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双碳”目标和自然学校课程建设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碳达峰、碳中和”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要路径。十年来,绿色低碳技术在基础科研、人才市场等多个层面成为了国家绿色发展的核心与焦点。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也必将发挥关键作用。2022年5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强调聚焦“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从教育体系、科研平台、产教融合等多个方面发力,构建一整套科学、严谨的人才培养方案。自然学校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使学生自我提升,达到环境学习、社会互动的目的,通过整合具有自然属性、非自然属性的各类资源,提供体验自然、亲近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教育服务。因此,以自然学校为培养媒介、课程建设为培养手段,深入发展“双碳”教育将对未来人才的培养起到长效积极作用。
1.“双碳”理念融入自然学校教育课程体系
马克思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中的重大选择,“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对马克思环境哲学思维的传承与创新,将其融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学校开展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根据马克思唯物史观,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相互之间是内在统一的。其折射出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确保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双碳”目标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一脉相承的,将其融入课程教学过程,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树立学生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具有指导意义[3]。因此,在学校建设过程中,以“双碳”为定位的课程建设是立德树人与教育教学相辅相成的生动体现,是对党和国家培养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人才的重要支撑。当前,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背景下,课程教育体系改革负有特殊的历史使命。需要在知识体系规划、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系统且整体地考虑“双碳”教育,设立“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的核心课程,完善并加强基于“双碳”理念的课程教育培养体系。因此,在自然学校的课程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找到自然环境与各学科的契合点,有效整合相关的学科知识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将“双碳”理念传递给学生,进而传递给社会,从而形成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2.“双碳”目标是自然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202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特别指出我国要建成世界一流碳中和相关学科和专业,形成碳中和目标科技力量,为我国实现能源碳中和、资源碳中和、信息碳中和提供充分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4]。这不仅为绿色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了良好契机,更是为自然学校的建立设计了伟大远景。依托于“双碳”理念的快速发展和需求,绿色低碳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日益显著。自然学校的核心建设目标之一是可持续发展。这不仅要求学校拥有绿色建筑以及节能省碳的校园,更是要求其成为满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绿色环保校园,其内涵应包括节能、环保、生态、减碳与教育等各个方面。除此之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将学校视为一个“行动中”的组织,将可持续发展付诸实践。有学者认为,可以通过组织创造一种通用知识,使学校所在社区的众多成员参与其中,把所学到的最佳实践、解决方案和经验教训等知识汇集在一起,进而实现经验汇总[5]。“双碳”目标如何应用于校园环境,建构为具有行动力的高效率绿色低碳校园,已经成为自然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校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双碳”为目标的自然学校需要发挥区域环境教育基地的功能。以学校为培养单位,长期、有效地建立全民节能减碳意识、知识与习惯。因此,树立“双碳”目标对肩负有自然教育功能的自然学校十分重要,它不但可以在社区环境教育中起带头示范作用,更能给予充分的语言环境和实地环境。在自然学校的发展建设中融入“双碳”目标,不仅有利于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学习“碳达峰、碳中和”等相关知识的氛围,而且可以长期鼓励学生主动为绿色低碳宣传代言,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实现教学相长。
3.“双碳”目标融入自然学校课程教学全过程
