,对学生予以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与过程[2]。《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3]大学英语的课程性质本身就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从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管理、课外实践等各个环节都与课程思政紧密融合,使课程思政成为大学英语教学全过程的应有之义和必备内容。

2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融入与改革实践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做了明确说明:大学英语课程要加强学生对中外文化的认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并服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那么,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校现行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仅仅将课程思政局限于教学实施阶段,而应从教学材料、教学过程与课外实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思政育人。

2.1挖掘教学材料的思政要素在大学英语教学全过程中,教学材料的课程思政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课本教材与各类配套资料的选择与应用都很重要。教材编写者需要不断融入与完善与时俱进的思政素材,教师则应深入挖掘和合理利用各类教学材料中的德育要素,共同推进大学英语的课程思政建设。从目前国内高校广泛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来看,思想和情感资源以及人文内涵都较为丰富,涉及的主题包括个体对自我、他人、自然界、世界的认识等,重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材内容偏重对其他国家,尤其是英语国家的文化展示并比较各国的文化差异;教材同时兼顾对我国文化的阐释,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我国文化,为进一步文化交流与对外传播打下基础。在选择相应的教材后,对其中的思政元素要认真梳理,深入挖掘和合理应用。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第一册的内容为例,八个单元的主题为:大学生活、亲子关系、网络时代、英雄、成功、兼职、人际交往、友谊,倡导对信息技术的科学观,弘扬和谐的家庭观和诚信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辩证认识工作与学习、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关系等。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思政育人主题,是否要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一个单元接着一个单元地来安排教学活动呢?在教学准备阶段,可以将其中一些主题单元归类:亲子关系、人际交往和友谊的主题单元归于一类,让学生更加珍惜亲情与友情,并学会为人处世之道;大学生活、成功以及兼职归于一类,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处理好学习与工作、学习与娱乐、学习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并辩证看待成功等。同时,合理应用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就要用辩证审视的眼光看待其不足。首先,现有大学英语教材中,中西方文化的比例失衡,中国优秀文化的展现薄弱,在教材的课文中展示较少,主要是在练习的环节展示,比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一册中的中国文化内容,主要出现在课后练习的翻译部分。针对这种情况,要在课堂讲授之前,以显性方式为学生准备更多中国优秀文化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熟悉中国文化符号的对外表述,增强文化自信。此外,为了顺应世界潮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要灵活处理教材中比较陈旧的内容,在教学准备阶段补充与时俱进、贴近现实、启迪思维的素材:比如在“英雄”的主题单元,多搜集一些弘扬新时代见义勇为精神的材料。

2.2实施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思政主要通过课程实施阶段——教学来展示。准备好教学材料后,如何将课程思政的要素,融入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呢?首先,让课程思政的元素溶盐于水,与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才能在传授语言文化知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大学英语课程在知识传递和语言技能提升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五单元“金钱游戏”为例,单元主题是引导学生平衡收支,正确对待金钱。在课前预习阶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大学生的消费观进行问卷调查引出话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并引发对金钱话题的思考;在课堂的语言学习中,以“spend(花钱)”和“save(节约)”为关键词,梳理两种对待金钱的态度的语言表达方式,在提升语言技能的同时,以“如何对待金钱”为话题发表口头或书面看法;课后,针对当今社会出现的“过度消费”和“校园贷”的现象,让学生开展“SpendorSave”的辩论,并讨论“中国人”和“美国人”不同的消费观,引发对中美不同消费观以及背后不同文化的思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理性消费,厉行节约。同时,大学英语教学的课程思政要有针对性,服务于不同院校和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我国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作为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学的对象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由于各高校的办学目标与各院系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学要进行个性化的课程思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其特质之一就是:要将外语与专业知识技能相结合,用外语和跨文化国际化思维进行专业领域的沟通与合作[4]。懂外语、懂专业技术和懂国际运作缺一不可。这就要求,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不能仅仅考虑外语知识能力培养,还要服务于专业与院校发展,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比如,同样是经济类话题,“经济危机”和“经济泡沫”很显然比“理性消费”专业化程度更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专业,尤其是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投资学等专业的学生,在课程思政上有所创新,一方面适当增加经济类话题的英语材料输入,比如我国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联合国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让学生在世界经济形势的大背景下,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与面临的挑战,引发对全球经济问题的思考,增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自信,激发对未来的昂扬斗志;另一方面,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搜集相关话题素材,展开对“经济危机”“经济泡沫”“理性投资”等话题的讨论,并在全班汇报总结发言,以加深学生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问题的关注,在了解不同国家的经济立场的基础上突破地域、国别和文化等的限制,为将来解决全球性经济问题贡献方案。

