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精神文化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精神文化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精神文化

篇1

1.1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的主体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在一定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从一开始就是物质与精神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高层次展现。每个城市在形成和发展中都会根据自身的地理位置环境,交通条件和繁荣程度产生自己的文化特质,赋予城市特有气质。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生动写照,是一个城市的标识,它折射出城市人群的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城市风貌的总体形态。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

1.2 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发展的核心

城市是物质和精神的综合体。城市精神是社会主体长期实践所形成的历史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精神动力因素,城市精神超越了一切可见的物质,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沉淀、现实状况、市民价值观念和城市发展趋势。社会性物质成果是精神因素物化的结果。

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内涵所在,是城市文化内在的“神”;社会性的物质成果是城市文化外延表现,是城市文化外在“形”。城市文化发展的核心是文化内涵的发展,即城市精神的发展。

二、扬州城市文化分析

2.1扬州历史渊源

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迄今已有近2500年的历史。

春秋时期,周朝在此建立邗国,公元前486年吴灭邗,筑邗城,开邗沟,连接长江、淮河之后,越灭吴,地属越;楚灭越,地归楚。公元前319年,楚在邗城旧址上建城,名广陵。秦统一中国后,设广陵县,属九江郡。汉代长期作为王侯的封地,公元589年,建立了统一的隋政权,隋改吴州为扬州,置总管府。炀帝时,开大运河连接黄河、淮河、长江,扬州成为水运枢纽,对促进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的经济、文化发展和交流起到重要作用。

唐代扬州是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时有“扬一益二”之称(益为成都),当时扬州又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是当时其富甲天下的写照。公元960年,北宋建立,扬州再度成为中国东南部经济文化中心,高宗宋扬曾以扬州作为“行在”,促进扬州的繁荣;元时,几次整治运河扬州段,恢复了一度中断的漕运;明时,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清代,扬州占漕运、盐务、河务三大要政之利,成为漕运枢纽,使扬州经济、政治地位再度上升。

扬州在2500年发展史中,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文化的勃兴,在许多方面对我国文化作出卓越的贡献。李白、刘禹锡、白居易、杜牧、苏轼等文化名人在扬州生活过并留下许多传世名作。扬州籍人张若虚、李 秋、朱自清等蜚声大增、影响久远;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和以阮元、汪中、王行之父子为代表的“扬州学派”在中国历史独具一格;扬州徽班进京,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此外扬州人的评话、清曲、扬剧、木偶和棋琴、雕刻等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促进了扬州成为中国文化中心的形成。

2.2扬州城市文化发展现状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给这个城市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在去年10月4日扬州赢得了“联合国人居奖”的荣誉称号,在此荣誉的背后是扬州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尤其是城市文化外延建设发面取得的成果,一是编制了明清古城控制性的详细规划,较好的保存了旧城;二是新建了地标式建筑“双博馆”――“合二为一”的扬州博物馆、中国雕版博物馆,以及扬州八怪纪念馆、淮扬菜博物馆等标志性建筑的建设;三是投资巨资,整治了城市的环境,建设了“运河文化公园”等项目,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的环境;四是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和节庆节日的举行。如“烟花三月”旅游节、“二分明月”文化节、社区艺术节等。

2.3城市文化特征和城市精神

扬州城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历史文化,2500年历史进程中留下了大量的文化历史遗存,这是扬州之魂、扬州之根,扬州文化本身又有很大特征,总的来说,扬州城市文化表现出三个显著特征:一是通史性;二是融合性;三是创新性。

文化通史性的特征表现在扬州城市发展中,每个朝代都留下了它的文化印记,经济的繁荣促使了扬州文化大量的延续下来,从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刊沟、筑刊城开始,扬州文化始终没有中断过。

文化融合性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历史上的扬州就已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络绎不绝的日本遣唐僧人和留学生到这里学取真经和汉文化,成千上万的外国商人在这里云集,各种文化交织融合,共存发展。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在此共存共荣,成为扬州一大特色。此外,扬州园林融合了南北方文化,园林的特点“南秀北雄”,就是说南方园林的秀气和北方园林的大气在扬州园林上有了很好的体现。

文化的创新性,在于扬州文化是在不断创新中得到不断发展的,它的内容和形式、领域与层次是世世代代逐步扩展、推陈出新的,比如扬州特色剧种扬州乱弹,扬州特色画派“扬州八怪”都是在扬州人创新中产生的。

因此,扬州的城市精神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开拓性的特点。

三、扬州城市文化发展措施

扬州繁荣昌盛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于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我们做的更多的是来整理、来延续,弘扬扬州的历史文明,把扬州的城市文化发展下去。扬州城市文化在外延发展的同时,更注重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即崇尚城市精神的发展,这是城市建设活动中一切行为的依据和出发点。

3.1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可持续的城市建设保证了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为城市文化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倡导可持续城市建设是保持文化品格的前提。

可持续发展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生活质量的改变;第二是合理利用资源,这里主要是指可耗竭资源,包括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等;第三是环境保护,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第四是强调建筑与生态的结合等等。

具体的说,扬州城市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⑴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保证社会经济的良好运行;

⑵城市用地结构和用地布局科学合理,城市土地的充分利用,充分发挥水系的生态调节,强化滨河地区的自然特色,维护水系的自然生态;

⑶切实做好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创造性保护历史性建筑和传统建设技术;

⑷在城市开发过程中,建筑设计应优先采用自然材料,使用降低建筑运营能耗、节约能源的技术手段,要求人工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生态平衡;

⑸强调城市规划、建设的公众参与。

3.2创造性的旧城保护

旧城历史文化的保护首先应是文化内涵的保护,对城市精神的保护,其次才是对文化实物的保护,老城区的更新不只是单个有价值建筑的保护更新,而是要梳理整个古城的肌理,让其内涵重新表现出来。

以保存为前提的旧城改造设想:保存现有的社区,保存合理的人口密度,疏导部分人口、但不作大规模的搬迁,使旧城居住水平接近新建住宅区,精心修缮可保存的古建筑,以恢复旧城风貌,加大市政投入,拆除部分危房作为休闲绿化用地,改善旧城环境质量。

3.3 创新新城文化建设

新城区的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展示一个城市古今杰出的两个文明成果,凸现一个城市文化形象,另一方面要展现当代风采,提练出当代文化精髓。一个现代城市,不仅要继承,更要求发展,如果一味尚古复古,脱离时代,将不会令人振奋上进,成功的新区建设一定是城市精神的延续、发展和创新,是在保持自己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的城市。

扬州城市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和创新性,面对当今的“文明全球化”,扬州新区建设必将以开放的眼光和包容不同文化的胸襟,积极有效地吸纳外来先进文化、充实已有文化,创造新的文化,丰富文化内涵,使扬州城市文化不断发展进步而永保生命力。

3.4发展扬州独特商业文化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最繁华的商业城市。吴王夫差开凿邗沟本出于军事上的目的,但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隋炀帝进一步开凿大运河,交通的大改善,带来了商业的大繁荣。《唐阙史》说扬州“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可知当时扬州满街都是披金戴银的市民和经营珠宝的商店,对古时扬州的商业交易活动可见一斑。在宋代,扬州人打破了街坊制,“坊”和“市”一律开放,商铺邸店和酒楼饭馆随处可见,繁华街市天天皆有,大大推动了商业发展。

扬州发展商业文化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文化的成熟,商业规划可结合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城市格局和建筑空间现状,规划特色商业街区,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内涵,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

3.5加强文化教育事业

人民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关键,文化内涵的发展主要是指城市内在精神品格和市民文化素质方面的发展,因此加强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市民文化素养,对发展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文明的软环境具有现实的意义。

四、结束语

未来城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以文化论输赢”,用文化的理念评价并提升城市质量品位已成为人们新的标准和要求,城市文化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这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希望本人文中的观点能对扬州文化发展起到一点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篇2

我国文化中的酒神精神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酒的精神、酒神的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最初的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子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这种忘却生死、忘却暂时荣辱的绝对自由追求,就是我国酒文化真精神的精髓所在。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宣泄,是抛弃一切无谓、僵化的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获得生命极大的快乐。

在文学艺术的发展长河中,酒的精神无所不在。它对文学艺术家创作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自由、艺术和美,三位一体。因酒而自由,因自由而艺术,因艺术而美。因醉酒或者一种微醺的状态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自古艺术家解脱束缚并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古今第一醉鬼、“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在《酒德颂》中如此言道:“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为一朝,万朝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这种自然的境界,就是酒文化精神在文人意识觉醒的魏晋时期最酣畅淋漓的行为体现。

传统文化、文人精神,与酒的精神有着特殊缘分。一方面,文化界人士大多嗜好酒。酒可以激发灵感、活跃形象思维,酒后吟诗作赋会表现出意想不到的夸张手法。饮酒本身,也往往成为创作素材。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中国文学史,几乎每一页都散发着特有的酒精神。

西汉汉赋大家扬雄的《酒赋》,用诙谐的语言阐明了酒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价值。此文虽只有聊聊百余字,却引发后人一连串的反思。曹植的《酒赋》、张载的《酃酒赋》,以至于明朝大文豪袁宏道的《觞政》,均认为文明饮酒很重要,喝酒不能是简单的买醉,而一定要喝出文化来。既要讲究适量饮酒、文明饮酒,还要感念先祖,兴寄情怀。很多脍炙人口的俊秀诗文,正是这样创作产生的。所以,酒文化在文学、文人精神的形成、发展和传播中发挥着举足轻重作用,不仅在道家文化及其艺术创作中可以任意驰骋,在儒家思想行为和诗歌创作中也存在很大自由度。酒,可以帮助艺术家实现灵肉合一的自由创作状态,从而打破传统和世俗窠臼,实现艺术创造的再升华。

文人的诗酒情缘

从诗歌诞生的那天起,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建安诗人”、“竹林七贤”、盛唐李杜等伟大诗人的人生历程和诗歌作品,无不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浓郁酒香。

建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诗人当属一代枭雄曹操,他在古诗体《短歌行》中著名的诗句流芳千古:“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正是这几句诗,把魏晋时期文人在社会动荡历史背景下对于生死的忧思,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渴求,表达得淋漓尽致。

盛唐时期的李白和杜甫是文人的杰出代表,都终身嗜酒。杜甫有首著名的诗歌《饮中八仙》,描写盛唐时期贺知章、李白、李适之、汝阳王李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等八位因酒而名噪一时的名士,充分展现了酒在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催发作用。

李白自称酒仙,杜甫《饮中八仙》中盛赞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我们今天看李白的诗歌,像《将进酒》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的“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等等,恢弘的诗歌镜像中,诗人豪气干云的艺术形象几乎直接借助酒兴一气呵成。而《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闲情逸致,让酒的艺术形象又显得那么恬静、清丽、自然。

