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篇学生社团建设路径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拟立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197个(以下简称“双高计划”)。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学生社团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阵地要对标“双高”标准,围绕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立足于更好服务学校“双高计划”建设大局,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因此,在“双高计划”的视角下,探索学生社团的建设路径,以社团发展带动学校综合实力提升是高职院校实现“双高计划”的有效途径。
一、“双高计划”背景下学生社团建设的意义
教育部、团中央颁发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教党〔2020〕13号)指出:“高校学生社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学生根据成长成才需要,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在高校党委的领导和团委的指导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团体。”[1]高职院校旨在育匠人、树匠心,要实现“双高”目标,不仅需要教学设施、学校基建等硬指标过关,还需要师资队伍、校园文化等软实力助力。社团作为大学生素质提升、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阵地,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一环。
(一)建设学生社团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举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学生社团的建设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举措。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功能,是高校共青团联系学生、服务学生的延伸手臂[2]。学生社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在寓教于乐中潜移默化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浸润,能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退役军人协会是由退役复学大学生自发组建的社团组织,积极开展无偿献血、红色革命教育、疫情防控宣传、孝感市大学生征兵宣传、国防教育等活动,在全校引起了热烈反响,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向上向善,真正发挥了社团实践育人作用。
(二)建设学生社团是健全高校育人体系的有效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改革发展要坚持“能力为重”的战略主题,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要不断丰富和探索教育手段,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大学生素质能力拓展组织体制机制,让学生社团成为除传统课堂教学以外的“第二课堂”开展主阵地[3]。在社团中,学生能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采用自发、自律的方式培养兴趣爱好,进行体验式学习和成长。社团将通过开展组织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活动,促进学生不断提升综合素质,逐步完善高校育人体系。
(三)学生社团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利阵地校园文化是展现高校生机与活力的重要载体,“双高计划”背景下的校园文化更加注重底蕴内涵、职教特色、育人功能等方面的拓展。而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利阵地,学生社团活动中蕴含了公共道德、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等育人元素,这为繁荣校园文化营造了良好生态、积淀了浓厚基础。高职院校的社团展演活动越来越多,内容也更加丰富。社团类型多种多样,活动特色各异,从不同角度呈现社团文化,它们积累了多种文化内涵。各类社团涉及广泛的领域,并有大量的参与者,他们对校园有广泛的影响,使校园文化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促进了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校园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学生社团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抓手“双高计划”的实施除了要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还对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是“大国工匠”的培养基地,教学课程为学生们的专业文化奠定知识基础,学生社团则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活动锻炼综合能力。学生们在社团里不仅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而且可以培养和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等,也能促进自己在实践中成长,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学生丰富自身的人生履历,对个人发展大有裨益。
二、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
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生社团划分为公益类、科技学术类、思想政治类、体育类、文学艺术类、创新创业类、自律互助类、其他类8大类型,共计41个社团。为进一步了解“双高计划”背景下学生社团建设的现状,笔者对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调研,通过召开社团骨干座谈会、访谈社团指导教师和团委工作人员、查阅社团管理相关文件资料等方式,对全校学生社团进行摸底,发现在社团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社团能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一些社团却止步不前,甚至几近消失,具体呈现出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学生社团的特色功能定位不明高校社团是基于学生们的共同兴趣爱好建立起来的组织,不同类型的社团发展定位、目标宗旨应有所差异,在开展活动、社团管理、功能定位等方面须根据自身特色制定相应计划。然而,一些学生社团普遍存在功能定位不清、品牌特色不明的情况,逐步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蓝天医学社、医学爱好者协会同为学校医学院的社团,在活动开展的类型、主题、形式和宣传手段上趋于相似,社团特色融入不明显,辨别度不高,尽管在活动数量上达到一定规模,但是活动质量并不令人满意,社团活动趋同,活动效果不佳。换言之,虽然在数量上社团活动开展的场次越来越多了,但是在质量上,较少学生社团能够开展高质量、特色化的活动,随着时间推移,同质化的社团活动对学生们难以具有长期吸引力,直接影响了学生社团的长远建设和活动创新。
