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设计范文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景观规划设计范文3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景观规划设计范文3篇

景观规划设计范文1

城市化建设速度加快,导致城市呈现无序扩张状态,进而引发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生态破坏、资源告急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社会发展提出了更大挑战。借助平原造林,可以在完善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城市绿色网络质量,挖掘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景观潜力。但分析其现阶段工作情况可知,开展平原造林工作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本研究针对不足之处展开讨论,并提出具体优化建议,同时列举了多项工程案例,以推动平原造林工作发展,提高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设计质量。

1城市边缘区综述

1963年,德国地理学家H·Louis通过研究柏林城市结构形态演变过程提出了城市边缘区概念,在当时,其针对城市边缘区的定义为城市建成区对乡村地区造成侵害。在之后的研究中,不同研究人员提出了不同的想法,比如顾朝林认为,城市边缘区属于过渡地带,其所覆盖区域土地开发情况、人口情况以及发展趋势具备城市与乡村双面特点;BryantC与RusswurmL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核心区外围与城市影响区之间的连续区域,其正处于乡村到城市的过渡阶段。现阶段,我国学者从狭义与广义两个角度针对城市边缘区展开分析。其中广义范围城市边缘区被学者细化为3个层次,分别是市郊区、市辖区以及影响区。狭义范围城市边缘区是指城乡结合部,多为城市建成区周边的环状地带。并且与国外相比,我国学术界并未针对此方面内容给出详细定义,使得在实际研究中经常出现因衡量标准不同而得到不同结论的情况[1]。

2绿色空间综述

绿色空间概念最早出现在城市空间规划中,目前,国内外学者并未针对绿色空间给出统一定义。比如孟伟庆[2]认为绿色空间是指城市内乔木、灌木以及草本植物等绿色植物覆盖空间;也有学者认为绿色空间渗透在城市空间体系各个角落之中。与城市绿地所不同的是,绿色空间本质属于三维空间概念,城市绿色空间是指以城市绿地系统为基础,内部包括河流、湿地、田地、林地等多类生态系统的复合型生态系统,不仅可以维系生态平衡稳定、保护环境及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休闲娱乐可能[3]。

3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特点及功能

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规划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霍华德提出,在之后众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如王思元[9]以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生态景观为基础展开研究,认为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为城市边缘区附近的近自然与自然空间,包括植物要素与区域环境要素,可以有效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对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其具备以下特点与功能。

3.1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特点城市边缘区具有交通优势、社会资源优势,并且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与良好的物产条件与生态基础,具有极高的综合发展潜力与价值,其自身具备以下特点:

3.1.1动态变化性特点。受城市化建设的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即其自身具有动态变化性特点,城市边缘区发展情况与其内部土地性质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结构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3.1.2生态脆弱性特点。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硬质建成空间对自然生态基底造成了损害,固有生态廊道被破坏,引发了环境污染问题,导致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具有生态脆弱性特点,其内部生态板块抵抗能力较弱[4]。

3.1.3复合潜力性特点。城市边缘区可以连接乡村与城市,具有丰富的互动资源与生态资源,在发展特色农业经济、乡村旅游、休闲产业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有助于城市边缘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3.2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功能受其自身地理位置与空间特性影响,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具有多样性功能,具体介绍如下:

3.2.1缓解城市无序扩张。借助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可以加强城市边缘区与其附近生态环境的联系,缓解城市因高速、无序扩张而带来的问题[5]。

3.2.2保护周边生态环境。借助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可以完成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系统构建,形成生态保护罩,维系当地生态平衡。

3.2.3农业生产功能。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包括农田、林地、水体等多个区域,可以实现自产自销,有利于维系城市运行稳定。

3.2.4景观休憩功能。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具有生态优势与交通优势,可以在其内部打造郊野公园、湿地公园,推动当地经济发展。3.2.5文化传承功能。伴随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城市边缘区却可以留下其之前的影子,对其合理利用可以形成文化特色,属于一种另类的文化传承方式[6]。

4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规划设计现存问题

4.1格局结构破碎化,空间连续性差作为城市绿色空间结构主要组成之一,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可以影响其结构稳定性。但是伴随城市化建设工作不断深入,其内部结构连续性被城市设施建设侵扰,使其空间景观连续性遭到破坏,并且受利益影响,管理人员忽略了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对城市未来发展造成了的一定限制[7]。