其实杜甫也是嗜酒如命,他因“性豪夜嗜酒”(《壮游诗》)的诗句而被郭沫若先生称为酒豪。而杜甫的《独酌成诗》更是大胆地自喻“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坦承酒对其诗歌创作“炼石补天”的神助作用。与李白豪放、清丽的诗歌艺术个性不同,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雄浑阔大。从某种意义上讲,两者诗歌风格差异的形成,完全归功于诗人和酒的关系。

郭沫若先生在统计了李白和杜甫现存诗歌当中直接谈到酒的部分后惊人地发现:李白诗歌当中直接出现“酒”字的占17%。更让我们惊讶的是:杜甫诗歌中直接提到“酒”字的,占了21%。假如没有酒,李白和杜甫的诗歌一定少了很多韵味。

自古以来,因酒醉而做出传世诗歌佳作的例子,在诗歌史上随处可见。除曹操横槊赋诗《短歌行》,陶渊明、苏轼等人也都是在似醉非醉、似醒非醒的朦胧醉意中创作出千古绝唱。李杜的诗酒情结同样感染了宋代第一才子苏轼,他认为诗歌创作是“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苏轼《和陶渊明〈饮酒〉》)。尤其苏轼脍炙人口的《前赤壁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我想如果没有酒,无论诗歌的意境还是其中的艺术形象,必然是干瘪、青涩而让人不忍卒读的。

“五四”以后现代文化的创造者,也几乎没有不好酒的。比如鲁迅先生,倘若我们翻开他的日记,就可体会他对酒的热爱。鲁迅先生《自嘲》中有一联非常著名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如此激昂的诗句,正是在郁达夫先生做东的酒席上,鲁迅酒喝到微醺之后创作出来的。而郁达夫,更是以好酒闻名。他“大醉三千日,微醺又十年”的豪放吟咏,其浪漫和夸张的境界之高,气象之雄浑,直逼李白和杜甫。

不仅诗歌如此,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书法艺术当中,酒的真精神更是无所不在。比如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脾气古怪,其字画非常难求。但当时人们都知道郑板桥喜好狗肉和美酒,于是求画者经常拿着狗肉和美酒诱其醉意朦胧,从而如愿得到字画。郑板桥也知道求画者的用意,但是耐不住美酒诱惑,因此醉酒后常常借诗自嘲。他有这样一句诗:“看月不妨人去尽,对月只恨酒来迟,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而郑板桥之前的历代书画家,嗜酒如命的故事更是不胜枚举。吴道子作画前必要酣饮大醉,方可动笔;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则更是醉酒挥毫、一气呵成;杜甫《饮中八仙》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则是对张旭书法超凡脱俗、惊如天人的描摹;怀素在创作书法时,更是“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自叙帖》)

酒令与智慧

酒令是酒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对人们的聪明才智、知识水平、文学修养和应变能力的检验。没有满腹的诗书和机敏的睿智,难逃临场被逐的命运。

从酒令的起源来看,“曲水流觞”和“投壶”应当是酒令最为原始的行为方式。所谓“曲水流觞”,就是一群情投意合的高人雅士,在自然山水之间选择一段蜿蜒曲折的小溪,大家围坐两边,从上游放下一支酒杯,顺流而下,停到谁面前谁就要饮酒赋诗,违者罚酒。这种纵情山水的饮酒作乐行为,源自自然又还于自然,为历代文人所推崇。而“投壶”则是起于春秋战国,兴于汉唐,至宋亡佚的一种饮酒游戏。先秦时期,武将宴饮往往以比试弓箭取乐,文臣认为射箭不雅,改为执箭投壶。后来“投壶”游戏逐渐传播开来,成为贵族宴饮娱乐一种流行的助兴方式。

可以说,传统文化把酒的文化运用到美妙和极致,百家词曲、歌谣谚语、典故对联等各种文化的内涵,无不出神入化地蕴涵于酒令当中,为饮酒赋予了优雅的书卷气和文化意蕴。让人们在品味美酒的同时,也领略了文化的清新。

篇3

作为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人们展示了殷商社会乃至包含着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可以这样说,《诗经》中的305篇作品,交织成一幅多层次、多角度展现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它的每篇作品,都潜含着无数的可以发掘的文化内容,都承载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是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因此,对于《诗经》,我们要有这样的认识:在漫长的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诗经》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是我国古典文学遗产的主体。其次,我们不仅仅需要从题材上去认识其伟大,而且更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这部作品中所包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一、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蕴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考古发掘证实,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便已开始了农业生产活动。到了周代,农业已成为周人的主要生产方式和主要的社会生活内容,几乎所有人都与农业生产发生直接关系,许多政治、宗教等活动也都围绕农业而展开。

创作来源于生活,因此可以这样说,《诗经》中所有的诗都是农业社会的产物,都反映了农业社会生活的不同侧面。无论从题材、从道德观念到审美情趣都带有农业文化的性质。《诗经》中有关农业生活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们不仅艺术地再现了农业生活中人们勤劳朴实的性格,淳厚平和的民风,而且在表现技巧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二、浓厚的宗族伦理情味和宗国情感

翻开《诗经》,除了感受到它的乡土情蕴之外,另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充溢于其中的浓厚的宗族伦理情味和宗国情感。在祭祖诗中,诗人把他们的祖先奉为神明,祈求祖先神保护自己的部族事业昌盛,人丁兴旺。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经》是最具有伦理情味的诗歌艺术。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产生它的周代是一个具有浓厚的宗族意识的农业社会。自原始社会以来形成的宗族血缘关系,在周人的农业文化生活中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变成一套由家庭宗族推而广之的宗法制国家的结构模式,并由此形成一套更完善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制度,并赋予它一种理论形式。宗族观念既是周人最重要的伦理道德观念,也是最重要的政治观念。同时,它已经转化为周人最为真挚的社会情感,它植根于故土,情牵于亲人,继而升华为爱国之情,这已经成为贯穿作品的中心主题之一。它或隐或现,或明或暗,或深沉或热烈,或委曲或直接地出现于《诗经》的大部分作品中,从而使《诗经》的抒情诗中处处充溢着伦理亲情,充盈着爱心。

人们把自己的生活理想寄托于和妻子的相亲相爱,对父母的教敬、对兄弟的关心、对朋友的忠信,乃至对宗族的依恋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样,也正因为有了这样一颗崇高的爱心,才使诗人更加痛苦于亲人的离别、朋友的失信、宗族的破败和国家的灭亡。

三、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世界上每个民族的文学创作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与西方文学相比较,如果说古希腊最发达的是史诗和戏剧,那么中国就是一个抒情诗最发达的国家。诗被中国人视为最崇高又最普通的艺术形式,也是人们抒发个人情感的最好的艺术工具。所以,诗歌一直秉承的是以人为本的艺术创作理念。

篇4

2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的缺乏

也是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专项资金是展开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基本保障,但是在基层单位中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对于资金的管理和应用也缺乏相应的设计及监管。有些甚至没有专项资金,这都大大影响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

二当前唐山市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问题的对策分析

1解决队伍建设的问题

这是制约农村精神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农村精神文化活动的开展要有专人来组织引导和参与,这就要求必须有文化专业人员来负责推进。要通过各种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和文化底蕴。同时又要引进各种人才,如采取有效措施吸引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为其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及各类资源,利用其专业的文化素养和先进的理念来带动当地的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利用好当地的有利资源,使其加入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把当地文化素养高的退休教师、文化专员、老党员及民间艺人、文化能人等组织起来构建一支文化建设的辅助管理队伍,充分利用其特长及典型示范作用,积极培养农民群众中的文化骨干分子,以吸引农民积极关注并主动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

篇5

单纯从伦理意义或政治目的上理解,可能使我们陷入一些误区之中。一般理解上,精神文化具有丰富的伦理意义和道德内涵,是一种平衡物质文化或技术文化的手段。从生命角度阐述精神文化,在校园氛围中培育良好的德育环境,用校园文化唤醒生命主体,重塑精神世界,才能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校园文化主要以物化形态——如高校的各种建筑装饰、环境布置与艺术设计、工艺用品等;物观形态:如高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信息通报、报刊杂志等(以物质手段存在的观念意识形态与精神财富);活动形态:如高校的文艺活动、学术活动等(与各种文化创造和传播有关的活动);心理与行为形态:教风以及价值观、人际关系、社会心理氛围、高校的集体舆论等(高校存在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现象)。学生的价值观依赖于校园文化精神层面的文化传递与建设,高校在教学活动与教育管理中逐渐形成统一的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精神财富和物化形态。

许多教师未能正确地确立生命本体文化观。常常不关心学生的内在文化体验,而只是关心其外在文化形式。必然导致学生的精神、个性、和素质发展的走向相反的方向。只能走向制度文化依旧是传统的规范建设,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也不能带给他们真正的精神幸福。只有精神文化才能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生命哲学视野中,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精神文化的作用。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离开了内在的生命需要,再丰富的文化生活都不可能成为促进学生精神发展的力量。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用生命概念重新构建教育的文化哲学,斯普兰格曾经说过“只有生命才需要用文化去陶冶和唤醒”,用“生命唤醒”表达文化陶冶的实质,文化一词已经不是单纯指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文化。没有精神活动,人类文化的生命特征不仅不可能得到表现,也将变得没有意义。可见文化绝不是单纯指外在的文化形式,而是指一种内在性的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就建立起自身的行为准则、生活习惯、价值取向和规范体系,其形成、传播和发展,充满着创造活力和精神,如果离开人的生命意识,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

2校园精神文化的理论架构

最能表达生命存在的直接方式是人的体验性,校园精神文化洋溢着创造性,反映出大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倾向及个方式的特征,完善人格和实践精神,高校文化在本质上是学生进行生命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运动过程,是大高校园精神文化的鲜明特点。因而体验为精神文化建设确立起内在的生命基础。狄尔泰最早开始在哲学视野下关照教育的生命主题,提出生命本体问题,将“体验-表达-理解”三种生命过程,视为替代传统教育的新范式,作为生命的基础,体验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先性。杜郎口中学在改革之初,提出“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在此,体验被看作是教育的本体论起点和重点,但是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体验不能否定和代替其他生命过程。我们常常过分关心学生的自然体验,而忽视了精神体验。精神体验不同于对自然对象的直观感受,而是对美和善的体验,是对生活意义的体验。精神体验必然包含着体验者的道德思考,以及与其他生命主体的对话和交流,即便是自然体验,也同样包含着体验者对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以及对道德和良知的选择。因此,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不仅需要教育文化对体验持更多的理解,而且需要对体验本身进行价值引导,高校不仅应当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实现"体验-表达-理解"的三种生命过程,也同样应当提高教育者的综合引导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验并发展教育的意义。