2.3开展课程思政的课外实践课程思政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三者融合,仅仅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还远远不够。从课程观的角度来说,课程思政要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和各方面,尤其是侧重价值塑造,由此需要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协同效应。以教师为主导、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课程思政,只有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才能形成“知”与“行”的联动。首先,开设第二课堂、实训课堂或其他校内实践项目。在校内做好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联动,有效发挥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的力量[5]。开设第二课堂,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自主学习平台提供的大学英语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与利用各类网络英语学习资源,提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各类英语竞赛、参与各类教研与科研项目,尤其是与大学英语相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比如,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多涉及中西方文化对比,为各类英语辩论大赛提供了丰富素材,不仅能让学生在思辨中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更激发学生在文化冲突中思考各方立场,寻求文化共生。同时,将课外实践向校外拓展,搭建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在深度体验的社会实践中完成价值塑造。比如:在校企合作项目中,提升学生互动协作能力、沟通交往能力、深化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志愿服务中,让学生深刻感受并自觉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在高校对外语言和文化交流中,让学生积极主动传播中国文化,学习世界优秀文化,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3结束语

大学英语的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大学英语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从课程论的角度,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并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教学实施阶段以及课后实践的全过程,才能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大学英语课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作者:马春花 单位: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大学课程改革初探2

医学统计学对医学科研至关重要,它是获取研究最佳证据和数据分析的必要工具[1]。目前,多数医学院校都将医学统计学作为医学研究生的公共必修课程,而研究生入学前多来自不同的本科院校,统计学基础参差不齐。与其他医学相关课程相比,统计学内容更抽象。近年来研究生数量持续增加,传统的大班授课一般只能按照大多数人的理解程度控制教学进度。因此,如何通过改革医学研究生统计学教学方式,提高其统计学思维能力及应用水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3]。随着翻转课堂、线上课程等新的教学模式大量涌现,“互联网+教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且新时代大学生对互联网的适应能力更强,所以本研究拟结合医学统计学特点,探索构建多元化混合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期在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仍能将医学统计学学习质量维持在较高水平[4-7]。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及教学方法以某医科大学一年级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各医学相关专业。授课教材选用孙振球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统计学》(第四版),理论课共72学时,其中基础统计学27学时,采取线上视频自学,同时辅以线上作业和答疑的形式;高级统计学45学时,全部线下进行,且同步SPSS软件操作课程30个学时。

2.研究方法参考SATS-36量表和关于教学感受的有关自研问卷[8-12],结合一线教师教学经验和学生代表意见,制定“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调查”问卷,分别在开课前、课程结束后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如所学专业、毕业院校;之前对统计学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体会;以及在学习结束后对该课程的学习感受、评价和其他建议等。涉及评价的条目,其答案选项设置为5级,包括“非常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中立”、“比较满意”、“非常满意”5个等级。问卷最后设置一个开放题。应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学生的统计学课前基础水平与课后学习体会、满意度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

结果

1.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本次调查共获得有效调查结果1038份。调查对象年龄跨度为21~39岁,平均年龄23岁,男女比例为1∶1.76,攻读学位主要以学术型为主,读硕士前主要为应届毕业生(72.25%),大部分毕业于非985或211的其他重点本科院校(56.25%),学生普遍认为自身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一般(表1)。

2.学习经历和体会绝大多数学生(83.53%)在本科期间系统学习过医学统计学(表2),但统计学素养较低。学生普遍(86.23%)认为医学统计学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困难主要体现在统计设计、统计方法的选择和解读分析结果上。课前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大部分统计学基础知识只处于初步认知阶段(表3),尚无法熟练掌握应用和操作软件,对高级统计学则掌握甚少(表4)。

