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中药制药专业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国务院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20年省政府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发〔2020〕27号强调:高水平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打造融合高地[2]。由此可见从中央到地方,都强调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随着大健康战略的推进,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健康保健意识增强,消费水平升级,传统中药制药产业扩大产能和技术升级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大。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版)》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对专业设置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中药制药专业成为中医药类中首先设置的、唯一的职业本科专业。《中药鉴定技术》是职业本科中药制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产教融合背景下,要根据中医药行业职业标准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侧重职业应用技能培养,既要区别与普通本科学术水平培养,又要区别与高职专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以产教融合为目标的职业本科专业课程开发和实施路径,实现专业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授课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融合[3]。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背景,将工作中项目融入到课程中,通过该项目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在教师的辅导帮助下学生能完成项目任务,学生不仅能获得较好的职业能力,掌握中药制药岗位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能反哺教师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内容,以培养出与市场接轨的具有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4]。
1课程建设背景及分析
1.1课程简介
《中药鉴定技术》是一门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的实践课程,是职业本科中药制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是规范利用传统的性状、显微方法和现代的理化、仪器分析方法对中药材、中药饮片进行来源、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定的课程[5]。本课程与中药制药生产和医疗调剂实践密切相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中药鉴定的基本技能,具备识别常用中药的核心能力,以及鉴别中药真伪优劣的拓展能力。塑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诚信守法等全面发展,解决中药生产过程较复杂问题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为今后从事中药制药生产及质量管理、中药制剂生产工艺改进、中药剂型改进及处方优化、中药制药工程设计、中药研发及注册申报等制药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2课程建设
1.2.1职业本科中药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职业本科中药制药专业是适应医药制造领域产业优化升级需要,对接中药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新趋势,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岗位(群)的新要求,不断满足医药制造领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推动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遵循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区域、行业实际和自身办学定位,经校内、行业以及兄弟院校专家的共同认证,依据中药制药专业标准制定校企联合中药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与时代融合、与现代科技融合、与现代医学融合的理念,将新技术、新技能加入到课程标准中,保障职业本科中药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1.2.2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中药鉴定技术》课程与当前的中药质量把关密切相关,依据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药材实物及药材典型图片,强化实践教学及时将临床常见的伪劣药材引入教学过程中,精讲多练,使教学内容更符合临实际,培养职业核心技能[6]。本课程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线上强调学生能获取和初步理解中药鉴定基本知识,不断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互助学习的能力;线下重点关注学生深度理解和应用中药鉴定知识,并将思政内容融入到《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专业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中医药文化元素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立德树人深化到各学科、各领域,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学生“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依法鉴定”的职业规范及“精益求精”的职业技能[7]。
1.2.3强化实践教学职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的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而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中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的的重要途经。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原则上不少于总学时的50%,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团队能力;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根据行业发展,通过校内校外实训实习教学基地,以多种形式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确保教学质量。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实践教学的全过程、递进式育人,显著提升了中药制药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加强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
2职业本科中药制药专业产教融合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
2.1项目化教学改革设计思路项目课程开发流程为:“市场需求调研-专业岗位定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项目课程结构的搭建-项目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的前四个步骤,得出《中药鉴定技术》项目课程开发的课程结构图,同时具体到《中药鉴定技术》项目课程中的单个项目,分为“课题内容设定-设计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模块-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进行设计,确定新的项目课程框架,开发出《中药鉴定技术》项目课程,并实施在专业教学中,多元、全面评价教学实施效果。课程引入真实项目进行融合,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让学生更真实地体验到岗位职责和要求,为他们步入实习岗位做铺垫[8-10]。项目组通过行业企业、医疗机构、监管部门和研究机构调研,了解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人才结构现状、人才需求状况、岗位设置情况,总结提炼有关典型工作任务,指导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及课程体系,确立职业本科中药制药专业对应的工作任务、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及核心知识、人才培养模式等。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的相关性,确立了面向医药制造行业的中药炮制工、药物制剂工、药物检验员、制药工程技术人员职业群,能够从事中药制药生产及质量管理、中药制剂生产工艺改进、中药剂型改进及处方优化、中药研发及注册申报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2.2课程目标设计