3教育精神文化的本体形式

3.1 教育的生活世界传统的文化理论,并未彻底排除生活世界的意义。相反,还非常注重高校的文化生活。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高校即社会”的著名观点,回归生活是现代哲学走向生命世界的基本思路。强调高校文化生活并不是传统文化理论的错误,关键是它只看到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只注重文化形式的设计,忽视了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生命感受。传统的文化观丰富的文化形式掩盖了学生的生命之声。放弃了课堂和知识并不等于就是回到生活世界,要回到生活世界中,就是使人重新成为生活的主体,要回到生命世界中。回到生活世界之中,就是要让学生的精神活动和生命体验成为高校文化生活的中心。不是在形式上由课程学习转入日常生活。生活世界的本质,还是日常生活并不在于是课程学习,而在于学生的主体精神,主体性又叫主动性,是学生内在的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所谓课堂生活或日常生活并不是生活世界的本质区别,只要学生能够作为精神主体出现在教育生活中,那么,无论是课堂生活,还是知识学习,都可以看作是日常生活是真正的生活世界。“让课堂焕发生命气息”,丰富的文化生活,只是为了实现教育者的目的,创造丰富的文化生活,文化是教师的工具,生活是教师的游戏。精神文化不是要否定学生丰富的文化生活,而是要填平教育生活中的空场——生命体验。

篇6

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的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开展“有情有义丰县人”活动,有利于干部群众在广泛参与中接受思想道德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时代精神的洗礼,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风气改善和人际关系和谐。

丰县采取多种方式做好“有情有义”地域文化对外宣传,让人们亲身感受“有情有义”精神文化的魅力和突出的实践效应。

树立重大典型标杆。渠立强是丰县农委土肥站站长,2006年在切除一个半肾的情况下,仍坚持工作在农技推广的第一线。从2012年3月初到4月中旬,《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刊发播出渠立强同志先进事迹稿件、报道120多篇。同时,以渠立强为原型,创作了现代戏《渠立强》、电影《渠立强》。徐州市委、江苏省农委、丰县县委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向渠立强同志学习的通知》,号召全社会掀起学习渠立强同志的。渠立强同志被誉为“丰县焦裕禄”,当选为2012年中同好人、2012感动江苏十大人物,入选2012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被誉为全国基层农技人员的先进典型标杆。宣传渠立强同志的先进事迹对于弘扬“三创三先”江苏精神、加快丰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加强宣传推介。2011年以来丰县在中央电视台大力推介“刘邦故里、道教之源、情义丰县、中华果都”的丰县城市形象。2011年以来,中央电视台10多次报道丰县,借助中央电视台这一国内最高端的宣传平台,较好地宣传了“有情有义”的地域文化精神。“新闻联播”栏目报道的《渠立强:用生命丈量土地》、《李影和她的花园公厕》,“聚焦三农”栏目报道的《基层农技干部的榜样渠立强》,“道德观察”栏目报道的《王满喜回家》,这些节目通过人物专题访谈,集中报道一大批有情有义的丰县人,在全国宣传弘扬了丰县人有情有义的优秀精神品质;“乡土”栏目报道的《丰县梨花开》,“乡约”栏目报道的《江苏丰县》;“消费主张”栏目报道的《帝乡家宴,农家美味》,通过这些节目充分宣传了丰县作为汉高祖刘邦故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物产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民风饮食文化。

开展实践活动。从2011年开始,我们县电视台、电台、报纸开办了《有情有义丰县人》栏目,已播出、报道先进典型100多个,成为弘扬“有情有义”丰县地域文化精神的品牌栏目和主阵地。通过不懈的宣传、推介活动,促进了一系列项目实施、城市拆迁、文明城市创建等县委、县政府各项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有情有义”丰县地域文化精神宣传活动的深入持久开展,有效提升了全县人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水平,一些不文明的陈规陋习明显改观,丰县四次蝉联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江苏省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探索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创建文明城市的新路子。通过“有情有义丰县人”各项宣传工作的实施开展,丰县有情有义的城市特质被挖掘、被丰富、被拓展,许多普普通通的丰县人以凡人善举谱写着新时代的篇章,打造了“情义丰县”品牌,而且为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加快了“经济强县、和谐丰县”建设步伐。

我们从搭载体、建制度促使“有情有义”的地域文化精神汇集成丰县经济发展的力量,为丰县“全面达小康,冲刺百强县,开启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人力保障。

篇7

人类文化总是沿着社会制度文化、工具理性文化、人的精神文化、情感文化相互缠结而律变的螺旋形的轨迹曲折前行的。[1]因而,在人类各民族前进的历史中总会出现迷茫与困惑的时期。而这个时期总体特征便是民族精神的失落,也就是精神危机。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个时期,寻觅与恢复民族精神便是该民族文化建设的首要命题。于是产生于这个时期的文本便映照着一种历史文化的质地,因此,在这种文本比较中也往往会生发有利于民族走出历史困境的思考。

一、 两种文本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鲁迅的《阿Q正传》文本,产生于20年代(1920年12月),产生于二重性结构社会形态即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从远距离角度看,属于亚细亚型农业社会历史文化[2]的中国传统文化已走到了历史的尽头,但却并没有消失,它像疫瘴般地在中国的大地上蔓延。由于这种文化具有一种历史文化的封闭性、保守性、落后性,压抑人的个性等特征,民族本体乃至人普遍丧失了生命的活力;从近距离角度看,这种死气沉沉的社会又随着逐步殖民地化,不仅民族本体面临着生存危机,而且民族与社会又逐渐呈现出一种浮浅化的社会景观。因此,二十年代的中国精神迷失与社会及人的陷落是深刻而广泛的;这也决定着那时期文本意象营造主要采用审丑的方式,即以内省的文化批判为民族开拓一条综合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因素以建构民族新文化。鲁迅在《阿Q正传》文本中以阿Q形象的塑造,宣布着夜一般的文化真实与社会生活内蕴的真实。这也决定了阿Q形象是卑微的,负载着民族文化自省的理性内容。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文本,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西方人类周期性文化迷失与文化寻觅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西方主要社会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从远距离角度看,西方人类已经走过了中世纪,前资本主义时期,具有相当厚实的文化底蕴;然而,随着人类工具理性文化(体现为物质文明)飞速发展,却出现了各个文化层面相互断裂或相互衔接不上导致了人的普遍的异化(往往是受社会挤压的异化)的社会现象。人物欲的膨胀必然导致人的精神的迷失,依艾略特的说法,也是西方人类文化荒原即废墟时期。因此,这个历史时期也是西方人类文化寻觅与文化调整的历史时期。由西方话语的中心命题决定,精神的打捞与寻觅是这个时期的西方人类的理性思辨的内容。这也决定了文本主要采用审美的方式,以寻觅式的文化批判为西方人类开拓一条通往未来之途。海明威笔下的桑地亚哥的理想型人物形象即硬汉形象负载着西方人类人文精神寻觅与坚守的理性内容。

二、两种文本的文化困境

现代中国的文化困境是由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由于传统文化的封闭性、落后性、保守性;二是由于现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吸收是在百年忧患中被迫进行的,是突然发生的,因而缺乏一个综合吸收的历史过程,与此同时呈现出一个二元型文化并存的现代中国。一方面,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往往是初步的、表层的,仅仅停留在观念上,没有落实到社会本体中去。别一方面,在文化人的内心深处,还深藏着传统文化观念,甚至包含消极层面的文化观念。这种文化心理一面是历史的,一面是现代的;一面是旧有的,一面是吸收的。这种历史与现实的纠缠,旧有与生机的缠结,使得现代中国难以走出历史困境。

鲁迅《阿Q正传》文本中就表达着上述文化批判意蕴。比如说阿Q的革命,革命是外来的文化因素、是观念的存在。但在阿Q的文化心理深层却等同于封建式的掠夺与占有。在阿Q式的人物看来也便是借革命之名行封建掠夺与欺骗之实。这种文化困境使得中国历史滞重难行。

西方社会同样处于文化困境之中。随着工具理性文化迅速繁荣,知识分子日益感受到了现代社会的挤压,普遍产生异化之感。由于受到30年代商品经济危机(生产过剩)的冲击,特别是二战之后的阵痛,普遍经历文化困惑,产生着文化荒原之感。在这种感受中,要求进一步进行文化认知,昂扬人的精神与生命。海明威在桑地亚哥的形象塑造与文本话语形态上就表现了深切的悲剧,一再挫折而不失其斗志的精神与生命的活力。

三、阿Q与桑地亚哥的文化意蕴

在中国现代史上,由于殖民因素的介入形成了多重结构的社会形态,依据鲁迅的说法,是许多时代挤在一起的时代[3]。种种落后消极因素搅和作一团呈现为一种丑陋的畸形的病态社会,是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4]。人与人之间只剩下了吃与被吃,骗与被骗的人际关系,是一个冷森森的充满挤压血腥与苦难的人间鬼域。由于一种历史文化的规范,也由于根源于道家相对主义的超脱或适应意识,人往往体现为一种卑劣、愚弱与怯懦的特质。阿Q的卑怯便是这种历史文化映照出的一种民族文化的落后性。

卑劣是阿Q的本质属性。阿Q的卑劣带有深深的历史印记。这种卑劣不仅表现在饥饿之时,跳进尼姑庵去偷萝卜,不仅表现在他只局限于眼前利益,欺凌更弱者,如和王胡、小D的争执,也不仅表现在欺凌弱者为乐事,如光天化日之下,调戏小尼姑等,也不仅表现在欣赏别人的苦难为乐(杀革命党,好看),更可怕的是对于革命的畅想,白衣白甲人和他一同去革命,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捞外快(尼姑庵革命),革命的手段是抢,革命的对象是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宁式床,元宝,甚至还有邹七嫂的女儿和钱洋鬼子的老婆。这种卑劣性格的普遍存在,也就形成了狮子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的普遍社会现实。

从文化观念来说,阿Q还停留在古代;从思维模式来说,还处于一种整体解读的思维方式之中。在他的精神世界分不出革命党与崇祯皇帝之间的时代距离,这种是一种精神隐喻,它隐喻着现代中国观念与思维的滞后。2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与理性世界、理性文化格格相斥的世界,是与人类理性相背的世界。在这个国度里,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普遍丧失。因此,阿Q意象积淀鲁迅关于民族文化的批判性考察与思考,也郁结着鲁迅一种民族忧患及精神呼唤的历史情思。

桑地亚哥是现代美国性格或美国精神的象征。在这个人物形象上不仅体现着理性即思辨性和进取性,也体现一种开拓型的性格特征。桑地亚哥也处于一种历史困境之中,但他并不是消极的适应而是坚韧不拔的进取。知识分子已经思辨地意识到只有实际地进行艰难的文化调整,才能走出困境,才能寻觅到走出困境的路径。文本中的桑地亚哥作为渔夫并不满足于捕些小鱼,他要体现他的本质。为着这个目的,他作了一次又一次的准备。在捕鱼中,他无畏机智,敢于拼搏,虽然无功而还但他并不是一个精神上的失败者。如书中所说,“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5]。这不是目光狭窄、只局限于自身眼前局部利益得失的阿Q所能够做得到的。在这个形象上闪耀着西方人类智慧与理性的光彩。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呼唤着一种精神复归,使西方人类包括美国民族走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文化精神。