3.课后学生对教学的评价课程结束后,绝大部分学生(85.08%)认为课程学习具有难度,但大部分学生(91.87%)认为所学知识对今后的科研工作有帮助,部分学生(25.65%)已将课上所学主动应用到实际科研中(表5)。绝大部分学生(78.94%)对教学内容感到满意;有61.63%的学生认为的理想课时数超过目前的72学时;接近半数(48.61%)的学生认为授课进度合适,但多数学生(42.20%)认为授课进度较快(表6)。

4.学生基础水平与满意度、学习体会的相关分析将学生课前对统计学的掌握情况得分(表3、4)相加,分数为16~48分,得分越高表明学生的基础水平越好。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基础水平越高,则对授课满意度越高(rs=0.109,P=0.001),感觉学习难度越低(rs=0.249,P<0.001)。

5.其他关于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学生普遍反映高级统计学内容难度偏大,希望在保持原有线下授课的同时,也上传课程视频;另外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线上自主学习阶段自律性较差,学习效率不如线下授课。在SPSS软件课学习方面,部分学生反映未能选到软件课,无法更深入体会统计学的实际应用,建议增加软件实操课班次和课时数,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实现理论课与软件课的联动答疑。就教学内容而言,学生希望将重点放在统计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上,对于不同统计学基础的学生,在教学内容和进度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

讨论

通过课前、课后两次问卷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医学研究生在本科期间虽系统学习过医学统计学基础,但尚无法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高级统计学则几乎没有涉猎。医学生整体统计学基础较薄弱,学生们读研前的统计学水平参差不齐,因而对授课具体内容和进度提出较多意见,主要是希望授课内容、授课进度做到有针对性。此现象的改善需考虑以下问题:首先,教室数量及授课学时数有限,这对研究生管理部门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其次,要求授课教师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授课内容和进度,而且不同专业的学生希望教师提供各自针对性的案例解释理论知识点,这无论从教授难度还是工作量方面,都给授课教师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基于此,可考虑在线下授课前先行摸底考试,检验学生的基础水平并根据成绩分班进行针对性的授课,而不是目前所实行的仅基于各大类专业分班、合班,且授课内容、进度全部相同的学习形式。此次调查显示,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学生们已充分认识到了统计学的重要性,学习态度积极,有意识地将课堂所学统计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科研工作中。学生主动意识的提高可以极大地促进学习效果,这对推动教育改革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近三个月的学习后,学生对统计学的学习体会并未发生明显改变,依旧普遍认为医学统计学有一定难度,这从学生希望增加课时数上也可看出。但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统计能力有所提升。此外,在统计学方面遇到困难时,接近一半(42.20%)的学生选择自学,说明学生在本次课程后,一定程度上已具备独立解决统计学问题的潜力。限于客观条件,线下教学中,教师只能将最常用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学生在今后的研究中势必会遇到新的问题,为满足学生深入学习统计学的需要,可考虑增设额外的统计学线上课程,内容主要为一些较新的统计学理论和方法,以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医学统计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可以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学生们普遍认可当前所施行的在理论授课的同时线下同步进行SPSS软件实操课。学生的基础、学习态度与最终的学习效果息息相关,对调查对象而言,线上+线下的模式是新颖且有效的,在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学习过基础统计学的前提下,将基础统计学部分设置为线上内容,既有利于缓解教、学各方压力,又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13],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线下讲解高级统计学内容,由授课教师根据学生基础调整教学节奏;同时开设软件实操课,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统计理论的理解并提高统计结果的解读能力。关于此次教学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和意见,教学部门、研究生管理部门将综合考虑、充分协作,完善各项细节,并拟在新的年级试行,期望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并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峥 安胜利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学系