4.2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生态可持续性较低受城市化建设工作影响,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固有生态系统被破坏,自然资源消耗速度远高于其生成速度,其内部生物群落数量呈现出急速下降趋势,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生态效益大幅度降低,使得城市无法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4.3塑造与管理不足,景观体现性较差相对于城市公园而言,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所建设郊野公园、湿地公园存在可达性不佳、空间活力较低、使用率较低等情况。目前,在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建设相关景观时,所选择方式多为挖坑填树的机械行为,导致其景观可观赏性较低,并且由于在建设过程中,未结合当地自然特色,使得景观同质化严重,缺乏吸引力,对其长久发展非常不利[8]。此外,部分景观在完成建设后未进行管理,使得景观在一段时间后趋于荒废状态。

5国内外典型案例

5.1北京海淀中关村森林公园该工程项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唐家岭村,占地面积340hm2,作为北京著名的的“城中村”,由于居住人群覆盖范围较广,使其内部环境较为恶劣,自2010年起,唐家岭地区通过拆迁工作整顿了内部存在的违章建筑,在2012年,开展了中关村森林公园建设工作。目前,该公园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并且北临航天城、南接软件园,与西北郊“三山五园”古典园林相呼应。该公园完成建设主要具有以下两大价值:

5.1.1提高空间利用率,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延续文脉记忆。该公园完美复刻了乡村聚落的历史特点,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同时所使用建筑材料也为富含乡土特色的构筑材料,游客在游览期间可以了解土地演变过程。

5.1.2缩短城市与自然二者的距离。公园内部大部分属于林地,植物种类繁多。在物种选择方面,优先选择成活率高、成本低的树种,不仅经济压力较小,也不会影响当地景观氛围。在竖向设计方面,以建筑弃料为切入点,结合当地水系完成建设工作,提高公园生态价值。

5.2法国苏塞公园该工程项目坐落在法国巴黎北部城市维勒班特,占地面积200hm2,为20世纪80年代设计师高哈汝夫妇的设计结果。该公园完成建设主要具有以下两大价值:

5.2.1重构场地景观连续性。在该项目中,所使用场地被城市道路分割成四部分,并且还存在大量的基础设施,对景观连续性造成了严重破坏,借助该项目,不仅该问题得到了解决,其内部景观植物数量与种类均呈现为上升趋势,而且公园绿色边界与周边绿色空间之间的联系得到提升,生态价值明显提高。


5.2.2开辟地域性景观。在项目中,设计师使用了放射形路网、叉路口式园路等多种具有法国特色的建造手法,在保证项目自然特点不受影响的基础上,减少人工元素的使用,提高公园设计经济性价值。同时由于人工设计道路较少,多为农业类型道路,使得项目具有浓厚的地域性价值。

6基于平原造林的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设计

综上可知,在国内外,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都属于重点工作,并且不同地区所选择方案也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平原造林方式完成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可以解决因城市化建设工作发展过程中遗留的相关问题,因此需提高对此项做法的关注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6.1设计原则在使用平原造林方式完成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工作时,要遵守以下四大原则:6.1.1生态优先原则。所开展景观规划设计不得对原有生态造成损害,而且应提高项目地生态物种与生态系统多样性,提高生态群落稳定性。在使用平原造林方式针对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应以原有林地生态基础为切入点,结合植物生长规律,提高造林效果,确保场地设计与林地二者完美结合在一起,尽可能降低人工元素使用频率,缓解水土流失问题,提高环境美观性,为城市边缘区综合发展提供帮助[9]。

6.1.2整体协调原则。在设计平原造林方案时,要从两个角度切入,首先,以上位规划为核心,协调城市与区域发展关系,将平原造林地块景观提升融入到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体系当中;其次,以整体发展眼光为切入点,完成最终方案确定,提高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生态价值,为民众提供优质生活环境。最后,还需要考虑城市边缘区地理位置特点与发展规律,避免在后续动态发展过程中出现破碎化情况,保证景观整体空间氛围感。

6.1.3功能复合原则。在使用平原造林方式开展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工作时,必须考虑当地区域情况与林地发展定位,赋予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景观规划更多价值,如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美学价值等等。在提高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林地生态价值的基础上,将其打造为具有可持续发展价值的绿色空间[10]。6.1.4人性参与原则。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具有为人服务的社会属性,基于此在使用平原造林方式开展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规划设计工作时,必须保证设计方案具有人性化特点,吸引民众主动参与其中。通过打造人性化绿色开放空间,提高绿地可达性。