在“双碳”目标的建设背景下,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自然学校的课程建设体系要有科学的实施路径及制度保障。自然学校应在建立安全、生态、教育、再生能源、生活行为等方面的基础上,建立长效的课程评估机制,落实学校整体层面与各个环节的节能减碳意识。自然学校要从加强顶层设计入手,积极推进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创新。这既需要校级层面宏观性的顶层设计组织领导,也需要各相关主管部门具体的组织领导。同时自上而下地制定人才培养课程方案,加强面向“双碳”目标的相关教材建设,构建理论与实践贯通的课程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思维。在完善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还需采取科学的指标,构建一套完整的自然学校课程建设及教学过程评价体系。自然学校应采取合理的指标,将“双碳”理念和实践引入课程教学体系中,并对其进行长期评价,在评价结果中不断推进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提升,形成“双向互动评价”机制。一方面,以自然学校为平台,构建“双碳”课程建设研究基地,组织教师进行“双碳”的教学研究,对现有课程内容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设计科学的评教体系,考核学生对“双碳”相关知识的学习效果,间接了解教学情况。科学构建“双向互动评价”机制,有助于加强自然学校“双碳”课程建设,从而为培养“碳达峰、碳中和”领域高层次人才提供有效保障。自然学校要在现有课程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打破学科壁垒,激发学生关注“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前沿,培养学生形成减污降碳意识,多角度、多路径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拓宽创新思维,注重跨学科交叉学习,培养其多角度发现、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要坚持多维目标贯通、多维主体协同的原则,发挥学校主管部门的关键性作用,通过机制设计、政策指引、组织培训等路径开设面向“双碳”目标的课程内容体系建设[6]。将“双碳”目标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协同培养未来创新人才。在这个课程体系中,课程设计是“头部”,需要总体规划课程目标、教学要求、内容体系等;教学大纲是“骨肉”,要求构建具体的思政教育、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等;理论教学、课堂互动是“躯干”,须落实并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实践环节是“四肢”,重点培养从理论知识过渡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全局化协同发展的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
4.在实践中把握自然学校“双碳”课程建设
自然学校课程建设的宗旨是催生低碳实践。基于“双碳”目标的课程教育发展模式,其关键在于能身体力行地实践“双碳”目标。自然学校的教育,最为关键的培养环节之一是综合素质与个人修养的养成。因此,“践行低碳、沉浸教育”的实践环节亟待构建。学校低碳教育中实践环节的必要性已有诸多学者进行了论述[7]。聚焦于“双碳”目标,面对课程建设中的“无低碳意识”“缺乏持续发展观念”等问题,自然学校需要紧密围绕低碳实践,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中的实践环节。从观念重建、资源配置与师生协同三个层面同步推进。在观念重建层面,需要改变现有的低碳实践仅为“低碳”相关的实践环节这一错误观念,应多维度、多角度地广泛开展实践课程;在资源配置方面,应将低碳理念融入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在师生协同层面,需要重点推行“低碳”实践环节课程改革。自然学校应全过程、全方位地构建低碳化实践环节与平台,保障学生在低碳实践活动中得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低碳实践课程教学,培养“双碳”目标下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自然学校的课程建设中,需坚定不移地推行低碳实践理念,围绕绿色低碳发展设计并规划实践课程。通过低碳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理解低碳的重要性并具备低碳实践能力,在其人生规划与事业发展中始终坚持低碳理念。低碳实践环节可以实现“双碳”产教融合。2021年11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印发了《北京市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其主要任务包括“全面推动实践创新教育改革”[8]。其中,核心子任务之一为“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健全完善产教融合长效机制”。产教长效融合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实现途径与渠道。同时,作为“双碳”目标驱动下的产教融合长效机制,全面协调课程的教学方案、教学内容体系及实践环节等环节的建设,将在创新创业高素质人才培养中发挥关键作用。产教融合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高质量人才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在产教融合方面,应注重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培养更多、更有远见的“双碳”目标人才,为国家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做出贡献。通过低碳实践环节为产教融合培育人才、转化及应用科技成果、宣传理念等提供新的思路与实现途径,也将为国家“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贡献更多关键技术与人才资源。
5.结语
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学校应建立“绿色化”的培养体系、发展“低碳化”的课程设置。“绿色化”的培养体系重在融入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理念,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整体规划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素养;“低碳化”的课程设置则是在“绿色化”的培养体系框架内,基于“双碳”理念统筹考虑课程结构。作为环境教育的先行者,自然学校应该开设“双碳”类课程,树立绿色低碳教学理念,与各类创新科技、新兴技术和产业相结合,把“双碳”知识纳入课程教学的整体布局,提升学生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实际能力,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培养高级人才,为国家“双碳”目标提供人才支撑。
作者:徐琳瑜 戴雨岐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