大学课程改革初探3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1]。2018年,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建设“金课”,自2019年起,教育部相继发布了3个重要文件用于指导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分别是《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2019年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这充分说明和体现出国家对高等教育中课程建设的重视[2],课程建设将成为高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抓手。推进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领域全方位的深刻变革[3]。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课程内容要突破习惯性认知模式,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敢于质疑、敢于创新、敢于创造和分析的能力和精神;教学过程突出连续性和创新性,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学科前沿进展,能够将最新研究成果、科技发展动态等内容及时引入课程;教学方法上要体现学科的先进性,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性,将现代化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教学技巧进行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推进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和自主性学习;课程设计上要适度增加研究性成果,同时,还要注重创新性和综合性的内容,促进学生学习后自身科学素养和成就感的提升。果树栽培学是一门应用性技术科学,是我校设施专业、园艺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林学、经济林学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实际生产中,也是实现果树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的重要专业课程。课程的核心内容由果树栽培基础理论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两大部分构成。基础理论部分主要讲述果树的基本理论知识,其中包括果树的分类、果树的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周期、果树各个器官和组织的生长发育、环境因子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主要讲述基本的果树生产实用技术,包括果树育苗与建园、土肥水管理、果树整形修剪与花果管理、果园灾害及其防治等。本课程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果树的分类、建园、生长调控技术及采收各个生产环节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为学生从事果树栽培生产与管理、科研、技术创新等打下基础。基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本教学团队就果树栽培学的专业要求和课程特点,结合当今社会对果树栽培技术的需求,对本课程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改革,逐步探索出一套可行的课程实施方案。2019年,果树栽培学被评为河北工程大学校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现将多年来果树栽培学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中的做法和体会进行总结,以期为其他农业院校和涉农高校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一、树立“立德树人”“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理念

“立德树人”是我国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的立校之本[4]。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秉承树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通过课堂、课后、生产实习、专题报告等各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引导学生建立热爱农业、服务农业的自信心。课堂上,结合教师教书育人和服务“三农”经历,就学生如何学好专业知识、早立志、勤于实践、专业与成才的关系等方面内容为学生进行细致的讲解和解疑;通过专题报告,讲解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未来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和前景,并结合优秀校友成功实例为学生解读大学期间怎样为未来发展做准备,寄语大学生投身于现代农业,树立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和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农业的热情,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服务“三农”意识,也为学院良好学风的营造打下坚实基础。

二、强化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课程建设的主体是任课教师,因此,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保障。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本教学团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一是教学团队注重教学方法研究,定期召开各种形式的课程改革研讨会。包括集体备课、研讨课程设计,分享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二是加强教学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近年来,课程组着重引进青年博士教师,补充新鲜的血液,在培养青年教师的过程中,重点发挥好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对于新入职青年教师,要求其第一学年跟随老教师进行听课,在学期末组织试讲,并对其教学能力进行评估,获得学校主管培训部门颁发的证书后,方可正式进行课程讲授。三是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校级以上教学大赛。如教师创新技能大赛、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等,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同时,要求团队教师积极申请校级以上教学教改课题,使其了解教学教改的重要意义,把握本行业课程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四是鼓励青年博士教师积极参加一线实践,提高实践能力。积极帮助青年博士教师申请省市级科技特派员,联系企业进行科技服务锻炼,同时教学团队成立了校级果树技术服务专家团队,主要进行果树新品种引种及栽培示范推广、大型农业园区的规划和设计、最新果树高效优质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等工作。团队主要人员是河北省高校“李保国式科技服务团队”成员,目前已开展的工作有苹果、梨、桃、核桃等果树矮化密植,早熟丰产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果园近自然生态栽培及管理模式技术的推广应用,山地果园节水灌溉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温室大棚葡萄、桃、草莓、樱桃等优质丰产配套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研究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把生产实践中前沿的成果介绍给学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一)加大探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当今时代,变化和创新是发展的趋势,教学方法也应适应时代趋势。果树栽培学课程团队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和总结果树栽培学教学技巧、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增强自主式、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和关注果树生产中的问题和难点,促进学生主动查阅资料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总结和思考,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讲授中,引导学生就学科专业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5]。如,在讲解果树根系作用时,举例梨树黄叶病的发病原因,通过让学生讨论、分析,引导学生探讨黄叶病的主要原因及采取的解决措施,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增强学生创新兴趣。