6.2设计策略

6.2.1平原景观提升途径。主要包括规划引导与优化实施两部分内容。其中规划引导内容以工作区域整体基本情况为基础,借助平原造林方式对其进行补充,拉近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与城市二者的距离,挖掘城市森林生态潜力,优化城市生态格局;优化实施层面内容为帮助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完成可持续发展建设,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开辟专业绿色通道,扩大绿色开放空间覆盖范围[11]。

6.2.2造林景观提升主导类型。现阶段,可将借助平原造林方式完成的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景观分为不同类型,比如生态主导型,在造林区域种植抗逆性强、成活率高的乡土植被,提高景观区域生态价值;游憩主导型,提高靠近人口密集区域的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的休憩功能,丰富空间功能,为民众提供高品质休闲娱乐区域场所,开展多样化经济[12]。

6.2.3模块化造林景观提升策略。首先,进行基质优化,在所选定区域开展腾退还绿工作,为开展后续造林工作提供帮助。其次,开展河道滩地生态修复工作,作为平原造林空间的重要组成之一,河道滩地生态情况可以决定景观生态价值,即应针对其具体情况开展修复情况,恢复河道滩地生态价值。最后,开展林相调整工作,针对造林地块林木林相、季相、林位进行全方位评定,科学选择抚育手段,提高造林地块发展潜力。7结语借助平原造林方式,可以极大提高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景观生态价值,解决城市人口居住问题,缓解人口过快增长对城市发展造成的压力。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疆域范围广阔,不同地区实际情况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保证设计质量。

作者:苗鸿利 单位:呼伦贝尔市乌奴耳林业局

景观规划设计范文1

0引言

城市滨水区域的公共空间是由城市水域和陆地组成的面向市民开放的城市空间环境和公共活动区域,是同水体紧密相关的自然要素、社会要素及空间要素之和。城市滨水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稀缺的公共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集聚、交流、交易、驻留、观赏、娱乐等活动空间场所,并兼具景观、生态、文化及商业价值。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要遵循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等原则,整合城市诸多活动功能,在带动区域商业和旅游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当地水文化新的延续。

1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过度的开发建设导致城市滨水区域水滨的破坏与侵蚀。城市内部航运衰败,大部分工业迁出河滨区域后,留下半遗弃的工业用地,阻隔了城市与水的直接联系。城市滨水区域的功能逐渐丧失,城市开展建设和城市滨水空间构建发生了断层。更新规划为城市恢复滨水空间提供了一剂良方,伴随着高品质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对于城市经济、文化和景观等方面的贡献日益加强,城市滨水公共空间作为城市中一个重要的空间类型,已成为居民公共生活的理想容器,而居民的公共生活也成为这一容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城市大幅更新推动下的城市滨水区规划在稳步向前推进的当下,设计中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很多城市更新的滨水公园、慢跑道等设计中着重于景观的外在形态,却忽略了场地的实际环境条件和区域人文特色以及场地最基本的功能需求。各分区形式与功能简单、区与区之间功能衔接较为薄弱、无法很好地针对不同地区特征与主题来设置。海滨公园景观与其周边联系不够密切,周围交通状况较为薄弱,构建而成的滨水公共空间地广人稀,城市居民与滨水公园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导致资源的二次浪费。以滨水区域空间规划设计产生的问题为基础,简要分析城市滨水区域的规划设计原则(见表1)。

2城市滨水空间生态可持续性发展规划设计策略

现阶段如何解决城市滨水空间设计中的问题,是城市更新课题中亟待解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中,提出了城市空间环境的5个要素:道路、边缘、节点、地标和广场。城市滨水空间不仅是城市的空间节点,也涵盖了这些景观元素。

