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数字时代新闻传播专业素养培育研究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数字时代新闻传播专业素养培育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数字时代新闻传播专业素养培育研究

从新闻传播学视角来看,媒介素养是社会个体在一定媒介语境下接触、解读、使用、创造媒介信息,以实现沟通交流的能力。进入数字时代,各种新旧媒介打破鸿沟,形成了交叉融合、共同发展的局面。媒体融合在推动中国传媒业的行业形态、组织结构、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的同时,引发了传播环境、信息消费、社会文化生活的根本性变化。在此过程中,媒介素养的内涵变得更为丰富,外延不断扩展,社会个体的媒介素养面临解构与再建构。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而言,媒介素养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进入传媒行业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在媒体融合转型的新趋势下,新闻传播事业的重要后备力量和人才资本——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媒介素养面临全新的要求。因此,与时俱进地改革媒介素养培育体系,重塑符合时代背景、社会语境和国情需求的媒介素养培育框架,建立论之有据、行之有效的培育体系已成为提升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课题。

一、数字时代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媒介素养面临多重新要求

媒介素养是一个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发展性的复杂概念系统,其内涵与外延会随着历史的变迁、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扩展。早期的媒介素养培育持保护主义立场,推崇传统精英文化,关注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研究的应用性很强,通常和媒介教育的实践结合在一起[1]。英国学者大卫·帕金翰认为,媒介素养是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通过这种素养培育,学生能防范大众传媒的错误影响和腐蚀,自觉追求符合传统精神的美德和价值观[2]。在中国学界,卜卫首次引入了西方的媒介素养概念,强调媒介教育旨在启发民众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个体能够高度自律和有效利用媒介,促进个体自身与社会的发展[3]。曾凡斌认为,媒介素养教育能够使人民群众在急剧变化的媒介信息环境中建立起对媒介信息的批判能力,提高对负面信息的觉醒能力,培养建设性的使用媒介的能力,从而达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目的[4]。彭兰认为,进入社会化媒体时代,公众应体现出六方面的媒介素养,即媒介使用、信息消费、信息生产、社会交往、社会协作和社会参与[5]。整体来看,国内学界接纳了免疫、甄别、赋权与批判范式等西方媒介素养培育的理念,并结合本土传播环境变化、国情发展需求和跨学科路径对相关议题进行探讨。媒介素养指向的功能内涵和内容形式不断改变,不变的是媒介素养培育指向的最终关怀主体——人。媒介素养培育的目的正是让使用媒介的个体能够得到良好的社会人文关照和发展前景。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而言,媒介素养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素养,是专业教育的核心,是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竞争力,将决定我国媒体从业人员和专业机构的职业素养。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媒体机构、互联网平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新闻传播、政务宣传、广告公关相关工作的概率较大。在数字时代,传媒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既面临大众传媒时代的要求,又面临数字化深度转型的挑战。在美国波音特研究院的“未来新闻业竞争能力”研究中,霍华德·芬博格等指出新闻记者应掌握四大类37项关键技能。这四大类技能具体包括知识、态度、个人特质和价值观等19项技能,新闻采集7项技能,新闻生产6项技能,技术或多媒体生产5项技能。在此基础上,霍华德指出新闻界的业内人士和新闻教育工作者评价这些技能时观点差异颇大,消除他们之间的分歧将有利于未来新闻业的发展[6]。在国内,蔡雯、翁之颢从近年来传媒业的人才需求切入,指出传媒业的融合转型使新闻传播人才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新闻传播人才陷入发展困境,他们在专业背景、职业技能素养、性格素养等方面都面临着更高的媒介素养要求,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对人才的需求则表现出明显差异[7]。

二、研究设计

为深入了解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在媒介素养及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量化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MIL评估框架为主要参考,将其改良为适用于我国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测评框架。通过问卷调查法评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的媒介素养认知与现状,自测量表共有18个题项,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第一部分考察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对媒介素养的认知;第二部分考察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对不同维度媒介素养的自我评价;第三部分考察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对专业院校在媒介素养培育方面的满意度。其中,“获取”维度的媒介素养主要是指利用适当的技术访问、定位、存储和使用信息及媒体内容的能力。“评价”维度的媒介素养主要包括理解、评估及评价信息、媒体内容、信息机构,并能够将不同形式的信息与媒体内容综合起来的能力。“创建”维度的媒介素养主要包括信息、内容和知识的创新和创造性表达、与他人的有效交流、参与社会公共活动和开展媒介监督的能力等。此项调查共回收181份有效问卷。同时,本研究主要采用半结构访谈法,以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教师以及新闻媒体行业工作者三类群体为主要对象,围绕媒介素养的现状与问题、对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评价、提升媒介素养的建议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度访谈,共计15人次。