四、文化寻思

以西方文本对比鲁迅以恶鸟(猫头鹰)之声宣布夜一般真实的文本《阿Q正传》,可以生发一些具有现实性的思考:1.在目前中国,普遍具有的是卑劣的病态,或残缺滞后型人格,国民的素质依然未脱离鲁迅文本观照。国民还具有阿Q式的卑劣与愚弱的性格特质,因而人的主体意识的恢复,民族精神的铸造,依然是困扰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命题。2.由于这种质地所规定,中国历史进程中还会有阿Q式的革命或革命者。正是这个意义上说,鲁迅文本是照亮民族历史路径的灯火。3.民族新文化的建设需要进行双向的系统工程,一是对民族文化传统进行深入的批判。其中包括对儒、佛、道、巫四大板块的消极因素的批判;二是要综合先进民族文化的新质。不断批判,不断综合,才能重铸民族之魂。这就是鲁迅文本中的文化启示,也是海明威文本能够提供给中华民族及国人的文化寻思。

注释:

[1] 参见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版,第12-13页。

[2] 参见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7-108页。

[3] 参见鲁迅《热风》,《鲁迅全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页。

篇8

正因为精神如此重要,自去年以来,我们就开始提炼巩义检察精神;正因为它如此精奥,虽反复思考、征集、讨论,没有生命力的东西始终不敢往外推。我们不敢企及像清华校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那么经典,至少也应该经得起推敲,得到绝大多数干警的内心认同,不至于昙花一现。一年多来,边干边悟,突然觉得巩义检察精神呼之欲出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奉法维公,自胜图强”八个字却在灯火阑珊处,最恰当不过了。

“奉法维公”强调的是职业属性。检察人职业属性是司法,当然要崇法、尚法,心存敬畏,而维护公平正义不正是法律的本质属性、执法者的永恒价值追求吗?这与欧洲司法女神造像背面的古罗马谚语――“为实现正义,哪怕天崩地裂”相通,与《韩非子・有度》中“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的论述一脉相承,更顺应了党的十建设法治中国的大势。

“自胜图强”强调的则是巩义检察人不断超越自我、自强不息的精神。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此后多位圣贤先哲对此都有论述。在征集意见过程中,很多干警献计献策,说巩义检察精神应该是创新、追求卓越、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等等,而这些不都包含在“自胜图强”四字之中吗?现阶段,我们正处于扭转落后的爬坡阶段,无论是团队,还是个人,最大的敌人恰恰是我们自己,需要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即便是我们将来达到近期发展目标了,在新的起点上还有更高远的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发展无止境。这句话所蕴含的包容性、唯物辩证性以及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积极态度正是强大生命力的所在。

“奉法维公,自胜图强”,就是我们巩义检察精神了,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将奉之为灵魂,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深信之,笃行之。

二、关于远期和近期工作目标

思路清则事业兴。我们在去年四月广泛开展“问计干警,诚征良策”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的总体工作思路,主要内容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服务大局为总要求,以好班子、好队伍、好机制、好业绩、好形象为目标,以强化执法办案和法律监督为中心,建设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和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机关,为巩义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简称“建设三化三型机关,争创五好检察院”。“三化三型”是郑州市院的要求,系统上下已广泛认同,深入人心,作为下级院,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贯彻落实,不能另起炉灶、再提其他的说法。但我们加上了“五好检察院”的内容,就更加全面完整,用杨检的话说:“结合巩义实际,有创新,有发展。”

总体工作思路提出的是一个长远的目标,我们还需要近期的目标,即“一年打基础,二年上台阶,三年要领先”。远期的目标容易提,它是指向性、原则性的,或者说是一个努力方向。但具体目标提出来,则需要勇气,这不仅仅是一诺千金的问题。这一诺,是沉甸甸的责任,等于自我加压、自断后路,到时候如果实现不了,就会贻笑大方,落下言过其实的名声。我们也想偷懒,我在去年上半年观摩会上发言时说:“要用三到五年的时间领跑郑州基层检察院”。这是留有余地的。但杨检在工作点评时说,“巩义提出三年要领先,这是亮剑精神”,这实际上是市院党组对我们的信任、鼓励,也是将军。既然如此,就横下一条心,三年就三年,谁让巩义是全省经济的排头兵呢!我们必须为荣誉而战!

这一诺,需要我们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别的单位都在跑,我们必须跑得更快。郑州没有一个基层院像我们这样,同时承担基建、业务、队伍建设的艰巨任务。这也就意味着,高标准与低标准、先进理念与落后理念、新作风与旧作风之间势必产生激烈的冲突,而这种冲突还必须对立统一在可控范围之内。这还意味着全院干警必须付出更多,个别冲在最前面的开路先锋可能要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譬如,负责基建工作的杨晓东,工程竣工,干部却累倒在床榻之上,如何不让人感动?程度不一,像这样的先进个人又何止一人,相反,在为实现巩义检察梦而干事创业的过程中,无所事事,坐享其成者又怎能不汗颜?

三、关于工作信条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都没有”,“抓而不紧,等于没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伟人的这些至理名言,真是一句顶万句。为了实现工作目标,除了干还有别的捷径吗?没有,于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就理所当然成了巩义检察人的工作信条,简短有力,通俗易懂,仿佛是我们内心发出的呐喊。有了这一工作信条来共同指导我们的思想,就能使我们的队伍在快速行进中步调一致,走得更快、更远。

“想干事”是一种状态,一种激情。有了这种状态,干事创业就有了基础;有了这种激情,干事创业就有了动力。凡事想干,才会有希望,不想,则一事无成。

“会干事”则是一种能力,一种胆识。干事是一个过程,必须加强过程控制。干事前,须搞好调研,抓好谋划,明确目标、措施和要求;干事中,须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抓好组织协调,明确工作重点,把握重要环节,须善于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新对策、新方法;干事后,须有评价反馈,听一听群众的反映,看一看效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干成事”是一种追求,一种效益,是想干事、会干事的综合反映。想干事而不去干,坐而论道不行;会干事而干不成,没有效果也不行。加强过程控制是必须的,但对上一个管理层级来说,只要结果,不看过程。局部结果正是全局的过程之一,只有各个部门都完成自己的目标任务,只有每年确定的几件大事都如期完成,巩义检察院才能完成全年目标。而站在上级院和巩义全市大局的角度,领导要的也只是巩义检察工作的结果。没有哪个领导会听过程,过程只是我们自己的事情。

“不出事”是一条底线,一种坚守,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保障。检察权事关公民的自由、声誉,甚至是生命,乃国之公器、利器。检察队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一出事就是大事。巩义检察史上的惨痛教训历历在目,值得我们时刻高度警惕。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在队伍管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有几件事都处在突破底线的边缘,个别事现在还没有了结。一旦出了事,一切工作都等于零,甚至是负数,我们的目标、全院干警的共同努力就会前功尽弃,功亏一篑。想起这些,便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如芒在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狠抓作风纪律的原因。今后,我们要毫不动摇地树立“严管就是厚爱”、“不出事就是对干警最大负责任”的理念,坚持从严治检,一刻也不放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绝不能触及郑州市院“四个不能发生”的底线,即“队伍不能发生严重违法违纪问题,办案不能发生安全事故,机关管理不能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涉检不能发生性质严重的赴省进京有理访”。

篇9

刘:近代中国环境雕塑的发展黄金时期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20世纪新的文化思潮和文化现象的产生,中国当代的艺术家们也开始了对新的文化现象和各个艺术流派的关注和思考,并积极地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努力探索着具有中国特色,并带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当代环境雕塑。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的环境雕塑随着整个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新的审美理念和艺术流派在这时期也显得愈加活跃,人们在经过了对外来文化不断学习和引进后,经过长时间的冷静思考,并不断探索和实践,迎来了个具有民族文化与世界相互交融并产生出具有强烈民族文化特征和时代审美精神的典型作品的时代。如西安《大唐芙蓉园》巨型石刻组雕《诗魂》《西游记》,兰州的《黄河母亲》、南京雨花台石刻组雕《英勇就义》等。但是我们从这些众多公共艺术繁荣的表现中,不难看出中国艺术家整体所呈现出的审美缺憾或先天性丧失审美基因的现象是非常严重的。

这个时候中国的整个文化现象仍处在种徘徊、惶恐、缺乏自信的状态,在新旧体制的交替之下,

方面努力想摆脱贫困,而另

方面民众又在内心世界非常脆弱,这是发展中的个必然现象。但是西方文化不管你接受还是不接受向着我们走来。但那不是我们民族要的。

宋:这种状态对你个人又有什么影响呢?

刘:影响是肯定的,一个三十多岁的人,在国内那样个环境下,你的所有的社会关系、社会影响与艺术创作都与国内这个大环境下密不可分,它培养了你并影响着你。此刻我指的是体制内所谓的优越感。

当你要决定终止它的时候,实际上你并没有考虑得很充分,突然到了美国,没人管你了,你获得了所谓自由,但精神并没有完全接受这种状态。

就这样在美国纽约待就是十几年,当然,初到美国几年的日子里我几乎走遍了美国重要城市,密集且带有很强目的地考察了每个城市公共艺术及城市雕塑的发展状态。此外,大量的时间几乎都浸在了各类美术馆里,这对我今天对待艺术创作的态度和所选用的形式有着巨大的影响。尤其西方艺术家对艺术形式自身审美语言的构成表现,人的精神状态与人性的自我尊严反映在各个层面的艺术创作中所传递出的那种精神理念和道德追求。

通过对各类形态、材质、色彩、空间要素的研究,实际上就是我们强调造型空间语言自身的种美学语言体系、情感诉求和美学造型的种追求,几年下来我发现美国艺术家在公共艺术与城市雕塑的创作设计中,无论造型本身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它都有人类赋予某种精神内涵或它自身所呈现的美学意境。如悲哀、欢乐、刚正、萎靡,颓废、积极、柔美、节奏、韵味、空间、秩序、神秘或者空灵等。在他们的作品里已经很难区分或解释抽象作品里所呈现的古典美学韵味的道理何在,今天看来都与当代多元化文化思潮和精神追求有着必然的联系。

至此,我忽然明白了,原来艺术原始造型符号本身是有情感传达的,而我们恰恰在这个地方忽略了它。在这方面,我们的祖先本来是走在世界的前端,从开始我们的祖先就非常智慧地明白如何切入审美意境与自然形态之间的关系和表达。只是由于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导致了我们在审美情绪与审美境界的表达与探索出现了滞后。这看起来是艺术创作之表象,实际上是我们丧失了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精神象征。

纵观当代美国公共城市雕塑总体脉络,在审美诉求与造型特征总体气质上所呈现的是当代精神气质。审美情趣正派,造型语言干净,材质选择多样,就是在表现“性”文化方面及反叛社会的作品里,大多呈现的也是人性、健康,平等,愉悦,享受,这和欧洲及日本完全不样。

宋:不是扭捏做态的。

刘:十几年来我访问了大量的美国艺术家工作室,发现美国雕塑家大多是围绕着雕塑自身的构成问题来展开创作的,比如雕塑材质本身的情感诉求,艺术原形态本身自身的艺术规律和情感诉求,看似抽象和概念,但却极具生命力,这些东西都是艺术最本性之要素,除了他们要面对社会自身的现实问题以及艺术家对这些问题所持的某种态度,都反映出艺术家的担当和责任。

宋:我认为,你在美国的境遇,人生的磨难或者说是心理落差,正是你的财富,正因为你零距离接触美国,所以,你看美国的当代艺术的心得肯定是不一样的。

刘:不是在心境,它是什么呢?