(二)案例教学,使知识传授与真实案例相结合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生产。因此,学生除了掌握课程基础知识,还要进一步通过一些实例,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研究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介绍果树整形修剪技术时,教师结合赵县果农苏国辉管理桃园案例,将桃树整形修剪的目的、意义、方法等进行讲解,并结合本教学团队教师在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录制的桃树修剪技术电视视频资料进行分析和讲解。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在掌握果树科学管理技术的同时,了解生产中对果树科学栽培管理的需求,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自信心。

(三)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课程是知识的重要载体,一流课程要体现出课程的前沿性和学科的融合性。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形势下,现代果树产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新技术的使用大大改变了传统种植模式。为此,课程改革就要求教师时刻关注果树生产中的新问题、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成果,使教学内容一直保持新颖性、前沿性,开阔学生的视野,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6-8]。团队任课教师在服务农业生产过程中,要主动收集和积累与果树栽培学课程相关的图片及影像资料,通过这些资料,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果树生产一线的现状,并将先进的机械化、信息化、模式化等理念和技术有机地融入课程讲授。如,在讲解果树拉枝技术时,把生产中果农研制的“新型拉枝器”应用技术详细介绍;讲解果树花果管理时,结合当前生产中的苹果套袋技术的照片和视频讲解,使学生掌握当前果树生产中的新技术。(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成员积极编撰和更新教案,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制作教学课件,搜集并整合最新的网络或其他教学资源,丰富本课程的教学辅助资源。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结合大量的图片、动画及影像资料等,提高学生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利用现代化的传媒手段,如抖音短视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及时地向学生传递最新的果树栽培技术;在进行新技术介绍时,与学生进行互动并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四、依托实践教学基地,突出教学和实践有机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对提高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9]。栽培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专门配备了果树栽培学总论实验、果树栽培学各论实验、果树冬季修剪实习、果树基本技能训练等实验和实习;同时,在搞好校内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教学团队在校外重点选择了代表性强、管理水平高的果园,与企业合作建立了优质的校外实践基地。目前,教学团队拥有10余个实习基地,分布在冀南大部分地区,如永年区、魏县、成安等主要果树栽培区,涉及果树树种数十个。这些实践基地在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大大丰富了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为果树栽培学实践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结合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实际状况,让学生及时提交实践报告,将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想法、遇到的问题等进行详细总结和分析,从而加深学生对果树生产中问题的理解,开拓了眼界,掌握了果树生产中新技术、新设施。在实践中积极与企业进行交流,了解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让学生看到产业效益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五、建立过程性、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的授课水平和教学效果。本教学团队把学生课堂考勤、随堂提问、学习互动、实习表现、作业等方面纳入考评之列,形成了具有本课程特色的综合考试考核体系。以理论课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阅卷记分为基础,检验学生基础理论掌握程度;配合实验成绩、实习成绩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阶段考核与期末统一考试、评阅卷相结合,了解学生全程性的学习效果。通过建立过程性、多元化课程考核体系,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全面性地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并能够举一反三地应用于实际生产,克服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误区。结语课程建设是本科教育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实现高等教育目标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通过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建设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改善本科教学中的不足和漏洞,打造“金课”,杜绝“水课”,促进高等教育的高质量进步与发展。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下,探求果树栽培学合理的课程建设方案和改革路径,能有效促进果树栽培学课程的建设,对于推动本校省一流专业园艺专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芩,刘雅兰,张婷渟,等.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21(06):247-250.

[2]余锦华,王志福,李忠贤,等.本科一流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实践——以现代气候学为例[J].高教学刊,2021(08):20-23.

[3]邓秀新.围绕一流学科目标定位引领行业高校特色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7(19):26-28.

[4]史仪凯.一流课程建设和教学的关键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50-57.

[5]曾斌,李伟阳,夏江宏.“特色果树栽培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园艺文摘,2014,30(03):195-197.

作者:王利虎 刘婧 陈敬谊 单位:河北工程大学园林与生态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