(二)学生社团的连续传承能力不足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只有三年学制,大三阶段须离校实习,在校时间只有两年,导致社团人员流动性大。一个精品社团的打造需要周期,往往刚把社团的建设思路摸清,社团品牌也基本成形,学生就要离校进行实习,导致学生社团无法形成稳定而完善的运行机制,一直处在新人熟悉和学习的状态中,有的社团雏形初定就草草收场,连续性、稳定性不足。例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退役军人协会,原社长连同学系空军某部队退役复学大学生,由他组建的退役军人协会旨在开展国防教育等爱国主义特色活动,现阶段该同学即将面临毕业实习,对于后续该社团“掌门人”的选定和培养一直让校团委和社团负责人担忧。除此之外,部分学生社团未完善新老成员衔接机制,文化传承功能丧失,在社团建设过程中,由于“传帮带”作用发挥不足[4],一些社团由“热”变“冷”。另外,一些社团由于成员精力有限,社团活动质量不高、文化底蕴不足,成员流失率高,影响了社团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学生社团的均衡发展水平不高随着“双高计划”的推进实施,高职院校不断加快素质教育的步伐,大学生社团的类型和数量如雨后春笋般激增。然而,学生社团繁荣发展的背后暴露出社团结构不平衡、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社团类型上,文艺、科技类社团多,其他类型少。学校现有41个社团中,科学技术类占比31.7%,文学艺术类占比26.8%,体育类占比14.6%,公益类占比9.8%,自律互助类、创新类、其他类占比9.8%,而思想政治类占比仅7.3%;在社团活动上,娱乐内容多,创新内容少。社团活动基本都是文艺类表演,歌唱、舞蹈等传统节目,创新性、启发式的活动内容不多;在社团品牌创建上,形成影响力的品牌极少,同质化的品牌居多。例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退役军人协会在会长带领和校团委指导下通过开展一系列国防教育特色活动,已经在校内外形成良好的品牌示范效应,然而像天地测量协会、数学建模协会等专业性社团却没有很好结合学院的专业特点去打造社团专属特色,导致专业性社团识别度较低,社团育人作用难以凸显。上述现象表明,文艺、科技等基于兴趣爱好成立的社团对学生吸引力更高,而思政、公益等思想引领类社团对学生的吸引力较薄弱,社团品牌化程度亟待加强。这些现象与“双高计划”要求的学生文化素养水平及思想政治引领的需求不相适应。
(四)学生社团的保障支持力度不够随着“双高计划”的深入实施,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学生社团对于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但给予学生社团健康发展的保障支持还是存在力度不够的问题。经过走访调研和查询资料,笔者了解到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在指导教师、经费、场地等方面支持保障力度不够,而校团委作为学生社团管理和指导单位很难完全满足社团的上述需求。首先,大部分社团发展滞后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尤其在科学技术类、体育类、文学艺术类社团,许多社团都是由校团委或者各院系学管部门直接管理,没有专业指导教师,导致各类不同社团的发展缺乏专业性。其次,社团经费紧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各项活动开展需要足够的经费支持,学生社团普遍只能依靠少量的纳新会费来维持日常活动开销,仅有几个优秀社团能得到校团委少量的经费支持,社会赞助更是微乎其微。长此以往,难免导致社团活动质量打折,影响力也更难形成。最后,场地资源匮乏也是社团发展停滞不前的重要因素。根据调研,笔者了解到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共有东区、西区、南区和师范校区四个校区,其中校舍面积900多亩,而这其中专门划归给社团开展活动的面积微乎其微。不仅如此,部分学生社团仅有的排练室、舞蹈房面积较小且分布在东区、西区,不在这两个校区的社团只能在学校公共广场、操场、露天草地等场所开展各类活动,遇到天气不好的情况就取消活动,导致学生对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骤降,严重影响了学生社团的长远发展。
三、“双高计划”背景下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的路径
“双高计划”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发展的纲领性战略规划,学生社团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要服务于“双高”建设,就应当融合职业教育特色。新形势下想要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社团“第二课堂”的作用,使社团成为“三全育人”的坚强阵地,可以从打造品牌、培养学生骨干、均衡发展水平和加大扶持力度几个方面探索建设路径。
(一)系统谋划,打造社团品牌特色社团品牌是学生社团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因地制宜,系统谋划社团品牌特色,深挖社团品牌内涵[5]。一是要构建品牌理念。社团的品牌不是贸然产生的,每个社团在建立之初就要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宗旨和发展方向,在思想认识上要有构建社团品牌的理念,再结合自身特点,做好品牌打造的长期规划。二是要创建品牌活动。各个学生社团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进一步深挖活动品牌内涵,“量身定制”品牌活动,精心策划一至两项精品活动,通过精细化、精准化的打造,形成识别度高、创意性强的社团活动品牌,打造出真正具有影响力和创造力的品牌活动。三是要做好品牌维护。形成一个良好的社团品牌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打造和维护,与时俱进是社团品牌长盛不衰的法宝。社团发展应紧密结合时代特征,瞄准学生需求,与时俱进。在已有活动品牌基础上注重拓展创新、提升内涵,在自身软实力方面,注重社团专属IP的打造。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挖掘退役复学大学生团体资源优势,创建了湖北省首个高校大学生退役军人协会,协会定制统一军旅风格服装、打造部队风格阵地,融合爱国主义教育,扩大媒体宣传影响力,通过开展军旅特色的国防教育、志愿服务等,在校内外展形象、树口碑,获得了省、市各级单位的肯定,逐渐形成了品牌特色突出的优秀学生社团。