种自然诉求,一种自然对接,无论它的思想,它的教育乃至整个人文状态都是非常的积极与平和。这里面包括前卫艺术,现代艺术,装置艺术,观念艺术,以及当代波普艺术,特别是公共艺术。

宋:体现了公共艺术的平等精神。

刘:是的,尊严。

宋:美国的当代艺术,对于你的艺术形态有什么样的裨益?

刘:我们雕塑上也讲究构造,构造是雕塑的个基本前提。于是我学会了构造,我懂得了如何盖房子。艺术自身的这种关系,原来是这么

回事情,它并不是很难,它需要定的气质和修养就马上可以感恬到,怕的是你感恬不到它的灵魂在什么地方,它干净之境界又在什么地方,它简约到极致又是在什么地方?这需要个专业的审美方法和态度,以及当代的人文精神和情结为基础方能做到。

宋:所以我说你那个《铧犁》,还有那个《金戈》,构造形态特别明显,那是回国之后创作的吧?

刘:是的。当代人的情感诉求、人文价值,文化品质。虽然带有强烈的个人审美倾向及形式传达,但这实际上是当代文化框架内的整体组成部分,简约,干净、正派,责任与担当。

宋:你是从人性上来看?

刘:是的,比如说芝加哥千禧公园的巨蛋,就更加印证了我对美国城市雕塑整体面貌的分析与判断,就是干净、简约、正派、积极和尊重,我们会发现艺术家用极其干净的心境与视野来观察社会、解读世界,这实际上就是自然和人的内心世界在具体环境里的沟通和对话,

个极其简约的艺术语言包含着诸多审美功能与心灵感恬的超强控制和判断,将这种艺术境界和审美体验达到了极致,不锈钢是人们非常反感的,但此刻,你会发现现代语境,现代语序,现代审美与文化构成在这个作品上得到了完美诠释。

宋:你就是从这个人文的境遇角度去理解的,是构造一些正能量。

刘:以及他的处事方法和美学诉求。他们对形式、对材质的这种探索实践,就如同我们喜欢光亮,而他们喜欢亚光,这个亚光来自于他们对当代艺术的种独特解读和气质。而我们则喜欢抛光,审美境界之高低和意蕴就通过这么简单的雕塑材质的光与不光得到了答案。

宋:你说的这点很好。

刘:我这样说,你就能理解我想要说什么,他们对皮革,对面料,对建筑的材质等等,非常讲究,非常理性。理性到什么程度,差度都不行。所以说我们会看到,在意大利或者说荷兰,包括纽约、芝加哥的艺术家在对各类面料及皮革的处理上,是极其讲究并富有当代审美气质的,在时尚的背后则能看到当代艺术的种境界,甚至他们对色彩的运用,对色彩的解读,对色彩的敏感和苛刻,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所呈现出的当代审美意境,都是对世界文化的又贡献。

宋:重要的是对肌理所带来的质感有认识。

刘:这里我指的各类材质,一种是肌理,一种是色彩。美国现代公共环境雕塑,除了它们自身的审美诉求以外,其雕塑表面运用彩绘加以装饰也非常普遍,出国之前我以为,那是种宗教特有的表现方法,我们几乎在公共环境空间里看不到彩绘在雕塑中的运用,现在我把这种彩绘普遍用在我的城市雕塑创作中,除了展现民族文化符号和特征,更是为了给城市增加种新的活力和视觉享受。而这种将色彩运用在雕塑里,实际上是我从美国的当代文化以及土著文化、印第安文化所受到的启发。

美国铸铜的颜色除了黑色基本上是粉绿色(不包括室内架上雕塑),透气且水润。这和我国的黑绿色铸铜颜色完全不同。铸铜雕塑的这种粉绿颜色和他们的环境、空气、植被、建筑形成了完美之结合,无论是传统雕塑还是抽象雕塑,无论是动物雕塑还是些装置性雕塑,将这种粉绿色的运用所呈现出的现代、明朗、轻松、飘逸、灵动的意蕴达到了新的境界。还有法国雕塑的这种绿色,漂亮到这种程度就达到了浪漫的极致,这和法国的人文气质是致的,我们中国没有这个绿,我们雕塑着色不会追求这个境界。我在美国学过雕塑着色,在艺术商场里面能买到各种着色配方,就是很贵。这种粉绿色彩既有古典艺术情结,同时又是当代的种独特艺术语境。

宋:对,是颜色,是色彩所带来的认识性。

刘:我们过去对雕塑各类材质的运用还停留在表层的审美状态下,基本上只知道铸铜、铸铁、各类金属材质的锻造,如不锈钢、钛合金等,来到美国后才发现这里的雕塑家对各类材质的运用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如亚光工业板、工业锈板及各类金属材料之肌理处理,通过氧化、腐蚀及各种表面肌理上所做的大量尝试,运用在雕塑作品不同审美层面和审美与表达绽放出的当代审美气质和人文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从艺术家对待各类金属材料的运用和作品之间的造型关系和审美结构中,你就能断定他的气质,他的水准,他的感觉,他的审美境界,乃至雕塑与具体环境中的融合与对话也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环境雕塑的认识,比如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以及美国的许多城市雕塑,包括毕加索的城市雕塑,米勒的城市雕塑等等,雕塑原来可以这样生存和生长,雕塑在这样的种语境环境下,以及在这样个建筑与建筑之问狭小的空间里面,雕塑和高耸的现代建筑之间形成完美呼应的关系,会是如此和谐。

宋:其实,你是说它的城市雕塑和公共环境里面的艺术品,都很自然。

刘:我发现的个重要问题,很少看到美国的雕塑规划中,有在个专设之广场中心设立雕塑的,即使很古典传统的具象雕塑,也基本上不在环境及建筑中心位置。过去我直崇尚坚持个理念,环境雕塑定要有宽敞的欣赏空间,现在感觉非常幼稚,我们应该懂得不同环境下对雕塑的需求以及雕塑对环境的依赖是完全不同的,表现方法也非常丰富。越是在狭窄的空问里,反而雕塑更呈现种张力,审美气质反而更强。有的雕塑甚至挨着玻璃幕墙,在建筑材质的陪衬下,更具有现代感,这就说明雕塑的体量关系和自身的审美诉求通过某种抑制和某种材质的呼应,反而来得更加震撼。雕塑和建筑空间之间的这种关系,实际上正是体现了人类从新塑造城市公共艺术新的空间秩序和人文审美诉求。

宋:从材料到空间以及体量,雕塑要有在地感,不是摆谱,是为空间服务的。

刘:包括许多美国各类传统纪念性雕像,他们大多都没有为它们设立个广场,体量也都不是很大,高度适中。雕塑基本上放置在公共环境空间里,和人有着种极其亲密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种缅怀关系,而不是膜拜关系。它的艺术氛围能使得各种不同的艺术思想和思想理念在个环境下和谐共处,因而也使得各类雕塑形式和表现方法丰富而多彩。

同时,彩绘雕塑和铸铜着色都是当代艺术审美境界的体现,那么我今天可以看到,我在创作《香包》这种带有强烈民族化并将原始形态经过梳理变形,加之经过重新将它们构筑成种新的构成形态,加之将当地的剪纸符号以浮雕形式运用在雕塑的局部以及将民族之传统彩绘装饰图案运用在雕塑表面某些部位,简繁,光暗,形成了完全现代的艺术语境和精神气质,这实际上就是民族的东西。来自于民族,但我们许多艺术家并不知道如何将这些因素糅合在起使之变为件当代的艺术,这需要磨练,这需要功力,这需要灵气。

宋:为什么我今天问你对美国艺术的认识。就想扯出来,它的文化不是符号拼接式的挪用。而是把那种理性的东西转移出来,进行视觉化处理。

刘:是的,所以这里面,还牵扯到了艺术家个人的灵性,同时也对艺术家自身的种艺术修养、灵性和总体的这种控制能力,是个综合性挑战和要求。任何点的疏漏都会影响到作品的成败,就是这个出发点,经营的过程当中你落后不落后,当代不当代,马上就可以看见。你比如说有人做剪纸雕塑,他把剪纸用个框子给框了起来,这框立马就土了,落后了。充其量是个窗户,

个放大了的窗花而已。框子在这个时候的运用就是种落后,他既起不到弘扬传统文化之意蕴,反而极大的限制了剪纸艺术的审美意蕴。当你把框子打开的时候,豁然发现,你所要表达的艺术意境就像笼中的乌放飞大自然那般美好。此时的剪纸审美意蕴的外延完全被扩大化,剪纸此时要表达的是何内容已经不重要了。主要是这个创作方法,这个基本剪纸的气质OK了,这是民族性的你跑不掉的,然后当代人文出来了。我觉得要遵循这种创作构成法则、叙事法则,空间法则。

宋:你刚才提到的问题只是关于空间问题。雕塑家都知道空间,但是真正地理解空间的人不多。因为它不是把一个物体,放在空间里面,就具有空间性了。而是一个物体要向很多角度放射。

刘:除了放射,还有吸收,还有吸纳。

宋:通过不同的触角来散发作品的“生理”信息。

刘:你说得太对了,当件当代艺术品和这个环境形成个非常美好的对接的时候,你会发现每棵树,每个台阶,每个长廊,都是雕塑组合部分。

宋:它们都在说话。

刘:当个雕塑和环境拧着的时候。

宋:有好多雕塑体量很大,但是它就说了一句话;有的东西体量不一定大,它说了很多有趣的话。

刘:我们当代的公共艺术家,不论做多好的现代大型的还是商业性的公共艺术品,可能更多的是考虑雕塑自身的种理念的诉求和文化的体验,就怕自己没有文化,殊不知雕塑的自身它定要跟环境形成个不可切割的整体,它的环境会给它加分的。

宋:为什么咱们今天由架上雕塑往外来谈,你会发现我的目的,就是审美的自律性,所谓自律就是自身的规律。

刘:是的,所以说我们专注于我们的工作,总觉得缺个什么东西,缺什么呢?缺整个磁场和雕塑问的关系,所以说有的时候会发现这东西如果这么调整下子,就会更加别有洞天。

宋:这也是对空间的理解和运用,空间是放射性的,是需要四周蔓延,当你放射出去,同时还有吸纳,那些是内置的,相当于内在的。

刘:回国以后如何做公共艺术7无论是对文化符号和形式的种探索,色彩的运用,还是雕塑和环境之间的融合和相互借力,我都下了很多功夫。

宋:所以,我们看到你的城市雕塑的时候,感受是不太一样的,我不是恭维,我没这个必要,我觉得这个感觉不一样。因为这里面有构造,关于雕塑的构造,许正龙有专论。我发现你现在创作的这些西咸新区秦文化园的雕塑系统,有构造学问,它们抑扬顿挫,收纳自如。

刘:它是个总体经营的个系统工程。

宋:所以说美国的当代艺术对空间的运用值得学习,要把这个真经吸纳过来,不是一个符号的拼接,不是人家把那个卡衣服的卡子放大了,把一个牙膏皮放大了,不是这个概念。

刘:我有句话接着你这个启发,它实际上是个方法论和

个构造论,

个框架,你掌握这个东西的时候,雏形就有了。等具备了基本的构造以后,内容就可以直接往里面贴了,但这个时候的这种构造和地形的这种结合,需要个当代环境艺术的综合素质。

宋:比方说你在空间里放两根筷子,但这个筷子有一个构造关系,将一支一动,就有了空间关系。

刘:我们讲个实体当竖向横向来比较的时候,很明显横向有很大的侵略性、侵占性,这种侵占性就是对我们空间里的种把控,对不对?

