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CLO3D软件在服装领域的运用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衣”的要求,更加趋向于合适、个性、凸显气质等,因此,目前服装的生产不再是大批量生产,而是款多量少的生产模式。传统的生产模式需要经过复杂的款式图、结构图绘制、裁片、试样等复杂的工序,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为顺应时代的发展的需求,使服装的制作更加省时、省力,三维虚拟软件应运而生。本文就clo3d软件在服装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
1CLO3D的概述
我国使用的三维虚拟软件主要有6款,分别是CONCEPT3D(美国)、V-stitcher(美国)、CLO3D(美国)、LOOKStailorX(日本)、StyleImage(中国)、炫三维试衣(中国)。根据对中国知网、高校教学使用情况的调研,CLO3D的使用范围更广。CLO3D是一款时装设计师用来完成服装设计和生产的软件。它可以完全满足服装设计师可能会有的服装设计、图案制作、调整修改、面料选择、展示释放等一系列设计要求。对于设计师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方便的软件。它可以快速实现设计者的设计原型。使用该软件不仅可以大大缩短设计过程的长度,还可以节约生产成本和时间,是一款非常方便实用的服装设计软件。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该软件对所设计的虚拟服装进行一定的评价。这样,保证所设计的服装更符合人体的舒适和合身的需求。
2CLO3D的应用
2.1虚拟服装设计流程
穆淑华[1]等人利用CLO3D制作一款礼服连衣裙,并通过礼服连衣裙的整个制作流程从实践的角度表达了虚拟服装设计的特点及优势。为了证明利用CLO3D制作的虚拟服装与实际操作制作的服装,从效果上能够达到一致性。郭美林,郑瑞平[2]以裙装为例,从整体、领部、袖子、胸部、细节部位等方面,对比实际样衣和虚拟裙装,如图1、图2所示。李菊[3]在研究中重点介绍了虚拟服装设计完成之后通过多视角或者动态方式进行展示的方法。
2.2基于CLO3D的服装款式设计
韩国知景·崔允美为了解成年女性对条纹形状上衣的需求,利用CLO3D软件设计六种不同款式的条纹上衣,如条纹的形状、层次、褶皱、面料以及色彩,并根据受访者的意见对六款上衣进行修改,得出受访者对线条、褶皱和层次感的偏爱,因为这些特点使衣服看起来时髦、显瘦,还能改善女性的身材。由于颜色是户外着装的关键因素,女性对原色的偏好占绝大多数,这与她们对普通服装的颜色偏好形成了对比。为了考虑到体温的变化,并满足遮盖皱纹的审美需要,提出了袖子设计的修改,将半袖改为四分之三长的袖子。黄益品[4]从四个角度阐述了CLO3D在款式设计中的优势:从样衣角度,首先利用CAD绘制结构图,然后导入CLO3D中,再将布片放置在相应的位置,最后利用虚拟缝纫工具缝合;从领子款式角度,由于领部属于不规则曲面,只有实际制作出样衣才能观察领子的制作是否能够实现实际造型,而利用CLO3D可以边修改边观察领子造型;袖子款式、褶裥款式亦是同理。
2.3基于CLO3D的服装面料设计
云畅[5]在CLO3D中建立织物的悬垂性实验,通过调节经、纬纱弹力、剪切刚度、经、纬向弯曲、曲率、弯曲刚度和密度获得参数值,并利用相关软件得到悬垂系数、投影面积、波谷夹角不均匀率等13个虚拟参数指标值,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可知13个指标与经纬向弹力、经纬向弯曲、曲率、弯曲刚度呈线性关系。进一步与真实织物的13个指标进行对比验证,虚拟悬垂指标值符合预期。祝杭琪[6]等人利用CLO3D得到虚拟丝绸对应的悬垂指标共8个,经过数学方法分析得到悬垂系数、波数和最大波峰幅值的模拟效果较好,而波峰幅值均匀度、最小波峰夹角、波峰夹角均匀度、最小波峰幅值,以及最大波峰夹角的模拟效果与真实的分布趋于接近。
2.4基于CLO3D服装仿真效果评价
黄颖颖[7]等人以5款连衣裙为例,分别从面料、尺寸、形态和关键部位四个方面。孙坤[8]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经验,利用CLO3D对儿童爬爬装的款式结构、面料性能和面料色彩三个方面进行仿真,并邀请专家对爬爬装仿真效果进行主观评价,使用熵值法对仿真效果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评价体系,最终评价结果显示CLO3D能够逼真的展示爬爬装的真实穿着状态,如图3所示。曹晓梦[9]通过调研和数据分析得到老年男性臀部形态,将获得的老年男性臀部数据导入在CLO3D中,并模拟中间体型模特穿着裤子的效果,分别从穿着合体性、压力舒适性进行客观评价。
2.5基于CLO3D的服装复原