三、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媒介技术和传媒产业巨变之下,当下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与人才培养目标及新闻传播行业的专业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学校专业教育培养下,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认为自己对媒介素养有一定的认知,但视野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些学生虽然参加了专业媒体的实习,但往往只能接触到基础性工作,对数字时代融媒体环境、媒体组织和行业运作的全局认识仍相当有限。总体来看,数字时代,对标全媒体人才的培育要求,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在获取、评价和创建等维度的媒介素养仍存在错位、缺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手深度信息获取能力不足

调研发现,无论是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还是对新闻工作者而言,调查对象普遍将“获取”维度视为次要的媒介素养。受访学生较少主动关注“获取”维度,“获取”维度的媒介素养在学生自评得分和学校媒介素养培育的满意度方面都较高。深度访谈发现,不少受访学生容易将信息的获取等同于互联网信息搜索和获取。学生在一些专门领域的信息获取能力还较欠缺,即表层网络信息获取能力较强,但深层网络信息获取能力不足。相比之下,媒体从业者在访谈中则特别强调媒介信息获取维度的重要性。一名新媒体编辑表示,初到岗的实习生往往会过于依赖网络信息,而忽略传统的信源接近能力。一名受访的财经记者指出,记者的人脉资源与采访能力对获取独家新闻起到关键作用。在互联网时代,即便有网络上的公开信息作为资料,记者也需要深入新闻前线获取一手材料,而这些是受访学生认识尚不充分的部分。

(二)媒介信息甄别评价能力不足

当下数字时代的复杂性体现为媒介生态、媒介文化以及传播环境的多样性。青年学生置身于浩瀚的网络信息中,认知、思维和价值观受到网络信息的深刻影响。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来说,其媒介接触比一般媒介用户更为频繁,理应对媒介的运作逻辑、机制体系及其发挥的社会作用有更为广泛和深入的认知,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同时,在信息饱和的时代,媒体优质内容的生产更需要过硬的信息评价能力,专业媒体更需着力于信息的深度,追求包括事实核查、信息甄别和意义建构的时效性等。信息评价能力能帮助从业者更深入了解行业的发展方向与市场受众的需求。受访学生也普遍认为“评价”维度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非常重要,但对新闻传播工作者的重要性则有所降低,反映了学生在教学过程和实践感知中的不同。受访专业教师则认为无论是对新闻从业者还是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而言,“评价”都是最重要的维度。媒介信息评价能力既是新闻传播教育的重点,又是难点。研究发现,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存在媒介信息甄别评价责任意识薄弱的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信息的评价和品鉴能力不足,容易停留在信息表面,深层次地将媒介理论和知识运用到信息甄别中的实践能力有所欠缺,“被带节奏”的情形仍时有发生。此外,不少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只看到表层的媒介技术融合,而容易忽略媒介产品背后的深层分析。学者周灵也指出,传媒本科生具备较丰富的创作经历,能够客观评价大众媒介,但欠缺辨别信息的主动性和责任意识,指出传媒院校的教育在价值取向上过于功利,在内容上亦存在与业界脱节的问题[8]。

(三)数字融媒信息创建能力不足“信息创建”被受访学生列为新闻从业者最重要的媒介素养。在受访学生看来:对新闻从业者而言,媒介素养的重要性排序为信息创建、获取和评价;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而言,媒介素养的重要性排序则为信息评价、获取和创建。“创建”维度媒介素养在学生的自评得分与对学校教育满意度评价中都居于末尾。结合访谈发现,受访学生认为学校媒介素养教育非常重视“评价”维度媒介素养的培育和考察,行业实践中的新闻从业者则更加需要“创建”维度媒介素养的支撑。受访学生普遍表示学校专业教育以理论居多,更加重视“评价”维度的媒介素养,“创建”维度的媒介素养教育有所不足,是现阶段媒介素养培育的不足之处,需要在实践方面加大培育力度;另外,新闻从业者应该掌握多样的技术才能生产出优秀的融媒体作品,需要迫切提升的能力包括数据采集和综合处理、图像及视频制作和新媒体编辑能力,而学校教育在此类前沿技术培育上往往有所欠缺。总体来看,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当下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媒介素养培育与行业实践仍存在一定的缺位和错位,针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培育和评估标准以及多维度实践体系有待重新设计和构建。

四、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媒介素养培育优化策略

数字时代,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媒介素养培育创新应从宏观政策层面、中观教育层面、微观工作层面多措并举,加强整合式、浸润式、融合式培育,引导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提升自我学习能力,自觉提升媒介素养,强化理论功底,拓宽知识面,夯实实务技能,适应业界环境与需求,努力成为全媒型新闻传播人才。