宋:对的!物理学上讲,纵深感会对心理产生影响。

刘:这件《惊世情缘》,用了中国和外国的经典爱情故事,全部用剪纸的形式。灯光打的夜景,我想叫它炫,我想让它酷,我想让它从民间走向当代。我想教观者看到《惊世情缘》这件作品时作为个中国人感到自豪和骄傲!

宋:《惊世情缘》从资料上看是你和你夫人陈敏教授合作完成的?

刘:是的。

宋:所以这个效果很好,形成了一个队列。

刘:你看到这个安放浮雕的墙本身在规划建设时就构造好了,正常般人讲的话,艺术家希望这个墙越大越好,殊不知它本身就没了框架结构,你看像我们的雕塑、浮雕,通常都安放在

面墙上,它没有这个意识,它没这个空间关系,就像把钥匙,当你旦捅开的时候,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捅不开的时候,就会按照过去的语序,

整面墙,越大越好。在这种情况下,内容已经不重要,做什么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什么?是你这个雕塑本身构造,

种构成感,它已经替你解决了所有的地方。

宋:构造本身在说话啊!

刘:再加上每个雕塑家自身修养气质的不同。

出手你就能感受到它的状态,它的审美,它的气质,它的造型,它的格局。

宋:关键点在什么地方,普普通通的东西走向当代,其关键的要素在什么地方?

刘:你来总结。

宋:就是体会,咀嚼,一个文化现象它是从哪里出来的,它不是凭空的,任何一个艺术现象都是社会的反射。所以,当一个普通的东西走向当代的时候,不是那么简单和容易,就在于你对这个系统的文化没有一种对其性质的理解。当你理解到它的性质的时候,你才可能提取出,变化为形式语言。当你不理解它的性质的时候你是提取不了的。

刘:你说的是个整体的方法论和系统论的问题,作为个雕塑家,需要个公式来解读这个问题,我顺着你的话来延伸,我们说从剪纸到剪纸是愚蠢的,但将剪纸原始形态解构、重构,放置在个空间环境里,怎么放?局部放,还是整体放?却是个新的课题。要有多种方法,理念,形式与它共存,如环境、材料、空间、色彩,灯光,比例关系以及剪纸本身如何进行诠释,让它形成个当代的个意境和气质,这需要个艺术家运用多方修养和诸多能力来控制。

宋:另外我得补充一点,如果从文化的起源上来进行考察,我想对问题的解读会有另一种面貌,比方说剪纸,剪纸的原始起源可不是窗花,这跟汉代的招魂有关系,它要把那个魂魄给我招回来,出现了剪纸艺术,这是它的源头,如果在这方面来思考,又不一样了!

刘:太好了,看似是个剪纸,它实际是个载体而已,它解决的问题不是纸的本身,它是个文化现象和个图腾文化的文化和艺术的关系啊!

宋:我对中国古代的文化现象的研究下过工夫,但是我有些东西我也解释不了,对于剪纸有没有像我这样解读的?这需要考古学、历史学作为相依傍的这么一个知识储备。另外,凤翔的那个泥老虎,你说你对它有什么感觉?我认为它有商周青铜器的感觉。

刘:是的,它同时也在那个环境里面。

宋:青铜器那儿出土很多嘛,如果你局部地来看凤翔的泥老虎,你只能说美,古朴,民间,土腥味,这个不解决问题,如果你把它推向过去,去追问,这个老虎可就有来头了!

刘:你去挖掘它的原点。

宋:如果你再往前推,中国人为什么要造楼?祖先这个符号代表着什么,他跟什么东西发生了关系?如果你解读了这个东西后,当你运用凤翔老虎的时候,你的观点会变得完全不一样,变得高的很。不仅仅是以视觉的,还是视觉背后的那个故事,所以咱们今天谈了很多,通过美国现象,谈到了你的人生磨砺,财富的储备,而磨难才是真的财富,所以像说的一样,“顺境太久,必生波灾”,这个人享受多了,他肯定要倒霉的,一旦倒霉他爬不起来,因为他没有经过苦难训练。

刘:所以,我经常告诫青年艺术家,不要总在表面打转转,这样会形成锚觉。让个人飘来飘去,总有飘的感觉,实际上你的审美就开始堕落了。在美国的十几年中,我实际上没有怎么做雕塑,用当代的话说,我在潜水,我在观察,我在学习,我在体会,看得多了,就有了大量的储备记忆和信息,这些对我现在的艺术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实际上人在水底下的时间长短决定着露出水面的价值,不要像油星飘在水面上,虽有诱惑,但价值不大。

刘:另外,我还从毕加索的雕塑、米勒的雕塑中找到了灵感。并不是当时我就要这样做,是将灵感储存起来。

宋:你常常提到康定斯基,他的艺术对你非常有感触?

刘:嗯。对。

宋:因为康定斯基的每一个笔触都是跳过它的生命轨迹的。

刘:嗯,是的。

宋:这个生命痕迹就好像梵高画的那个《向日葵》啊。

刘:梵高这个人曾经颠沛流离极其不正常,而且是底层草根艺术家。但是你看他的画,高级极了。高级到什么呢?朴素的淡定和倔强与自信。他没有大幅画,但他的画像吸铁石样,把人给吸进去了,人像被附了体,灵魂虽有型,但没了灵魂。当再出来的时候,会发现自己无比的浅白,白读了那么多书,写了那么多文字,抵不过人家梵高片洒着金色阳光的向日葵叶子。

宋:他不拘淤泥形而下的些细节的角色。

宋:有一种抽象,是对物的意象。它变了一个物体的形,它总是能让你找到与物之间的图像联系。譬如说,这个像月亮,那个像人体,等等。这个类型在中国很多。而西方的这个抽象艺术,它有自我的体系,它是什么体系呢?纯粹的数理逻辑体系。

刘:你说得非常对。

宋:它不需要跟现实当中的物象产生联想。

刘:我们讲它的个性更加理性,这是哲学的体现。

篇10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7)02-0001-005

Chinese Culture•National Spirit•Change of Culture

――On the Cultural Headstream of the Cohesiv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Xie Lixia

Abstract: The cultural origin of Cohesiv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has three ways.Culture, connecting with nation, is both the mark of self-recogni tio n and the spiritual source of conscious-cohesion of nation National spirit is i deological core of cohesion of nation, which is accumulated by choosing and app roving of nation continuously in delivering of culture for a long time The change of cu l ture is the inherent mechanism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hesiv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which has three different ways: the first is natural evo l ution of cultural self-spirit, the second is passive transform under attack of t he foreign culture, the third is mutual contain during influence of pluralistic culture

Key words: Cohesiv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hinese culture , National spirit, Change of culture

一 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源泉

中华民族凝聚力可以说是一个学术老话题。一般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促进民族成员团结 凝聚、维护中华民族和平统一的内在动力,是由多因素构成的合力。文化和凝聚力如何联系 在一起,或者说文化对凝聚力的作用如何。对此问题的探讨与解答,不能忽视一个基本的理 论问题,那就是文化与民族的关系。

关于文化,最经典的当数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定义:“文化,就其在民族中的广义而言,是 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 其他能力及习惯。”①可以看出,文化是一个人类学概念或民族学概念,它是人类发展史 上的 特定范畴,与民族的关系可谓与生俱来。泰勒的这一基本文化立场影响了西方后来的文化学 研究。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斯基认为:“人类的所有这些基本难题都要由个体通过器 物,通过组成合作群体,通过发展知识、价值和道德意识来求得解决。”②这一论断揭示 了文 化与民族的发生学意义,人类在不断解决自身需求的实践中,文化伴随而生,“人工制品、 组织化群体和象征符号是文化过程的三个相互紧密联系的纬度。”③它们构成了民族的物 质基础(人工制品)、承载主体(组织化群体)、精神信仰(象征符号),具备了这些坚实的基 础,民族才能成为现实的存在。因此,他下了定论,“我们必须断言:这个过程明确意味着 一个群体的存在,以及其成员间的一种持久关系的存在。”④民族因为文化的实践而存在 。在 一定意义上讲,它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想象”,是群体中成员的认识和理解。正如安德 森所讲:“‘想象的共同体’不是虚构的共同体,不是政客操纵人民的幻影,而是一种与历 史文化变迁相关,根植于人类深层意识的心理的建构。”⑤如此界定说明民族具有文化性 。反 之,文化的形成,也离不开民族,文化也具有民族性。文化与民族,不仅有发生学上的关联 ,而且文化既是种族差异的决定因素,又是民族自我认证的标志,它更是一种实践力量,提 供民族凝聚的精神源泉。

民族理论研究以文化作为民族差异的决定因素,可以说中外皆然。在中国古代,“夷夏之辨”的文化决定 论培育了中华民族的“自我中心”观念,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发展。在西方文化人类学研 究中,有着相同的认识,美国文化学家博克认为:“人类群体中大部分显著的差异是由文化 决定的。不论你所讲的语言、使用的工具、偏好的食物、选择的职业,还是你对美妙的、神 奇的事物的概念,无不是首先依从于你生长在其中的群体的文化。”⑥可以说,民族是一 种社 会文化建构,是文明与野蛮的界分标志。文化是民族的标记,文化因民族而形成传统,传统 具有在民族中传递的能力。所以,马林诺斯基断定,“所有这些都依赖于一个群体把个人成 就的原理纳入到可以与群体内其他成员交流的传统中去的能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该传 统还要能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⑦文化在民族中穿行,它使人们有可能彼此联系;民族 依靠传统的规范、习俗生活,依靠文化整合、文化凝聚稳定发展的根基。