根据《中国药典》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要求以及岗位的需求,立足中药质检员、中药验收员等岗位群中药鉴定技术相关职业能力要求,着眼于中药行业与市场的发展,根据“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原则,将中医思维和科学思维培养贯穿课程全过程,保留传统,突出特色,活化课堂教学为工作情境教学,以职业活动为主线,精心设计中药鉴定性状、显微鉴定规范化操作和易混中药综合鉴定。在强调突出实践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对一些难于辨认和区别的药材进行了列表比较。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常用中药鉴定的基本技能,具备识别常用中药的核心能力,以及鉴别中药真伪优劣的拓展能力,建立中药系统学习的学习方法以及中药鉴定的思维意识,具备知识与技能的拓展能力。重新梳理了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使其内容更能体现工学结合的特色。教学内容紧贴中药行业与市场的现状,在理论与实践兼顾的基础上,重点强调学生对中药鉴定技能的掌握与应用,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塑造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诚信守法等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具备中药鉴定相关的知识;能快速准确地鉴定常用中药的真伪优劣的能力;具有“诚实守信”、“依法鉴定”、“精益求精”的职业素质。2.2.1能力目标具备应用传统鉴别方法能鉴别常用中药真、伪、优、劣的能力,能熟悉使用并严格执行国家药品标准;研究解决中药品种真伪鉴别和品质优劣评价等问题,解决中药生产、加工、流通、使用等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检验等问题。
2.2.2知识目标掌握常用中药材和饮片的鉴别;熟悉常用中药的优劣特征;熟悉市场假劣药材的动态和现代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了解常用中药的市场常见伪品;了解中药鉴定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
2.2.3素质目标具有查阅相关参考书籍,获取和拓展新知识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和医药行业职业守则;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质量意识;具有“规范严谨”、“依法鉴定”、“质量为本”的鉴定理念。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新技术、新岗位的要求;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信念信心,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2.3课程内容设计
2.3.1理论教学设计课程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为1个项目,共4节,主要介绍中药鉴定的主要任务、历史发展情况、影响中药材与中药饮片品质优劣的因素以及常用的中药鉴定方法。在总论中充分体现课程思政与中医药人文的融合,满足教材服务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各论根据药用部位的不同分为12个项目,分别为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定、茎木类中药的鉴定、皮类中药的鉴罗益远等: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本科项目课程设计63定、叶类中药的鉴定、花类中药的鉴定、果实、种子类中药的鉴定、全草类中药的鉴定、藻菌地衣类中药的鉴定、树脂类中药的鉴定、其它类中药的鉴定、动物类中药的鉴定、矿物类中药的鉴定。系统介绍100余种常用重点药材的鉴定内容和方法,100余种熟悉药材以及150余种了解药材的鉴定内容。其中重点品种的选择主要依据中药材市场上真伪优劣混杂的代表性药材、毒性药材、进口药材、有特殊显微特征药材以及品质评价有一定难度、需采用先进技术和方法鉴定的药材等。结合药材的使用和研究现状,增加了质量评价、鉴别经验、实践训练等特色模块,更有利于学生快速的辨别中药的真伪优劣。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伪劣药材品种及相关知识紧跟市场发展及变化,比如野生冬虫夏草与人工虫草、野生灵芝与栽培灵芝等知识,与时俱进,并且根据目前市场情况,在单味药编写过程中从药材品种问题向药材品质质量提升转变,侧重市场中常见的质量优劣问题,贴合市场实际,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群)需要的专业核心技术技能,助力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学以致用,服务中医药产业。
2.3.2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旨在增强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学习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设计过程中突出职业本科的教学特点,依据中药制药产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培养学生掌握职业高级技术技能和职业素质养成,具有运用综合理论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复杂生产和质量问题的能力。根据中药制药专业核心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设计了中药鉴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常见易混中药鉴别(1)、常见易混中药鉴别(2)、常见易混中药鉴别(3)、叶类及全草类中药的鉴定、花类及果实种子类中药的鉴定和其他类中药的鉴定,要求学生能规范利用传统的性状、显微方法和现代的理化、仪器分析方法对中药材、中药饮片进行来源、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定。需要学生观察并识别常见中药饮片特征,重点中药的显微特征,以强化实践技能。
2.3.3课程评价与考核课程采用全过程评价、全方位评价、多主体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式,通过对学习方式的评价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层次;重视非预期结果。过程性评价将评价的视野投向学生的整个学习经验领域,凡是有价值的学习结果都应得到评价和肯定[11]。因此,课程的过程评价全面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实践技能和自我素质的提升情况。实行线下课堂教学过程、网络学习评价、期末考试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成绩,重点考核学生鉴定中药的技能。线下课堂教学过程中项目参与过程15%、项目报告15%、学习态度、出勤率占5%;网络学习评价中,采用在线考核形式检查学生对常用中药性状特征的识别能力,其中在线学习时长5%、在线单元作业5%、在线考核5%。期末考试占50%,采用线下笔试形式,综合考查学生的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的基本知识与综合技能。
3展望
中药鉴定技术是职业本科中药制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课程立足专业教学岗位,搭建教学沟通平台,也后续很多专业课及中药相关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服务学生促进自学,教学内容对接岗位实际,合理的项目及丰富的配套资源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便利,学生学习完课程,中药鉴别与应用能力可以有较大提升。服务教师推动课改,渗透的先进教学理念及丰富教学资源为教师探索优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供支撑。进一步提高站位,转变思想,努力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融入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中;要全方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高质量推进智慧教育和“数字中药”建设工作;注重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全面凝练职业本科人才培养工作模式;要积极围绕“三教”改革,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劳模精神的培养与塑造,努力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和“两个先行”赋能助力,切实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努力将企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新技能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厚药德、明药规、强药技、懂智造、接国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于艳华,谢英辉,孙伟,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2(37):81-83.
[2]顾佳滨,王兴.科赛冲突理论视角下民办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J].教育与职业,2022(17):21-27.
[3]夏文彬.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本科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3):153-154+157.
[4]熊翠威.基于产教融合的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以《电子商务综合实训》为例[D].江西师范大学,2020.
作者:罗益远 夏苗芬 柯晓 沙秀秀 崔明超 章璐幸 蔡中齐 单位:浙江药科职业大学中药学院;宁波市中医院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