(一)在宏观政策层面,发挥“部校共建”的人才培养机制优势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自2001年起开始实施部校共建模式。2013年底,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出台《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部校共建“复旦模式”逐渐推广至全国。2018年,教育部、中宣部出台的《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以下简称《培养计划2.0》),提出培养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以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为目标。“推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新发展”正是其重点举措之一。部校共建模式对推动新闻院校与地方宣传部门形成高等新闻传播教育与新闻实践相互贯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新格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面临数字化转型,高校应进一步发挥部校共建人才培养机制优势,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培育提供新路径、新平台。持续增强开放性,依据办学定位与条件、区位发展实际引入更多地方共建主体,合理协调各层级部门与技术、专才资源,推动实现“部校+N”的共建模式。共建模式使高校新闻学院与党委宣传部门、媒体、文化机构、社会基层等主体融合互利,为新闻传播人才投身基层建设与社会实践提供有利条件。在价值观塑造方面,需进一步夯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传播人才媒介素养培育中的指导地位,增强思想引领和责任意识,夯实思想政治基础,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让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人才。同时,积极构建符合本土实际的媒介素养评估框架,对人才培养进行综合评价,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二)在中观教育层面,构建三个维度并重的媒介素养培育体系

在新闻传播工作中,“获取—评价—创建”三个媒介素养的维度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和综合性,三者环环相扣。一言以蔽之,采、写、编、评、摄、剪、播等综合业务能力是基础;新闻价值判断力和信息整合能力是核心;新闻策划水平与信息资源发掘能力是关键[9]。横向维度,“中央厨房”建立了采编分离、全媒体生产的融媒体运行机制,不同岗位对媒介素养的要求侧重点不同。纵向维度,不同职业发展阶段侧重的媒介素养维度也有所差异。媒介运营方面,掌握融媒体环境下不同媒介的优势,有效评估内容生产与多种渠道的适配性是重要的职业素养。媒体管理方面,具备对行业和社会、用户和媒介生态的深度认知能力,能够有策略地吸引和拓展用户群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而言,信息“获取—评价—创建”三个维度的媒介素养不可偏颇,有机联系。应着力加强体系化建设,帮助学生建立起媒介素养的整体性认知框架。同时,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特点有所侧重,引导学生找准自身能力定位与专长,促使学生自觉有效地构建媒介素养提升路径。

(三)在微观工作层面,推进理论、实务与技能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加强理论素养培育新闻学院的课程设置应紧跟时代前沿,充分体现当代新闻传播的特点与规律。加强新闻传播理论经典导读及品鉴,全面提升学生理论素养,巩固学科思维方法,使其掌握学科学术面貌及行业前沿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当下媒介的发展实际,将理论概念与现实语境相结合,夯实理论素养教育,培育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心怀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的新闻传播人才。

2.促进跨学科视野培育《培养计划2.0》要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具有“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特征。这意味着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既要在专业知识领域有所深耕,又要具有跨学科的思维和背景。在面对不同领域的新闻线索时,具有融合型知识结构的学生往往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能在复杂情境中更快地进行精准的价值判断,发挥复合型优势。因此,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培育应进一步以素养、能力为导向,贯通学科体系,平衡专业学习与通识教育,增加个性化的跨专业选修课程,实现课程内容的多元视角,以帮助学生构建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和能力素养,提升信息专业化、深度化传播的能力。

3.加强实务能力提升在课程设置上,应加强媒介实操培训,使学生掌握业务流程,保障在信源获取、价值筛选、语言表述及编辑方面的专业性,巩固自身实务能力。在实践方面,应打通校内外实践渠道,提供开放性的实践教学环境,并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补充式学习。同时,应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度,定期开展专题工作坊、模拟比赛活动或社会实践项目,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专题策划、活动组织、运营推广能力,并给予相应的技能性评价和实践学分。在实习层面,为学生提供更多在专业媒体机构实习的机会,让学生接触业界前沿,加强实务与理论的联系,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软硬件支持在媒体融合转型的进程中,不少技术与非技术岗位对应聘者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技能要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在信息传播、社会舆情管理中的应用已逐渐成为常态。因此,应抓准业界的发展趋势,持续推进校级融媒体实验中心的建设,为日常课内外实践提供硬件和软件的双重支持。同时,应依据专业教育的实际需求,在课程中分层融入互联网与智媒技术的实践教学、案例研究与成效评估,使学生全面了解前沿技术的同时,找准自己的定位,成为一专多用的学习型与创新型人才。

五、结语

数字时代国内传媒业融合转型的大势之下,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面临全新的要求,但学生在信息获取、评价和创建维度的媒介素养普遍存在一定的缺位和错位。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培育亟须顺应时代发展、国家战略和业界对人才的需求。在宏观政策层面,新闻传播院校应发挥部校共建等人才培养机制的优势,从宏观布局上创新新闻传播专业的教育模式。在中观教育层面,高校应构建起获取、评价与创建维度并重的媒介素养培育体系,引导学生全方位认知媒介素养,找准自身定位,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在微观工作层面,学校应创新理论、实务技能与跨学科视野综合的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专兼结合、互相贯通的多元发展空间,引导学生了解媒介发展的前沿信息,增强媒介素养提升的自觉性,对标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业的发展战略和需求,为推动新闻媒体行业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20.

[2]大卫·帕金翰.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73-79.

[3]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1):29-33.

[4]曾凡斌.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反思[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6):45-46.

[5]彭兰.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3):52-60.

作者:王懿 游钜家 陈康妮 郑欣美 单位: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