2.1强化城市与滨水空间的整合设计———人与空间的对话市民活动作为城市滨水开放空间中最根本的要素,是构成其人文特征、价值导向的基础,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应该更加注重市民的需求与作用。诚如C·M·迪西所言,规划设计的目标并不在于制造出看得见摸得着的工艺品,而在于制造出符合人的行为要求的情境。在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滨水空间属性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人和滨水环境处于最佳状态。人际交往的距离直接影响到滨水空间各个功能区块的空间规模,1959年,霍尔把人际交往的距离划分为亲近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以及公众距离4种,0~0.5m是亲人、爱人之间的距离;0.5~1.2m是朋友之间的距离;1.2~2.0m是社交时人们之间的距离;4.5~7.0m是观众与表演者之间的距离。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为L=3.0m,交流谈话的距离为L>0.7m。对于滨水景观区域的观察角度和尺度来说,45°仰角(D/H=1),观赏空间环境细部的最佳位置;当仰角处于27°时(D/H=2),对于景观事物的细部和整体性都能进行很好地观察;当仰角处于18°时(D/H=3),能够感受到非常清晰的主体对象,即周围景物作为背景呈现(见图1)。对于人的休闲行为模式来说,根据调查400~500m通常是最适宜休闲散步的距离,也就是连续步行的时间不超过30min,在规划设计中要把控区域尺度,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步道并设置相应的休憩节点,利用滨水的带状活动空间形成较为分散的小组状态。设计过程强化城市滨水景观功能与空间的多样性的人文需求,以自然生态用地修复为前提,适度发展商业、旅游娱乐、文化休闲。要求通过对建筑、广场、堤岸、道路、绿地等各种功能空间形态的平面及立体设计整合,创造富有韧性和弹性的城市滨水空间。滨水空间从总体上可分为不同的主题区段,活性化利用场地现有的资源,并引入各种文化娱乐元素来激发空间的活力点,打造多样的空间体验。规划和设计完整的慢行网络,使城市滨水空间回归到“行人”自身,为居民提供更多靠近海滨区域的通道;在滨水区入口附近设置开阔草坪活力区,水道设置码头打通水上交通,重建滨水区动线网络,打通城市与水滨的功能联系,进一步加强社区凝聚力,增加居民户外活动机会,赋予城市新的更新试验方式(见图2)。

2.2优化景观要素的规划设计形式———生态设计与空间的对话城市生态的滨水空间设计其本质是水生态的修复与环境景观设计的交互,优质的水环境和生态驳岸形式结合功能化的景观布局形式,形成了城市滨水区域的生态设计与空间的对话,本章节着重介绍生态驳岸形式与景观布局的结合。城市滨水空间传统的硬质驳岸存在着诸多弊端,隔离了水岸生态系统,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健康性,尤其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能量转换、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生物产出)受到影响。破坏了水岸生态过渡带,造成河流渠道化、湖泊池塘化;破坏了河岸带、湖滨带的自然风貌和生态景观。现阶段,在无特殊硬化防护的城市滨水驳岸段,规划设计希望以生态自然的形式还原滨水驳岸的自然效果,通过运用如生态植被袋、环保椰纤维植生毯、蜂巢格室、植生混凝土、生态格宾石笼等护坡技术,在不同区域筛选适合的生态恢复技术,结合具体的工程实际,实现城市滨水空间的生态再修复。城市滨水空间在复建生态自然驳岸的基础上与空间功能对话,运用景观设计手段实现滨水的自然景观与陆域界面的有效功能连接。

结合生态环境设计平行于滨水空间的漫步道;结合驳岸的韵律与尺度设计局部放大的观景区和休闲广场区;结合休闲漫步道,部分区域向滨水区域悬挑,设计探出水面的临水平台或临水构筑物;景观亲水部分可结合阶梯状的驳岸绿化嵌入硬质台阶或硬质平台,形成下沉式的亲水台阶与亲水平台;整体滨水空间设计也可控制高差,在滨水区域实现交错重叠的滨水平台或滨水廊道。滨水区域生态景观与陆域空间界面处理的类型手法(见图3)。3结语城市生态可持续性的长远发展得益于城市活力环境的建设营造,而城市滨水空间承载着人类生活、交往、出行、节庆等一系列活动,是城市空间中最富有生机活与力的地方,也是形成一个城市特色景观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在充分尊重原有城市场地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空间功能杂糅的多元交通组织设计策略,在生态持续和经济平衡的前提下,使景观空间形成城市滨水空间各个元素协调共生,从而为新时代城市滨水空间建设与开发提供一个良好环境。

作者:许三强 周念学 张攀贵 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景观规划设计范文3

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辅助人工干预手段,修复遭到破坏的生境空间[1]。我国城市化进程正进入高速发展期,快速扩张的城市领土和城市建设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在城市不断扩张和更新的前提下,如何处理好自然生态环境与新建人工景观生态系统的关系,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2-3]。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需要满足服务于城市的基本功能外,还兼顾生态功能。其作为城市“绿肺”,生态景观建设变得尤为重要[4-5]。城市公园生态修复是以生态保护和恢复为目的的城市绿地空间,基于模仿地域性自然生境,构建生态保护、生境自然和谐的地域性自然景观,为游客提供游览、休憩、科普教育等场所。