民族因为有了自己的文化风格而成为文化民族,文化因为有了自己的民族特色而成为民族文 化。民族正是因为文化而产生了价值的趋同性,才有可能凝聚在一起,“文化民族,这个词 本身把它们和它们以前及以后的形式区别开了。一种强烈的‘我们’感铸就了一切主要结合 中的最有意义的内在一致性。”⑧文化体现为民族共同的心理意识、行为方式、价值取向 ,通 过行为的整合实现民族的整体性存在。“各个民族的人民都遵照这些文化目的,一步步强化 自己的经验,并根据这些文化内驱力的紧迫程度,各种异质的行为也相应地愈来愈取得了融 贯统一的形态。一组最混乱地结合在一起的行动,由于被吸收到一种整合完好的文化中,常 常会通过不可思议的形态转变,体现该文化独特目标的特征。”⑨所以说,文化是民族最 坚强、最持久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基于以上认识,文化与凝聚力的联结就变得简单了。它可以转化为文化在民族实践中的现实 作用,即对民族产生凝聚力量。这一点恰如斯威伍德对文化的理解,他认为“文化是一种实 践,是以意识、行动与特定的价值观作为基础,然后寻求改变世界的一种手段。”⑩民族 凝聚 力简单而言,就是一种文化实践。文化在民族实践中不断发展,形成了体现民族心理倾向、 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的“民族精神”,它构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内核。

二 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内核

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是“一体两面”的文化现象。在文化传承而言,它是民族精神;在文 化实践而言,它是民族凝聚力。简而言之,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民族凝聚力 是民族精神的价值落实。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构成来看,中华民族精神居于核心地位;从中 华民族的实践来看,民族精神凸显的时期,正是民族凝聚力增强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的 时期。

学术界一般认为,民族凝聚力由自然凝聚力和社会凝聚力构成,血缘、地域是民族凝聚力的 自然要素,经济、政治、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社会要素。但就其质而言,文化决定着民族凝 聚力的基本要素。按照“文化结构说”理论,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与此对应,民族凝聚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主要是观念形态的文化)三个主要因素。 血缘、地域可以看作物质文化的范畴,它们不仅仅是民族的自然联结纽带,更是民族的“文 化意象”,作为一种召唤民族的力量而展现在民族凝聚的文化舞台上。就广义的文化而言, 不同性质的文化在民族凝聚力中的作用不同。具体来讲,经济为民族凝聚力提供物质基础, 共同的经济生活是民族凝聚的坚实土壤,共同的物质利益是民族凝聚的经济动因。政治为民 族凝聚力提供制度保证,“天下一统”是民族得以凝聚的有利政治环境。思想文化则是民族 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凝聚的情感纽带。所以,伍雄武认为:“中华各民族所以能融合为 中华民族,其中最主要的历史条件,就在于各民族的文化是相容的、互通的、能结合为多元 一体的文化。”[11]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优秀文化传统的一个主 要特征就是 具有文化认同功能,因为优秀文化传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它理所当然地成为维系全民 族共同心理、共同价值追求的思想纽带,成为凝聚民族积极思想,感召人们为民族统一和社 会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源泉。”[12]如果说,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源 泉,那么, 它为民族凝聚提供的主要就是民族精神的支援。民族精神是民族的凝聚核心、创新动力。因 此,中华民族凝聚力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文化力量。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民族精神凸显的时期,就是民族凝聚力增强与民族大融合时期。春秋 战国时期的文化领域,诸子百家既相互批判,又相互吸收,如曹聚仁先生所讲“‘百家争鸣 ’与‘互相渗透’,正是一件事的两方面”。[13]中国文化在争鸣与融合中奠定了基 本形态,孕 育了爱国主义、崇尚统一、以民为本、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各少数民族在这种精神的引导 下,逐渐走向融合,产生了华夏民族。因此,伍雄武认为,“春秋战国500余年是中华民族 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其重要性就在于,这是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是中华文化的 核心和基质的形成时期,是汉民族的前身――华夏民族的诞生时期。”[14]秦汉时期 ,以儒家思 想为核心的一统文化模式确立,“大一统”、“崇德重义”的民族精神凸显,促进了各民族 的进一步融合,汉族诞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初步形成。魏晋至明清时期,在王朝更替 频繁的历史进程中,统一始终是主流,民族文化吸纳佛教文化,走向合流,民族精神更加巩 固,中华民族再次出现大融合。在近代,中国社会进入全面转型期,民族精神在“救亡图强 ”的时代主题下被赋予新的内涵,团结御侮的革命精神、科学民主的时代精神凸显出来,中 华民族空前凝聚,致力于探求“中国向何处去”的强国之路。在当代,改革开放、全球化是 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特征。在这一精神的召唤下,全国各民 族人民团结起来,投身于民族的现代化建设,为民族的繁荣、进步作贡献。

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为不同的时代精神。经过民族的不断选择与价值 认同,逐渐形成了超越时代界限、一以贯之的民族精神,主要包括爱国主义、团结统一、贵 和尚中、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德重义八项内容。这些主体精神深蕴在民族的 文化传统里,中华民族成员在这种精神的濡染下,形成了独特的国民品格和精神风貌,从而 把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文化母体而产生归属感和宿命感。所以,安德森指出:“使人们在‘民 族’的想象之中感受到一种真正无私的大我和群体生命的存在。‘民族’在人们心中所诱发 的感情,主要是一种无私而高贵的自我牺牲。”[15]其实,安德森所讲的“民族”, 与其说是“ 想象的共同体”,不如理解为“民族精神”。因为,人们对民族的想象或认同,主要不是想 象一个共同的政治,而是认同一种特定的文化。虽然,民族在发展的特定阶段,具有强烈的 政治性,民族的凝聚核心变成了政治权威,但从根本上讲,民族之所以可以称为“民族”, 首要的条件是它的文化共同性,而不是政治共同性。因此,民族精神始终是民族凝聚的思想 内核,是民族得以凝聚的最根本原因。

三 文化变迁: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深化机制

所谓“文化变迁”,是指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其特质或主体精神发生变化的过程。考察中华 民族文化发展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变迁路径:一是文化内在精神的自然演进;二 是外来文化冲击的被动变革;三是多元文化潜移的相互涵化。在文化变迁的进程中,中华民 族凝聚力得以逐步深化。

文化内在精神的自然演进可以说贯穿于文化变迁的整个过程中。这里讲“自然演进”,主要 指民族文化精神在古代民族的实践中,其内涵由“自然情感”发展为“道德至上”。按照中 国传统文化的分期,传统文化在秦汉时期的定型正标志着文化精神的转折。在此之前,虽然 传统文化在孕育期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但是自然性的;在雏形期有浓郁的人文意识,但百家 争鸣尚未定于一。可以说,各部族的凝聚核心,主要来自于对部族特定自然东西的认同,比 如:血缘、地域、亲缘、由自然而想象出来的部族文化的象征――图腾,还有语言。安德森 也讲道:“从一开始,‘民族’的想象就和种种个人无可选择的事物,如出生地、肤色等密 不可分。更有甚者,想象‘民族’最重要的媒介是语言,而语言往往因其起源不可考证,更 容易使这种想象产生一种古老而‘自然’的力量。”[16]这种自然凝聚力之所以如此 强大,因为 它是不需要逻辑证明的,是部族生来如此的本根。随着传统文化的定型、强化,文化精神也 逐渐凝结为以道德至上为表征、以群体本位为取向、以和合统一为旨归的价值模式。各部族 正是在文化的相互交流中、在部族的互相融合中,逐渐认同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文化精神 德性价值的确立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民族的融合反过来强化了文化精神。在文化精神的转变 中,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凝聚核心随之深化,由“地域、血缘、亲缘”等自然凝聚核心,转变 为以“道德至上”为价值旨归的伦理凝聚核心。当然,在文化自然演进的历程中,我们不能 回避的一个事实就是:东汉至唐,佛教文化(外来文化)的传入到鼎盛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影 响。但考察文化发展的最后结果,如陈寅恪先生所讲:“其结局当亦等于玄奘唯识之学,在 吾国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终归于歇绝者。”[17]虽然佛教盛极一时, 但它并没有 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精神的改变,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到转型期,都保持了一以贯之的文化 精神,保障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凝聚核心。

“外来文化冲击的被动变革”式的文化变迁,主要指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遭遇西方文化挑战 而产生的文化精神变革。中华民族在近代,面临西方政治和文化的双重挑战,中华民族凝聚 力正是在这种双重挑战中曲折发展、不断增强。近代起始于1840年,它不仅是一个历史年限 的界定,更是中华民族饱受欺凌的开始。直到1949年,中华民族都是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中艰 难前行。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实际上不仅是一个文化学概念,也是一个政治学概 念。所以,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探讨应分属两个不同的层面:在政治上,西方列强一次次的 入侵、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亡国亡种”的政 治压力下,民族利益高度一致,“民族的独立”成了第一要务,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抵 抗侵略,中华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这种凝聚力主要是政治凝聚。在文化上,“科学、民主 ”等西方文化精神,如同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不管中华民族是否愿意,同样涌进了中华 大地,进入了知识分子的视野,也影响着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道德至上”的传统价值受 到强烈冲击,不论是民族文化还是民族成员,都面临着价值选择。价值选择的二元化造成了 传统文化精神暂时的失效甚至断裂,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华民族凝聚核心的构建。当然, 经过民族的选择,新的文化精神最终融入到民族精神中,直到此时,文化层面的中华民族凝 聚力,才因为民族精神的更新而得到进一步增强。

“文化潜移”与“文化涵化”是西方文化人类学的概念。“潜移”指“由于社会的接触所产 生的社会与文化的变迁,……两个或多个社会发生直接而持续的接触时,也就开始了文化潜 移过程。……相互接触的两个社会在此过程中都发生了变化,尽管程度不同。”[18] “涵化”指 “由个别分子所组成而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发生持续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 化模式的变化现象。”[19]之所以借用这两个概念,因为它们恰当地表述了中国文化 变迁的当下 处境与未来远景。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现代化与全球化是世界的共同话语,在这 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下,作为世界主要大国的中国,不仅要吸取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还 要不断发展自己,积累经验,以供别的国家借鉴,从而促进共同发展。在民族文化的发展方 向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同样是双向互动的关系,而不是像近代被动的接受变革。这种文 化变迁模式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民族文化面临着多样性文化的冲击 ,文化价值选择也更趋多元化,以“道德至上”为核心的传统民族凝聚力与以“科学民主” 为核心的近代民族凝聚力,必然会遭遇因文化精神变迁而引起的短暂性离散。另一方面,民 族文化变迁路径不再是古代的自然演进模式,也不再是近代的被动变革方式,而是随着世界 的发展步伐,既借鉴别国优秀文化精神,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资源。中华民族文化 精神在向外拓展中更具现代性、世界性,中华民族凝聚力也随之深化为以“开放和谐”为核 心的现代民族凝聚力。

注释:

①(英)泰勒:《原始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②(英)B•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5页。