为了更加真实、清晰、全面的展示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典型女性服装,如列宁装、布拉吉连衣裙、风衣、运动服、西服套裙、新中式服装、户外服装、嘻哈风格服装、汉服等,李欣悦[10]等人利用CLO3D从面料、款式、图案、色彩等对以上服装进行复原。刘翔[11]等人通过数学方法和CLO3D对唐昭陵壁画中的女性服饰结构进行分析和复原,如图4所示,得到唐初女性穿着的半臂、襦、裙的款式结构、具体尺寸数据、上身后服装的压力等。曲服饰文化作为珍贵的非遗文化物质遗产之一,为了传承和保护戏曲服饰,同时为戏曲服饰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路婷婷[12]等人从结构、蟒袍纹样、面料、妆容四个角度进行调研分析和模拟。在利用CLO3D模拟时,蟒袍的结构模拟是蟒袍复原的难点。又因为传统的蟒袍为一体式服装,而现代的服装板片是由前片、后片、袖片、领片等基础板片构成,需要利用点安排进行排版,但传统的蟒袍板片无法进行点安排,为解决这一问题,路婷婷等人在不影响蟒袍复原的最终效果,采用分割法。杨若冰和马凯[13]认为利用CLO3D对传统服饰复原,首先,可以有效的呈现面料的效果,因为CLO3D可以兼顾2D和3D服装,同时可以自行调整面料的属性参数;其次,版型调整非常迅速,在2D界面修改结构图的同时可以在3D姐界面观看调整效果;最后,节约高效。
2.6基于CLO3D的服装舒适性测试
为提高虚拟服装压力测试的准确性,蔡柳萍[14]以裤装为例,在面料上,选择白胚布和具有横向弹性的棉布;在裤型上,选择贴体裤;在测试部位上,选择小腹、大腿根部、胯部,4为大腿、大腿下部、膝盖、脚踝七个具有代表性的部位;通过对实际服装压力与虚拟测试压力值进行相关性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可以提高虚拟服装测试值的准确性。为了得到可复制塑性衣的实验过程和探究塑性衣结构与服装压力的关系,罗杰、周捷[15]以8片式塑性衣为研究对象,设计9款不同结构的塑性衣,运用CLO3D,选择36个压力测试点,分别从片式松量与虚拟压力、结构与舒适性、结构与身体主要受影响部位3个角度分析得出:压力舒适性与松量成负相关;塑性衣的结构越复杂,压力相对优化,优化后各维度的压力值波动越小;结构对臀部、上腹部、腰部、胸部的压力舒适性影响力越来越小。
2.7基于CLO3D的算法优化
田丙强[16]等人借助CLO3D虚拟试衣技术,以女式衬衫为研究对象,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人体着装合体性评估模型,实现着装合体性评估。黄淑贤和黄丽[17]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CLO3D的羽绒服3D虚拟试衣系统。CLO3D系统实现虚拟试衣,包括三维人体造型、参数化打孔、三维虚拟缝纫试衣、面料纹理属性设置、动态展示,实现了展示的设计与实现。采用基于人体输入姿态的服装变形算法对服装模型进行变形,更真实地呈现虚拟服装的物理特性。同时利用图像采集设备获取真人图像,利用服装图像传输算法将虚拟衣服与真人图像进行叠加。通过特征提取技术获得人体关节位置,计算虚拟衣服的缩放比例,使虚拟衣服与现实图像紧密结合。与业内同类虚拟试衣系统相比,该系统的信息处理过程更智能,交互更自然,试衣效果更逼真。
2.8基于CLO3D的服装调研
潘少芹[18]等人根据文献法和调研法对我国3D虚拟服装和晚礼服现状的进一步分析,得到我国对晚礼服的定制需求人群为年轻群体,而且普遍能够接受智能定制,即自身数据输入相应的APP进行定制晚礼服。为了提高消费者的线上购物体验,李慧敏[19]将CLO3D虚拟服装分解为四个一级构成要素,并收集企业和淘宝平台消费者对CLO3D虚拟服装的要素评价和需求,从而得到CLO3D虚拟服装对消费者购买因素的影响。为了了解条纹对显瘦效果的影响,王红歌和孙晓婉[21]认为可从面料、人体体型、条纹的宽度和方向四个角度分析。基于以上因素,她们以H型连衣裙为研究对象,借助CLO3D,进行交叉实验,获得576个实验样本中,通过科学的数学方法分析得到:条纹的宽度与方向对显瘦度的影响较大,而体型和面料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消费者在选择条纹服装时优先选择横条纹,但基于体型角度分析时,体型为胖体的消费者,建议选择竖条纹服装;当选择0.5~6.0cm宽的条纹时,条纹的宽度与显瘦度呈负相关;在CLO3D构建的虚拟服装与实际调研结果趋于一致。
3结论
(1)CLO3D操作简单,便捷,可视化强;(2)CLO3D在服装领域的研究已经达到较为成熟的阶段,具有较强的可行性,CLO3D的技术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3)CLO3D能够提高服装设计师、版师、面料测试员等服装行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省企业成本;(4)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CLO3D能够充分展现服装真实的穿着状态,既能为技术人员对服装的研究提供一种技术手段,又能提高消费者的线上体验;(5)CLO3D作为服装复原的一种技术手段,既为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一种新思路,又能为弘扬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穆淑华,曹卫群.基于CLO3D的虚拟服装设计[J].电子科学技术,2015,02(03):366-371.
[2]郭美林,郑瑞平.基于CLO3D的裙装结构设计及成衣实现[J].天津纺织科技,2020(04):22-26.
[3]李菊.基于CLO3D的虚拟服装设计[J].科技资讯,2019,17(04):22-23.
[4]黄益品.CLO3D技术在服装款式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文艺家,2019(09):103.
作者:龚倩琳 李翠云 关凤丹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