1项目概况

王借岗森林公园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西临东平河,北靠汾江中游,地处2条河流交汇处,是佛山市“一河两岸”改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见图1)。公园山顶为市区最高点,可遥看全城,形成良好的城市与森林的空间共融关系。公园面积约70hm2,场地南北高差明显,地形变化丰富,保留有大面积的火山遗址。公园周边分布有农田、鱼塘、厂房、仓库。由于公园地势较为低洼,历年来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2城市公园生态修复设计

2.1设计理念王借岗森林公园面临鱼塘、农田、变电所、高压线等复杂的场所环境及洪涝问题,如何突破不利因素,打造生态公园,成为项目设计的关注点。以打造“生态、宜居、趣味、活力”的公园为设计理念,利用景观将场所特征与设计相结合,围绕生态修复和自然体验,通过采取雨水净化、水生态处理、山体森林保护等措施,构建多维互动的城市绿色空间。

2.2空间布局公园周边被城市河道环绕,沿江绿道贯穿场地内部。因此,可将蓝色系统(河流)、绿色系统(林地和公园等生态环境)、橙色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相融合,从塑造生态特征的3个层次,即水———生态———空间层层递进,最终形成自我循环、相互提升的自然生态系统。实现蓝、绿空间与城市高品质休闲空间一体化,以自然方式完善生态功能,为生态滨水活动提供空间,打造健康的生态环境,亲水、亲绿的公共交往空间。基于场地现状,充分利用自然水系,构筑“一心、一轴、三片区”空间发展格局,创造集火山遗址景观、滨河湿地景观于一体的综合公园。

2.3设计策略

2.3.1水域生态修复。基于现代城市生活和人们亲近自然要求,着眼于城市、村落、耕地、水系、文物遗迹保护相互交融的基地特质,响应“天人合一”设计理念。尽量保留原有池塘,通过合理的道路规划和区域划分,打造一个自然野趣的休闲空间。

(1)一方面,将公园内水系与城市河道连通,整合公园内水系与城市河道水系统循环及不同尺度的雨水资源;另一方面,将城市空间设计与雨水管理相结合,以实现城市水资源循环,提升雨水净化能力,从而缓解城市内涝。通过水质治理和栖息地重建,修复鱼塘、农田等水生态系统,提高公园水生态环境自净能力。

(2)通过再生设计和地形重塑等方式,在景观设计中引入适应性强的植被,降低养护成本的同时,为周边地区提供多种自然效应。通过仿生学法分析项目中的潜在生态系统,利用自然设计的手法修复破坏的生境,改善滨河生态环境。

(3)动植物多样性对于水域生态修复至关重要,应构建多样的植物群落生境,从而为动物提供生态良好的栖息地。根据植物亲水性、生长特性的不同,可营造不同类型的水域空间:深水区域及水面以浮叶植物、沉水植物为主,沉水植物有狐尾藻,浮叶植物有睡莲、芡实等;浅水区域以挺水植物为主,如荷花、芦苇、水葱、菖蒲等;浅滩区域可栽植湿生植物,如美人蕉、梭鱼草、千屈菜、再力花、水生鸢尾等,既能降低河道水流速度,为水质净化、悬浮物沉淀创造良好的条件,又能有效阻挡光线,占据生态位,抑制藻类植物生长;河岸边区域可栽植白兰树、秋枫等,为野生动物提供活动场所,辅以各类水生动物,吸引更多鸟类栖息,改善水质的同时,还能丰富水域周边生态环境。

(4)根据水深设置不同层级的植物净化系统。生态护坡的建立不仅能与湿地、雨水花园相结合,净化沉淀公园内的污水,而且提升了河道防洪蓄水能力。利用高差处理,在湿地中设置多条穿梭其中的道路供人游览,身临其境的感受更能让人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5)城市公园除了作为市民休闲活动场所和承担生态功能外,科普教育作用还能提高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公园内既可以设置大型科普教育馆,展览不同的植物标本,又可以设置生态保育区,结合标识系统设计以湿地、河流等环境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教育空间,提高人们与自然的参与性、互动性。