③(英)B•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

④(英)B•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⑤(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18页。

⑥(美)P•K•博克:《多元文化与社会进步》,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⑦(英)B•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⑧(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册),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07页。

⑨(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5页。

⑩(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8页。

[11]伍雄武:《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6页。

[12]李宗桂:《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4页。

[13]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57页。

[14]伍雄武:《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1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16](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篇11

一、金笔精神感召下的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前提和保证。在金笔文化引领下的班主任应该有爱心和责任心,树立像金笔一样的服务意识、奉献精神,能传递金笔文化的教学观,能体现金笔文化的创造精神,崇尚文化,热衷学习。

学校根据打造校园金笔文化的要求、目标制定了班主任培训计划,在班主任队伍中广泛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学习和经验交流。如把过去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形成工作布置会、总结会,改变成经验交流会、理论培训会,并加强了例会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每次例会都要根据当前工作任务确定一个研究专题,如开学教室布置研究,要求班主任围绕班级精神的打造精心设计、布置教室,并把设计方案交由学校。再如中队活动设计研究、班级制度研究等。

学校还分两个层面召开了班级文化建设研讨会。先在年级段研讨,由年级段长主持,要求每位班主任根据班级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年级段交流的基础上,又召开了全校性的班级文化建设研讨会,会上六位班主任(每年级段推荐一位)分别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作了典型发言,并分析了当前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另外,每周周会前用抓阄的形式进行 10分钟班级文化建设经验交流,营造一种浓郁的研讨、学习的氛围。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都有自己的“亮点”,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如陈素玲老师介绍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班级管理制度,潘文红老师介绍的《走近孩子的心》等深受老师的欢迎。

另外还通过组织观看录像(如魏书生的《如何当好班主任》等),请专家来校讲学,下发有关学习资料,网上交流等,努力提升班主任的思想、业务素质。

二、在金笔文化引领下的班级文化建设

1.学校层面的要求

(1)要求班主任深刻领会金笔文化的内涵,并结合班级实际,注重班级精神的提炼。如开展班名、班训设计评比活动,班主任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起这班名,确定这样的班训,并从不同角度宣讲其内涵,让学生认可、内化,逐步形成班级精神。

(2)结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凝聚班级文化:①“亲近母语,以书为友,共同成长”经典诵读活动。如“相约经典诗文(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童话大派送、名家诗篇大回放”等活动。②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学校结合儿童年龄及兴趣特点,设立声乐、器乐、舞蹈、美术、篮球、乒乓球、田径等各类兴趣小组,每天安排一小时的时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去学习。③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会“知恩、报恩、施恩”,开展了感恩师长、感恩同学、感恩自然、感恩父母的系列活动,让感恩之心成为班级精神文化的主要元素。

2.班级文化建设

在金笔精神的引领下,在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下,每个班级都各具特色地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如有一位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崇尚文化,爱好文学,她针对现在孩子,尤其是城里的孩子物质相当丰富,但是他们并不一定快乐的现状,形成了让文学润泽学生人生的教育理念,并提出鲜明的班级口号“我是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催人奋进的班训“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在班级里努力营造文学氛围,通过各种文学活动让孩子找回童真童趣。开展了六个“一”活动:①召开一次“做时间的主人”的主题班会。②开展一次“我愿做书的新娘”的读书活动。③组织一次《草房子》读书会。④召开一次“名人故事会”。⑤组建一个班级苗苗文学社。⑥每位同学编辑一本个人作文集。尤其是班级文学社定期向全班征收稿件,定期刊出班级作文集,给了学生很宽广的自我展示天地,成了形成班级凝聚力,锤炼班级精神的有效载体。现在班级成员个个热爱读书,快乐作文,奋发向上,和谐发展,形成了个性化的班级文化。

再如一个班级,班名为“阳光中队”,喻义为队员们犹如一颗颗种子沐浴着阳光健康成长,朝气蓬勃,奋发向上。提出的班级口号是“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展示自我”。围绕班级制度的建设在教室布置时设计了几个“板块”:①挑战自我,促使种子破土而出。内容全面,包括行为习惯、文明礼仪、学习成绩、课外阅读等方面的记载。目的是让孩子认识自己哪方面比较优秀,哪方面需要改进,为超越自我作准备。②超越自我,促使种子发芽成长。各项表现记录定期总结,让孩子及时认识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把表现突出的和有进步的名单写在成长链上,激励其更上一层楼。③展示自我,鼓励嫩芽舒枝展叶。设计了“阳光苗圃”、“芳草地”两个栏目,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成长的、激励的。每 1~2周更换一次,内容丰富,优秀作品被入选的孩子名单也记录在成长链上。④多方合力,优化嫩苗生长环境。

孩子们犯错误时老师从不大声呵斥,常用心理游戏让孩子在如沐和风细雨般中认识自己,改正错误;在学校网站上建立了一个以“阳光部落”为名的文件夹,每个孩子有一个子文件夹,里面放着孩子们的优秀作文,可互相阅读,记录作文成长过程,体会成长的快乐;“新闻袋袋库”由孩子们轮流写新闻,犹如每天给教室带来新鲜的空气。这样就营造了一种民主、平等、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有效地促进了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三、在金笔文化推动下的班级特色文化展示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班级文化建设,我们在学校宣传窗开展了班级特色文化展示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第一期由五年级六个班展示,第二期由四年级六个班展示,内容各具特色,个性鲜明。有体现班级精神文化的班级名称、口号、班训等展示。有精心设计的班级环境文化展示,如“我们的爱”(大爱心由 61颗小爱心组成,心心相连、相惜,每颗小爱心上贴一位孩子的头像,让孩子们感受到那颗心就是我,我的一举一动影响心脏的跳动,大爱心里面有三个小爱心,分别写着做人诚心、学习静心、友情真心的班训,做人诚心最重要,所以做得最大,时刻提醒大家)等。有严格、规范的制度文化展示。有丰富多彩的中队活动剪影,如编织、刺绣、剪纸等手工活动,在活动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写写心得体会,深化活动内涵,激发了班级的生机和活力,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锤炼了班级精神。一张张可爱的笑脸,那是东小少年的风采;一双双专注的眼睛,那是孩子们投入的心灵;一双双灵巧的小手,编织着童年的梦想;一本本精美的作文集,闪烁着孩子们的童真童趣,那是孩子们童年的音符。

篇12

人们在土地上平静地生活着,人会因土地而变得灵动;土地在人们内心里存在着,土地会因人而变得神奇。

民间艺术背后的这片土壤,还有这片土地所具有的精神和情感气质,决定了她具有超越自身的信仰。任意一种材质的艺术和他们的生活都有可能被点石成金借题发挥,所以即便是最简单最廉价的材质,在其孤独而苦难的岁月里,因为找到了那种可以相依为命的大文化,都会顽强地生长,并结出硕果累累,从而打开了一个释放生命的渠道。所以艺术才完成了她千百年来对生命的塑造。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总是在不断的融合同化,又在融化中顽强地显示着各自文化的特性。黄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个独具个性的文化体系。

何谓“黄土文化”?简单地说,黄土文化由“黄土地”这个习惯性称谓而得名。黄土地,本来是对整个黄土高原的一个代称,然而这个区域太辽阔了,包容了众多省区、众多民族,而这众多省区、众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不尽相同的,更无法用一个概念去概括之。那么,“黄土地”是对何而言的呢?

按照人们习惯性概念和文化内容的属性及特点,黄土地专指黄土高原西部这一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以陕西北部为中心,包括与之相接的晋西北山区、内蒙河套南部以及甘肃、宁夏靠近陕北部分。这个特定的区域,我们权且称之为“陕北黄土高原一带”或“陕北一带”。这就是黄土文化的区域范围。

黄土文化是我国古老民族创造和审美最本原的精神,它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是人类劳动生活最质朴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语言的体现。是现代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剪纸文化,石狮文化,窑洞文化,面人文化,还有皮影文化。在那个遥远而偏僻的农村,这些我们称之为文化的东西,都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随着我们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都向往过上安逸,舒适的城市化生活,大量的农村的都涌向了城市,他们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为这座城市而默默的奉献着,但是他们却丢了他们最本质,最淳朴的东西。

曾经在我大学的校门口会做着这样一位妇女,简陋的外衣遮不住她的淳朴和憨厚,她手里拿着一把剪刀,地上铺着些红纸。剪刀在她手里灵活自如的剪着各种复杂的图案,她是靠着我们悠久的剪纸文化而生存着……而如今像我们这样的文化却越来越少了,也许到了若干年,它们会像青铜器一样摆在我们的博物馆里,让后人瞻仰。戏曲艺术发展到今天,经过不同的时代,戏曲艺术不断适应新时代、新观众的需要,保持和发扬民族传统的艺术特色,戏曲界提出的“现代化”与“戏曲化”的问题,已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积极探讨和积极实践的问题。

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有56个民族,我们有义务来宝物我们本民族的文化。一个国家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本民族的文化与内涵。只有那些土生土长的本原文化才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黄土文化是我国本原文化和文化符号的传承。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母体。它融于民族群众的衣食住行、节日习俗、人生礼仪和信仰禁忌的社会生活之中,是人类劳动生活最质朴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语言的体现。我之所以喜欢他是因为她有着无与伦比的亲切感,这或许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的一种归属感,它讲述的是我们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印记,一个民族的存在,必须有着自己的民族文化,在在前人留下来的民族文化宝库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字.艺术.建筑.和工艺美术等等。

在审美观及价值观严重扭曲的今天,很多人远离泥土远离寂静而居于钢筋水泥的喧嚣闹市时,失去了内心的理性与镇定,貌似繁华的表象缠绕住心灵自由飞翔的翅膀,人的思想也由于物欲的影响逐渐僵化。一切变得毫无生机、毫无生命力!无限膨胀的物欲、恶俗的时尚潮流、虚伪夸张的吹捧像恶性肿瘤一样腐蚀着人的心智,污染了人的双眼。

黄土文化本属于地域性文化,但由于它具有以上所说的独立性、特殊性和典型性特点,使它大大超出了地域的局限,而具有了某种探示和涵盖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黄土文化作为一种艺术,他的魅力在于它最富有中国的民族特色。“乡土味”是黄土文化追鲜明的艺术特征。正是这种“乡土味”指引着我们去生活,去创作。

篇13

2结果

2.1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发生1例走失等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17%,未发生护理差错,对照组发生7例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4.00%,5例护理差错,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将安全文化应用于安全管理之前,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认知得分为(52.5±3.5)分。经过学习和培训后得分为(56.0±2.4)分,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得到明显提高(P<0.05)。

3讨论

安全文化的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是由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1986年针对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提出[6]。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总和,是为企业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提供安全生产的保证。

2002年中华医院管理协会针对医疗纠纷和侵权事件的调查发现,我国医院医疗纠纷发生率高达98.4%。作为一个特殊人群,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杀倾向是普通人群的20倍,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任务尤为艰巨,小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重大问题。

友情链接