(二)建立机制,稳定社团骨干队伍要切实解决学生社团连续传承能力不足的问题,必须要进一步规范社团管理,建立社团骨干培养机制,加强学生社团队伍建设。一是要提高纳新门槛。在社团纳新之初,负责人要提前做好人员招募计划,既要注重学生兴趣爱好与社团定位的一致性,也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水平的考量,为今后社团长远发展做好人才储备。二是要注重人才培养。针对社团成员,要定期进行社团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培训,使成员都能熟悉社团发展历程,在日常活动开展过程中尤其要关注新进成员,发掘和培养一批骨干分子,纳入后续接班人计划中,以“传帮带”的形式侧重培养其个人领导管理、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6]。三是建立激励机制。为激发社团成员的积极性,可以通过社团之星、年度评优等形式,在社团中选树典型标杆,充分发挥骨干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推陈出新,加强优秀社团的延续性与传承度。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校团委以“发展社团、引导社团、服务社团”为原则,围绕社团管理、组织建设、活动开展等主题举办了社团骨干培训班,并将学生社团负责人纳入到“青马工程”培养计划,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抓手,积极引导学生社团完善骨干培养体系,结合各自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章立制,提高社团骨干队伍的稳定性与连续性,积极打造精品社团活动和学生社团,为实现“双高计划”贡献社团力量。
(三)优化结构,引导社团均衡发展学生社团高质量发展是落实“双高计划”的内在要求,必须走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高校要科学合理设置社团类型结构,稳定发展社团规模。在社团结构上,要均衡各类型社团的数量。首先,要整合同类型社团的资源。集中优势资源精心打造以“专、精、特”为特征的学生社团,提高各类社团的质量,避免出现同质化、重复性的社团。其次,要重点引导建设思政类和专业性社团。思政类社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阵地,要发挥“小社团,大思政”的作用[7],积极带动思政教育与所有社团活动有机融合,更好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同时要注重活动形式创新,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学生对思政类社团的兴趣,吸引更多学生尤其是中共党员、共青团员等学生群体积极加入思政类社团,最大程度地发挥社团组织优势和育人作用。最后,要加强专业性社团的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专业类社团的建设力度和水平,是落实“双高计划”的有力举措,高职院校应结合“双高计划”的建设内容,组建具有院校特色和院系特色的专业性社团,通过专业社团的活动开展,促进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双高”专业群建设。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护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均为“双高”教学院系,校团委根据专业特点为其“量身定制”成立了建筑技术发展协会、孝心护理协会、汽车爱好者协会、网络安全协会4个专业性社团,促进社团与专业的紧密融合,推动“双高”学院特色专业与社团活动贯通联动,探索专业底蕴深厚的社团活动,寓教于乐,真正做到以“双高”标准促社团发展,以社团活动促“双高”建设。
(四)整合资源,加大社团支持力度高职学生普遍思维活跃,思路想法多,但实践能力和文化水平相对薄弱。因此,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加大对学生社团的支持力度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团委明确要求每个学生社团至少配备1名指导教师,选齐配强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形成齐抓共管的协调联动长效机制。学校建立了学生社团指导教师选聘制度,由校团委牵头联合组织部、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务处等部门共同建立指导教师人才资源库,并依托院系思政教师人才资源,鼓励高水平思政教师担任思想政治类社团的指导教师,及时建立配套的社团指导教师的考核激励办法,将指导学生社团情况纳入教师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并在职称评定、评奖评优中给予政策支持。二是要加大社团经费投入。针对学生社团经费短缺的问题,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由校党委领导的学生社团建设管理评议委员会,对全校学生社团建设发展进行整体研究规划,重点加大对社团活动经费的支持保障。校党委经研究决定将社团经费单列,将社团生均经费定为30元的标准,并以专项经费列入学校年度预算,用以支持学生社团建设。三是要合理规划活动场地。社团活动的有序开展离不开活动场地的保障。高职院校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场地资源,充分整合校内空闲场地,与各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共建、共享、共治社团活动空间,另一方面也要在建设规划中将社团活动场地纳入计划,确保长远发展过程中社团活动不囿于场地而“打折扣”。2022年,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校团委就社团活动场地缺乏问题向学校报告,促进学校协调相关部门积极整合资源,在各教学大楼地下室、闲置房间等地安排了一些社团专门活动场地,在新建的南校区体育馆、崇德礼堂还规划了团属阵地,社团活动场所不足的现象有所缓解。
四、结语
在“双高计划”实施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评价体系趋向多元化,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助力“双高”院校提升综合实力。然而,在“双高计划”实施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建设还存在其他诸多问题和不足,以“双高计划”为契机做好学生社团建设还有很多道路可循,未来还可以从顶层设计、管理体系、平台保障等方面入手思考如何提升学生社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探讨学生社团的优化路径,确保“双高计划”背景下学生社团积极发挥育人实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Z].2020-01-20.
[2]卢飞霞,任立娣.关于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J].北京青年研究,2021(3):102.
[3]王静.“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探析———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60.
[4]丁玲.“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艺术团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252.
[5]徐炜,曹丽.新时代职业学校学生社团建设实践探索[J].交流平台,2021(12):90.
[6]黄超.新时代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研究———以厦门市高职院校为例[J].龙岩学院学报,2022(40):107.
[7]余乙兵.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学工视窗,2021(2):69.
作者:祝非凡 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