2.3.2火山遗址保护。对于自然条件较好的城市,公园空间设计应采用“减法”,尽量减少人为干预对场地自然风貌和场所特征的破坏。王借岗森林公园内拥有良好的火山遗址,景观特色鲜明。一是在充分保护火山遗址的前提下,清理遗址周围及表面的环境卫生,更好地展现遗址不同角度的肌理层次和质感,形成公园内的视觉焦点。二是利用现代技术,将现有的矿坑、山体做灯光美化处理,吸引人们夜晚到来。三是在遗址的最高点设置观景台,肌理层次分明的崖壁和造型古朴的观景亭倒映在湖中,与湖水交相辉映,形成区域内的视觉焦点。四是遗址入口处为呼应公园主题,设置火山石肌理的入口小品和挡土墙,形成内向、围合空间,营造沉浸式主题游览空间。五是为体现火山遗址周边野趣生态景观效果,可增加岩生植物,以外形野趣、低矮的植物为主,在不遮挡火山遗址最佳观赏效果的同时,提升空间趣味。六是为调节游览空间微气候,创造舒适宜人的游览氛围,可在水边种植水生植物,提升景观结构的生态性。七是园内游览路线应曲折回旋,从而为行人欣赏火山岩风貌提供不同的游览视角。同时,沿游览路线设置导视牌,展现火山岩发育过程,既能突出公园空间特色,又能发挥公园科普教育功能,打造集休闲观光、生态修复、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城市公园。

2.3.3山体生态修复。首先,在城市人口剧增、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利用有限的空间创造多样变化的景观空间体验是提高人与景观参与互动的有效措施。在满足人们对水平维度景观设计体验的同时,全方位立体景观空间感也能提升公园景观的趣味性。其次,为了创造丰富山体休闲体验,从使用者游憩体验和生态保护层面角度出发,为城市全龄使用者提供开放型户外体验。可根据坡面特点和植被生长情况设置保育区、成熟林地区,合理设置休憩、运动空间,做到动静结合,也可满足山地探险、露营野餐、儿童教育等功能需求,让城市中的人们能在森林中穿梭、体验自然的乐趣。再次,通过景观手段修复原本因采矿导致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的山体空间,选用抗性强、易于养护的乡土植物,突出地域特色。构建乔——草模式下的林地生态群落,形成稳定的物种栖息地,同时,优化山体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最后,山体具有优美的林冠线和季相变化,是城市重要的景观名片,打造山体景观时,除了从生态角度考虑外,还要考虑植物的形态、色彩、季相变化等,构成自然美和艺术美,从嗅觉、触觉、听觉、视觉等感官维度上营造不同的体验,丰富场地的景观价值。

2.3.4构建绿色慢行系统。王借岗森林公园主要有2条路网,一条为休闲游览活动观光路线,另一条为以快速)通行为目的通行交通带。绿道贯穿全园主干道,既能串联公园各个区域,又能串联步行和运动系统,为人们创造平缓、舒适、便捷的游览体验。山体中的步行径将山峰之间联系起来,并组成登高路网,让使用者体验山峦叠翠的城市森林景象。绿色登山径具有健身运动、自然探索、科普教育等作用,二级、三级步道沿山麓、湖岸分布,丰富空间变化的同时,还能提供休闲娱乐、交流聚会、健康康养的功能空间,既能满足人们对公园景观的横向空间游览体验需求,又能根据高差变化营造多样空间景观效果体验的纵向空间。采用近自然式设计手法,在绿色慢行道路周边布置特色景观空间,空间类型丰富多变,让行人感受空间节奏和序列变化,满足使用者慢走、跑步、登山徒步等多元化使用需求。

3结语

随着城市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问题,引发全社会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关注。以王借岗森林公园为例,提出水域生态修复、遗址修复、山体修复、绿色道路系统构建等策略,希望为城市生态修复和人文环境营造提供参考。但由于生态修复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生态修复策略需要随之进行动态调整,才能营造能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公园系统。参考文献:
[1]欧阳澜.城市生态公园水敏性环境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9.

[2]张然然.赤峰市八家西组团外环生态公园设计[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

[3]丁新权.城市生态公园特征及其规划布局[J].中国园林,2009,25(08):35-38.

[4]韩亚雄.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4):33-35.[5]黄颖.湖北咸宁生态新城大洲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作者:邬夏菲 单位: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